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岁这个阶段对于父母和宝宝来说都是一个考验的过程,因为在这一年里,新生儿的生长变化,智力发育突飞猛进,几乎天天都有一个新的变化,所以关注出生的第一年是帮助宝宝打下良好的人生基础的重要一年。千万不要认为你的宝宝在这一年里,是一个懵懂无知的小迷糊,整天就知道睡和吃,要知道,好好地养育你的宝宝,用科学的方法来养育、教养他,会让他更加聪明可爱!
当然,此时,你可能还和其他大多数的父母一样,为了如何照顾好这样幼小的生命而觉得紧张。其实没什么好紧张的,只要你了解宝宝的一些生理、心理等的发育特点后,再结合一些科学的养育方法来对小宝宝进行培育,那么你会继续你获得新生命的喜悦的!
这是婴儿脱离母体,来到人世的第一阶段。为了适应新的环境而独立生存,此时婴儿的身体内部还要不断地发生一系列的变化,即便是在很安静地睡觉,其实身体内部也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所以这段时期对新生儿来说,最重要的莫过于安静、保温、营养和防止感染等等,须精心护理。
宝宝档案卡
姓名:______性别:______血型:______生肖:_________
住址:___________________邮政编码:________电话:_________
出生医院:_______________接生大夫:________护士:_______
出生日期:_______年_______月________日________时_______分
农历:_______年_______月________日________时_______分
出生时的天气情况:
出生时的身体情况:
体重:_____千克身高:_____厘米头围:_____厘米胸围:____厘米
分娩方式:顺产______胎吸______产钳______剖宫产________
健康记录:黄疸(______轻_______重)窒息(_______轻_______重)
计划免疫:卡介苗_______________天乙肝疫苗______________天
宝宝的第一张成绩单
在我国,绝大部分医院都会在宝宝出生后,给新生儿的身体各项指标进行评分。一般的家长都会对这个分数比较在意,他标志着自己孩子的发育水平。一般医生会在出生后1分钟及5分钟进行两次测评,以了解宝宝的身体发育情况以及有无窒息或窒息的程度等情况。必要时10分钟或1小时左右重复评估,以求最准确的测算出每个宝宝的身体发育状况。
具体测评方法可参考下表:这5项分别用0、1、2分来表示,5项总分最高为10分。
皮肤的颜色
全身皮肤粉红为2分;躯干粉红,四肢青紫为1分;全身青紫或苍白为0分
心率
心跳频率大于每分钟100次为2分;小于每分钟100次为1分;没有心率为0分
对刺激的反应
用手弹婴儿足底或插鼻管后,婴儿出现啼哭,打喷嚏或咳嗽为2分;只有皱眉等轻微反应为1分;无任何反应为0分
四肢肌张力
若四肢动作活跃为2分;四肢略屈曲为1分;四肢松弛为0分
呼吸
呼吸均匀、哭声响亮为2分;呼吸缓慢而不规则或者哭声微弱为1分;无呼吸为0分
这种评分是对新生儿从母体内生活,到外环境中生活的生存能力和适应程度进行判断,也为宝宝今后神经系统的发育提供了一定的预测性。家长其实不用过分的关注这个分数,尤其是分数在8分以上的孩子,不一定只有满分的孩子才是健康的。一般根据1分钟内评分可将新生儿分为无窒息的正常新生儿和有窒息的非正常新生儿,如果1分钟内这5项身体状况评分为8分或8分以上则属于正常新生儿,无需任何治疗,占新生儿总数的90%左右;如果1分钟内评分为4~7分则需要医生采取一些诊治或救治的措施;0~3分则为重度窒息或新生儿处于危险的生存状态,需要立即组织抢救。第1分钟的评分可以全面判断新生儿出生时的身体情况,第5分钟的评分可以反映抢救的效果以及帮助判断预后。
新生儿及其分类
新生儿的分类方法有许多种,最常用的是依据胎龄分类和依据体重分类。
下面我们可以通过表格了解新生儿的各种类型。
根据月龄分类
足月儿 指胎龄满37~42周的新生儿 各器官、系统发育基本成熟,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较强
早产儿 胎龄满28周至不满37周的新生儿 尚能存活,但由于各器官系统未完全发育成熟,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差,各种并发症多,因此要给予特别的护理
过期产儿 胎龄满42周以上的新生儿 过期产儿并不意味着他们比足月儿发育的更成熟,相反一部分过期产儿是由于母亲或胎儿患某种疾病造成的,出生后危险性更大,所以一定要认真监护
根据体重分类
低出生体重儿 出生体重小于2500克的新生儿 低出生体重儿大部分为早产儿,部分为过期产儿。这样的宝宝有一套严格的护理方法,请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护理
正常体重儿 出生体重在2500~4000克之间的新生儿 足月正常体重儿是最健康的宝宝,可参考本书内容进行护理
巨大儿 出生体重超过4000克的新生儿 部分巨大儿是由于母亲或胎儿患某些疾病所致,如母亲患糖尿病,胎儿有Rh溶血征等,所以不能盲目认为新生儿越胖越好,要加强监护
新生儿身体发育标准速查表
身体发育状况
体重
平均体重为3.12~3.21千克。男婴比女婴略重些
________千克
新生儿出生后一周常会有体重减轻的现象,称之为生理性体重下降,这是暂时的,10天内即可恢复
身长
平均身长为49.6~50.2厘米
________厘米
男婴比女婴略长。有些宝宝身高与遗传有关,当然过高或过低还要求助于医生明确诊断
头围
男婴约为34.4厘米,女婴约为34.01厘米
________厘米
你的宝宝其头围只要不低于33.5~33.9厘米的均值就视为正常
胸围
男婴约为32.65厘米,女婴约为32.57厘米
________厘米
你的宝宝其胸围只要不低于32.57厘米的均值就视为正常
头部
新生儿的头顶前中央的囟门呈长菱形,开放而平坦,有时可见搏动
父母注意保护新生儿的囟门,不要让它受到碰撞。大约1岁以后它会慢慢闭合
腹部
腹部柔软,较膨隆
注意新生儿腹部的保护,因为宝宝很柔弱,不要磕着、碰着,尤其要注意不要着凉,洗澡时,可以用毛巾裹住宝宝的肚子后,再入盆中进行其他部位的清洗
皮肤
全身皮肤柔软、红润,表面有少量胎脂,皮下脂肪已较丰满
有些新生儿出生时浑身沾满黄白色的胎脂,这对皮肤有保护作用,无需擦掉或洗去
四肢
双手握拳,四肢短小,并向体内弯曲
有些新生儿出生后会有双足内翻,两臂轻度外转等现象,这是正常的,大多满月后缓解,双足内翻大约3个月后就会缓解
新生儿以腹式呼吸为
呼吸
主。每分钟40~45次
新生儿的呼吸浅表且不规律,有时会有片刻暂停,这是正常现象,不用担心
心率
每分钟为90~160次
新生儿的心率比成人快,所以当你发现这个现象后,不要大惊小怪
原始反射
握持反射
把手指放在宝宝的手心中,宝宝将紧紧攥住你的手指
觅食反射
如果用手指轻轻地、有节奏地敲打宝宝的脸颊,他就会把脸转向你的手,并且像觅食一样做出吮乳头的动作
踏步反射
如果把宝宝直立的抱起来,并且让他的脚接触到一个平面,宝宝就会做出原始的踏步动作。如果你让宝宝的腿碰到桌子的边缘,他会自然地抬高受到刺激的那条腿
惊吓反射
如果宝宝感觉到他正跌倒下去,或者受到惊吓,他就会张开双臂和双腿
注意:在宝宝3个月大的时候,以上这些反射将逐渐消失,否则将导致宝宝身体成长的延后和新技能学习的停滞
身体活动能力
轻轻移动身体并调整姿势
当他趴着的时候,他会稍微抬起双脚并且弯曲膝盖
在趴着的情况下,他会试图把头稍微抬起1秒钟(这个动作对宝宝来说是相当不容易的,因为他的头对他背部和颈部的肌肉来说实在是太重了)
躺着的时候,把头偏向他喜欢的一侧
当被竖立着抱着的时候,宝宝可以晃动、扭动身体,并且可以做出踩、踏的动作
躺下的时候保持双腿的弯曲,就好像在妈妈的子宫里一样
当被抱着靠在妈妈或其他大人的肩膀上的时候会猛地抬起头
智能发育状况
语言能力 宝宝可以发出不算清楚的声音。3周以后,他开始发出宝宝“词汇”,4周以后,宝宝能够了解到谈话中的交替,并且知道如何回应您的对话。所以对新生儿要注意尽早与其交流
交流 您的宝宝天生健谈,比如当第一天听到您的声音他就平静下来——他变得安静和警惕,身体停止活动,全神贯注地倾听。第三天他对您的交谈有了回应,他凝视的目光更加认真。第五天他可以饶有兴致地注视您的嘴唇或手指的活动。如果您能和宝宝的脸保持在20~25厘米的距离,并很生动地和他说话,宝宝就能够用嘴巴和舌头的活动来“回答”您,动作和喂鱼很像。如果看到您朝他微笑,也会报以微笑的。第14天他能够从一群人里分辨出您的声音,第18天他把头转向发出声音的方向,第28天他正在学习如何表达和控制情绪,并且能够根据您的声音调整自己的行为。例如,如果您的语气重或者声音高,宝宝就会觉得不安;如果您的语气是舒缓的,宝宝就会很平静。宝宝天生是友好的,同时渴望有人陪伴,因此他从一出生就愿意回应您,所以你也要迎合宝宝多与他交流
