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目击天安门-(四)
32334800000137

第137章 百年长梦今宵圆!火树银花广场夜(22)

难怪荷兰银行中国区执行总裁姚尚智说:“香港过渡如此稳定,以至于生活在这里的人觉察不到什么变化。”

香港人平静而充满自豪地走向新的一天。

7月3日上午9时,世界八大股市之一的香港股市开市,位于中环的香港联合交易所内,“红马甲”们全神贯注地注视着恒生指数的变化。开盘后,恒生指数曾一度摸高15362点,创历史最高纪录。全港35万从事金融业务的专业人士正推动着这个世界著名国际金融中心继续运转。

世界上最大的集装箱码头――葵涌货柜码头边,停泊着一艘艘悬挂着各国旗帜的远洋巨轮,一台台巨大的龙门吊井然有序地装卸着五颜六色的集装箱。这里,平均每天有112艘远洋巨轮进出。繁忙的港湾里,9号码头正在加紧建设中,它的建成,将巩固香港全球吞吐量最大的集装箱港口的地位。

世界上最繁忙的机场――香港启德机场依然熙熙攘攘、人流如潮,平均不到两分钟就起降一架飞机。在港岛西南端,面向蔚蓝的大海,一个现代化机场――香港新机场一期工程已近完工,将于1998年4月正式启用。届时,启德机场将改建成一个可容纳30多万人的“城中城”。

自中英联合声明签署以来,香港经济年平均增长达5.8%,近年来更连续被评为世界上经济最自由地区,这在世界经济发达地区是少见的。今年第一季度,香港经济增长达6%。所有预测都乐观地称:今年香港经济增长率将在6%以上。

在80年代初,香港问题刚提出的时候,曾出现过海外公司“迁册”风。然而,在香港回归前后这些日子,却没有一家外国公司宣布撤出。相反,外来资本正争相涌入,已有700多家海外跨国公司将地区总部设在香港。香港的三大外国商会――英国、日本、美国的会员最新调查显示,95%以上的会员都看好香港的投资远景。

香港之所以有这样稳定繁荣的局面,是因为人们对香港经济能够保持活力充满信心。中英联合声明和基本法早已宣布:在香港经济发展过程中,为实践所证明是成功的政策和制度,包括自由贸易政策、货币金融制度、航运经营和管理体制、低税制和量入为出的财政制度等等,“九七”后都不改变。

1987年6月,邓小平会见参加国际会议的中外代表时说:“我们讲五十年不变,五十年后也不变,是不需要变。”在特区成立的庆典上,国家主席江泽民再次重申:坚持这些方针政策,于香港有益,于全国有益,于世界有益,因而是没有任何理由去改变的。

香港人平静而充满信心地迎接新的一天。

早起的市民们推开窗户时,再不会见到大英帝国的米字旗,在空中迎风飘扬的是鲜艳的五星红旗和紫荆花图案的香港特区区旗。

早在7月1日以前,所有的“殖民色彩”已经悄悄地消失;硬币上的英国女王头像被紫荆花图案所取代;邮票上的女王头像也变成了“香港风景”。自7月1日起,印有女王头像或皇室徽号的香港邮票不再通用。全港800多个邮筒上的皇冠标记也不见了,新设计的邮政标记是象征新生的凤凰。

以往戒备森严的港督府如今已人去楼空。港督统治宣告结束后的第一天,在前港督府隆重举行了香港特别行政区“大紫荆勋章”的颁奖典礼。

7月3日早上9点,香港特区首任行政长官董建华和特区政府主要官员们来到各自的办公室。财政司长曾荫权的一句话代表了大家的心情:“就像董先生所说的那样,我们今天自己当家做主了。”

的确,最终摆脱了殖民统治,主人翁的尊严感和荣耀感在港人心中油然而生。“九七”后,香港特别行政区实行高度自治,中央人民政府还授权香港特别行政区处理某些涉外事务。所有这一切,都与殖民统治时代有着根本的不同。

时过境迁的另一个标志是,在添马舰营区猎猎招展着五星红旗。哨岗里不再有英军的背影,取而代之的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威严的身姿。驻港英军撤离,解放军三军进驻,这是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的一个重要象征。

