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兰州历史文化:民俗民风
32235500000168

第168章 后记

2005年,忙于责编《兰州市志·文物志》,作为当年必须出版的任务,下半年又接受撰写《民俗民风》的任务,实在无法分身。到年底,《文物志》交付出版后,方才腾出手,集中精力撰写《民俗民风》,春节与双休日,均未曾休息。因要光盘书稿,逼着学用电脑写作,至2006年4月中旬终于打完最后一个字而完稿,总算松了一口气。9月以后,根据所提意见,又对书稿做了一番修订、润色。

我生于兰州龙尾山下的梨花馆里,喝黄河水长大,对这片土地充满了热爱之情。由于自小生活在质朴的民俗氛围之中,感受着丰富多彩的民俗事象,“润物细无声”,融入精神世界,无形中支配着行为举止。及长,才发觉,那些熟视无睹的平常事物中,有文化,有学问,它是渗透在生产、生存、生活和心灵诸方面的民间文化。在好奇心的促使下,常常爱向年高德劭的忘年交问其原委,在他们娓娓动听的诉说中,听到了往昔,进入了历史。后来才知,这是千百年来由民间大众自觉传承下来的,当然,它在长期传承的过程中,或多或少积淀着一些非科学,以至落后的因素,因此,本书尽量采取批判地继承的态度,尽量介绍兰州的良风美俗,保持兰州民俗的特色,摒弃那些陋习,使它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并留下一份兰州民俗田野调查方面的资料。

本书主要根据我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所作的《兰州民俗田野调查笔记》,以及采访耆老而写成的。在此,我特别感谢刘子荫、赵浚先生,我十几岁时,就听他们演说兰州民俗事象,使我深感它的感人魅力。同时十分感谢马晓余、何天祥、安守仁、冯鹤龄、罗延孝、朱延有、萧正礼等先生,他们都是七八十的,甚至九十多岁的老兰州,我曾过采访过他们,感谢他们的支持。最后,特别感谢兰州大学民俗学专家柯杨教授,审订书稿,并提出宝贵意见。感谢罗延孝、徐难、田玉林等先生提供所拍照片,文岩、陈登勇先生提供画作,除此之外的图照,一部分是清末民初无名氏的作品,一部分是作者拍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