味觉和嗅觉 味觉神经发育较完善,因此对各种味道都能引起反应,如吃到甜味,可引起宝宝的吸吮动作;对于苦、咸、酸等味,则可引起不快的感觉,甚至停止吸吮,对母乳的香气感受灵敏,并显示出喜爱
注意:别看新生儿人小,但他生下来,即有吸吮、吞咽的本能,味觉可是很灵敏的
视觉 新生儿的视觉发育较弱,视物不清楚,但对光是有反应的,眼球的转动无目的。半个月以后,宝宝对距离50厘米的光亮可以看到,眼球会追随转动。
注意:因此新一宝宝可以进行一些有必要的视觉训练游戏,可参考下面的内容,对宝宝进行训练,对宝宝很有好处
听觉 新生儿由于刚出生的宝宝耳鼓内充满液状物质,妨碍声音的传导。慢慢地,耳内液体逐渐被吸收,听觉也会逐渐增强。醒着时,近旁10~15厘米处发出响声,可使其四肢躯体活动突然停止,似在注意聆听声音
注意:不要在新生儿跟前制造出过大的响声,要知道,听到巨大的声音后,宝宝会哭的
触觉 对母亲的触摸、抚抱,感受灵敏,并显示出喜爱
注意:母亲要多抚抱新生儿,这对宝宝的心理发育及感觉发育等都非常有好处
新生儿的日常照料与护理
婴儿从出生到满月为新生儿期,这是婴儿脱离母体,来到人世的第一阶段。为了适应新的环境而独立生存,此时婴儿的身体内部还要不断地发生一系列的变化,比如:出生后就要自己进行呼吸,自己摄取营养等等。即便是在很安静地睡觉,其实身体内部也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所以这段时期对新生儿来说,最重要的莫过于安静、保温、营养和防止感染等等,须精心护理。
新生儿用品
新生儿用品比较琐碎,在这里,我们用表格的形式把新生儿的一些必备用品列出来,供父母们参考:
当然,除了一览表所列举必备东西之外,有些家长可能会根据自己的需要再自行购置。但我们提议,不要浪费,给新生儿的用品要质量有保证,清洁、卫生、健康、环保则最重要。
保暖护理
新生儿不能妥善地调节体温,因为他们的体温中枢尚未成熟,皮下脂肪薄,体表面积相对较大而易于散热,体温会很容易随外界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所以针对新生儿,一定要定期测体温。每隔2~6小时测一次,作好记录(每日正常体温应波动在36℃~37℃之间),出生后常有一过渡性体温下降,经8~12小时渐趋正常。
新生儿一出生便立即要采取保暖措施,可防止体温下降,尤以冬寒时更为重要。室内温度应保持在24℃~26℃,新生儿保温可采用热水袋或用装热水的密封瓶,将其放在两被之间,以婴儿手足暖和为适宜,在换尿布时,注意先将尿布用暖水袋加温。无上述条件者,可将小儿直接贴近成人身体保温。
新生儿体温应保持在36℃~37℃之间,低于36℃说明保暖不够,若温度过低,会使营养物质产生的热量大部分用于调节体温,因而影响生长速度,寒冷还会降低机体抵抗力。高于37℃说明保暖过分,体温就会上升,出现发热、脱水,甚至抽风等症状。故体温过高或过低,忽冷忽热对新生儿都不利,应适时通过衣服、环境调节。
新生儿用品一览表
衣着用品
衬衣(纯棉) 3件
连袜裤(纯棉) 2件
毛衣(纯棉) 1件
棉衣(纯棉) 2件
袜子(纯棉) 2双
软帽(纯棉) 1顶
尿布 45厘米×90厘米和90厘米×90厘米(可用浅色旧棉布做)
尿裤(市场有售) 各15块,共30块1件
床及床上用品
床(可移动、栅栏较高的小床) 1张
被子(不要太厚),规格为1米×1米 2床
夹被或毛毯、毛巾被 各1条
褥子 2床
小棉垫(长30厘米,宽25厘米) 3~5块
盥洗用品
澡盆、脸盆 各1个
大浴巾 1条
小方毛巾 3条
宝宝香皂 3条
痱子粉 1盒
水温表 1支
喂养用品
奶锅 1个
奶瓶 3个
奶嘴 3个
奶嘴护罩 3个
奶瓶刷 1个
锅(煮奶瓶奶嘴用) 1个
水果刀、小勺 各1把
小碗 1个
药品和医疗器械
75%酒精 1小瓶
2%碘酒(处理脐部及一般伤口) 1小瓶
鞣酸软膏(处理及预防臀红) 1盒
制霉菌素药水(治疗鹅口疮) 1瓶
消毒纱布 5~10块
绷带 1卷
橡皮膏 1小盒
消毒棉纤 2包
体温计 1支
宝宝扑粉 1盒
镊子(用以钳棉花和奶瓶) 2把
脐带护理
新生儿2~7天,脐带残端可自行脱落。在脱落前后会有少许分泌物,属正常现象。可用75%酒精轻搽,再涂一点紫药水即可,应保持该处清洁干燥,有少许渗血者不必处理;渗血多者需求助于医生处理,可重新结扎,有化脓者,可在医生建议下用双氧水洗,再用龙胆紫涂抹等。
喂养护理
新生儿生长发育特别迅速,28天内体重增加0.5~1千克,新生儿喂养一定要科学严格。
一定要尽早哺喂
产妇分娩后,可立即让新生儿吸吮双侧乳头,2~6小时应给喂哺。若因产妇在分娩过程中过于疲劳或体质虚弱,可推迟哺乳,但应先喂5%葡萄糖液或淡糖水,每次30毫升,以免新生儿发生低血糖。并且母乳喂养一定要尽早开奶,因为初乳营养价值很高,特别是含抗感染的免疫球蛋白,对多种细菌、病毒具有抵抗作用,所以尽早给新生儿开奶,可使新生儿获得大量球蛋白,增强新生儿的抗病能力,大大减少宝宝肺炎、肠炎、腹泻等的发生率。
尽量母乳喂养
一定要用母乳喂养,母乳哺喂宝宝是母亲的神圣使命,而且母乳也是宝宝最理想的食品。因为母乳营养价值高,且母乳中各种营养素的比例搭配适宜,母乳中含有多种特殊的营养成分,如乳铁蛋白、钙、磷、牛磺酸等等,这不仅让母乳成为宝宝赖以生存的根本,并且母乳中所含的这些特有的物质,对防止宝宝患一些疾病,增强抵抗力以及身体的生长发育等等都很有益。尤其是母乳近乎无菌,而且卫生、方便、经济,所以对于新生儿来说,母乳是最理想的食物,它的营养价值远远高于任何其他代乳品。
如果因母乳不足,所以添加动物奶或其他代乳品,通常多用牛奶或羊奶补充,称为混合喂养。添加方法有两种,其一是先吃母奶,续吃牛奶,牛奶量依月龄和母乳缺乏程度而定。开始可让宝宝吃饱满意为止,经过几天试喂,小儿大便次数及性状正常,即可限定牛奶补充量。因每天哺乳次数没变,乳房按时受到吸乳刺激,所以对泌乳没有影响。其二是停哺母乳1~2次,以牛奶代授。这种代授牛奶的方法,因哺母乳间隔时间延长,容易影响母乳分泌。在进行混合喂养时,一定要询问医生,分清利弊,合理哺养。
育儿金点子
如果母乳不足,适量地喝汤能催乳,而肉汤、鸡汤、鱼汤是既简便又可行的催乳剂。民间还有许多验方,如:王不留行、穿山甲各6克,猪蹄2只,炖汤食用。或猪蹄1只,加入通草2克,炖汤食用。效果都不错。
0~1个月的哺喂量
一般来说,在前半月,2~4小时哺乳一次;后半月改为3小时一次,在每吹哺乳过程中,应让小儿将一侧乳房吸足15分钟再改吸另一侧。午夜停哺一次。
人工喂养
如果母亲完全没有乳汁,就要给宝宝喂牛奶或其他代乳品,这称为人工喂养。人工喂养的方法是:
足月的新生儿,生后4~6小时开始试喂一些糖水,到8~12小时开始喂牛奶或其他代乳品(喂奶前要计算一下奶量,以每天每千克体重供给热量209~418千焦计算,比如一个体重为3千克的宝宝,每日应提供热能627~1255千焦,计算牛奶为:鲜牛奶150~300毫升,这些牛奶中共加入食糖12~24克,将上述计算出的一天牛奶量,分成7~8次,每次约30毫升,每次加开水15毫升,就相当于每顿给宝宝喂牛奶比水为2:1的牛奶50毫升左右。每次喂奶的间隔时间大为3~4小时,两次牛奶之间要喂一些开水。夜间可以停喂一次,以免影响妈妈和宝宝的休息。
以奶粉为主食时,配制奶时,可按容量配制,取1份奶粉加4份水,即1平匙奶粉加4匙水;也可按重量配制,即1克奶粉加7克水,这样配制出的奶相当于纯牛奶。出生7天以后,可每隔3小时喂奶1次,每日8次,大体时间安排在上午6时、9时、12时;下午3时、6时、9时;夜间12时,后半夜3时。
当然,宝宝的食量不尽相同,喂养的奶量也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家长应该在学习喂养的过程中,摸索出宝宝吃奶的规律,保证宝宝的哺喂不饥不饱,让宝宝健康成长。
特殊情况下的科学喂奶法
母乳虽好,可是在有些特殊情况下,母乳哺养还有些讲究,如:乳母在感冒不重时,可以多喝开水或服用板蓝根冲剂、感冒清热冲剂,继续哺喂。如果病情较重需要服用其他药物,应该严格按医生处方服药,并暂时以其他代乳品来喂养宝宝,但要注意在这期间可将乳汁挤出或用吸奶器吸出,经消毒后仍可喂给宝宝。
若妈妈澳抗阳性,e抗原也为阳性,这时乳母要避免宝宝被传染,有效的方法是在出生后2小时内给宝宝进行疫苗注射,使宝宝产生抗体,这样妈妈就可以放心地进行母乳喂养了。
另外,乳母患乳房疾病时,如乳头凹陷、乳头皲裂、乳腺炎等情况时,一定要在得到治疗后,再进行母乳喂养,在这期间可将乳汁挤出或用吸奶器吸出,经消毒后仍可喂给宝宝。
