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光明大手印:智慧人生
32244100000005

第5章 超越

1.尊重世界,但不要迎合它

有人问我,假如地球上有一百个人,其中有九十九个都是娼妓,只剩下一个您,您会怎么做?

我回答他,就算世界上充满了娼妓,也不代表我就要做娼妓。做不做娼妓,是我自己的选择,跟别人没关系。做娼妓的那个人,有她追求的价值;不做娼妓的人,则追求另一种价值。这个行为也罢,这个价值也罢,永远都属于一个人自己,跟世界没关系。每个人都不是活给别人的,没必要让别人的选择来左右你。因此,我们不要在乎世界如何看待自己,要专注地做好自己该做的事。

我从来不管朋友如何对待我,无论怎么样,我都会用同样的态度对待他。我也不管他是什么身份。农民也罢,学者也罢,我都会像对待佛陀那样对待他。哪怕她是个妓女,是个所谓的“小姐”,我仍然会用慈悲和真心看待她,绝不会因为她的职业,就不把她当人看。

我认为,每个人都有选择生存方式的权利,无论他选择什么样的生活,我们都该尊重他。但尊重他的同时,我们不一定要迎合他的存在。就是说,我们尊重他的职业,但我们自己不一定也要从事这种职业。每个人只要管好自己的心,做好自己的事,就够了,其他东西都跟你没关系。

大手印文化对世界没有任何要求,对别人也没有任何要求,它要求大手印文化实践者自己要实现心灵的自主。就是说,每个人在面对世界时,既要尊重它,不去干扰它,又不能迎合它,被它干扰。每个人都有独立的精神世界,都是独立的“国家”,相互之间应遵循“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可以交流,可以对话,可以学习对方的优秀之处,让对方的营养变成自己的东西,但不能相互侵犯,也不要去迎合对方的期待。换句话说,只要一个人在唱歌时流露出一种智慧,哪怕她是个娼妓,我也会吸收她歌中的营养,拒绝其中的糟粕,绝不会让自己也变成娼妓;如果一个人具备某种别人没有的知识或技能,比如很好的刺绣功夫,哪怕她是个娼妓,我也愿意学习这门技艺,用它来刺出精美的佛像,而不是嫖客的新衣。所以,就算一百个人里有九十九个都是娼妓,她们也可能会变成我灵魂的营养,变成我的老师,但我自己绝不会变成娼妓。

我们不要去分辨一个人是不是娼妓,这对我们没意义,我们要看他有没有一点好东西,有没有值得我们汲取的营养。比如,虽然我不欣赏城市文明的很多东西,但我也不会完全否定它。我承认它的优点,学习它在传播上的很多优势,改善自己,丰富自己,让自己能更好地传播一些有益世界的文化,但它无法影响我的明白,也无法动摇我心灵的自由、自主与快乐。

永远都要记住,就算外部世界想要侵略你、干涉你、夺走你的自由和宁静,让你按照它的理念去生活,你也要不骄不躁,既不迎合,也不报复,了无牵挂,不为所动,这才叫超越。当一个人真正做到这一点时,无论世界发生什么变化,世界如何对待他,都无法动摇他的自由。因为,他根本不在乎。

敦煌壁画中的“飞天”,就象征了这样的一种智慧和精神。

超越不是别的,更不是什么神神道道的东西,只要你的精神追求脱离生存层面,上升到更高境界,你就实现了超越。在实现超越者眼中,所有生物都是平等的,就连苍蝇、蚊子都有生存的权力。同样道理,所有生物都有实现超越的可能性。那么,实现超越者追求什么呢?它追求当下:不要管过去,过去的已经过去了,管也没有意义;不要管未来,未来的还没到来,它建立在无数个当下的基础上。所以,要放下过去,放下未来,只管安住于当下。那么,什么是当下?“啪”的这个瞬间就是当下。要是每个人都能抓住生命的每一个当下,把所有生命都用来抓住当下,不被世界上的花花绿绿所诱惑,就能实现人的主体性,就能实现真正的超越,就能得到真正的清凉。

为什么很多人都做不到这一点呢?因为,他们既放不下过去,又牵挂未来。

比如,股票昨天上涨时,你没抛掉它,结果今天它就跌了。于是你心里充满了后悔,反复质问自己:为啥昨天不抛掉它?你曾经有个当官的机会,但你没去疏通关系,没去贿赂,结果那个机会就过去了。于是你后悔了一辈子,反复思考着:当时为啥就不活动活动呢?

