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许章润.犯罪学(第三版).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
[2]关颖,鞠青.全国未成年犯抽样调查分析报告.北京:群众出版社,2005.
[3]张远煌,姚兵.中国现阶段未成年人犯罪的新趋势——以三省市未成年犯问卷调查为基础.法学论坛,2010年第1期.
[4]王秀芳.青少年犯罪活动空间的特点探讨.天中学刊,1999年第4期.
[5]重庆市青少年犯罪研究会.重庆市青少年犯罪问题探析.中国重庆市青少年犯罪研究年鉴(2001年第二卷).中国方正出版社,2002.
[6]张远煌.未成年人犯罪专题整理.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0.
[7]陈卫东.流动青少年权益保护与违法犯罪预防研究报告.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9.
[8]沈玉忠.未成年人犯罪特别处遇研究.中国长安出版社,2010.
[9]陈晨.青少年网络伤害研究报告.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0.
[10]张忠斌.未成年人犯罪的刑事责任.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
[11]康树华.比较犯罪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
[12]许章润.犯罪学.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
[13][意]贝卡利亚著,黄风译.论犯罪与刑罚.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
[14][英]杰里米·边沁.道德和立法原理导论.时殷弘译.商务印书馆,2001.
[15]孙正聿.关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范式转换及其他——关于文科研究的几点体会.学术界,第111期.
[16]沈惠章.家庭因素与未成年人犯罪探析.载青年探索,2008年第1期,57页.
[17]王娟.青少年犯罪的家庭环境因素及其矫正.载理论导刊,2007年第8期.
[18]尚秀云.家庭教育——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第一道防线.载青少年犯罪研究,2002年第6期.
[19]康树华.当代中国犯罪主体.群众出版社,2004.
[20]冯宇平.论未成年人犯罪的家庭因素.载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第2期.
[21]秦剑军.引发未成年人犯罪的四中家庭因素.载社科纵横,2007年第5期.
[22]张异.论未成年人犯罪的刑罚非监禁化——以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为视角.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2):13.
[23]林山田:刑法通论.台湾三民书局,1995.
[24]张甘妹.刑事政策.台湾三民书局,1979.
[25]尹春丽:美国死刑制度评价.外国法译评,1997年第3期.
[26]量刑指南北大翻译组译:美国量刑指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27]谢冬慧.对我国未成年人犯罪不适用死刑的几点思考.当代法学,2001年第2期.
[28]李云龙,沈德咏.死刑专论.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
[29]杨柳.论未成年犯不应适用无期徒刑.载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第6期.
[30]彭辅顺.对未成年人犯罪适用无期徒刑的思考.中国刑法学年会论文集.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
[31]马克昌.比较刑法原理.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
[32]储槐植.美国刑法(第三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33]何镕工、段宝平.不定期刑探讨.载中国刑事法杂志,2001年第4期.
[34]赵琛.少年犯罪之刑事政策,载何勤华、姚建龙编.赵琛.法学论著选.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
[35]马克昌.刑罚通论.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
[36]赵微.俄罗斯联邦刑法.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
[37]王刚.从国外社区服务刑看我国管制刑的改革.载杭州商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
[38]陈兴良.刑种通论.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1993.
[39]魏厚成、罗明举.对未成年犯罪分子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初步意见.载法学评论,1985年第5期.
[40]吴平.资格刑研究.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
[41]赵秉志.犯罪主体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
[42]林纪东.少年法概论.台湾:国立编译馆中正书局,1972.
[43]杜雪明.对未成年犯罪适用罚金刑的限制,人民法院报,2001.
[44]周伟、李克非.刑事法研究新视角.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
[45]宋丹.试论未成年犯罚金刑的适用.载江西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第1期.
[46]赵秉志.刑法争议问题研究.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6.
[47]杰里米.边沁著,李贵方译.立法理论——刑法典原理.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
[48]张栋.少年被告人适用罚金的利与弊.载青少年犯罪问题研究,1998年第3期.
[49]王运生、严军兴.刑事司法与替刑制度.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1999.
[50]孙雄.犯罪学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51]吴宗宪.西方犯罪学史.警官教育出版社,1997.
[52][美]卡特考斯基.青少年犯罪行为分析与矫治.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
[53]周国强.社区矫正制度研究.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6.
[54]郑霞泽,吴宗宪.澳大利亚社区矫正概况.犯罪与改造研究,2005,(9).
[55]徐祖华,孔一,胡虎林.社区矫正实务.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04.
[56]潘小娟.中国基层社会重构——社区治理研究.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
[57]荣容.社区矫正的理论与制度.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7.
[58]邱兴隆.刑法的哲理与法理.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