如果新生儿是早产儿,各个器官系统发育都不成熟,吸吮能力也差,如果母亲把乳头送入宝宝口中,宝宝不会吸,可将乳汁挤出或用吸奶器吸出,装在消毒过的杯子中,用小勺慢慢喂他。如是特不成熟的宝宝,要住儿科ICU病房,即高危儿集中管理病房,进行特护。对吸吮能力很弱的宝宝,将通过留置鼻饲管将乳汁用空针注入胃里喂养,或采用静脉输注营养液。可以经常用乳头刺激宝宝的觅食反射,让宝宝主动吸吮乳头,锻炼宝宝的吸吮能力。随着宝宝渐渐成熟,他就会像正常宝宝那样吸吮了。
总之,人不可一顿无食,新生儿更是要注意哺喂的重要性,所以母亲或其他养护者一定要注意好新生儿的哺喂工作,帮助宝宝健康的成长。
睡眠护理
在新生儿期,新生儿除哺乳时间外,几乎全处于睡眠状态,新生儿每天约需睡眠20小时以上。睡眠的数量和质量某种程度上决定这一时期他的发育良好与否。因此,做好宝宝睡眠护理工作也很重要。
创设好睡眠环境
室内温度最好维持在16℃~23℃,湿度在50%~60%。卧室要安静、清洁、通风,但不能有穿堂风。夏季要开窗户,开窗不会使婴儿受凉,相反还能使室内空气新鲜。但不能开空调或电风扇。如果小宝宝睡凉席,要注意,可在凉席上面铺一层布、薄被、毛巾被等,不要让凉席扎着宝宝。
如果是冬天,则一定要注意保暖,如果家里没有暖气,一定要采购一些保暖设施,如暖水袋、电热器等。相比较而言,春秋两季新生儿的睡眠护理要容易一些。
新生儿睡姿有讲究
刚出生的新生儿自己无能力控制和调整睡眠的姿势,他们的睡眠姿势是由别人来决定的。新生儿初生时保持着胎内的姿势,四肢仍屈曲,为使在产道咽进的羊水和黏液流出,生后24小时内,可采取头低右侧卧位,在颈下垫块小手巾,并定时改换另一侧卧位,否则由于新生儿的头颅骨骨缝没有完全闭合,长期睡向一边,头颅可能变形。如果婴儿吃完奶经常吐奶,刚喂完奶后,要取右侧卧位,以减少漾奶。一般每4小时左右,给新生儿调换一次卧姿。
育儿金点子
新生儿在睡眠时呼吸节律不规整不是什么病态,这属于一种正常生理现象。只要宝宝皮肤颜色红润,不呈青紫或青灰色,就不必惊慌。
刚出生不久的新生儿颈部肌肉长得不结实,自己还不能抬头,所以,此期,最好不采用趴着睡的姿势,以免床铺捂堵或漾奶而导致新生儿窒息。
新生儿睡眠不稳的处理
正常情况下新生儿每天有18~22小时是在睡眠中,可有些新生儿睡眠却总遇到问题,如白天睡觉很好,可是到了夜晚就哭闹不睡了,即人们通常所说的“夜哭郎”。对这样的宝宝可以让他白天少睡一些,使他疲劳,晚上自然就能睡得好一些了。
另外,有的宝宝睡眠不稳,要认真找找原因,是室内温度过高或给宝宝包裹的太多,因太热而导致睡不安稳(这时宝宝鼻尖上可能有汗珠,摸摸身上也会潮湿,需要降低室温,减少或松开包被,宝宝感到舒适了自然就能入睡),还是因为室温太低(摸一下宝宝的小脚发凉,则表示宝宝是由于保暖不好而睡不安,可加盖棉被或用温水袋在包被外保温)而导致睡眠不踏实。还可能由于宝宝大、小便使尿布湿了,没吃饱,睡眠环境太吵等等,这些都有可能导致新生儿睡眠不稳,要针对形成的原因去采用相应的处理措施。如果上述情况不存在,而母亲在孕期有维生素D和钙剂摄入量不足时,新生儿可能有低钙血症,在病早期表现睡觉不踏实,可补充维生素D和葡萄糖酸钙纠正。
但有一种情况需警惕:如果除睡眠不安还伴有发热,不吃奶等其他症状时,应去医院请大夫检查诊治。
新生儿睡眠注意事项
新生儿睡眠时不能处于饥饿状态,睡前最好大小便。新生儿睡觉不应用枕头,因为此时头围大于胸围,若宝宝睡觉时再加枕头,会使头部前倾或偏向一侧,影响其呼吸或使其睡不舒适,天长日久,可能造成头颈部畸形。让宝宝尽量和自己睡,让帮助你照顾宝宝的人也和你一起睡,否则出了月子你也得学着自己照顾。
排泄护理
排泄护理在新生儿的日常护理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因为新生儿无法自理自己的排泄问题,而父母对此护理的好坏,则对宝宝的生理、心理影响很大,所以父母一定要做好新生儿的排泄护理工作。
育儿金点子
清洁男女宝宝的臀部的方法也是不一样的,男孩小阴茎的后面,阴囊的皱褶和大腿根部要认真擦拭;女孩要从前向后擦,即会阴向肛门处,以防粪便细菌侵入尿道引起感染,并注意擦净大腿根部,擦外阴,轻轻把大阴唇分开,手指包上湿毛巾轻轻擦里边的污物。
观察排泄的数量和次数
新生儿一般在生后12小时开始排胎便,胎便呈深、黑绿色或黑色黏稠糊状,这是胎儿在母体子宫内吞入羊水中胎毛、胎脂、肠道分泌物而形成的大便。3~4天胎便可排尽,吃奶之后,大便逐渐转成黄色。吃牛奶的宝宝每天1~2次大便,吃母奶的宝宝大便次数稍多些,每天4~5次。若宝宝出生后24小时尚未见排胎便,则应立即请医生检查,看是否存在肛门等器官畸形。平常在宝宝大便后应洗阴部,并拭干。
初生儿第一天的尿量很少,10~30毫升。在生后36小时之内排尿都属正常。随着哺乳摄入水分,宝宝的尿量逐渐增加,每天可达10次以上,日总量可达100~300毫升,满月前后可达250~450毫升。
宝宝尿的次数多,这是正常现象,不要因为宝宝老尿,就减少给水量。尤其是夏季,如果喂水少,室温又高,宝宝会出现脱水热。尿布湿了便及时更换,会阴部要勤洗。并且要注意,每天早上,小儿醒来,便给端大便。每次小儿睡醒来,给端小便,在月子里便养成端大小便的习惯。这样,以后就更容易护理。
尿布的使用
尿布是新生儿和小婴儿必备的日常用品,但新生儿尿布的选择、使用、清洗等等各个细节都不可忽视。
选尿布:应选用柔软、吸水性强、耐洗的棉织品,旧布更好,如旧棉布、床单、衣服都是很好的备选材料。也可用新棉布制作,经充分揉搓后再用,新生儿尿布的颜色以白、浅黄、浅粉为宜,忌用深色,尤其是蓝、青、紫色的。尿布不宜太厚或过长,以免长时间夹在腿间造成下肢变形,也容易引起污染。尿布在宝宝出生前就要准备好,使用前要清洗消毒,在阳光下晒干。而选用纸尿裤,一定要选择透气性好的,且符合宝宝身材大小合适号的纸尿裤。
使用尿布:一个宝宝一昼夜需20块左右的尿布,平常要关注宝宝,及时给宝宝换尿布,如给宝宝喂奶前、后都应检查尿布湿了没有,妈妈用手指从宝宝大腿根部伸入摸摸就知道了。在给宝宝换尿布前,先要在宝宝下身铺一块大的换尿布垫,防止在换尿布期间宝宝突然撒尿或拉屎,把床单弄脏,并一手将宝宝屁股轻轻托起,一手撤出尿湿的尿布。把尿布外罩打开,如男孩则把尿布多叠几层放在会阴前面,若女孩可在屁股下面多叠几层尿布,以增加特殊部位的吸湿性。把尿布前片折到宝宝肚子上,尿布的长度不要超过肚脐,再折上尿布兜粘好粘扣。“穿戴完毕”后,要检查调整腰部的粘扣是否合身,松紧以妈妈的两个手指能放进去为宜。再检查大腿根部尿布是否露出,松紧是否合适,太松会造成尿液侧漏。不过需要提醒的是,在给宝宝扎尿布时不宜过紧或过松,过紧不仅有碍宝宝活动,也影响宝宝的呼吸,过松粪便会外溢污染周围。不宜将塑料布包裹在尿布外面,否则易发生红臀和尿布疹,要及时给宝宝更换尿布。
育儿金点子
请注意!不能用爽身粉涂宝宝屁股,因宝宝尿湿后,擦在屁股上的爽身粉易阻塞汗腺,使宝宝屁股产生湿疹。
清洗尿布:尿布换完后,一定要及时清洗,正确的洗法是,先将尿布上的大便用清水洗刷掉,再擦上中性肥皂,放置20~30分钟后,用开水烫泡,水冷却后稍加搓洗,大便黄迹就可很容易洗净,再用清水洗净晒干备用;如尿布上无大便,只需要用清水洗2~3遍,然后用开水烫一遍晒干备用就可以了。洗干净的尿布要叠放整齐,按种类放在一起,随时备用,也要注意防尘和防潮。
卫生护理
新生儿皮肤角化层较薄,表面又缺乏溶菌素,皮下血管丰富,汗腺分泌旺盛,大小便次数多,如果不经常洗澡护肤,这些有害的代谢物就会不断刺激皮肤,特别是颈部、耳后、腋下、腹股沟、臀部等皮肤皱褶处,很容易发生皮肤溃烂或感染。所以帮助新生儿做好清洁卫生工作很有必要。但给新生儿做好清洁卫生却颇具学问。
眼睛护理
分娩过程中,胎儿通过产道时,眼睛易被细菌污染,所以出生后要注意眼部护理,一般用0.25%氯霉素眼药水滴眼可起到预防作用,每日2~3次。如有分泌物可用干净小毛巾或棉签蘸温开水,从眼角由内向外轻轻擦拭。
对出生即有脓性分泌物者,应将分泌物涂净,找淋球菌,同时检测淋球菌,如阳性,应按淋病结膜炎治疗。
耳部护理
洗澡时注意切忌将污水灌入新生儿耳内,洗澡后以棉签拭干耳道及外耳。注意耳背后的清洁,有时会发生湿疹及皲裂,可涂些食用植物油或紫药水,一旦发生湿疹可涂宝宝湿疹膏。
鼻腔护理
鼻腔经常会有分泌物堵塞鼻孔影响呼吸,可用棉签或小毛巾角蘸水后湿润鼻腔内干痂,再轻轻按压鼻根部,然后用棉签取出。
口腔护理
新生儿口腔黏膜薄嫩,不宜擦拭。如果发现口腔黏膜有白色豆腐渣样物附着,则可能患了鹅口疮,可以用棉签往口腔黏膜涂紫药水或制霉菌素液,每日涂3~4次,看不到白色豆腐渣样后,再继续涂4~5天,才能根治。不过,宝宝的口腔护理很重要,如果发现异常,自己拿不准,请及时请教育儿专家,不要自己盲目地给宝宝“治疗”,否则引发不良后果,后悔莫及!
