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泊在香港仔海面的珍宝海鲜舫是世界上最大的海上食府。每天晚上,这里灯光通明,来自世界各地的游人在这典型中式风格的食府里,边品尝风味地道的中式菜肴,边欣赏怡人的海湾夜景。
夜色中,如果众亲朋好友包租一辆游览电车,在百年未变的“叮当”声伴随下,沿着港岛北岸浏览街景,把中环广场和中银大厦的巍峨,铜锣湾的喧闹,半山的静谧,游艇俱乐部的灯影,对岸九龙的华彩一一收入眼底,自然会留下一抹挥不去的记忆。
但夜幕下的香港却不完全像游人想象中和感觉到的那样轻松妙曼。
午夜时分,如果到港岛鱼则鱼涌、九龙观塘、“新界”大埔的工业区看一看,就可以发现不少工厂大厦仍然灯火通明,为了赶一批批即将到期的订单,工人们正在通宵加班。
香港货柜码头24小时运作,深夜在葵涌的码头区,还可以看到大型吊机卸下一批批货柜,有的货柜直接被大型拖车拉走。有人测算,每年全球有21.9万艘船只抵港,平均每天600艘,可谓全世界最繁忙的港口之一。
香港是世界第五大银行及金融中心,需要争分夺秒地进行外汇买卖的金融业务,更是不分昼夜,有的金融公司24小时运作,银行等金融机构还通过电话、电脑网络为客户提供全天服务……
夜幕中,从尖沙嘴南望,港岛北岸海旁和临海的摩天高楼上,巨大的霓虹灯广告牌群十分触目。有心人粗粗数过,从港岛西的上环到港岛东的小西湾,十多公里的海岸边,光是几百平方米面积的巨型广告牌就有40多块,中小型的霓虹灯广告更难以计数。广告中,有日本的名牌电器,有欧美的著名商家,有香港的“李锦记”“生力啤”,还有近年竖起的“999胃泰”“华凌电器”等内地品牌,充分展示着万商云集香港的特色,也提示人们,这里时刻在进行着激烈的“商战”。
走进香港一些比较大的商业区和居住区,还可以看到不少夜校的招牌。从商业推销到电脑技术,从英语到秘书,教授的内容非常广泛。最近两年新增加的“热门”课程是普遍话。香港劳动市场本来就竞争激烈,加上近年香港经济转型,“打工仔”要想保住“饭碗”或者找到新的“饭碗”,只有不断学习,否则随时可能“无工开”。
年收入几十万甚至数百万的“白领”和“打工贵族”,也有常人难以体会的紧迫感,所谓“工作不可取代,但位置随时可以替代”的社情,使这群人中有相当一部分已经习惯在晚上“加班”――不是老板要求,而是自己需要,好利用晚上这点宝贵的时间,搜集最新资料,联络海外同行,“给自己增加一点实力”。
临近回归祖国的6月下旬,夜幕下的香港似乎没有太大变化,人们依然按自己原来的习惯和节律,该享受夜晚的继续享受,该劳作竟日的仍然劳作;只是增添了不少迎回归的灯光彩饰,凭添了许多庆祝活动的流光溢彩。
然而,香港的游客更多了,来自世界各地的记者更多了,沉沉夜幕下还多了另外一批辛勤工作的人:在庆委会和许多庆祝活动的筹备处,人们还在作最后的准备;将举行政权交接仪式的会展中心新翼内,工作人员和工人还在张灯夜战进行紧张的布置和装修;九龙弥敦道上,电器工程师、装饰工人仍在为万英尺巨龙精心调试打扮……
夜幕下的香港在平静中等待一个伟大时刻的来临。
(“大家心里很踏实”
过海渡轮缓缓驶离湾仔天星码头,身穿青蓝色制服的陈宝拉紧缆绳,将吊板收起。随着一阵马达的轰鸣,小轮尾部划出道道雪白的浪花,把码头慢慢甩在了船后。
回首而望,黄昏时分的维多利亚港湾南侧,林立的高楼大厦上,闪亮着一幅幅缀有紫荆花图案的巨大灯饰。虽然再过几天,香港就要回归祖国,但渡轮仍旧风雨无阻地准时开出,做了22年船工的陈宝也仍和往常一样准时上班,从下午做到深夜。“回归了,当然值得高兴,但工作还得做,除了有一种到家的感觉,我的生活还是和以前一样。”
庆祝回归的灯饰和条幅悬挂在繁华的街头,各界170多场迎回归的活动也此起彼伏拉开了序幕。徜徉港九街头,处处可以感受到浓郁的喜庆气氛。但在欢庆、热闹之余,香港普通市民仍在如常地工作、生活,香港的各行各业、各个部门仍保持着平稳、畅顺的运作。即将迎来新纪元的香港,一如以往呈现出稳定、安乐、繁荣的景象。
和往常一样,39岁的罗太凌晨4点多就已经起应,6点不到就赶到界限街摆起了鱼档:“今年以来生意更好啦,我现在每天的收入比去年多了二成!”