在日常生活中,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有些人每分每秒都在后悔。令他们后悔的事情,实际上早就过去了。如果你执著它们,它们就会像无数石块一样,压在你的心上,压在你的灵魂上,让你得不到自由。换句话说,执著于过去,执著于一些无法改变的事情,人就会生起无穷无尽的烦恼。

明白这一点后,你就要看看你的心属不属于自己,能不能坚持自己的选择,有没有什么不甘心,会不会感到无力、无助、想放弃。只要你有一颗观照的心,经历和境遇就会告诉你:我超越了没有?我能不能把世界化为营养,而不是桎梏心灵的枷锁?如果面对一切,你都是那么的自主,不受干扰,不受诱惑,不被左右,但它们的精华又能滋养你,超越就有可能产生。否则,你就肯定没有超越自己。

除此之外,境遇也罢,经历也罢,都没有本质上的意义。因为,它们只是一点记忆,很快就会过去。不要祈求它们快点过去,也不要期望自己能留住它们。一定要明白,它们就像流水一样,无法被任何人握在手里。

2.真理是道理与行为的合二为一

有人问我,既然《金刚经》说“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为什么我们还要谈“心”?我告诉他,这里的“不可得”有两重含义:第一是不要执著;第二是“心”并非实有的存在,你只管让它来者自来,去者自去,不要在乎。整句话的意思是:不要执著过去,不要执著现在,也不要执著未来,要“不取于相,如如不动”。不是说压根就没有“心”。

关于心的问题,我在《光明大手印:实修顿入》里讲得非常详细,其中还谈到了真心和妄心的区别——妄心,就是有着诸多变化、诸多杂念的那个心;真心,则是“不取于相,如如不动”的那个心,不是不说谎的心。

我们一般认为,不撒谎,很老实,就是本着一颗真心做人,但佛教追求的不是这个东西。佛教追求的是脱离一切假象的束缚,能自主心灵。什么叫假象?我举个例子:一个东西是由各种条件组成的,一旦这些条件发生变化,这个东西就会改变,甚至消失,但我们不知道,还以为它能永恒。有一天它变了,或者消失了,我们就会发现,所谓的永恒,其实是个谎言。而且,这个谎言的始作俑者不是别人,正是我们自己。我们以为鲜花是美丽的,破败的花是不美的;双眼皮是美丽的,单眼皮是不美的;白皙的肌肤是美丽的,长了暗疮的皮肤是不美的;有钱是成功的,贫穷是不成功的……无数对立的概念,都是我们自己编造的谎言。一旦我们相信了这些谎言,就会被它们制约。

这个道理听起来很简单,但做起来恐怕就没那么简单了。就像一个孩子被想象中的巫婆吓得大哭时,根本就不知道可怕的只是想象,不是现实本身一样。不明白的人,难免会认假成真,把虚幻的一切看得非常实在,觉得它就是事物的真相。其实,真相是什么?真相是无常。这个世界是无常的,是善变的,任何现象也罢,物质性的存在也罢,都不可能永恒。有些人宣称自己明白无常,但回到生活中,就会轻易被激怒,轻易受到引诱,那么,他就显然没有明白。不明白,便无法超越自己,也无法超越生活环境。这时,我们就会在某种强大的暗示下,不知不觉地迷失自己,进入《无死的金刚心》中的那种“魔桶”。那么,对我们来说,道理就是道理,生活还是生活,两者永远都无法合二为一。受到刺激时,我们仍然会不安、恐惧、愤怒、嫉妒、仇恨,会害怕失去自己在乎的一切。