历尽沧桑的香港,正在宁静与祥和中踏上更远大的前程。

纪念塔:沉思历史展望未来

香港回归纪念塔在“新界”落成

一座高32.4米的“香港回归纪念塔”7月5日在“新界”大埔海滨公园落成。香港特区行政长官董建华、新华社香港分社社长周南为纪念塔揭幕。

“新界”乡议局主席刘皇发致辞说,现在香港已回归祖国,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亦宣告成立,150多年的殖民统治终告结束,“新界”原居民有幸躬逢历史性一刻,感到骄傲和兴奋。为了纪念这一伟大时刻,乡议局特别倡议并赞助经费,在大埔海滨公园兴建这座“香港回归纪念塔”,作为香港回归祖国的献礼,同时也让我们的子孙世代永远怀念先辈的爱国爱港情操,永远纪念祖国这段光辉历史。

周南在揭幕典礼上致辞说,现在我国已开始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香港进入了新世纪,按照“一国两制”方针和基本法实现“港人治港”、高度自治。我坚信,在今后的岁月里,新界居民必将与全体香港同胞一道,继续发扬爱国爱港精神,同心同德,支持以董建华先生为首的特区政府的工作,把自己的家园建设得更加美好。

罗湖桥头树起“香港回归祖国纪念碑”

深圳罗湖桥7月1日下午一派喜气洋洋,深圳市庆祝香港回归祖国纪念碑在这里落成。纪念碑寓意“沧海云帆、乘风归来”,矗立在饱经风雨的罗湖桥头。19.97米高的汉白玉风帆,既是对历史的沉思,又是对未来的展望。4米高的船形基座上,青铜浮雕再现了香港从割占、抗争到回归的历史长卷,浓缩了中华民族一个世纪以来的苦难、耻辱、奋斗与希望。

“一国两制”百年关

历史将记住这一天:位于深圳河畔有着110年历史的九龙海关,在香港回归祖国之后,正式更名为深圳海关。

九龙海关设在深圳而称九龙海关,关名与所处地名不一致,全国惟此一家,这是由于香港的历史问题所造成的。关名从“九龙”到“深圳”两个字的改变跨越百年历史,从中可以看到祖国从衰落到振兴的变化。

九龙海关前身称九龙关,建立于1887年,系英国对香港实行殖民统治后,清政府为稽征鸦片税厘和查缉走私所设,因当时九龙半岛新界地区尚属清政府管辖而得名。1898年,英国强租香港“新界”后,九龙总关机构仍留在香港,关名也未改。

九龙关自建立之日起,其管理权就一直由外国人所控制。在九龙关建立至新中国成立前的62年间,共任命了66任税务司和代理税务司,全部为英国人,其管理制度亦反映了外国入侵者的意志,是为殖民者利益服务的。

九龙关这个中国版图上特殊的海关,是中华民族耻辱史的见证,是中国土地上一道惨痛的伤疤。

1949年10月深圳解放,在港的九龙关总部机关宣布起义,机构、关产撤回深圳。1950年1月,海关总署决定九龙关更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九龙海关”。保留“九龙”这个关名,意在显示中国人民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决心。

人民政权接管九龙海关后,对其机构和制度进行根本性的改革,把60多年间一直由帝国主义者所把持的九龙关,迅速改造成为人民的海关。但由于当时深圳只是一个仅有8000多人的边陲小镇,九龙海关的业务量很小。

改革开放使国门大开,特别是1980年深圳经济特区的设立,使九龙海关迎来了发展的春天。深圳经济综合实力的迅速提高及其毗邻香港的地缘优势,使九龙海关成为内地同香港地区及通过香港与其他国家和地区开展贸易和交往的重要口岸,业务量突飞猛进。据统计,九龙海关1950年进出口货物量仅为37万吨,1980年则达160.2万吨,1996年已增至4314万吨。九龙海关已发展建设成为有23个分关和办事处,囊括“海、陆、空”的大关,在深圳乃至全国的对外开放中担当十分重要的角色。目前,每天近20万名(次)旅客、2万多辆汽车、10多万吨货物经九龙海关进出。以1996年为例,九龙海关监管进出境旅客6321.78万人次,占全国进出境旅客的52%;监管进出境车辆853.45万辆次,占全国总数的75%。