界限街像深刻在香港肌体上的一道伤疤,记录着香港的屈辱的沧桑。在界限街摆了十几年小摊的罗太,眼见着异彩纷呈的各种庆祝活动,用“好比孩子找到了母亲”表达自己回归前夕的心情。但是生活还是一样的平稳,罗太用略嫌生涩的普通话说:“除了出摊做生意,还是一样的饮茶、打麻将、看电视,买点六合彩,偶尔赌赌马……今年9月还有赛马,我还要去!”
著名的消闲娱乐区兰桂坊,依旧俱乐部、酒吧林立,外国游客如云。香港贸易发展局近日在这里举行了一个记者招待会,向前来采访回归庆典的各国记者展示了香港青年设计师16个品牌的最新系列时装,作为下月中旬“香港春夏时装节”的预演。全新的款式、丰富多彩的面料、大胆出新的设计令人眼花缭乱。
作为维护社会良性运作的中枢,香港庞大、复杂的公务员系统保持着平稳、畅顺的运作,广大公务员以稳定、乐观的心态,迎接即将到来的历史性变化。过去12个月,香港公务员的流失率是8年来最低的。18万公务员只待7月1日零时一到,继续为香港特区、为市民服务。
6月22日,1000多公务员欢聚在屯门黄金海岸,纵情高歌,喜迎回归。在医院管理局工作了20多年的黄河说:“我很喜欢现在的工作,我的心情很稳定。”港府公务员事务司林焕光一脸欢笑地告诉记者:“公务员体制和队伍的平稳过渡已经没有问题,公务员对前途有充分的信心。”
繁荣是香港给人的第一印象。繁荣的景象并没有因为回归日近而有一点点“褪色”。在位于中环的香港联合交易所正方形的交易大厅内,900个交易柜位整齐地排列成四个梯形。半个足球场大的交易大厅铺有鲜红的地毯,“红马甲”们一边耳夹着电话,一边紧张地操作着电脑,电话铃声此起彼伏,整个大厅内弥漫着搏杀的“硝烟”。在5月初至6月初的一个月时间里,香港的恒生指数已8次突破历史最高纪录,成交额节节上扬。平稳、畅旺的股票市场,向世界传递出一个鲜明的讯息:今天的香港,比过去更稳定,比过去更繁荣。
香港著名的银行街德辅道上,各大银行的业务仍旧正常、稳健地运行;轩尼诗道上,全能地产代理公司小小的营业室,被客户挤得水泄不通;启德机场上,两分钟不到就有一架飞机起降;维多利亚港湾,大大小小的各类船只一艘接一艘往来……
在著名的海洋公园,导游小姐带着一批批游客走了过来。有关统计显示,6、7月间将有200万游客访港。回归日近,来香港观光、希望见证这段历史的游客显著增加。幸福旅行社的导游容小姐说:“变化当然有,生意更好了。大家心里很踏实,心情在喜悦中更显平和。”
(“香港的前景绝对没有问题”
回归前夜,从尖沙嘴海傍公园远眺港岛,灯火辉煌的会展中心新翼优美地屹立在海湾边,对面高楼大厦上庆回归的灯饰一一映入眼帘。象征中华民族的巨龙腾云直上,“庆委会”的吉祥物中华白海豚跃出水面,美丽的紫荆花宛如一个个美好的希望,静静地开放在香港的夜空。
刚刚从日本来香港工作4个月的山崎泰弘带着妻子山崎淑华,在海边已拍完了5个胶卷。虽然来到香港时间不长,但山崎泰弘兴奋地说:“我已经爱上了这个地方!这里机会多,这么繁华,这么漂亮,对我的事业非常有益。”指着对面美丽的夜景,这对日本夫妇不禁连连赞叹:“香港真美呵!香港的前景绝对没有问题。”
闪光灯一闪而逝,克里斯?塞特一家又在海边留下了一张幸福的合影。来自澳大利亚的这个五口之家,已在香港生活了两个年头。克里斯肩头扛着小儿子,手里牵着小女儿,亭亭玉立的大女儿和太太一脸腼腆的微笑,静静听克里斯侃侃而谈对香港的感受:“我们都很喜欢香港,真是很繁华,很美丽。特别是今晚,回归前夜的香港,美极了!”