佛教认为“万法唯心造”,就是说,你心中的世界,只是世界在你心中的反映,不是世界本身。如果离开你的心,世界对你来说,就没有任何意义。例如,无论某个风景多么美丽,只要你没见过它,就不会被它感动;无论老公对你有多好,你看不到也听不到,对你来说,他的好就不存在。又比如,你老公对你的看法,可能跟别人不太一样。谁的观点才对,或者说你究竟怎么样,可能连你自己也说不清。因为,你随时都在变化着。有时你讨厌自己,有时你喜欢自己,有时你觉得自己很无耻,有时又觉得自己很可爱。很多时候,不一定是我们不了解自己,而是我们变得太快。这个不断变化的心,就是妄心。

我们认为的世界,只是妄心的产物,是心灵营造出的一种幻影。当你明白真心,能自主心灵,拥有人的主体性后,你就会看破一切幻觉与假象,从别人的评价、世俗的诸多规矩和标准中脱身出来。因为你发现,这些东西跟你没有关系,对你来说也没有意义。它们只跟在乎它们的人有关系,也只对在乎它们的人有意义。因此,有人问我,是否想依托小说传递某种意义时,我说:“雪漠的意义,只对雪漠有意义,对别人没意义。你要寻找自己的意义。同样道理,别人的光明也是别人的,如果你是个瞎子,就算整天在明眼人旁边,也看不见一点光明。”

这个理念的核心,就是“心”。这个心,不是心脏的心,看不见也摸不着,它是一种智慧的本体和智慧的觉醒。心要是不能觉醒,人就没有价值。许多混混就是因为没有觉醒,才会被世界上的诸多流行概念迷惑,跟着世界东奔西跑,疲于奔命,到头来一事无成。如果你有兴趣,可以去看《光明大手印:实修心髓》,这里我就不再赘述了。

也有人问我,既然要破除所有执著,为何我还要不断讲“心”?这难道不是一种执著吗?我告诉他,如果有人送我一个苹果,我就算不饿,也会马上吃掉它。因为那个人需要我这么做,我这么做,他就会很开心。为了让他开心,我愿意做一些自己不一定需要的事情。同样道理,我虽然不执著心,但仍然会不断讲“心”。不是因为我自己喜欢讲,不讲出来就憋得慌,而是因为,我发现好多人已经把自己的“心”给丢掉了,他们需要我讲。这时,我必须告诉他们:注意!别把“心”丢了,丢了“心”之后,你就会很痛苦,会被诸多概念困住,被整个世界制约。换句话说,我的讲不是一种推销,不是为了得到你的三块钱,或者五块钱。你提问,我就讲;你不提问,我就不讲。

所以,不要简单地把形式等同于心态。一定要明白,形式可以承载真理,但它不是真理本身。要真正地明白真理,就不要照抄形式,要明白其背后的本质。

3.真正的自信,是无所谓自信不自信

有人曾经问我,你是不是太过狂妄,目空一切了?我告诉他,我不是狂妄,是自信。我从小就乐观、自信,自己定下的目标,一定要实现。我一直都相信,我想让自己成为什么人,就一定能成为什么人。比如,我想当作家,就肯定能成为作家。这一点我从来没有动摇过,也从来没有问过谁。就算我写出来的东西非常不满意,也仍然觉得自己是天才。我就是这么个人。

过去,有个文友的水平跟我差不多。有一次,他问我:“雪漠,你帮我算算,看我能不能当作家。”我便不假思索地说:“不能。”他问为什么,我回答说:“你连自己能不能当作家都搞不清,怎么可能当得了作家?一个能当作家的人,是从来不会怀疑自己的。我想让自己是个啥,就肯定是个啥。”果然,直到今天他还没有成为作家。当然,他也可能会在另外一个领域成功。

我从小学老师一步步成为专业作家,生活让我变了很多,一直不变的,就是我的自信。因为,它是一种自我认知、自我剖析、自我定位后得出的结论,不是一种毫无根据的猜想。所以,我一点都不狂妄,只是心里这么想,嘴上就这么说了。有些人口头上很谦虚,姿态放得很低,其实心里总是看不起别人,觉得别人不如自己,一旦做起事来,又会轻易胆怯、退缩、拿不定主意。这不是真正的自信。

