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目击天安门-(四)
32334800000138

第138章 百年长梦今宵圆!火树银花广场夜(23)

粤港经贸合作过去主要集中于加工贸易方面,真正拥有自己品牌的产品并不多。随着国际竞争的日益加剧和国内市场的逐步放开,共同发展民族品牌,尤其是创立民族名牌,将成为粤港两地今后发展的重要选择。作为国内最大的出口市场和销售市场,香港将发挥重要的作用。最近,国内市场对外商进一步放开,“三资”企业产品比例扩大,为粤港两地携手合作提供了新的发展机会。以广东为生产基地,以广州为国内分销中心,把产品开发、规模经营和销售网络融为一体,将扩大产品在国内市场尤其是中西部市场上的占有率。以香港为窗口开拓海外市场,以广东为基地开拓国内市场,粤港经贸合作大有可为。

粤港经贸发展前景广阔,双方必将向更高层次、更广阔的领域发展,这是粤港两地经贸界人士的基本共识,我们有理由对此充满信心。香港已于今年7月1日顺利回归祖国,作为全球贸易、金融、航运及通讯中心,香港拥有一个多元化和国际化的服务体系。在这方面,粤港双方合作有着很大的潜力。有关专家指出,“一国两制”将有利于粤港金融业、高新科技产业,以及第三产业等的合作,还将有利于形成多元化的协调机制,开创粤港经贸合作的新纪元。

香港回归后国际会议频频

回归祖国后的香港,1997年下半年平均每两天将举行一次国际会议和国际展览。这意味着世界对香港回归祖国后继续保持国际金融、贸易、旅游、信息中心充满信心。

据新闻及广播中心提供的最新数字:1997年7月1日至年底,香港将举行57项国际会议和30项国际展览。这些会议和展览项目包括工业、商业、通讯、海运、时装、旅游、教育、舞蹈、宗教等。

据介绍,香港1997年下半年举行的一系列国际会议和国际展览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两大国际金融机构的空前盛会――1997年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联合年会。这个年会将有181个国家的300多位财政部长、中央银行行长和1.3万名国际金融界人士出席。

据悉,许多国际组织看好香港,已将未来几年的年会安排在香港举行。从1997年7月1日至2006年底,确定在香港举行的国际会议已达120多个,国际展览为450多个。大部分国际会议和国际展览将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行。

世行认为香港经济会继续发展

世界银行发言人克拉斯?伯格南表示,世界银行相信“九七”回归不会对香港的经济发生负面影响,因此,将于1997年9月在香港举行的世行年会将不会特别讨论香港经济事宜。

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于1997年9月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行年会,这是香港回归祖国后不久,在香港举行的大型国际会议之一。

克拉斯?伯格南在香港举行的记者会上说,此次会议将以亚太地区经济发展及所要面对的问题为核心内容。考虑到届时香港已经回归中国,因此,年会决定特别推出一份“中国2020”的经济报告,详细分析中国经济发展的前景。

繁忙的海湾

香港维多利亚海湾,是中国南海一个深水良港,是各国船只进入中国南部最重要的门户。这里创造了一连串令人称道的世界经济奇迹,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海湾之一。

我们乘上游艇畅游美丽的维多利亚湾。游艇缓缓离开铜锣湾避风塘,向西驶去。

虽然是个阴雨天,但海湾内的能见度仍然不错。两旁的海岛是天然的屏障,海湾外纵然涛涌浪起,湾内船舶仍泰然无事。因此,它成为与美国的旧金山、巴西的里约热内卢齐名的全球三大深水良港。

维多利亚湾是在香港岛、大屿山岛与九龙、“新界”之间形成的一个“T”形海峡区,水面60平方公里,宽度1.6至9.6公里,这里能同时停泊150多艘万吨巨轮。

站立艇头眺望,左前方出现了一座造型新颖的建筑,这就是将要举行香港政权交接仪式的地点――会展中心新翼。它像一只展翅欲飞的巨大海鸟,把身子把伸进港湾。由于采用低层建筑和流线型设计,它为周围高楼林立的空间增加了丰富的层次感,成为维多利亚港湾一个标志性的新景观。与会展中心新翼隔海相对的是九龙半岛的尖沙嘴,九条飞龙灯饰环绕着临海的文化中心,为海湾增添了回归的欢庆气氛。