回归前夜的尖沙嘴,也分外的美丽、热闹。文化中心外面的广场上,长达3.6公里的巨龙灯饰下面,聚集着成千上万的市民和游客。海傍走廊上,也矗立起了9条龙型灯饰。巨龙和九条小龙交相辉映,拍照留念的闪光灯闪烁不停。
在巨龙下刚刚拍完一张照片的张老伯自豪地说:“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中国人是龙的传人。中国强大了,再不会受人欺侮了!”
正在加拿大念书的陈健文,也在回归前夕赶回了香港。香港的美丽和回归前浓郁的喜庆气氛,让这位21岁的小伙子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还是自己的家乡好,还是自己的家乡美。香港回归在即,有许多工作需要大家齐心合力去做,我能回来参与这件盛事,也是一份责任、一份光荣。学成之后我一定会回来!”
扶着老人,牵着稚童,挽着情人,如潮的人流向海边涌来,在清风与灯彩中,分享回归将至的那份喜悦与激动。
一艘渡船驶来,又送来一批游客;一辆巴士停下,又走下一批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每一张脸上都挂满了笑容,摄像机、照相机留下了一个个美好的瞬间。
今夜,一个激动人心的仲夏之夜。
留一头长发的一位美国人,举着一个带有小屏幕的摄像机,正专心致志地拍摄香港的夜景。镜头从东摇到西,又从西摇到东,然后又慢慢聚焦在会议展览中心新翼,聚焦在一幢大厦上的紫荆花图案。始终不肯透露姓名的他,和妻子在香港已生活了整整十年。“我们也是香港人,香港的回归也是我们的事。”他有点不好意思地告诉记者,虽然已经拍了很久,但总觉得还不够,总怕漏拍了什么。“单是会展中心新翼,就已经拍了四五遍了,一定要把这个画面留下来。”
第一次来到香港的斯蒂夫?弗拉尔,徜徉在海边,手拿相机,“咔嚓、咔嚓”拍个不停。这位来自芝加哥一家杂志的记者,不无遗憾地说,香港回归报道一结束,我就要回美国,离开这么美丽的地方,真是很可惜。
晚上8时许,天骤然落雨,雨雾下,璀璨的灯光虽显朦胧,但留给人们的是一片迷离的辉煌。文化中心附近的平台上,一群香港年轻人正在排练一首新歌,这是他们自己创作的以祈祷和祝福为主题的歌曲。21岁的赵剑雄说:“香港一直就是中国的领土,我们都是中国人,香港回归祖国了,一切都和以前一样,我的心里很安定,当然也很开心,因为今后可以有更多机会到内地走走了。我们聚集在这里,就是在为香港的明天祝福。”
如火如荼的美化热潮
距离7月1日仅数天了,香江掀起了如火如荼的美化热潮。美丽的维多利亚港愈益容光焕发,生气勃勃。
十多天前,华润大厦外墙上刚出现五颗红五星和“1997年”的彩色字样,它斜对面的爱美高大厦门楣上即饰上了香港回归吉祥物中华白海豚、紫荆花和顺风而行的风帆。之后,港岛、九龙、“新界”的高楼大厦上也相继出现了紫荆花、白海豚等图案。每当夜幕降临,各种灯饰在星空下闪烁,五光十色,交相辉映。香江透出浓郁的节日气氛。
维多利亚港北岸,一条巨龙盘旋于弥敦道上,中华白海豚、狮子和凤凰攀附龙身,围着“庆祝香港回归祖国”字样,畅游劲舞,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赏。
中银大厦、太古广场、海景假日酒店等众多的建筑物前,工人们在用竹竿或钢筋搭起的架子上,赶制装饰图案,迎接回归。
香港太空馆里,不少人忙个不停,他们要把全天域影院外墙装扮成水族的世界,并在夜幕中放出光彩;港岛中区的大会堂外,许多人则忙着将象征香港欣欣向荣的“天女花灯饰”装到墙上;元朗鸡公山下,在当年先辈抗击侵略的地方,乡民们为“回归纪念碑”和“回归纪念亭”的完成作最后努力。
皇后像广场中央,一座色彩斑斓的中国传统戏台即将形成;湾仔附近,中国式的大型园景正在制作。
香港因回归的日益临近变得越来越美丽。
(“能看到这一天,真有福气”
走进“新界”,散落在青葱翠绿山野中的小楼上点点鲜红的五星红旗、区旗,带出一幅生机盎然的画图,村口高大的花牌、横幅和迎风飘扬的彩旗,透出浓浓的节庆气氛,感染着每一个路人。