洗澡
首先,要准备好用品和温暖居室。将澡盆、毛巾、宝宝香皂、宝宝洗发水、润肤露以及宝宝换洗的衣物、尿布、浴巾等放在顺手可取的固定地方。洗澡时室内温度在24%左右即可,早产儿或初生7天内的宝宝要求室温为24℃~28℃,水温在38℃~40℃,可以用肘部试一下水温,只要稍高于人体温度即可。
洗澡时的顺序要注意,家长可以亲切地注视着宝宝的眼睛,告诉他:“要舒舒服服地洗个痛快了”!先给宝宝脱去衣服,裹上浴巾,家长左臂和身体轻轻夹住宝宝,左手托住宝宝的头部,并用左拇指、中指从宝宝耳后向前压住耳廓,以盖住耳孔,防止洗澡水流入耳内。先擦洗面部,用一专用小毛巾蘸湿,从眼角内侧向外轻拭双眼、嘴、鼻、脸及耳后,以少许宝宝专用洗发水洗头部,然后用清水洗干净,揩干头部;洗完头和面部后,如脐带已脱落,可去掉浴巾,将宝宝放入浴盆内,以左手扶住宝宝头部,用右手顺序洗宝宝颈部、上肢、前胸、腹部,再洗后背、下肢、外阴、臀部等处,尤其注意皮肤皱褶处要洗净。给宝宝洗澡时,手法一定要轻柔、敏捷。初生宝宝洗澡的时间不宜过长,一般3~5分钟,时间过长易使小儿疲倦,也易着凉。
洗完澡后,要将宝宝用浴巾包好,轻轻擦干,注意保暖。在颈部、腋窝和大腿根部等皮肤皱褶处涂上润肤液,夏天扑上宝宝爽身粉。注意使用的必须是对宝宝皮肤无刺激的有品质保障的护肤品。成人使用的护肤品宝宝不宜使用,以免被皮肤吸收引起不良反应。故洗浴时应注意避免使用含有刺激性及易吸收的洗浴用品,以防中毒或过敏。
需要提醒的是,如果脐带未脱落时洗澡,不宜将宝宝直接放入浴盆中浸泡,而是用温毛巾擦洗腋部及腹股沟处。注意不要将脐部弄湿,以免被脏水污染,发生脐炎。一旦弄湿了也不必担心,用棉签蘸75%的酒精擦拭即可。给女婴清洗会阴时,应从前向后洗。因为女婴尿道较短,外口暴露着,易被肛门周围的细菌所感染。男婴阴茎包皮易藏污垢,也应定时翻洗。新生儿大部分是包茎,洗时用手轻柔地把包皮向上推一推即可。此外,不必每次洗澡都用香皂或浴液,如需要用一定要冲净,以免刺激宝宝皮肤。
育儿金点子
对健康的新生儿,只要条件许可,生后第二天起就可以每日洗一次澡,不但能清洁皮肤,还可以加速血液循环,促进生长发育。对体重轻、生活能力低的新生儿或因室温低,无条件每天洗澡的,应每日洗脸。
洗澡既可以保持皮肤清洁,避免细菌侵入,又可通过水对皮肤的刺激加速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增强机体的抵抗力,还可通过水浴过程,使宝宝全身皮肤触觉、温度觉、压觉等感知觉能力得以训练,使宝宝得到满足,建立起快乐情绪,有利于宝宝心理、行为的健康发展。所以做父母的一定要坚持给新生儿洗澡,但要注意科学的方法。
穿衣护理
由于宝宝皮肤娇嫩,易被擦伤,易发生过敏,故选衣、穿衣、洗衣时应加以注意。
为宝宝选择衣物
应选用质地柔软、吸湿、透气性好、浅色的棉织品为宜,也可用旧的棉布衫改做。勿用毛、化纤织物等对皮肤有刺激的布料做内衣。尤其是宝宝的内衣裤应选择浅色花型或素色的,因为一旦他出现不适和异常,弄脏了衣物,你会及时发现。
由于新生儿的活动是无意识、无规则和不协调的,四肢还大多是屈曲状,为了不束缚他们的发育,衣服宜做得宽大。这样,一来便于他们活动,二来便于穿脱。衣服要宽松,既易于穿脱,也有利于宝宝的活动。
衣服上不要使用扣子和拉链,以防擦伤或脱落时误入宝宝口中,发生意外,可用带子系扣。选购时,要仔细检查衣物,不能有硬的接缝或粗糙的缝缀,这些都可能会使宝宝的皮肤受到伤害,新生儿的衣物要避免过多的装饰,如领口的花边、纽扣、拉链等。为宝宝编织的羊毛衫、绒线衫,也应避免有孔洞的花型,因为宝宝的手指很容易卡在孔洞里。
在我国,目前普遍认为结带斜襟衣最为理想。这种衣服前襟要做得长些,后背可稍短些,避免或减少大便的污染。衣服上不要钉纽扣,更不能使用别针,可以用带子系在身侧。衣料以采用柔软、吸水的棉织品最为理对冷热,宝宝是知道的,这是由于宝宝皮肤的调节功能在起作用。给宝宝包裹得太多,宝宝太热,或给宝宝包裹太少,宝宝太冷,都可以引起宝宝哭闹。这样的哭闹,实际上是宝宝的一种语言表达方式,大人不能一听宝宝哭就烦。应找一找原因,是凉了还是热了或是尿了。找到原因,使宝宝舒适了,实际上也是一种类似语言的交流。
育儿金点子
想。合成纤维或尼龙织品因不吸水,且有不少弊端,不宜采用。冬天的衣服也可采用上述式样做成双层,中间絮上薄棉花。这种斜襟衣至少应准备2~3件,以轮换使用。
我国某些地区,在秋季或冬季有使用襁褓的习惯,这确是一种简便实用的好方法。襁褓分夹的和棉的两种,春秋用夹的,冬季用棉的。为新生儿更换襁褓时,要注意在室温适宜的情况下进行。冬季要先把襁褓烘烤一下,以驱散寒气,避免宝宝着凉。襁褓最好准备两条,以便替换。
夏季,新生儿最适宜的衣服为连衣裙式的长单衣,背后系带,便于给宝宝换尿布。
新生儿宜穿开裆连体衣,无论是内衣还是外衣,都可选择这种款式。这符合新生儿体质需求,可有效防止新生儿腹部受凉。这种衣服内外衣可各准备3~5件。另外,新生儿还要准备两件以上的斜襟小棉衣,这是一种在传统大襟款式基础上改进的宝宝装,新生儿穿脱方便,穿着时腹部始终受到最好的双层保护,能有效防止腹部受凉,是值得推荐的新生儿着装。
另外,给宝宝准备一件甚至多件小背心,这样,可有效地保护好宝宝的前胸后背。而且小背心穿脱方便,是有效调节宝宝体温的首选。温度上升,可立刻脱掉小背心;温度降低,则穿上小背心,即时添减衣物,能有效防止宝宝感染风寒。
且尤其要注意的是,初生宝宝新陈代谢较快,出汗较多,尤其吃奶时,需要较大气力吸吮,出汗更多,父母一定要准备两条隔汗巾,宝宝活动时,将其隔在后背,出汗后将其抽出,可有效防止宝宝感冒。
为刚出生的宝宝选择衣服时,最好选择那些能让他至少穿到2个月大的尺码。即使新衣服对你的宝宝来说稍微大一些,也不会影响他的生长发育,千万不要太紧身了。
给宝宝穿衣
给宝宝穿衣要轻柔,家长可以先按顺序帮宝宝穿好衣裤、鞋袜,然后用小毛毯或小棉被包裹住宝宝,但是要保证宝宝的双腿处于自然状态,并有足够大的活动空间。不提倡民间的“打包”做法(可能有些家长会担心宝宝的腿不打包会成为“青蛙腿”,他们习惯用襁褓把宝宝的腿包直),新出生的婴儿最好不要“打包”,如果怕宝宝冷,可以宽松地裹一下,但是双腿是切不可绑直系紧的。
给宝宝洗换衣物
宝宝的衣物应勤换冼,勿用去污力强的洗涤剂,用普通肥皂洗涤即可,注意一定要用清水漂洗干净,以免残留的洗涤剂刺激宝宝的皮肤。新生儿使用的衣服,切忌放置樟脑球(因为有些新生儿,接触了樟脑球后,会发生溶血性的疾病)以及其他防腐、防潮、防虫制品,新生儿使用的衣服可经常晾晒,利用日光中的紫外线进行消毒灭菌即可。
生活环境
新生儿很柔弱,其生活环境的要求也很高,所以掌握一些科学的方法来为新生儿创设环境,这对于宝宝的健康成长很有意义。
居室环境的创设
新生儿居室的室温在18℃~22℃之间,在寒冷的冬季要注意居室保暖,室内温度要保持在18℃~22℃,如果室温过低容易引起宝宝的硬肿症。可用暖气取暖,也可用热水袋保暖,但使用热水袋保暖时一定要包好,切忌烫伤宝宝。夏季炎热时,注意室内通风,如果非要使用电风扇和空调,则要注意电风扇不要直接对着宝宝吹,空调不宜制冷温度太低或长时间开放。过于干燥的空气会使宝宝呼吸道黏膜变干,抵抗力低下,也可发生呼吸道感染,故需注意保持室内一定的湿度。
宝宝居住的环境,湿度往往在50%~60%为佳。加湿方法,如有空气加湿器更好,冬季时也可在暖气片上放些干净的湿毛巾,夏季时地面上洒些清水。
宝宝居住的房间,阳光应充足,因为阳光中的紫外线有杀菌的作用,但要避免强光直射宝宝的面部。居室的门窗宜加上纱门、纱窗和窗帘,以避免蚊蝇侵扰。
宝宝居室应禁止吸烟,不接触感冒、腹泻、皮肤病患者。
床上环境的创设
睡眠可谓新生儿最主要的生活方式,所以布置好床上的环境对于宝宝的生长发育,日常护理等则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宝宝可单独睡小床上,这样即可减少感染机会,又能使宝宝从小培养起独立的生活习惯。
床的选择要注意这几方面的问题:宝宝床应矮一些,这样比较稳当安全,但这样要求给宝宝换尿布时弯腰,易引起疲劳,所以这个高矮的要求,可根据需要来决定。宝宝床的放置应该紧挨着墙或放在离墙50厘米左右的地方,避免宝宝跌落后夹在墙和床之间而发生窒息。床下地上可铺上毯子等软垫,以防宝宝跌落时碰伤头部和身体。
宝宝床的床板木条的间距不得大于
育儿金点子
宝宝并不害怕噪声,但最好不要让宝宝睡在吵闹的地方。宝宝所在的房间不要存放老鼠可食的物品,要消灭老鼠,也要防止猫入宝宝房间。
0.5 厘米或1厘米,床板木条必须完好,不得有缺损或裂缝。床的栏杆的高度至少要超过66厘米,并且可以根据宝宝的年龄增长而变化其高度,如果床栏可以折叠,那么,它折叠时的高度也应高出被褥23厘米,并且栏杆之间的距离不可过大,也不可过小,可将棉被搭在宝宝床四周的栏杆上,也可用一些厚实一点的布,包在栏杆周围,这样既可防止栏杆夹住宝宝的小手小脚,又可防止宝宝的头撞到栏杆上或用嘴咬栏杆,出现危险或中毒。
床铺的用品,要以棉质品为佳,并注意清洁,及时更换尿湿或沾有便秽的床上用品,以保证小宝宝的居住环境清洁、舒适!