鲁迅先生在《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中,也指出了这个问题。他说,我们总是夸自己地大物博,后来不自夸了,就希望国联。再后来,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就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人们信地、信物、信国联,就是不信自己。我们不要幻想天上会掉馅饼,要依靠自己,相信自己,创造生活,创造幸福,这是非常重要的心理素质。

我经常说,天才是夸出来的。鼓励、肯定、夸奖,就是为了让人增加自信。很多人起步时,天赋、才华其实都差不多,导致不同结果的,往往就是自信。因为,自信的人,才会作出某种选择,而最后的结果,就是由一个人最初的选择决定的。不同的选择,体现了不同的价值。

人类的潜力、创造力是难以估量的,一旦他有了大理想,坚信自己一定能达到目标,就会调动所有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坚持不懈地做一件事情。那么,他就足以成功。即便他暂时不成功,也会最大可能地接近预定目标。在这个向上的过程中,他的生命价值就会不断提升。所以,保持积极、向上、奋进的信念,就是一步步接近目标的重要过程。

不自信的人,经常给自己一种消极的心理暗示,他习惯从外部、客观因素上找借口,其实是在掩盖内心深处的软弱和退缩。这时,他潜意识里已经放弃了各种尝试、探索和努力。因此,最后他必然失败。

一定要以自信、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现实,平时也多和这种心态的人交朋友。如果你老和一些牢骚不断、怨天尤人、批评环境、批评别人的人在一起,只会让自己变得更消极、更落后。

其实,世界上没有真正的困难,所谓的困难,不是自己放弃了,就是成功来得稍微晚了一点。只要你不怕失去啥,也不期望得到啥,不急功近利,就没什么困难,也无所谓自信不自信。这时,你就有了真正的自信,也达到了“人到无求品自高”和“无欲则刚”的境界。对于真正做到无求的人来说,是没有困难的。他经历的一切,都是生命中非常重要的营养。当你用这种心态面对世界时,就谈不上坚持或不坚持,更不会坚持不下去。这就是你的自信。一定要明白,信心为一切成功之母,无论世间法,还是出世间法,都是这样。世界无法拒绝任何人,也不会拒绝任何人。所以,只要你自己不倒,就谁也打不倒你,往前走即可。要知道,我今天实现的不是别的,仅仅是二十年前我想成为的雪漠。如果你也能放下一些贪婪和执著,做好选择,就肯定能做到这一点。

一些人做不到这一点的原因,在于他无法战胜自己的毛病,无法抵御外界的诱惑,总是在欲望的引诱下,偏离自己最初的选择。但我不是这样。

我也说不清为什么,从小就有一种使命感。我的朋友说,有使命感的人是很可怕的。我同意他的观点。因为,这种人总觉得自己身上承载了某种责任,于是对自己就有要求,会自律,能控制并战胜自己的私欲。为了做到这一点,他必须与周围充满欲望的氛围保持距离。所以,他一般很难融入群体,与周围的人搞不好关系。当他明白了自己的使命,知道自己这辈子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时,他才算真正认识了自己。天性中有这种使命感的人不多。

我读中学时,就给自己定下了一个目标:改变命运。我不愿像父辈那样,一辈子像牛一样劳作,最后毫无意义地死去。所以,我下定决心要改变自己。年轻时,我就在床头贴着“战胜自己”四个大字,每天早上一睁眼就能看到,时时提醒自己。

我要战胜自己的什么东西呢?人性的弱点,比如懒惰、贪婪、自私等等。但是,要改变自己,特别是想改变天性中的东西,实在太难了。有时我对儿子要求过严时,妻子就会训斥我说:“你看,你家庭带给你的那种心态,我教育了你这么多年,还是改不过来!你连儿子都容不下,还能容下什么?”确实,农民家庭留给我的烙印太深了,很难改变。

比如,很多人都望子成龙,这没错,但他们眼中的龙,跟我眼中的龙不一样。我眼中,只要儿子人格健全,有追求,喜欢读书写作,就很好了。他只要有梦想,我就会帮他实现这个梦想。有些人希望儿子挣很多钱,或是当个官,我则不然。我只希望他有好的追求。我常想,只要我的儿子能修行、读书和写作,我就要保证他能够快乐无忧地、有尊严地生活。我甚至将国家发给我的工资,再发给儿子,让他不一定非要去打工,他可以读书写作,或干一些有意义的事。你想,人家一些西方国家,都能让一些没工作的人有尊严地活着,给他们一定的生活保障,我为什么不能让自己的家人这样呢。所以,我从来没逼儿子去打工。他可以衣食无忧地搞他喜欢的文学和艺术。

