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目击天安门-(一)
32351600000015

第15章 引子 岁月沧桑天安门!天运人事尽其中(15)

北京为燕王的根据地,迁定都的军事保证。确立都城的一大因素是要接近王朝或政权建立者的根据地,以便有旧部的支持。西汉王朝定都于长安,关陇集团作为政治支柱,支持很大。辽、金、元在北京定都,其中一有利因素便是接近各族的发源地,可以随时得到本族的支持。燕王定都北京,便有这样的有利条件。明初,朱元璋为了保持朱姓皇室的长远统治及同元朝残余势力斗争,在加强中央集权的同时,又实行分封制,将他的24个儿子和1个重孙分封在全国各地,让他们“夹辅王室”(《明史纪事本末》卷14《开国规模》)。洪武三年,四子朱棣被封为燕王,封地为北京。由于洪武帝时不断对蒙古作战,分封在北京的燕王势力很大,他拥有自己的军队,辖制北京地区,朱元璋还赐予他督率当地军队防边、官员听从他调遣的权力,燕王的地位日益提高,集北京地区的政治、军事大权于一身。他在北京经营十几年,使北京从明初的军事重镇向全国政治中心过渡。在北京他有一大批追随者和支持力量,有军队可供他调遣,当地百姓也服从他的统治。有这样良好的支持力量,尤其是军队的支持,使永乐帝迁都有军事保障。

南京的不利因素和永乐帝“逆取皇位”是永乐帝迁都的主、客观原因。

南京位于秦淮河流经的宁镇山区的北麓,长江下游南岸,隔长江与淮河流域及淮南丘陵相望;东距长江入海口约300公里,西有坦荡辽阔的江淮平原,城内山丘、平原、江河、湖沼纵横交错,素有“龙蟠虎踞”之称。这里因长江的天然屏障而地势险要。六朝时期,吴国、东晋、宋、齐、梁、陈先后定都于此,加上两晋以后中国经济重心东南移,南京地区经济发展迅速。元末这里是抗元斗争的中心,朱元璋主要在这里活动。元灭亡以后,朱元璋就将都城设在这里。尽管南京有古都风范、经济富庶,但它对外交通不便并远离北方边疆,这就使得它不适合做明朝的都城,无法迅速有利地解决民族冲突。这是永乐帝迁都的客观因素。

对于永乐帝来讲,南京不是他的势力范围,这里既没有武装力量的支持,也没有官僚集团的拥护,当地百姓也不了解他的势力。从北京到南京,他就从一地之王变为普通王公贵族。从心理上来讲,他不被这一地区所接受,而他自己对南京也没有信心,更多的是排斥心理。加上他拥兵自立,建文帝继位之初便兴兵南进,以“清君侧”靖难的名义攻占南京,夺得皇位。给当地百姓带来战乱之害不说,很多人痛恨他“逆取皇位”,对他有抵触心理。虽然他大肆镇压敌对者,让异己分子钳口,却也终日惶恐不安,惟恐有人加害于他。这是促使他迁都至“龙兴之地”北京的主观原因。

北京优越于其他古都,故而明朝都城非北京莫属。历史发展到封建社会中晚期,封建统治者已开始因循守旧,缺乏创新精神。这时选择都城只能因循前朝都城,而不会重新确定城址,平地起国都。我国封建社会史上,著名的国都有西安、洛阳、开封、南京、杭州、北京等六大古都。这几大古都都曾兴盛过,并且不止作为一个朝代的都城。南京、北京自不待言,西安是西周、秦、西汉、隋、唐各朝的首都,洛阳是东周、东汉、曹魏、北魏、五代的后唐的首都;开封是战国魏国、五代的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北宋、金朝等朝代的首都;杭州是五代吴越国的国都以及南宋的国都。我国古代都城发展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那就是随着经济重心和民族关系的转移而自西北、中原向东南转移,而后北上。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洛阳、西安最早成为奴隶、封建制度朝代的首都。秦、汉时期我国的经济发展重心在中原、西北地区,西安、洛阳当时就很繁荣。自三国、两晋、南北朝以来,中国的经济重心自西北逐渐转移到东南沿海地区,洛阳、西安的发展渐趋停滞,在经过了隋、唐时期的最后兴盛以后,便彻底衰败了。开封、南京、杭州顺应经济的发展兴旺起来,开封作为北宋的都城曾繁华一时,出现了《清明上河图》所描绘的兴旺发达景象。而后便是南京、杭州的迭兴。尽管东南地区经济上居领先地位,但民族关系的发展使全国政治中心转移到北京,辽、金、元在北京的定都以及与汉族对立斗争中取胜,使得北京地区十分重要,关乎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命运。而其他五个都城均没有北京如此严峻的政治形势和复杂的民族冲突。北京集各种矛盾于一身,自然就成为明初定都的最佳和惟一的选择。西安、洛阳等城市已不具备定都的各种因素。北京由于其自身的优势和当时的政治形势,成为明成祖迁都所在。后来的满族政权在推翻明朝统治,建立清朝后,也将都城定在北京,北京成为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首都。