不要把布绒玩具、充气玩具放在宝宝床里。这些东西可能会挤压宝宝面部,使宝宝窒息。大一些的宝宝可能借助这些东西爬到床外。
上述各种用具和居室环境的准备,要在怀孕32周之前安排就绪,以防胎儿早产。
如何抱宝宝
抱新生儿,是父母和一切看护者日常护理新生儿工作中最常见的护理方式。拥抱是妈妈释放母爱的一个不可替代的载体,也是宝宝感受美妙世界,沐浴妈妈的爱,获得心智成长的需要。此外,国外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拥抱还能促进人体的免疫系统,降低血压、心率,缓解人的紧张情绪,无论是对妈妈还是宝宝,拥抱的积极作用都是显而易见的。然而,怎样拥抱才科学合理呢?出生不久的宝宝骨骼较软,特别是脊柱,还没有像成人一样形成固定的弯曲,需要在以后的生长中逐渐完善,所以,此时抱宝宝颇有讲究。
抱新生儿的方法大都采用手托和腕抱两种。手托指用左手托住宝宝的背、脖子和头,用右手托住他的小屁股和腰。腕抱是指将宝宝的头放在左臂弯里,肘部护着宝宝的头,左腕和左手护着背和腰部,右小臂护着宝宝的腿部,右手护着宝宝的屁股和腰部。
稍微大的婴儿可进行这几种抱法:单手抱,将宝宝的头放在左臂弯里,肘部护着宝宝的头,这种抱法可以让你单用左手抱宝宝,腾出右手来做别的事。不过,单用左手抱宝宝时一定要注意,左手要握住宝宝的大腿,以防失手将宝宝滑出。横抱,一边抱一边轻轻地摇晃,这是很能让宝宝觉得舒服的姿势,特别适用于手脚粗大的爸爸们。无论哪种抱法,妈妈和爸爸或其他看护者,应该利用宝宝的视力特点和宝宝进行充分的眼神和语言交流。这种充满爱心的拥抱和抚慰对于宝宝的生长,心理发育等都是很有好处的。
育儿金点子
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不要夹着宝宝的腋窝抱起来!这个姿势宝宝会觉得很不舒服。而且新生儿的头颈还很软,无法支撑起自己的头部,采用这种姿势有可能会让宝宝的颈部受伤。
如何安抚哭闹的宝宝
新生儿出生就会大声啼哭,以后会一阵阵地哭。哭闹,实际上是宝宝的一种语言表达方式,凉了、热了、饿了、寂寞了等等,新生儿都会哭,找到原因,使宝宝舒适了,宝宝就会停止哭泣。哭泣是新生儿的“语言”,所以了解宝宝的哭声,并给予积极的抚慰和帮助,这对于宝宝的健康成长很有意义。
当宝宝饥饿时,哭声很洪亮,哭时头来回活动,嘴不停地寻找,并做着吸吮的动作。只要一喂奶,哭声马上就停止。而且吃饱后会安静入睡,或满足地四处张望。
当宝宝冷时,哭声会减弱,并且面色苍白、手脚冰凉、身体紧缩,这时把宝宝抱在温暖的怀中或加盖被子,宝宝觉得暖和了,就不再哭了。
如果宝宝哭得满睑通红、满头是汗,一摸身上也是湿湿的,可能是被窝太热或宝宝的衣服太厚,只要减少铺盖或衣服,宝宝就会慢慢停止啼哭。
有时宝宝睡得好好的,突然大哭起来,好像很委屈,赶快打开被子,若尿布湿了,换块干的,宝宝就安静了。尿布没湿,那是怎么回事?也可能是宝宝做梦了,或者是宝宝对一种睡姿感到不舒服了,想换换姿势可又无能为力,只好哭了。那就拍拍宝宝告诉他“妈妈在这儿,别怕”,或者给他换种睡姿,他很快又能接着睡着。
还有的时候,宝宝不停地哭闹,用什么办法也没用。有时哭声尖而直,伴发热、面色发青、呕吐,或是哭声微弱、精神委靡、不吃奶,这就表明宝宝生病了,要尽快请医生诊治。
外出
这里的外出,指出远门,不限于家庭及周围,时间有长有短。当然,大部分有了宝宝的父母们都不喜欢外出,因为对他们来讲,带着宝宝外出似乎是一件麻烦事。并且,我国有坐月子的习俗,所以新生儿0~1个月时是很可能会不外出的。但是,在一些特殊的情况下,我们不得不带新生儿外出,比如去医院,或是家人有必须要出门的活动等等。其实,做好安排,带新生儿外出也是很方便的,但需要注意方法。
安排行程
一般产妇和新生儿在出生1个月内尽量避免外出,如果外出必须安排好行程,还要与医生联系,让医生了解整个行程计划,并请医生提出建议。并且要注意安排好交通工具,最好是有专人专车接送,这样可以避免让产妇和新生儿感到疲劳或接触更多的人。打听好所到目的地的交通、医疗等情况,确保在发生紧急意外情况下,能获得妥善的现代化的医疗服务。
准备好携带的东西
无论在什么时候,只要你有了宝宝,就必须想着要带好必备的东西。如此阶段,如果带宝宝外出,应准备好必备的宝宝用品和产妇的必备用品,当然越全面越好,不要怕琐碎,以免用时没有东西可用,会给你和宝宝带来很多麻烦。
尽量避免过多地接触人
新生儿抵抗力弱,所以出门时,一定要避免接触过多的人,更不要前往传染病流行地区,以防对产妇和新生儿造成危害。
外出时多安排休息时间
产妇和新生儿都比较弱,易疲倦,行程安排不要紧凑,应有充分的休息,避免不当的压力焦虑。长距离旅行,一定要安排好休息的空间和时间。
饮食也要注意
一般来说,产妇的饮食应吃容易消化、比较清淡的饭菜,不要饮酒和吃辛辣食品,副食安排的原则也应是荤素搭配,稀干兼有,少吃多餐,并根据具体情况随时调节比例。如果新生儿是人工喂养,则应该注意,严格按上面所讲的人工喂养的方法进行,不能因为外出,就让宝宝饥一顿,饱一顿,要知道,无规律的饮食对宝宝的危害是很大的。
当然,新生儿期,我们是不建议外出的,但我们建议,产妇应该在宝宝半个月后,每天应抽一小段时间,带宝宝到庭院,或离家不远的地方走动,但要注意,不要在风口处,或烈日下停留,尤其是晚上,没有特殊情况,最好不要外出。
看护
在这里我们所说的新生儿的看护不仅仅是人员的选择,这还包括看护者在看护新生儿时的一些基本常识,下面我们来具体的了解一下。
看护者
在我们的概念里,似乎只有妈妈是新生儿的照护者。妈妈是集乳母、保护、教养宝宝为一体的最佳看护者。当然,由于现代社会的家庭结构的变化,流行时尚的衍行,已经使新生儿的照护者也多元化起来。爸爸、爷爷、奶奶等等也逐渐走到新生儿的看护中来,无论是谁,照护新生儿,都必须要求身体健康,尤其避免携带传染病源。另外,还要热爱新生儿,要耐心、细心、认真,如果没有爱心,缺少耐心和细心是照看不好新生儿的。
可能现在很多条件较好的家庭,会请保姆或是奶妈等来哺育新生儿,但需要注意的是,要注意外来照护者的身体健康,职业操守,道德品质,文化修养等,这对于养育宝宝来说也很关键。
看护宝宝的任务
即然是看护宝宝,就得有事儿可做,所以日常看护中,看护者一定要注意从以下几方面照护宝宝:
观察新生儿吃奶、精神、面色、呼吸、哭声、皮肤(注意黄疸、硬肿)及大小便性质和次数,家长如发现异常应及时告知负责访视的人员或到医院检查。
每次换尿布或做其他护理时,动作要轻柔迅速,以防小儿受凉。
注意更换小儿的体位,定时翻身,侧卧。吃奶后应将小儿头部侧向一边,以免吐奶吸入呼吸道中。
注意观察脐部情况,按新生儿脐部常规处理方法进行处理。
新生儿满2周及28天时各测一次体重,但要注意保暖。对满月体重增长不足600克者应分析原因,进行指导,并转入体弱儿专案病历管理。
低体重儿、早产儿及多胎儿的看护
出生难免出现缺憾,所以看护者要加强对特殊新生儿的看护,如低体重儿、早产儿及多胎儿等。
新生儿期产伤、窒息儿的监测要点:观察新生儿有无嗜睡、烦躁、尖叫声、吸吮无力、拒奶、黄疽等表现;观察有无抽搐,特别应注意观察新生儿抽搐的特殊表现;观察新生儿有无眼球震颤,两眼凝视、斜视、发呆或不停地眨眼的表现;观察新生儿有无反复的吸吮动作或咀嚼或面部肌肉抽动,手指反复抓空或握拳的表现;观察新生儿有无呼吸暂停,呼吸不规律或阵发性青紫表现等等。
呼吸不规律或阵发性
除了上述的这些监测外,对有产伤、窒息史的新生儿,应定期做视、听觉和神经反射的检查。如给铃声刺激检查听力、吸吮反射、拥抱反射、颈肢反射等。
新生儿的基本健康护理
预防感染
新生儿对疾病抵抗力低,易致感染,所以做好预防感染的护理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方法:可从这几方面进行预防。皮肤,这是保护身体的第一道防线,切忌把皮肤弄破,平常要保持宝宝的皮肤清洁、滋润,对宝宝进行护理时,一定要轻柔,衣物的选择也要避免刺激宝宝娇嫩的皮肤;脐带,脐带之残端是皮肤的一个缺口,应结扎紧,局部要消毒;口腔,口腔黏膜不要任意挑破造成细菌入侵的缺口,呼吸道与消化道的感染都是从黏膜入侵的。吃维生素A与母乳都可以增加黏膜的抵抗力。另外,要注意保护好小宝宝,避免伤风感冒与胃肠道功能紊乱,因为这样也可减低黏膜的抵抗力。
做新生儿筛检
新生儿筛检可以筛查出一些隐性的疾病,以便早期发现、早期诊断,预防疾病发生所带来的严重后果,属于 Ⅱ级预防。