游艇加快了速度,行驶到港岛的中环附近。这一带依山面海,层层叠叠的高楼,如林立的烟囱,蔚为壮观。中银集团的三角柱体大厦直刺云天,在云雾中时隐时现。这一带是香港著名的金融区,人称“银行多过米铺”的地方。香港作为金融中心,当今世界前100家大银行中,有85家在此设立了分支机构。1996年底,香港银行业的外资资产总值达6036亿美元,居世界第四位。每天,香港的外汇交易额达910亿美元。位于港湾旁的香港联合交易所近来气氛热烈,股市升势如虹,恒生指数一再攀高,6月份跃入世界第六大证券市场。

略带咸味的海风扑面而来,游艇破浪向前疾驶,把一艘艘出港的船只甩在后面,与一艘艘进港的船只擦肩而过。

1986年以来,进出维多利亚港的船舶数目以平均每年8.6%的幅度上升。现在,平均每一分钟就有一艘船只进出维多利亚湾。全年航行在维多利亚港湾的轮船有30万艘以上,去年抵港的远洋货轮达41054艘,平均每天有112艘远洋轮进入维多利亚港。另外,还有1.6万艘本地船只常年穿梭其间。

香港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国际航运中心。维多利亚港目前与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60多个港口有航运往来,国际上有430多家轮船及代理公司在香港设立办事处,并有200多家国际船舶公司的定期航班通航维港。

透过飞溅的浪花,在游艇右前方已看见葵涌码头边停泊的一艘艘巨轮和码头上一个个巨大龙门吊的身影。远远望去,龙门吊的巨手挥来掠去,把五颜六色的集装箱像搭积木一样码放得整整齐齐,成了一座座小山。来自世界各地的集装箱汇集在这里,又从这里输送到世界各个不同的角落。

葵涌集装箱码头如今是全世界吞吐量最大的集装箱码头。去年的集装箱吞吐量达到1342万标准箱,已连续五年居世界第一。有人做过计算,如果把每年从香港进出的集装箱一个挨一个地排列起来,可绕地球5圈。

繁忙的维多利亚港湾展现着香港经济的巨大活力。据统计,目前香港与港口有关的工商企业的产值占香港本地生产总值的二成,而香港港口业创造的直接就业机会达60万个。

游艇在海上飞驰着,猛然间,正前方出现了青马大桥的雄伟身影。离世界上少有的这座钢索吊桥越来越近,已清楚地看见它银灰色的桥身和桥上行驶的车辆。这座主跨长1377米、桥塔高206米的钢索吊桥,像一个巨人伸开两臂,把青衣岛和马湾岛与大屿山岛挽在一起。它一建成便投入使用,成为香港又一处新标志。

游艇在青马大桥下绕了一个大圈后掉头南驶,不一会儿,来到香港著名的风景旅游区浅水湾。这里和附近半山上的海洋公园都是众多游客的必访之地。从游艇甲板向浅水湾望去,只见沙滩上嬉戏、留影的游客三五成群;靠近沙滩边的大海中,游泳者的身姿在浪里闪现;远处海面上,飞驶的快艇正拖着滑水爱好者乘风破浪。

从1985年到1996年,访港游客人数每年递增11.6%。今天,旅游业在香港经济中已占举足轻重的地位。去年,访港游客达1170万人次,居亚洲第二位。日前,香港旅游协会宣布,旅游业成为香港第一大创汇产业,旅游外汇收入108.4亿美元,为亚洲之冠。

离开浅水湾泊锚地,游艇沿着港岛绕行,穿过鲤鱼门孔道,便看见一架涂有凤凰标志的中国民航大型客机正腾空而起,穿云破雾飞向南天。游艇前方便是著名的启德机场。这大约是国际大都市中惟一设在市区的机场了,无怪乎起落这里的飞行员都要经过特殊的训练。机场面积并不大,占地总共2.1平方公里,一条3390米长的跑道沿着东南方向伸进维多利亚湾中。如今,启德机场被公认为世界上最繁忙的机场之一。这里,平均不到二分钟就起降一架飞机,去年客货运量居世界前三位之列,其中,货运量达156万吨,为世界第一。