北京作为封建社会中晚期元、明、清三朝的首都,集中了民族矛盾、军事重地、政治中心、险峻地势、交通要冲、经济贸易中心等诸多因素。永乐帝于1421年迁都北京后,对于北京地区的发展影响至深。在明朝时期,北京建都加强了明朝对北方边疆的统治。自唐以后,北方少数民族迭兴,永乐帝以政治家的雄才大略,军事家的胆识智谋毅然迁都北京,将都城自南京北移近3000里,密切了同少数民族的联系,加强了对北方边疆的统治。永乐帝戎马不息,出塞征战,其子孙也继续“天子守边”,不但巩固了明朝的统治,也加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明末满族军队不断南犯,却由于北京城的坚固和兵力雄厚,全国勤王之师的支援而退回东北。如果没有国都当敌,皇帝守门,那么黄河以北势不能守,南北朝的分裂和两宋的悲剧可能再度重演。永乐帝迁都北京,促进了北京地区的经济发展。北京地区的经济不如东南发达,明定都北京,赈灾、免税、垦田、移民、通河,均促进了北京农业的发展,故宫和都城的建设,上层统治者的奢侈消费,加快了手工业发展的步伐。政治中心和漕运终点使北京集聚四方财货,商业贸易迅速繁荣,文化事业也随之发达。尤其是北京城的营建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典型。永乐帝在元大都殿阁园囿的基础上,兴建宫殿城池,坛庙衙署,文庙学宫,亭台苑林,整个城市布局严整,层次分明,规模宏伟,建筑壮丽,是当时世界上最宏伟壮观的城市之一。明北京城的建设,奠定了今天北京城的基本规模,继明以后,清朝又进一步建设北京。北京经过元、明、清三朝近600年的经营,成为中华文明的重要象征。北京作为中国著名古都和世界历史文化名城而载入史册。

儒家正统天安门,循分遵礼承天运

天安门、故宫及北京城的设计,历经元、明、清三个朝代,始成为今天北京城的格局。各朝统治者有计划地建造北京城,使北京城体现出具有计划性的城市的整体,而不仅局限在它内部许多个别建筑物的丰富历史意义与艺术的表现。那宏伟而庄严的布局,在处理空间和分配重点上所创造出的卓越的风格,合理而有秩序的街道系统,无一不显示出北京城建筑的整个体系的和谐完善。北京城的设计及格局,遵循或承袭了过去的建筑制度和建筑思想,又根据自己的特殊条件有所变化和创新,使得北京城的布局设计优越于其他都城。并且依据儒家思想、经典设计的北京城,与同时代的国外都城相比,无论其设计思想、总体结构、宗教意义、象征性和政治功能都有很大差异,形成东西方文化的强烈反差。虽然清朝末年,西洋建筑艺术在皇家园林中体现出来,但这种西洋建筑手法的移植与其说是清朝统治者欣赏、吸收西方建筑文化,倒不如说是一种猎奇心理的表现,它改变不了中国建筑文化的主旨思想和基本结构。

煌煌皇城,四方翼服

北京城的计划营建始于永乐四年,到永乐十八年才基本竣工,包括规划设计和集工备料在内,前后延续了15年之久(1406-1420)。上百万民夫、23万工匠和大量士兵投入宫殿营建工程,工程规模浩大,耗费钱财无数。明代北京是作为一个封建王朝的首都来营建的,因此最主要重点工程还是放在封建皇帝的统治中心――紫禁城和皇城的兴建上。

紫禁城即宫城,为皇宫所在。明代紫禁城的规模设计是以南京宫殿为蓝本,沿用元朝大内的旧址而稍向南移,周围加了护城河,一律用条石砌岸,俗称筒子河。随后又拓展了旧皇城的南、北、东三面,从而扩大了紫禁城与皇城之间的距离。紫禁城南北长960米,东西宽760米,占地面积达72万平方米,周长3.4千米,总建筑面积为16万平方米。在这样一座长方形的宫城内共修宫殿楼阁9999间。紫禁城南面的午门是紫禁城的南大门,位置恰在元皇城灵星门旧址上。午门内的金水桥,是元代的周桥。金水桥北面新建皇极门。皇极门内,在元大内崇天门直到大明门的旧址上,先建皇极殿,后又建中极殿和建极殿,这就是外朝的三大殿,在清代易名为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三殿左右还建有文华殿、武英殿二殿。这些建筑,都是封建皇帝日常处理政务的所在,数百年来,人们习惯地把这组宫殿称之为紫禁城“外朝”。三大殿后面修了乾清宫、交泰殿和坤宁宫。这三宫正奠基在大明殿的旧址上。三宫东西两侧各建了六所宫院。这三宫十二院是专供皇帝一家日常生活所用,人们习惯地把它们称之为紫禁城“内廷”。宫城的东西两面城墙,仍设有东华门和西华门。后三殿北通御花园,园的中央有钦安殿,再往北便是紫禁城的北门,名为玄武门,清代改称神武门。大门正北有一座土山,传说是用挖紫禁城护城河的泥土堆积而成,名曰“万岁山”,俗称“煤山”,清代改称“景山”。主峰所在处,正是元朝廷春阁旧址。明朝在这个故址堆土积山,意在压胜前朝的“风水”。所以,这座“万岁山”亦称“镇山”。明初拓展南城,紫禁城、皇城和大城的南墙均依次南移,彼此相隔的空间大为展开。在这部分拓出空间上,沿紫禁城南门的前方修了一条中心御道,左右两侧分别建有太庙和社稷坛两组严格匀称的建筑群。在社稷坛西面,即元朝太液池南端,又开凿了南海。这样便从形式上把午门与皇城的南门――承天门(清改称天安门)之间的整个地段也纳入了宫阙建筑的总体规划之内,使中心御道更加明显、庄重、突出。