方法:遗传代谢、内分泌疾病的筛查方法是,新生儿哺乳48~72小时后,足跟针刺收集滴血于滤纸,形成血斑,送检。选择促甲状腺素(TSH)和血苯丙氨酸(phen)作为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CH)和苯丙酮尿症(PKU)的筛查指标。当TSH≥20μU/ml时为可疑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CH)阳性,复查TSH持续高,解释低者可确诊;血苯丙氨酸≥4毫克/升时可疑苯丙酮尿症(PKU)阳性,复查血苯丙氨酸≥20毫克/升者可确诊。听力的筛查方法则,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听力筛查可疑者,要进行诊断性测定,尽可能早地发现有听力障碍的新生儿,异常者要进行医学干预,使其语言发育不受损害。
育儿金点子
一些疾病在刚出生时大都不会有明显症状,通常要到开始喂奶后,问题才一一浮现,而此时,也有可能已留下无法挽回的后遗症,诸如智能障碍及发展迟缓等,所以新生儿筛检很有必要,一定要及早进行。
先天性髋关节发育是否正常的筛查方法是进行屈膝、屈髋外展试验,尤其要注意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症状,以及新生儿正常的腹股沟线应不低于肛门等,若新生儿期难以确定,是否为有疑议者,要定期随访。此外,还要对新生儿进行血液、皮肤、毛发、指甲、外生殖器、非条件反射、肌张力评价等。
重视宝宝的大小便
宝宝的大小便可以提示我们新生儿会产生哪些疾病,所以认真观察宝宝的大小便,这对于预防宝宝患某些疾病很有意义。
方法:观察大便次数,正常新生儿在出生后2~3天内,排泄黑绿色大便,即胎便,3~4天以后就应逐渐变为正常新生儿的黄色便。纯母乳喂养儿的大便是金黄色的,稀糊状的软便,每天5~6次。牛奶喂养儿大便呈浅黄色,每天1~2次。在母乳充足的情况下,宝宝每天的小便在6次以上。如果新生儿连续出现异常大便,如水样便、蛋花样便、脓血便、柏油便等,则表示宝宝有病,应及时看医生,尽早治病,家长千万不要掉以轻心。
了解新生儿的特殊生理表现
新生儿有许多特殊的生理表现,比如“假月经”、“马牙”、“螳螂嘴”等等,可能很多年轻的父母看到宝宝出现这些状况,都会很着急,所以,了解这些新生儿的特殊生理现象对更好地监护新生儿的健康很有意义。
方法:新生儿的特殊生理现象有这些表现,作父母要认真学习一下。体温低:新生儿的正常体温在36℃~37℃之间,当进奶不足、外界温度偏低或有疾病时,即可表现为体温不升。尤其是早产儿、低体重儿、并发窒息的新生儿,以及有其他异常的高危新生儿,更易出现体温不升,测量的体温常在35℃以下。如果出现这种情况,也不必惊慌,及时要去咨询医生,并且注意对新生儿保暖,但不能过分捂得很热。随着新生儿月龄的增长,各个器官系统发育趋于完善,在出生1周后,这些现象会渐渐消失的。
“马牙”和“螳螂嘴”:有些新生儿牙床的黏膜上有米粒大小或绿豆大小的白色突起物,它就是人们常说的“马牙”,医学上称“上皮珠”。“螳螂嘴”,是新生儿口腔两侧颊黏膜的隆起,它是口腔黏膜下的脂肪组织,可以帮助宝宝有力地吸吮。这两种现象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随着吸吮期的结束,就会慢慢消退,无需特殊处理。
新生儿乳房肿胀:正常新生儿无论男女,在出生后1周左右会出现双侧乳腺肿胀,大的如半个核桃,小的如蚕豆,有的还分泌乳汁,这是因为在胎儿时期,胎儿体内存在着来自母体的一定量的雌激素、孕激素和生乳素。宝宝出生后,那些来自母体的雌激素和孕激素被骤然切断,使生乳素作用释放,刺激乳腺增生,一般2~3周便自行消退,不需要处理。有的家长认为把乳汁挤出来就好了,其实这样做是很危险的。因为挤压会使乳头受伤,细菌侵入,引起乳腺炎,甚至导致败血症,危及新生儿的生命。
“假月经”和“白带”:有些女婴的家长可能会发现,刚出生的女婴就出现了阴道流血,有时还有白色分泌物自阴道口流出。这是怎么回事呢?这是由于胎儿在母体内受到雌激素的影响,使新生儿的阴道上皮增生,阴道分泌物增多,甚至使子宫内膜增生。胎儿娩出后,雌激素水平下降,子宫内膜脱落,阴道就会流出少量血性分泌物和白色分泌物,一般发生在宝宝出生后3~7天,持续1周左右。无论是“假月经”还是“白带”,都属于正常生理现象。家长不必惊慌失措,也不需任何治疗。
育儿金点子
新生儿头颅血肿有正常的表现,但如果头颅血肿突然增大,或头部出现红肿,且伴有宝宝发热,这可能是继发感染了,应立即请医生诊治,避免导致严重的后果。
鼻尖上的“小丘疹”:新生儿出生后,在鼻尖及两个鼻翼上可以见到针尖大小、密密麻麻的黄白色小结节,略高于皮肤表面,医学上称粟粒疹。这主要是由于新生儿皮脂腺潴留所引起的。几乎每个新生儿都可见到,一般在出生后1周就会消退,这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不需任何处理。
新生儿的四肢屈曲:细心的家长都会发现自己的宝宝从一出生到满月,总是四肢屈曲,有的家长害怕,宝宝日后会是罗圈腿,干脆将宝宝的四肢捆绑起来。其实,这种做法是不对的,正常新生儿的姿势都是呈英文字母“w”和“M”状,即双上肢屈曲呈“w”状,双下肢屈曲呈“M”状,这是健康新生儿肌张力正常的表现。随着月龄的增长,四肢逐渐伸展。而罗圈腿即“O”型腿,是由于佝偻病所致的骨骼变形引起的,与新生儿四肢屈曲毫无关系。
先锋头:胎儿在娩出过程中随着阵阵宫缩,头部受到产道的挤压,使颅骨发生顺应性变形而被挤长。同时,头皮也由于挤压而发生先露部头皮水肿,用手指压上去呈可凹陷性鼓包,临床称产瘤。一般宝宝出生后一两天自然消退。对新生儿健康无影响,不需要处理。
头颅血肿:有时可以看到部分新生儿的一侧头部或双侧头顶有一个鼓包,其大小从枣子到苹果大小不等。摸上去有波动感,宝宝不痛,鼓包不跨过骨缝。这是由于在娩出产道过程中,颅骨骨膜下血管破裂出血之故。淤血一般在40天左右钙化,形成硬壳,3~4个月才能渐渐被吸收。但需注意的是:存在期间,要注意头部清洁,洗头洗澡时,勿用手揉搓,更不能用空针穿刺抽血,以免引起细菌侵袭,形成脓肿。
在你了解新生儿的这些基本的或特殊的生理表现后,有助于家长们区分哪些是宝宝的正常生理表现,哪些是病理性的生理表现,以防止不必要的担心从而延误治疗疾病的时间,做到心中有数。
新生儿要重视接种疫苗
现在由于医学比较发达,因此国家有明文规定,新生儿出生时,都要按序接种疫苗。但有些父母并不了解新生儿接种疫苗的项目和方法,因此不能严格按照科学的方法为宝宝接种疫苗。这对宝宝的身体健康影响很大,所以为宝宝接种疫苗一定要重视。现在疫苗的接种也关乎孩子将来上学的问题,家长不可轻视。
方法:这里主要介绍两类疫苗接种方法,一类为卡介苗接种发,另一类则是乙肝疫苗接种法。新生儿卡介苗的接种方法是:生后1~2天,便要接种卡介苗。接种卡介苗后接种处应注意保持清洁,应该每天换内衣,以防局部混合感染。接种卡介苗一般无不良的全身反应,种后3~4周,局部可能发生较硬的红肿,里面逐渐出现脓液,红肿上可能有个小白点,以后结痂,且逐渐干枯。1~2个月后大部分便愈合,但会留下瘢痕,反应较重的可能发生破溃流脓,液下淋巴结肿大,局部红肿。破溃时用消毒纱布敷盖,若宝宝发热,接种处周围红肿厉害,应立即就医。如果接种后无反应,则说明接种未成功,需做OT检查。若OT呈阴性,应重新接种卡介苗。接种乙肝疫苗是为了预防乙型肝炎。接种的方法:即出生后24小时内第一次接种,30~40天后(满1个月时)接种第二次,5~8个月后(一般在6个月时)接种第三次。乙肝疫苗是提纯的乙肝表面抗原,属于灭活疫苗。接种第一针乙肝疫苗后,只有30%的人能够产生乙肝表面抗体,而且抗体效果很不稳定;接种第二针后,能有90%的人产生抗体;到接种第三针后抗体的阳性率可达96%以上,并且抗体效果会维持在较高的水平。所以家长必须记住要给宝宝接种3次乙肝疫苗,尤其第三次接种与前一次间隔时间较长,千万不要忘记。接种乙肝疫苗后宝宝一般没明显反应,有的宝宝会有轻微发热,这属正常。
育儿金点子
新生儿接种卡介苗3个月后,要到当地结核病防治机构做结核菌素试验,检查新生儿接种卡介苗是否成功。如果结核菌素试验结果呈阳性,说明机体已产生特异性抗体;如果试验结果呈阴性,则说明接种未成功,需要重新接种。
有些疫苗和药物是国家免费的,有些需要家长自费,分国产和进口的两种,家长可以根据家庭情况自己选择使用。
新生儿应慎用药物
由于新生儿的肝功能不成熟,所以一些新生儿的体内代谢率低,这会导致毒副作用的发生,所以新生儿不能乱用药。除此之外乳母的乳汁是宝宝赖以生存的食物,因而哺乳期的乳母用药也应该注意。下面就通过表格形式,将需要禁忌的药物及其有害作用做一个具体介绍。