游艇放慢了行驶速度,维多利亚港湾两侧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又扑入眼帘。前方海面上,作为维港渡轮的“天星”小轮正忙着运送往来港岛和九龙的乘客。在过去相当长时间内,它曾是往来港岛和九龙间的惟一交通工具。如今,港湾下的海底虽已开掘了三条隧道,但并没有影响有100多年历史的“天星”小轮的业务发展。除了票价便宜外,许多游客还想借此具体感受维多利亚港迷人的魅力。

港岛东区高架桥上的“车河”进入了我们的视线。然而,就在我们游艇的海下,还有一条繁忙的交通要道,那就是连接港岛东区和九龙观塘、全长2.3公里的公路地铁两用隧道。此外,维多利亚湾海底还有与这条“东隧”并行的“中隧”和“西隧”两条隧道。这三条海底隧道日通车量39万辆,通过海底的地铁也运送大量乘客。香港地铁长43公里,每天运客200万人,是世界上最繁忙的地铁。

维多利亚港湾不仅外达世界,而且内连祖国。内地每年对外贸易进出口货物的45%经香港中转。进出维多利亚港的73.6%货运班轮,是往来于香港与内地港口间的。每天还有200个班次的客轮往来于香港与广州、上海、海口及珠江三角洲。它把内地的黄埔、广州、蛇口、赤湾等港口及其他数十个内河港口联成一片,促进了香港与华南地区日益活跃的经济联系。

香港的一位朋友在游艇上给我们指点说,北岸的不远处是九龙火车站,客运、货运列车通过九(龙)广(州)铁路与香港经济腹地华南地区连结。特别是京九铁路的贯通,使港九与首都北京紧密相连,香港与华东、华北甚至整个内地经济连成一体,内地与香港的大量货物和旅客通过这条大动脉双向流动,为香港和内地的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

维多利亚湾记录了香港崛起与繁荣的历程。正是依托于这个港湾,香港在国际经济舞台上日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国际金融中心、贸易中心、航运中心、旅游中心、信息中心声名远扬。1996年,香港转口贸易额达1500多亿美元,是世界最大的转口贸易商埠。

我们在铜锣湾避风塘登岸,回望维多利亚海湾,一幅壮丽的图景呈现在眼前:海底走车,水面行船,两岸车水马龙,空中飞机穿梭;公路、铁路、水路、空路、地下隧道汇集在它的上下左右,形成了层次分明的立体交通网络。

这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立体化”海湾,是一个巨大的、活动的、永不闭幕的现代化交通工具的博览会。

维多利亚海湾是香港生机和活力的一个缩影,也是香港经济繁荣的一个窗口。在这里,人们看到了香港繁荣的今天,也展现着香港更加美好的明天。

真诚维护港人的利益

1997年7月1日,在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庆典上,国务院副总理钱其琛将总资产净值超过1700亿港元的土地基金移交给香港特区政府。1700亿,这令人瞩目的业绩,是中央人民政府坚决贯彻“一国两制”方针,保护特区利益的体现,也是香港同胞完全有能力成功地实践“港人治港”的有力说明,是香港持续繁荣稳定的强有力支持。

事实证明,特区政府之所以能在一成立时就有稳健的财政基础,是与中国政府在过渡时期全心全意维护港人的利益分不开的。

采取稳定过渡期香港经济的政策

1982年,邓小平在会见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时指出,“香港继续保持繁荣,根本上取决于中国收回香港后,在中国的管辖下,实行适合香港的政策,我相信我们会制定出收回香港后应该实行的能为各方面所接受的政策。我不担心这个,我担心的是今后15年过渡期如何过渡好,不单单是两国政府,而且包括政府要约束厂商及各行各业,不要做妨碍香港繁荣的事。”1984年,邓小平在会见英国外交大臣杰弗里?豪,以及在会见港澳同胞国庆观礼团时都进一步指出,我们非常关注香港过渡时期。他明确提出希望在香港过渡期内不要出现几个问题,一个是英资带头外撤,一个是港币发生大的波动。如果储备金用尽,港币贬值,就会发生动乱。还有一个土地问题,不能把土地卖光用于行政开支,把负担转嫁给1997年以后的特别行政区政府,以及港府不要随意增加人员和薪金、退休金额,增加未来特别行政区政府的负担等。后来发生的一系列事实证明,邓小平同志对香港过渡期政治、经济问题的论述,处处闪烁着高瞻远瞩的光辉。