明代同元朝一样,在紫禁城外又建有皇城。皇城北门为地安门,东为东安门,西为西安门,南面正门为承天门。皇城周长十八里,墙高一丈八尺。红墙黄瓦盖顶,十分壮观。明初拓展南城,紫禁城、皇城和大城的南墙依次南移,遂使彼此的空间大为扩大,承天门前形成了一个规模宏大而又完整的“T”字形宫廷广场。沿广场的东、南、西三面筑有宫墙,把“T”形广场完全封闭起来。广场东西两翼以及南端凸出的一面,各开一门,东为长安左门,西为长安右门,正南为大明门(清改为大清门)。自大明门内沿东西宫墙的内侧建有千步廊,到北端又沿宫墙分别转向东西,中间衬出平砥如矢的中心御道,使皇城显得更加宽阔庄重。从端门到大明门,包括宫廷广场在内,形成了紫禁城的“外围子”。

明朝在集中力量营建宫城和皇城的同时,对大城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造,把围绕大城的四面城墙进行加固。元大都的城墙原为土夯筑的土墙,这时一律改用城砖包砌,城门洞改为砖砌筒壳。1436年(正统元年)开始修建九门城楼,四年完工。包括正阳门、崇文门、宣武门、朝阳门、阜成门等。在修建城楼的同时,连城门外面跨护城河上的木桥,也一律改建石桥。这就是旧日所说的北京内城。此后又经过100多年,由于蒙古骑兵多次南下,甚至迫近北京城郊进行扰掠,威胁北京的安全。世宗、嘉靖年间修筑了外部城,以加强北京的防卫,这就是旧日所说的北京外城。原计划环绕北京内城四面一律加筑外垣,后因财力不济,只将环抱南郊的城墙修建成功。外城的修筑,使北京城在平面上构成了特有的凸字形轮廓。外城南面有三门,正中为永定门,东为左安门,西为右安门。东西两面各一门,东曰广渠门,西曰广宁门(即广安门),东北和西北两隅还各有一门,分别叫东便门和西便门。这七个城门的名称,也一直保留到今天。

此外,还在南郊兴建了规模宏大的天坛和山川坛(后改先农坛),其后又在东郊、西郊和北郊,分别兴建了日坛、月坛和地坛。

以上就是北京城的基本的平面格局。大略的说,凸字形的北京,北半是内城、南半是外城,故宫为内城核心,也是全局布局重心,全城就是围绕这中心而部署的。同时,一根长达8千米的南北中轴线穿过了全城。北京独有的壮美秩序就由这条中轴的建立而产生,中轴线的特征便是北京城的城市格式。前后起伏左右对称的体形或空间的分配都是以这中轴为依据的。气魄之雄伟就在这个南北引伸、一贯到底的规模。我们可以从外城最南的永定门说起,从这南端正门北行,在中轴线左右是天坛和先农坛两个约略对称的建筑群;经过长长一条市楼对列的大街,到达珠市口的十字街口之后,才面向着内城第一重点――雄伟的正阳门楼。过了此点,从正阳门楼到中华门,由中华门到天安门,一起一伏,一伏又一起,这中间千步廊御路的长度和天安门面前的宽度,是最大胆的空间处理,衬托着建筑重点的安排。这个当时曾经为封建帝王据为己有的禁地,今天已回到了人民的手里,成为举世闻名的天安门广场。由天安门起,是一系列轻重不一的宫门和广庭,金色照耀的琉璃瓦顶,一层又一层的起伏峋峙,一直引导到太和殿顶,便达到中线前半的极点,然后向北,重点逐渐削退,以神武门为尾声。再往北,又有“奇峰突起”的景山做宫城背后的衬托。景山中峰上的亭子正在南北的中心点上。由此向北是一波又一波的远距离重点的呼应。由地安门到鼓楼、钟楼,高大的建筑物都继续在中轴线上。但到了钟楼,中轴线便有计划地,也恰到好处地结束了。中线不再向北到达墙根,而将重点平稳地分配给左右分立的两个北面城楼――安定门和德胜门。“中轴线”原来为建筑地理位置观念,象征着华夏居天下之中,四方翼服,而在北京城的建筑上则突出了王权居中,强调重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