书城文化兰州历史文化:民俗民风
32235500000121

第121章 穰穰子作坊

兰州俗话常说:“扁担像弓,穰穰子像笏板。”穰穰子是用杨木制成的,比牛皮纸稍厚,长一尺多,宽三寸,两头翘,中间弯,洁白如玉,像戏曲中官员上朝所持的笏板,上写奏事要点。20世纪60年代以前,是兰州居民的日常用品。

穰穰子作坊兰州城里有几家,卧桥西华林坪下也有几家,每家一般有师徒四人,可分两组作业。原料是无疤无节的杨木,剥皮后锯为一尺许的截子,用水浸泡后,待稍稍风干后刮制。其工具是一条短腿长板凳,中间钉铁件以固定木截子,师傅骑在板凳上,双手持刮刀,一俯一仰,向怀里不断地刮,一片一片穰穰子有节奏地翘起,飞向对面。对面坐着徒弟,一片一片收起,摞得整整齐齐,放在旁边,再取一根木截子,递给师傅,再刮。一根木截子为一捆,一捆一捆码好,待售。两人一天能刮八十多斤穰穰子。

穰穰子主要用来作照明的材料,一片可掰为六七条签签子,点燃一条,燃尽再续,照亮地面,黑夜上茅厕,开门接夜归者,很为方便,古人称为“引光奴”,也有叫“去灯”的,大致类似今日的手电筒吧。还可作引火之物,生火炉时,先把穰穰子点着,再把柴点着,柴着旺后,放上煤块,炉子就着了。字号柜台上备一盏小清油灯,一把穰穰子签签,顾客进来,掌柜的或相公娃(学徒)赶紧让座,点燃油灯,送过水烟瓶,顾客捏一小撮烟末,放入烟斗,用签签点烟,生意也做成了。穰穰子还可以做字号商人的备忘簿,抽一片,用小楷记当天的账或事,晚上再移记到账簿中。集市上做成一笔生意,买卖双方各拿一片,一面过称,一面记斤数,最后用来结算。学生用来列算式,打草稿,两面都可写。写完后,再掰为签签当“去灯”,可谓物尽其用。牛奶场把穰穰子剪为圆形,用来当牛奶瓶的盖盖子。七月十五,又用穰穰子制荷花灯。早春,郊区菜农将穰穰子弯成圈,围住移植的蕃瓜、辣椒、茄子苗,盖上麻纸,用以防风、防霜冻。还可以做火柴盒。小小穰穰子,其用途亦广乎哉!

穰穰子作坊还刮制榻板子,比穰穰子厚多了,它是盖房的材料。把榻板子像鱼鳞般,一片压一片,盖在两根椽子之间,上面涂上草泥,或布上瓦,就成了屋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