中国政府对香港的一系列方针政策是在对香港进行广泛深入的社会调查,广泛听取香港各界人士的意见,经过周密研究后制定出来的。这些方针政策的根本出发点和目标,都是为了在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的前提下,保持香港的长期繁荣稳定。

根据中英联合声明和香港基本法的规定,香港的现行经济制度不变,同时保持财政独立,中央人民政府不向特区征税。香港特区可以“中国香港”的名义单独同各国、各地区及有关国际组织保护和发展经济关系,并签订有关协议。这些规定的目的在于保持香港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并为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政策和制度,包括贸易、货币、金融制度、航运经营和管理体制、低税制、量入为出的审慎理财政策等,并明确保证1997年后香港自由港和国际经济中心地位。

中央人民政府还根据“一国两制”方针和香港基本法,明确了正确处理1997年后香港与内地间经贸关系的原则,包括内地的法律、法规、政策及管理措施,均不及于香港,两地贸易、投资仍视同对外贸易、外来投资,金融业务往来视同涉外金融事务往来,航运视为外贸运输,两地的经贸领域的往来基本上遵循国际经贸活动的通行规则和惯例,对两地间的经贸合同纠纷按照国际规则办理等。

中国政府的政策促进了香港过渡期的稳定与继续繁荣,给香港投资的各国各地区企业家带来了大量的机会。一系列的数字统计可以作证:中英联合声明签署特别是基本法颁布以来,香港经济一直保持可观的增长,1996年的人均本地生产总值已达2.45万美元;是世界上的第五大金融中心;外汇交易额居世界第五位;股票市场排名世界第七;对外贸易排名世界第八;港口货柜处理量连续5年位居世界第一;至1996年上半年,在香港设有机构的外国公司达4500多家,其中40%以上是近5年进入香港的;1997年2月,联合国贸易及发展会议公布,香港已连续3年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四大对外投资地区,占亚洲对外投资总额的52%……这些数字有力说明,中国政府对香港的方针政策符合香港的实际,得到了广大港人和各国投资者的普遍认同,成为香港更加繁荣的新起点。

1994年5月2日,中国银行正式参与发行港钞,中银发行的港币即日在香港流通,受到香港各方面的热烈欢迎。这改写了百年来由英资银行独揽香港纸币发钞权的历史,既体现了中国对香港前途的满怀信心,也是中国银行以其实力和信誉为香港的平稳过渡作出的承担。

目前,中英联合联络小组已就204项国际公约在1997年6月30日后继续适用于香港,以及就香港特别行政区继续参加34个政府间国际组织的活动问题,达成了共识。这一系列的工作有利于香港的平稳过渡,并将有力地促进香港对外经贸关系的发展和继续保持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地位。

代管土地基金取得辉煌业绩

在香港过渡时期,中央人民政府妥善保管特别行政区政府的土地收入并在增值方面取得辉煌业绩。

土地基金是香港过渡时期第一个以特别行政区名义成立,由中央政府代管的基金。地窄人稠的香港,土地资源极为宝贵。房地产业又是香港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在过渡期处理好与土地有关的问题,对继续保持香港的繁荣稳定关系重大。

港英政府每年从土地批租拍卖中获得大笔收益。为了港人的长远利益,为了特别行政区政府成立时有雄厚的财政储备以应付各种特殊情况,在中英关于解决香港问题的谈判时,中方就深有远见地提出处理香港土地契约及其他有关问题的意见,经过磋商,双方达成《关于土地契约》协议,列为中英联合声明附件三,很好解决了香港过渡期土地批租数量和收益分配问题,维护了未来特区政府的权益。根据附件三的规定,从中英联合声明生效之日起,港英卖地收入扣除开发土地平均成本后,由港英和特区政府均等平分。1985年5月27日中英联合声明生效,双方在香港成立了中英土地委员会,就在过渡期内落实联合声明附件三的规定进行磋商,包括:制定年度批地计划,既保护有限的土地资源,又适应香港经济发展的需要;对原有的土地契约的续期问题作出合理安排;监察地价收入的分配和使用的执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