至少在这一点上,我已超越了我的农民父辈。因为我对生命意义的感悟也是刻骨铭心的,那种想改变的力量也很大。这种力量,足以让我改掉父母的遗传、农民家庭的影响、环境的污染等等。至少,它会经常提醒我,要管好自己。然后,我一直坚持着,慢慢地,也就变了。

比如,背后议论别人、评价别人,就是一种人格缺陷。即使算不上缺陷,也不是什么光明正大的东西,属于一种遗憾。所以,即使作为一个作家,我必须谈论、分析某种现象、某个人,我也必须时刻提醒自己,不要让这种行为变成一种生命习惯。

以后,为了达成某个良好的愿望,我或许也会采用世俗通行的游戏规则,但即使我参与这个游戏,灵魂深处仍会有一面警钟,不断告诉我,这件事虽然不得不做,但绝不是一件好事。例如,我认识一个骗子,他向我的朋友借钱,我知道他绝不会还钱,就提醒了那个善良忠厚的朋友。这件事,我至今仍谴责自己。因为我始终觉得,这个做法不是什么好的行为,很卑劣。不管怎么样,真君子是不该说这些话的。

我对自己毫不妥协。哪怕用其人之道对付一个极坏的小人时,我也会要求自己,要保持反思的警觉。因为我发现,某些大人物在追求所谓的成功时,确实使用了比小人更卑劣的手段。当初,也许他是为了维护某种好的东西,但当他经常使用这些卑劣的手段,渐渐养成习惯后,他的心、他的本质,就慢慢地变了。他会彻底变成一个更卑劣的小人。我认为,毫不妥协是我们中国人性格中很稀缺的东西。

西方人性格中的某些特点就很好,对一些我们认为很感性的东西,他们会用现代科学理性地分析清楚,比如爱情。他们从生物学的角度——比如荷尔蒙的变化等——解释爱情,追根究底地得到某种结论和规律。这种精益求精的傻功夫,他们做到了极致。这是另一种毫不妥协。

不过,人的个性就像硬币的两面,改不了,有时也没必要改。只要客观、准确、全面地了解自己,发现自己的强项,看清自己的弱点,尽可能不要让这些东西产生副作用,就够了。我在追求生命意义的过程中,就会尽量将个性发挥在好的方面。但你同样要明白,一个人成功的原因,往往也是局限他、制约他、阻碍他获得更大进步的那个东西。

在这一点上,中国传统文化发现了一种非常了不起的辩证关系。比如,我们学了太多的知识、文化,掌握了太多的规律,就会在创新时受到束缚;一个人对生命意义、对真善美的追求达到极致时,就会排斥不符合真善美标准的东西,显得非常偏激。所以,我们必须经常反思,不断打破原有的东西,不断否定自己,不断超越自己,完成否定之否定,才会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这就是自省。

宗教所说的“忏悔”,其实就是自省,也是所谓的批评与自我批评,其中又以自我批评为主。那我为什么不说忏悔呢?因为现代人不但不随喜,还会觉得很奇怪。他们会觉得,你凭啥叫我忏悔?我为啥要忏悔?所以,我便用了另一个词来表达这种意思。当你能发现自己的不足,向往一种更伟大的精神、更伟大的存在,并以实际行为走近它时,便有了真正的宗教精神。这也是宗教的本质。当我们打破一些宗教名相,用现代人能接受的方式介绍传统文化时,大家就会理解与认可这种文化的精神与精髓。

在自信的基础上,不断自省,不断打破,人和文化才能进步,才能走向更广阔的舞台和世界。但没有时刻的自省,也就没有真正的自信。否则,自信就会变成狂妄和目空一切,这也是毫无意义的。因此,时刻保持清醒的警觉,确实非常重要。