站在新更换的“深圳海关”牌匾下,赵玉存关长心潮难平。他说,随着1997年7月1日香港作为特别行政区回归祖国,“九龙海关”这个关名所赋有的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意义已不复存在。更改关名的意义在于,一是表明了香港主权已回归祖国,洗雪了百年国耻;二是显示了我国坚持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实现“一国两制”的坚定立场;三是可以扩大深圳经济特区的影响。

香港回归祖国后,同内地的联系更加密切。作为连接香港与内地的深圳,承担着更加重要的特殊使命。对“深圳海关”来说,同样任重而道远。为此,深圳口岸体制改革正紧锣密鼓地进行,目前已推出了18项改革配套措施,使口岸查验程序大为简化,通关效率显著提高。一个依法把关、监管有效、方便进出、服务优良、管理科学、收费合理、国际一流的口岸管理体制正逐步形成,为香港回归祖国后,深港大通道的畅通无阻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从“九龙”到“深圳”,两个字的改变饱含了几多辛酸,几多感慨。邓小平“一国两制”的伟大方针将指引“深圳海关”积极配合深圳市,在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和保持香港繁荣稳定方面谱写历史新篇章。

携手迈向新纪元

沪港经济合作向纵深推进

在香港回归之际,沪港经济合作的美好前景,引起世人瞩目。在新的历史机遇面前,沪港两地经济界正积极探讨新的合作领域与合作方式,携手联动,共图繁荣。

在未来的经济发展中,加强沪港两个经济中心城市的合作,将对双方及中国内地的经济发展带来不可估量的作用。上海市长徐匡迪认为,在未来中国经济腾飞的过程中,上海和香港如同两个发动机,它们将相互连动,共创繁荣。香港特别行政区首任行政长官董建华在出席“沪港携手共创繁荣”的研究会上表示,他对上海和香港携手合作充满信心。香港回归以后,沪港合作有更多新的机遇要把握,有更多新的合作领域有待去共同开拓。

上海是中国目前最具经济实力的中心城市之一,香港则一直是上海最重要的经济贸易合作伙伴。香港在上海投资,创造了上海对外开放的一系列“第一”“之最”。在上海吸收的境外投资中,香港的投资占第一位;沪港合资的联谊大厦是上海第一个中外合资的房地产项目;沪港合作的东方商厦是上海试办的第一个外商投资商业项目;香港汇丰银行是第一批经营人民币业务的外资银行之一;香港瑞安集团瑞辉有限公司投资5亿美元与中方合作开发的虹桥镇、新港老旧区,是上海目前最大的外资参与旧城改造、开发内销房的项目。

在沪港经济发展面临新机遇的今天,上海进一步明确了与香港合作的新思路。首先,作为服务功能齐全的国际大都市的香港,有许多值得上海学习借鉴的成功经验,在这方面上海将积极争取香港的帮助和支持;其次,从双方的需求出发,共同开辟合作的新领域;第三,香港回归后与内地联系将更加密切,双方可在第三地开展合作。

上海已就金融、外贸、外经、工业、城市基础设施等方面,向香港工商界提出了扩大投资、拓展合作领域、加强双方合作的具体构想:

――沪港两地有着各具特色的经济体系。香港是目前世界上的金融、贸易、航运、信息中心。而上海拥有完整的工业体系,并在科研、教育和人才方面有一定优势。通过沪港合作,将推进香港的资金、信息和市场推销与上海的科技和市场潜力紧密结合。这种深层次合作趋势已经初露端倪。拥有40多所高校的上海现已成为港人到内地求学的首选地之一。上海高校正在以函授、高等职业教育、联合培养硕士、博士等形式,为香港培养人才。

――上海和香港在金融业发展中各有优势,上海将首先立足于国内金融中心的建设,而香港有自由港的优势,其主功能的定位比上海更注重国际性。香港要谋求金融地位继续攀升,跻身于纽约、伦敦并列的顶极国际金融中心,上海可以成为香港资金的重要出口,为香港金融机构开拓国内金融市场提供人才、管理、法规等方面的帮助,为香港投资内地提供人民币配套资金。同时,上海已有几家企业在香港发行了H股,双方近期已在人员交往、信息资料的及时传输等方面展开合作。