在元朗屏山邓氏宗祠门前,一座长约30米,高约5米的巨型花牌早已落成。花牌上写着“香港回归祖国纪盛”“普天同庆,万众欢腾”“今日庆回归,明天会更好”等金光闪闪的字样。邓氏族长邓润福告诉记者,现在屏山三围六村都在村口等醒目地方建了各种大小花牌,虽然乡民每逢重大喜事都会建花牌庆祝,但像这次这么大、这么多是从来没有过的。他说,从6月30日下午5时开始到7月1日凌晨2时,乡民将在这里举行庆祝活动迎接香港回归祖国,庆祝这个华夏子孙,也是邓族期盼近百年“雪耻”日子的来临。届时,各村将同鸣炮竹,并举行升国旗仪式。随后,他们将前往摆放抗英义士灵位的达德公所,拜祭英烈,告慰先祖。
在屏山与天水围相接处,高楼耸立的屋村下,一座古塔静立着。这座塔叫“聚星楼”,而一般乡民称之为“英雄塔”和“坟塔”,是当年为纪念抗英烈士而建的。塔内的牌位长年香火不断,袅袅青烟,似乎在诉说着这块土地上龙的子民的英勇不屈,“日月共光华”一句语带双关的挽联,道出了先辈的夙愿。
正因为如此,元朗乡民在迎接香港回归祖国时,所表现出来的热情更浓烈,更深厚。从回归倒计时300天起,元朗区已举办了30多场迎回归活动。无论是刮风下雨,还是烈日骄阳,每次活动乡民们都积极参与。今年6月22日举行“元朗同胞庆回归九龙百狮花车大巡游”时,虽然天下大雨,但仍有3万人参加了这次活动。已届95岁高龄、由家人推着轮椅前往观看巡游的罗细妹感慨地说:“能看到这一天,真是福气。”
特地从英国返回故乡迎接回归的“新界”原居民丘添说,虽然旅居海外多年,但一直没有忘记香港,而且一直期盼香港回归祖国这个日子的到来。他介绍,在6月30日下午,伦敦华埠的石狮子旁,将出现一个大屏幕,直接转播香港回归祖国有关仪式。
当历史即将走向新纪元时,人们并没有忘怀过去。八乡上村――“新界”人民抗英斗争中最为壮烈的“上村之战”发生地,乡民自发集资修建10米高的“回归纪念柱”已近完工。八乡乡事委员会主席黎国耀表示,虽然香港在英国殖民统治下度过了100多年,但八乡乡民的心从来就不曾归顺过英国,一直都盼望回归祖国。如今乡民兴建“回归纪念柱”,不仅以此庆祝香港回归祖国,同时也要让子孙后代铭记他们的先祖为了这一天的来临浴血奋战的历史。
昔日,香港作家何海鸣一句“吾辈复见其为中国疆土否”悲怆之语,让无数中国人心痛不已。今天,回归纪念柱铭刻的“擎天一柱冲霄汉,疆土万代庆回归”,令所有中国人扬眉吐气。当1997年7月1日,鲜红的五星红旗在邓氏宗祠门前升起时,乡民们相信,祖国一定会听见他们从心底迸发出来的那句话:“我们回来啦!”
(收藏“香港”
港人对邮票的热衷虽非始自今日,但是,随着香港一个旧的邮政时代结束,新邮政时代来临,集邮大军无疑在日益壮大。以往香港的邮票上不是印有英皇头像就是带有英皇皇冠,“97”之后,这些带有殖民统治色彩的标志将不复存在,过去的邮品将越老越珍贵;而那些新发行的邮票更具有开创新纪元的意义。许多市民为了留下一份历史的纪念,纷纷加入集邮者行列,从而导致“97”邮品格外畅销,集邮热日益升温。
据业内人士介绍,香港大约有200多家集邮商社,60万集邮人口,占总人口10%,这个比例在世界上也是很高的。近一年来,集邮爱好者又比前几年上升了一至二成。
香港邮政署于今年初发行了第一套没有英女皇头像的“过渡通用邮票”,13款低面额邮票连成一体,构成当今世界最长的连体邮票;3款高面额邮票构成的港岛夜景也十分美丽。邮政署还将于今年7月1日发行一套6枚“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纪念邮票”,两套邮票均被普遍看好。
电话卡地铁票成为新宠
在港岛、九龙一些街市,有不少经营邮票、钱币、电话卡、地铁储值票的小商店,近年来这些商店生意兴隆,经常可见到“发烧友”在观摩或讲价。
临近九七,有关回归题材的电话卡也开始出现,其设计日益精美,加上它比邮票更易保存,既有实用价值,又有观赏价值,所以很快得到人们青睐,成为继邮票之后又一个重要收藏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