新生儿尽量避免的有害药物
氯霉素 易导致新生儿产生灰婴综合征
红霉素 对新生儿的肝脏会造成损害
新生霉素 易导致新生儿发生高胆红素血症
维生素K 易导致新生儿发生高胆红素血症
苯巴比妥 易导致新生儿出血或呼吸抑制
阿司匹林 易导致新生儿出血
乳母需避免的药物及对新生儿的危害
异烟肼 对新生儿的肝脏有损害
氯霉素 对新生儿的骨髓有抑制作用
磺胺类 易致新生儿发生高胆红素血症
放射性核素 对新生儿的骨髓有抑制作用
抗代谢药物 对新生儿有抗DNA活性的作用
可能患的疾病及护理 脐炎、脐茸的预防和治疗
宝宝出生后,脐带被切断,几小时后脐带的残端变成棕色,会逐渐干枯且变黑。3~7天时从脐根部自然脱落。脐带脱落后,根部往往潮乎乎的,这是正常现象,但如果脐部有脓性分泌物、臭味或脐带表面发红,甚至发热时,则说明可能已发生脐炎,应及时去医院处理。脐带脱落以后,如果脐部总是不干燥,仔细观察有绿豆大小呈粉红色犹如葡萄串的新生物,且表面常有渗液,甚至有脓液,这就是脐肉芽肿,又叫脐茸。这是由于脐断端长期不干燥受到细菌感染,有慢性炎症刺激的结果。
育儿金点子
如遇到脐茸病症,一般医生都会清除肉芽,然后用l%硝酸银溶液灼烧创面。这个操作可能会让父母去操作,用硝酸银处理时应该注意,勿烧伤周围皮肤。
处理方法:在脐带未脱落以前,家长每天应注意观察脐部有无渗血、渗液。每天可用消毒棉签蘸75%的酒精,擦拭脐带根部,并轻轻擦去分泌物。每天l~2次即可,且不必包裹纱布,更不要用厚塑料布盖上,再用胶布粘上,这样很容易滋生细菌,酿成脐炎乃至脐茸。一旦出现上述脐炎或脐茸病症,应尽快请医生诊治,不可在家盲目给宝宝治疗。
生理性黄疸与病理性黄疸
大部分新生儿在出生后2~3天会出现皮肤、黏膜、白眼球发黄,4~5天后黄疸最重,可能会波及到躯干和四肢近端,后7~10天将逐渐消退。这期间除了黄疸,宝宝没有其他异常反应,精神好、吃奶香,大便也正常,这种症状被称为生理性黄疸。据统计,足月儿中有70%~80%的宝宝都会出现此现象。若黄疸持续时间达2~3周,这时对宝宝的生长发育无任何不良影响,则不必特殊治疗。新生儿发生黄疸的原因与以下生理特点有关:(1)新生儿红细胞多,破坏后产生的胆红素较多;(2)肝脏功能尚不完善,参加胆红素代谢的肝脏酶的活性较差,胆红素到肝脏后变成结合胆红素并在排除的过程中受影响;(3)胆道排除胆红素的功能尚未完善;(4)胎便黏稠,使大便排除胆红素的过程受影响。上述原因促使胆红素在体内堆积,7天后各项功能会逐步完善,新生儿黄疸也会随之减轻并消退。
育儿金点子
新生儿发生溢乳,除了上述的表现外,还要注意仔细观察宝宝是否有精神不振,有无痛苦的表现,如果有,则需要及时去医院,求助于医生的诊治。
新生儿发生黄疸有生理性的,也有病理性的,病理性的黄疸有以下表现:黄疸出现早,可在出生后24小时内出现,且程度重,发展快。不仅面黄、白眼球黄,可能手心足心都出现黄染,并伴有宝宝精神差、嗜睡、不吃奶,甚至有高热、惊厥、尖叫等。这种病理性的黄疸称为核黄疸,又称胆红素脑病。核黄疸一旦发生,病死率极高,即使存活也会留有后遗症,如智力低下、手足抽搐、视听有障碍、头抬不起来、流口水等等。病情严重者,如果延误治疗就会造成脑神经系统不可逆转的损害,因而必须及早到有良好治疗条件的儿科医院进行综台治疗。
处理方法:针对此病,重在预防。对黄疸出现早的、胆红素高的应及时治疗,疑有溶血病的做好换血准备,防止核黄疸的发生。
新生儿溢乳的解决措施
溢乳即漾奶,是新生儿常见的现象,就好像宝宝吃多了,有时顺着嘴角往外流奶,或有时一打嗝就吐奶,这些一般都属生理性的反映。这与新生儿的消化系统尚未发育成熟及其解剖特点有关。正常成人的胃都是斜立着的,并且贲门的肌肉与幽门一样发达。而新生儿的胃容积小,胃呈水平位,幽门肌肉发达,关闭紧,贲门(上口)肌肉不发达,关闭松,这样,当新生儿吃得过饱或吞咽的空气较多时就容易发生溢乳,它对新生儿的成长无影响。
处理方法:只要每次喂完奶后,竖抱起新生儿轻拍后背,即可把咽下的空气排出来,且睡觉时应尽量采取头稍高右侧卧位,便会克服溢乳的发生。更重要的是侧卧位,可预防奶汁误吸入呼吸道并由此引起的窒息。为了防止宝宝头脸睡歪,应采取这次奶后右侧卧位,下次奶后左侧卧位,这样要比仰卧位好,且可避免误吸奶汁到呼吸道的危险发生。若发生呛奶,应立即采取头俯侧身位,并轻拍背,将吸入的奶汁拍出。
新生儿硬肿症的预防
新生儿硬肿症多发生于早产儿,以出生后1周内的宝宝为多见。此病与寒冷的刺激关系最大。如果有早产、产伤、窒息、感染等因素的高危儿,加之保暖不好或喂养不足,都可能会发生此病。主要表现为全身皮下脂肪聚集的任何部位都发生硬肿,摸上去如硬橡皮,常见于四肢、臀部、肩部、面颊等部位。还表现为新生儿体温不升(35℃以下),全身冰凉,反应差,哭声弱,重症患儿不能吸吮,心率呼吸减慢,易发生肺及消化道出血、感染及各器官功能衰竭等,如不及时治疗将会危及生命。处理方法:新生儿硬肿症的防治方法是,从孕期就开始加强孕期保健,尽量避免早产的发生。其次在寒冷季节要注意新生儿的保暖。如有高危因素的宝宝,特别是低体重儿,可置于保温箱内,温度以30℃~32℃为宜,也可放在远红外线辐射台上,使患儿的体温达36.5℃左右。在喂养时要保证足够的能量摄入。吸吮能力差者,可用滴管或鼻饲,将母乳滴入或用空针管注入鼻饲管。不能喂养的,可静脉泣射点滴营养液。
新生儿尿布疹的预防
新生儿,由于尿布湿了未及时换,刺激皮肤而引起发红,发展下去会导致小水疱、糜烂等症状,在医学上称之为尿布疹。
处理方法:一方面在选用尿布时应选用质地细软、吸收性强的纯棉布,切忌用深色粗糙布料做尿布,以免加重红臀。另一方面要勤洗勤换尿布,尿湿后立刻更换干净的,并将换下的尿布放入洗盆里,用肥皂和开水烫洗,得冲洗净肥皂,在太阳下晒干后再用,切忌不要乱扔在地上。如遇阴雨天,可用熨斗烫干,这样可避免细菌感染。此外每次大便后,应用温水洗净屁股,并坚持每次都要这样做,在洗完擦干后再涂一层熬过的植物油保护皮肤。已发生红臀的新生儿,切勿用肥皂水洗屁股。若皮肤局部有渗出时可作湿敷,将干后可涂含有0.5%新霉素的炉甘石搽剂或0.5%新霉素氧化锌糊剂。
育儿金点子
宝宝用退热药,不同于成人,不要盲目的给宝宝服用退热药,新生儿产生发热症状,一定要及时去医院诊治,否则后果会很严重。
先天性斜颈的治疗与护理
宝宝出生数日后,有些宝宝会发生头偏向一侧的现象,并且父母在触摸宝宝颈部时有一圆形肿块,约栗子大小,质感较硬,边缘清楚,无红、热、痛现象。宝宝的头向有肿块的一侧倾斜,病侧耳接近锁骨,颜面不正,下颌及面部转向无肿块的一侧,形成斜颈。这便是先天性斜颈的表现。宝宝出现斜颈的情况,主要与难产有关,因分娩时胎儿受强烈牵引导致胸锁乳突肌发生血肿、纤维化而引起。有的宝宝在半年后症状自然消失,而有的宝宝歪脖会越来越明显,甚至颜面不正、脊柱弯曲等,所以应早发现、早治疗。
育儿金点子
防止新生儿感冒,预防很重要:卧室应空气流通,禁止患感冒的人接触小儿,母亲如有呼吸道感染时,应少接触新生儿,并在喂奶时戴上口罩。
处理方法:可采用手按摩疗法,将头部向健侧轻轻牵拉,用拇指和示指捏住肿块,轻轻按揉,每日1~3次,每次20~30下,天天坚持,至少需要坚持3个月左右,这样可使肿物吸收并变小。在按揉时注意可逐渐加大力度,力度应使宝宝能承受,并要注意避免皮肤损伤。如果按摩疗法半年以后仍不见成效,可在1岁左右进行胸锁乳突肌切断手术。请记住,宝宝年龄越大,歪脖症状越重,术后恢复越困难,一定要尽早治疗。
防止新生儿发热
初生儿体温超过正常体温称为发热。常见原因有:当夏天气温炎热时,会伴随环境温度而使体温升高;若体液摄入量太少,则会产生脱水热;此外若感染或服用某些药物后也可引起发热。因此平时应注意宝宝是否发热。若有怀疑,可用体温计放在腋下、口腔或肛门检查。正常腋温是36℃~37℃,肛温是36.5℃~37.5℃。若超过上述温度,就叫发热。若无体温计,可用咀唇轻触宝宝的额部,有发热感则可能为发热症状;当患儿口腔温度高时哺乳时母亲奶头会有灼热感。
处理方法:对于初生儿发热,不可随便使用退热药。若体温未超过38℃,则无需服药,但要注意观察,若因室内太热,衣着过厚散热不良造成发热,应使室内通风换气,且在通风时要给宝宝盖好被子,防止冷风直接吹到病儿身上。室温应保持在18℃~25℃之间,并适当减少衣被,病儿的体温便随外界温度降低而下降,若属脱水热,可多喂温开水,或葡萄糖水。
在小儿发热出现烦躁、惊厥时可适当应用慎惊药物。除此之外要加强营养和护理,当体温超过39℃,要作物理降温,可将冰袋、冷水袋置于宝宝的前额、枕部,亦可用酒精擦浴、温水擦浴等辅助治疗。若小儿发热且伴有嗜睡、惊厥等症状,或发热持续不退,应及时去医院诊治。
防止新生儿感冒