4.实现超越,才能真正介入现实

有人可能会发现,好多优秀的人类文化、人类艺术中,似乎都有大手印文化的气息。这是对的。一切有益人类、有益世界的精神,都是大手印精神。因为它们俱足了大、手、印三点。换句话说,它们既有超越人为局限的智慧,又有大悲悯的境界,还有能体现大悲悯和超越智慧的行为。因此,不管它们有什么名相,都能承载大手印精神。这便是大手印的特点:大象无形。

所以,我常强调,大手印不是一个概念,也不是一种僵死的教条,它是一种灵动的智慧。它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但这个方法论,同样不是枷锁和镣铐。在这一点上,可能有很多人都会产生误解。

有人曾经对我说,雪漠,我们都是生活在世俗里的人,就算觉得你说得有道理,也不可能舍弃世俗的一切,跑到山上去修行。我告诉他,真正的超越不是让你不食人间烟火,而是让你从名利、是非、功利等纷争中超脱,用所有的生命完善自己的心灵,完善自己的人格,然后在这种前提下,做一些世俗的事情。你说的,是一种逃避,不是大手印的超越。

大手印文化强调的超越,不是逃避现实,而是介入现实。无法介入现实,就没有实现真正的超越;实现不了超越的人,就无法真正地介入现实。因为,他就像漂浮在大海上的一片树叶,只能随着波涛颠簸,改变不了大海的走向;他也像旋风中的落叶,被巨大的气流啸卷着,改变不了气流的方向。换句话说,就算他有介入现实的心,也没有介入现实的能力,就连这点心,也会轻易被现实卷走。

我打个比方,世界是滚滚东流水,超越就是一朵逆流而上的浪花。大河中的浪花很难逆流而上,因为它没有足够的力量。所以,要想实现超越,就不能在乎水流,要在乎河道,要像李冰父子修建都江堰那样,去修很好的文化之“渠”,将优秀的人类文化从历史引向当代,再导向未来。

这个“渠”,就是文化的传承。真正地介入现实也是这样。你必须用一种更高的眼光来观照现实。这意味着,你必须跳出自己的生存环境,摆脱环境给你带来的一切局限。能做到这一点,才谈得到介入现实。如果你只是条泥鳅,始终在淤泥里搅来搅去,又怎么能改变你生活的这片淤泥呢?

很久以前,我到北京去,发现老北京的一些公共厕所很脏,里面有很多蛆滚来滚去。但是,不管蛆们闹腾得多么热烈,厕所的现状都无法被改变。因为,能改变厕所的,只可能是发现厕所需要被改变的人,不可能是陷在厕所里的蛆。蛆们不知道厕所很脏,它们反而觉得在粪池里游泳很快乐。只有它们进化为人类,有了人类的觉知,它们才会明白,自己贪恋的东西,其实非常肮脏。

换句话说,一个人只有打破环境的局限,明白现实到底出了什么问题,并且吸收了一种先进理念,才能真正地完成超越,才有足够的能力介入现实。这时的介入,才叫“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就是说,积极地入世做事,但不会被世界上的诸多概念左右。可见,要想贡献社会、贡献世界,就必须首先训练出一颗超越的心。

西部文化最优秀的地方,就在于它提倡人类关注自己的心灵。它认为,改变命运的秘密,就藏在每个人的心里。只要你超越欲望、贪婪,就会找到人生的意义。

人活着,不是为了名牌衣服、名牌包包,也不是为了豪宅、小车。因为,衣服过几年就坏了,而且很快就不时髦了。包包、小车、楼房也是这样。同样道理,人活着也不是为了美貌的。因为,无论你怎么保养,光滑的皮肤、乌黑的头发都会变成鸡皮鹤发。当你头发白了,走路踉踉跄跄的,牙都掉了,说话老是走风漏气时,你的美貌到哪儿去了?那时,美妙的声音也没了,就连说句“我爱你”都非常难听,更做不成著名歌手了。所以,一个人年老后总会发现,年轻时追求的很多东西,实际上没有任何意义。真正明白这一点的人,就会放下一切世俗追求,去追求超越。