――香港是世界上著名的天然良港。1996年集装箱运输量达1330万箱,上海集装箱运转量仅为香港的1/7,上海进出口商品大量由香港转运的情况将会长期存在。现在沪港的交通衔接正在加强,将要进一步改善交通运输条件。

――上海正在成为长江三角洲乃至长江经济带的“龙头”,这为沪港在第三地开展合作拓展了新的领域。目前,这一经济带的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国的40%。上海对长江流域经济辐射,正由过去的以工业和口岸为主拓展到金融、贸易、对外经济合作等诸多方面。沪港联手开发长江的前景极为广阔。

人们将会看到,这两个都有着“东方明珠”美誉的城市,携手共进,将为中国乃至亚洲的经济发展增添壮丽的前景。

粤港经贸发展前景广阔

广东与香港,自古以来就有着十分密切的地缘和亲缘关系,改革开放政策的实行,更促进了粤港两地之间的合作。近些年来,粤港之间的经济合作已进入全面而广泛的发展阶段,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果。许多迹象表明,香港回归后,这种合作将会得到更好的发展。

据广东省经贸委、建委和香港贸易发展局最近提供的情况表明:广东已成为香港商品的生产基地和第一贸易伙伴,而香港则是广东引进外资的第一来源地。

60年代末,香港经济开始起飞,到70年代后期,香港制造业面临劳动力短缺和土地不足的制约,而且要应付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时逢1978年内地推行改革开放政策,港商充分利用其地缘的优势,将大批劳动密集型产业移至内地,经济协作形式从早期的“一来一补”“前厂后店”模式,逐步提高到产业的升级与合作;从简单劳动密集型为主,逐步发展到资本与技术密集型的合作;从单一的商品贸易逐步向贸易投资并举,从简单的一般贸易向“三来一补”等多种贸易方式相结合转变,粤港两地经贸合作由此不断地向纵深发展,初步形成了“一加一大于二”的综合效应,极大地促进了两地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粤港两地经济合作的领域,已从“三来一补”为主的制造业扩展到基础设施、百货零售、交通通讯、科教文化、金融保险、社会服务等方面,涉及到经济发展的各个行业。

“八五”期间,广东省外贸出口中的80%以上是对香港出口或由香港转口;这期间,实际利用外资中有74%来自于港资。全省“三资企业”和“三来一补”企业中,有80%是港商参与开办。1996年,广东省对外贸易中,有80%也是通过香港转口的。这些数字足以显示出粤港经济已达到唇齿相依的程度。

“广货”与“港货”的融合在粤港经贸合作中已成为一种趋势。据统计,广东省中外合资、合作的超级市场、便利店、百货商店、专卖店等各种零售企业有30多家,店铺300多间,其中绝大多数是港资或粤港合资兴办的企业。全省21个市都同香港建立了合作关系。与此同时,广东省在香港的投资活动也日渐活跃。据不完全统计,近十多年以来,广东已在香港成立400多家公司,投资总额达80多亿美元,业务涉及贸易、运输、旅游、酒店、饮食、金融、房地产等行业。

粤港经济界有关人士指出,两地经贸十多年的合作所形成的“粤厂港店”、优势互补的格局,使产品既符合国际潮流,又能降低成本,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已成为两地今后发展的基础和保证。

尽管粤港两地经贸合作已取得令人欣慰的成果,但目前这种合作也面临一些考验。由于港商在广东投资的产业结构与广东原有的产业结构存在着严重趋同的现象,因此,如何把广东现有的生产设备充分利用起来,提高应用水平,在产品设计、开发、质量管理和售后服务方面加以改进,以增强产品的竞争能力,使企业从粗放型经营向集约型经营转化,已成为当务之急。

香港贸易发展局首席经济师梁海国认为,粤港两地今后必须加强政府之间、半政府机构之间、行业之间、大企业集团之间的联系与合作,增大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并逐渐扩大合作领域和规模,加快两地物资、资本、技术、信息和人才的交流,以推进两地产业的升级转型。从而实现产业化和国际化,从战略层面上,根本推动粤港经贸的密切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