感冒是一种普通的疾病,家长往往不会重视,其实这种做法非常不对,但由于新生儿抵抗力差,若不及时处理,轻则由鼻塞引起呼吸和哺乳困难,重则并发肺炎,故对初生儿感冒一定要积极防治。
处理方法:当宝宝有感冒症状时,一定要及时去找医生,当感冒后因鼻塞影响吸吮时,可在喂奶前用0.25%~0.5%麻黄素滴鼻;如伴有发热,应使用抗生素。当然这些都得在医生的诊治下使用,不可盲目的给宝宝自行“治疗”。
防止新生儿大便异常
新生儿出生后1~2天内排出的大便为褐绿色的黏稠糊状物,内含有胎毛,主要由衰老的红细胞、浓缩的消化液、脱落的上皮细胞、吞咽的羊水和脂肪等组成,称为胎便。开始哺乳后,大便则渐渐变成黄色或黄绿色,若出现黑便或柏油样便,则说明有消化道出血。消化道出血除了便血外,还会出现呕血。初生儿大便异常的另一种情况是便秘。因为肠肌松弛,肠肌弹力发育不佳及结肠的反应性不足造成肠蠕动减少。
处理方法:治疗新生儿消化道出血,可采用暂停喂奶,以保持患儿安静,并立即送医院诊治。为了预防初生儿自然出血,可在产前让孕妇口服维生素K。难产、早产或有消化道畸形的新生儿,产后应注射维生素K。新生儿便秘的治疗,可医生的诊治下将肥皂削成铅笔头状粗、长3厘米左右,蘸水后轻轻塞入肛门,1~2分钟后,肥皂头便与大便一同排出。
新生儿的安全护理
父母要有安全育儿的观念
在全世界每年发生的婴幼儿伤亡事故中,很多都是由于家庭的不安全因素造成的,虽说是意外事故,但事实上,如果能够采取正确的防范措施,很多婴幼儿安全事故的发生是可以避免的。宝宝出生后,父母就要保证宝宝在安全的环境下健康成长。要想尽量减少宝宝遭受意外伤害,要想宝宝减少疾病的困扰,大人在宝宝的成长过程中,应时刻有安全意识。
应该做到的:不仅要了解一些必要的儿科医学常识,掌握一些常见病的急救知识等,还要从很多细小的事情入手,在宝宝的安全和健康问题上,父母一定要有“宝宝安全无小事,宝宝健康无小事”的理念,不要因为觉得是小事就可以忽略不管,要知道往往许多小事正是引起危险的罪魁祸首。
除此之外,还要注意看护人员的选择,因为很多宝宝的意外事故都是在看护人员的照看下发生的。选择有责任心的看护人员(保姆),同与看护者搞好关系,并将安全意识灌输给看护人员,这是父母的责任。
另外,还要注意定期为宝宝接种疫苗,不要忽略了这一重要环节;同时还要养成观察宝宝身体的习惯等。
当然,除了让爸爸妈妈及看护人员提高安全意识外,还要培养自己宝宝的安全意识,要对宝宝进行安全教育,传授给他一些必要的安全防范知识等,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保证宝宝的安全和健康。
尤其需要强调的是,作为父母,不要光顾着自己的工作而忘记了宝宝的事情,大人的事业没做好,还有弥补的机会,但是如果宝宝的事情做不好,往往会留下无法补救的终身遗憾。所以,孰重孰轻,相信聪明的父母会做出正确的判断。
了解宝宝的身体结构
父母以及其他的看护者都不是医生,不需要对人的生理结构了解得非常细致。
但是,了解一些婴幼儿的身体基本结构知识,对于清楚知道宝宝哪些地方可能受到伤害,从而平时加强注意保护有益,也可以及时了解宝宝的不健康身体症状,对准确判断宝宝的一些常见疾病也有很好帮助。
应该做到的:要知道人体是由骨骼、肌肉、组织、器官以及系统组成,其中人体有运动系统、血液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生殖系统、泌尿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八大系统。宝宝的骨骼与成人一样,有206块,这些骨头构成人体的骨架。骨架还对人体头部、胸部和腹部的重要器官起着支撑和保护的作用。骨头与骨头通过韧带连接在一起,这个相连的地方称为关节。肌肉与骨头结合起来就可以使人体产生运动。影响宝宝肌肉生长的3个重要因素是体内的激素、身体活动和饮食。在保证宝宝营养的前提下,结合宝宝的身体状况加强锻炼是肌肉生长得好的不错选择。人的体腔内部包括负责消化、呼吸和血液循环的器官,如食管、胃、小肠、大肠、阑尾、直肠、气管、肺、膈膜、心脏、脾、肾。人体有多种腺体,如脑垂体、甲状腺、胰腺、肝脏、肾上腺等。人体中的腺体具有产生激素、调节人体生长发育等功能。
宝宝的很多疾病都可以引起腺体的肿大,如宝宝得了扁桃体炎,耳朵和颌骨下部的腺体就会肿大;又如宝宝得了风疹,颈后部的腺体就会肿大等等。
除了要了解上面所列举的宝宝的身体结构外,你还必须了解宝宝的一个特殊的区域——头部。大脑和人体最重要的感觉器官都位于头部。其中感觉器官包括眼睛、鼻子、耳朵和口腔。大脑对一个人来说非常重要,故称为人体的“总司令部”。
大脑的结构也极其复杂,可分为3个主要的部分:大脑半球、小脑和脑干(中脑、脑桥和延髓)。大脑半球又分为大脑右半球和大脑左半球。大脑的表面是大脑皮层,大脑皮层有运动皮层,人体的动作由运动皮层负责;大脑皮层还有感觉皮层,感觉皮层负责人体所有感受到的感觉。另外还有额叶、顶叶、枕叶、颞叶,其中额叶负责控制情感,顶叶负责理解语言;顶叶还与枕叶一起负责判断物体的大小和形状以及阅读;枕叶负责视觉;颞叶负责听觉。小脑主要负责平衡肌肉与关节的协调,所以小脑发达的人平衡性很好。大脑的脑干,其作用是控制人体的非随意性功能(如心跳和呼吸的快慢),并调节体温。人体的大脑内部结构也非常复杂,但无论是大脑的右半球还是大脑的左半球,都由两种组织构成:灰质和白质。其中的灰质由神经细胞组成,白质由神经纤维组成。
此外大脑内部的下丘脑和脑下垂体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其中下丘脑控制睡眠和摄食,而脑垂体的作用是控制人体的生长发育,保障内分泌系统的所有腺体正常发挥功能。
要注意预防窒息
妈妈给小宝宝喂完奶后把宝宝仰面而放,宝宝吸进胃内的空气将奶汁漾出,呛入气管内而造成突然窒息;奶嘴孔太大使奶瓶中的奶汁流速过快,呛入宝宝气管;妈妈生怕宝宝冷,给他盖上厚厚的大被子,并把大被子盖过宝宝的头部,使宝宝的口鼻被堵住,不能呼吸引起窒息;妈妈熟睡后,翻身时或是无意将上肢压住宝宝的口鼻而造成窒息;妈妈夜里躺在被子里给宝宝喂母乳,但由于白天过于劳累而不知不觉睡着,将乳房堵住宝宝的口鼻而使宝宝不能呼吸;抱宝宝外出时裹得太紧,尤其是寒冷时候和大风天,使宝宝因不能透气而缺氧窒息;在宝宝枕边放塑料布单以防吐奶,塑料布单不慎被吹起,蒙在宝宝脸上,但宝宝不会将其取下而造成窒息等等。
安全防范措施:让宝宝独自盖一床厚而松软的小棉被在自己的小床上睡,不要和妈妈同睡一个被窝,室内潮湿寒冷时可选用电暖器。对于经常吐奶的宝宝,在喂奶后要轻轻拍他的后背,待胃内空气排出后,再把他放在小床上,宝宝睡熟后,妈妈要在旁边守护一段时间。夜间给宝宝喂奶最好坐起来,在清醒状态下喂完,然后待宝宝睡着后,方可安心去睡。常吐奶的宝宝不要给他佩戴带塑料围嘴,因它容易卷起堵住宝宝的口和鼻。给宝宝喂奶时,切忌上他仰着喝。寒冷时候带宝宝外出时,在包裹理严实的同时,一定要记住留一个气口。
小心别伤了宝宝
家长在护理宝宝时,很可能因为自己一时疏忽而给宝宝造成伤害,比如失手坠落、指甲划伤宝宝的皮肤、不慎烫伤、烧伤宝宝、不慎压伤宝宝等等。所以做些必要的防范措施,这对减少对宝宝造成的伤害很有益。现在的报道上经常说有宝宝被开水烫伤的事情发生,都是因为大人的看护不慎引起的。
安全防范措施:在平常抱宝宝时,要给宝宝穿上衣服,即使是背心也可以,既可以增加摩擦,减少宝宝滑落的危险,也可以防止蚊虫叮咬。如果是在冬季,宝宝穿得较多,这时抱宝宝一定要更加小心。从宝宝洗澡到给宝宝穿衣服的过程中,由于宝宝身上光滑,也是宝宝容易坠落的时候。
所以,在给宝宝洗完澡后,要尽快用浴巾包裹宝宝,这样一方面增加摩擦力,一方面还能保暖。还有些家长喜欢一只手抱着宝宝,另一只手去拿东西或做事情,这种做法很危险,因此,一定避免这样做。
至于怕指甲划伤宝宝,大人一定要慎重,并且勤剪指甲,并把指甲磨得圆滑。在抱或接触宝宝的时候,不要用手对着宝宝,即不要将自己的手和宝宝的身体成垂直的角度,用顺着宝宝的姿势,这样可以避免划伤宝宝。在给宝宝洗澡、洗脸、穿衣服的时候,动作要轻柔,不要生硬。
预防不慎烫伤、烧伤宝宝,大人要在宝宝的活动范围内,不要放置非常热的东西,包括热水袋、热水瓶、盛热汤或热茶的容器、热饮料、点着的香烟、热熨斗等。在给宝宝洗澡时,要先向盆中倒冷水,再加热水,尤其要完全对好,并且肘部试温后,再把宝宝带到盆边,准备洗澡。
预防不慎压伤宝宝,父母要让宝宝独立睡小床,并注意寝具的卫生安全,并要时常检查宝宝的睡眠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