超越看起来很难,其实非常简单,就是不断打碎过去的自己。比如,特别喜欢享受时,就打碎那个喜欢享受的“我”;特别喜欢追名逐利时,就打碎那个追名逐利的“我”……不断打碎自己、战胜自己,一天比一天更接近崇高,让心灵变得清净、朴素、简单,就实现了超越。所以,不要把它想得太复杂了。它不像一些武侠小说里描写的那样,能让你变得刀枪不入、飞檐走壁,也不能让你从十几米或百米之外,在人家身上打出一个大大的手印来。相反,它能让你的心灵变得强大,能汲取整个人类最伟大的智慧养分,然后告诉世界:我不在乎你!我在乎什么?我在乎自己。在乎自己的什么东西?在乎自己能否战胜自己。为什么在乎自己?为什么要战胜自己?因为,在乎自己,战胜自己的贪欲后,才能活得自由、快乐、本真、简单,变得自主。

要知道,世界上最可爱的人,就是最质朴、干净、简单的人,不是最有心机、最花里胡哨、最丰富的人。明白了吗?当你面对这个世界,就像一个孩子面对母亲那样,非常灿烂地微笑时,你就是最可爱的人。所以,不要用贪婪、心机面对世界,要用一种大爱、宽容去面对它,也不要让流行概念和各种现象束缚你的心灵。

如果你能做到这一点,欲望生起时,你就能拒绝它;面对困境时,你就不会觉得自己没有选择。如果你觉得自己没有选择,不得不这样活着,感到非常无奈,你就被心外的事物控制了。这时的你,肯定不是你自己。因为,你并不拥有自己的心灵。问题是,你敢不敢反思自己?敢不敢面对反思后的答案?面对这个答案后,你选择继续这样活着,还是忍住灵魂历练的痛苦,赶走那跗骨之蛆般的贪执,夺回心灵的自主权?

如果你选择了后者,也有相应的行为,你就会一天天进步。最后,你就能成为大手印精神的传承者。

5.完不完美,取决于心灵的状态

有人问我,你觉得自己完美吗?我告诉他,我觉得自己很完美。因为,完不完美,是心的感受。心快乐,人就快乐;心幸福,人就幸福。一切取决于心。

好多人觉得自己不完美、不幸福,往往是因为贪婪。比如,当他看到长得比他俊的人,就觉得自己的长相不完美;当他看到开奔驰的人,就觉得自己的破摩托不完美;当他看到省长、省委书记时,就觉得自己这个小科长不完美;当他看到别人的女朋友时,就觉得自己的孤独不完美……所有的不完美,其实都是贪欲在作怪。如果没有这些贪欲,就无所谓完美,还是不完美。

好多东西都像过眼云烟,仅仅是某个瞬间、某个阶段的一种现象,很快就会消失,包括人的肉体。这时,重要的不是追求完美的外在,或者完美的生活,而是追求一种可以相对永恒的东西。当你明白这一点时,自然就会逃离贪欲、贪婪的诱惑与纠缠,也就没了好多失落。那么对你来说,只要健康,就是完美的;只要明白,就是完美的;只要心灵自在,就是完美的。所以,我觉得我是完美的。

这时,哪怕一个人有生理缺陷——比如那些残疾人——只要他有一颗明白的心,他得到的快乐、幸福,也不会比健全者更少。因为,幸福与否,取决于心灵的感受。所以我常说,清明于当下,触目随缘,快乐无忧。

人的一生,是由一个个当下组成的,就像一块块砖头,构成了生命的大厦。抓住每一个当下的快乐,就构成了快乐的人生;抓住每一个当下的幸福,就构成了幸福的人生;抓住每一个当下的明白,就构成了明白的人生。要想活得幸福,就要珍惜现在,抓住当下。

如果你觉得不快乐,觉得世界对你的态度变了,就说明你生起了分别心,也就是诸如善恶、好坏、高低、贫富、大小之类的对立概念。执著这些概念的必然结果,就是陷入烦恼与痛苦。

