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兰州历史文化:民俗民风
32235500000062

第62章 卖腊肉的

清同治间,兰州就有腊肉客叫卖腊肉。说是腊肉客,都来自巩昌(今陇西),卖的是巩昌腊肉,春来夏去,兰州人称之为“巩昌腊肉客”,简称“腊肉客”,由于他们切肉的技艺很高,也叫“刀把式”。

每年春节前后,巩昌作坊主把腊肉发运到兰州黄家园,并租房居住批发,每个作坊主有几个刀把式。刀把式向作坊主批发腊肉,煮熟后零卖。刀把式都是身强力壮的农民,他们的家当是一个红黑锃亮的长方形木盘,长三尺左右,宽约尺五,能放多半扇腊肉。肉的断面下支一段黑红锃亮的木块,以显示肥瘦相间的“五花肉”纹理:肥膘亮若水晶,瘦肉艳似桃花,十分诱人食欲。断面前放一块小案板,一把牛耳尖刀。他们肩扛木盘,臂挎活动支架,穿行在大街小巷之中,边走边吆喝:“腊肉嗷——号嗨!”人们闻声就会拿碗、拿碟子来买,腊肉客将木盘放在活动支架上,切下一条,再片为薄片,装入碗碟之中,人们一次也就买八两一斤的。也有把木盘放在饭馆门口叫卖的。

巩昌腊肉,不肥不腻,咸淡适宜,鲜嫩可口,最宜作浆水面的配菜。也有用锅盔夹腊肉吃的,实际上是土产的三明治。巩昌腊肉有这等风味,主要是选用岷县、漳县、宕昌觅食草药以及蕨麻的生猪为主料,用靖远一带的含硝的雪花盐,投入花椒、小茴香、姜皮、砂仁、豆蔻等十几种调料,经过一系列程序腌制而成的。20世纪40年代,是腊肉在兰州销售的鼎盛时期,有了长年贩运腊肉到兰州批零出售的坐庄户,作坊主发运兰州出售腊肉的有二十多户,其聚集地以黄家园为中心,发展到了西关、木塔巷等地。仅1943年,就销售了十八万多斤。一到端阳节前后,兰州街头就见不到腊肉客的身影了,他们纷纷回到巩昌,抢收麦子去了。辛苦了半年,也就能挣上三五十元法币,以补家用。

兰州人至今仍有卖腊肉的游戏。大人把小孩扛在肩膀上,一边快走,一边喊:“腊肉嗷——号嗨!”小孩就会笑得喘不上来气。但是,小孩浑然不知卖腊肉的是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