比如,有的人本来活得很开心,后来他发现,所有同学都有车有房,只有他带着老婆住在亲戚家里,于是变得很自卑,甚至嫉妒那些有钱的同学,变得非常痛苦。他的痛苦是别人造成的吗?不是的。令他痛苦的,是贫富的二元对立。实际上,别人有车有房是别人的事,他既不缺吃,又不少穿,还有个愿意住在他亲戚家里的老婆,有啥好痛苦的?人只要知足,并且尽力做好该做的事情,就不会觉得痛苦。大部分痛苦,都是比出来的。没有比较,没有算计,没有衡量,就没有痛苦。

最矛盾的是,虽然好多人都知道,只要完善自己就能改变现状,但他们宁愿时不时发泄一下情绪,也不愿改变一些东西。有时,这是因为懒惰;有时,这是一种不自信的表现;但更多的时候,这源于一种对未知的恐惧。就算一种生活很糟糕,只要它还没触及底线,我们活得下去,而且活得还算轻松,偶尔可以享受一下,很多人就会选择妥协。换句话说,比起改变,他们更倾向于逃避。

我说过,每个人都能找到借口和理由,但借口和理由无法解决问题。比如,你的伤口感染了,但你不愿理它,因为你不想去医院,不想定时吃药,也不想戒口。那么,感染就会越来越严重,一个小小的水泡可能会感染你全身的皮肤,这时你再去治疗,就要花费更多的工夫,人也更受苦。明白了吗?所以,我们不该逃避一些让自己陷入苦恼和困境的问题。

例如,当某人的女朋友比你的女朋友漂亮,你又比那人出色时,你可能会觉得不服气,但你一定要明白,这说明你有二元对立,而不是说你该去追求一个更美的女孩;当你的朋友没给你带来任何好处,某人的朋友却帮他实现了很多愿望时,你可能会很不甘心,但你必须明白,这说明你是功利的,而不是说你该去结交一些更有权势的朋友。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有些人本来很享受单身生活,但他发现别人都有女朋友之后,就觉得自己很寂寞,甚至怀疑自己对爱情的向往,想随便找个有好感的女孩谈恋爱。因为他心里生起了贪欲,他觉得,要是也有人爱我该多好?当他满足不了这种贪欲时,内心就会产生一种落差,变得非常痛苦。这种落差是什么呢?是期待与现实之间的距离,也是一切痛苦的来源。

比如,一些人看到同学在开宝马,自己却在骑破自行车时,就觉得没面子,觉得自己很寒酸。事实上,他不一定需要宝马车,骑自行车可能会让他更健康。那些去哪儿都开宝马的人,弄不好会肥胖,甚至出现脂肪肝、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等诸多健康问题,因为他们缺乏运动。但是,当一个人心里充满贪婪时,是看不到这些东西的,他只知道自己的欲望没有得到满足。

有个年轻的朋友告诉我,上大学时,她每个月只有几百块零花钱,但她过得很快乐。后来参加工作,工资只有一千多,她仍然过得很快乐。直到有一天,她发现嫂子的衣服全是名牌,就觉得自己很寒酸。其实她不知道,对不懂名牌、不追逐名牌的人来说,衣服的牌子没有任何意义。她的生命,也根本不需要这种挥金如土。但对比产生的失落,却让她嫌弃自己的衣服,嫌弃自己的打扮,还埋怨男朋友不给自己提供同样的生活。

西部文化不提倡这种心理模式,它告诉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不需要太多东西。一天有三顿饭,一年有几套衣,人就能活得很好。如果能拥有更多的东西,当然也很好,但没有也没什么不好。因为,西部人不追求这些东西,他们追求活着的理由,他们更关注自己这辈子是干什么来的,什么才是人生的意义。找到了这个答案,他们就会用生命去守住它。守不住时,他们宁可不活;守得住时,他们就能忍受物质上的一切匮乏。

每个人其实都是这样。一旦你灵魂中出现了一种追问,而且找到了答案时,你就会容忍,甚至舍弃与它无关的一切。因为你很明白,它才是你人生的目标,是你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社会上的顶尖精英们,大多在很小的时候,就思考过这个问题。所以,他们很清楚什么对自己最重要,他们会用一生的时间来守住这个东西,来实现这个目标。

假如我们每个人都能做到这一点,我们自己也罢,我们的生活也罢,都会变得非常完美。不过,这种完美仍然不体现于物质,它体现于心灵的明白、充实和富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