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西华门不远,便可进入第一个皇家御苑西苑和北海“宫苑”。这一带原是人工造的一片水泊,元代称太液池,也称西海子。明代才将它分隔成三海:南海、中海、北海。清代改建更臻完善,中南海称西苑,北海为皇家园林。北海宫苑主要供皇家游乐;西苑除供皇家游乐、皇帝季节性住宿外,有时也在这里主持政务,每年正月初一至元宵在这里放烟火。1789年1月,乾隆帝雅兴大发,还在这里组织了一次规模盛大的皇家冰戏活动。有此一片水泊相通的三海和园林建筑,对紫禁城形成绝妙的陪衬,似如“人间仙景”。
有河、有山、有海、有乐园,衬托的还是皇宫里的“真龙天子”出水穿云。位于北京城中心,明、清皇帝举行朝驾大典的太和殿里,正对中轴线大门的高台上设有皇帝宝座,是镂空金漆的龙椅,椅后设雕龙髹金屏风。宝座正前方的东南、西南两角各置龙香亭一个。围绕太和殿宝座的还有六根令人瞩目的蟠龙金柱,把宝座烘托得更加尊贵、庄严、肃穆,以使人更加相信皇帝是至高无上的真龙天子。每根金柱各绘巨龙一条,缠绕金柱,龙头在柱顶,昂首张口,全都向着宝座,伴以云纹衬托,似在穿云驾雾。金柱的底部为海水崖纹,汹涌海浪拍打着礁石,激起层层浪花,更烘托出巨龙升腾的磅礴气势。太和殿室内外梁坊上,都绘有金龙和玺彩画,整个皇宫也到处可见龙纹凤饰,仿佛一个龙的世界。因为天下人间的一切权力都来自这个真龙天子的皇帝。
大一统
大一统,作为封建王朝的统治思想,渊源很早。《礼记?孙希旦集解》曰:“大者,极致之名;一者,不贰之意。大一者,上天之载,纯一不贰,而为礼之至极者也。”最早发源于西周时期的宗法制,大是大宗主周王崇高、至尊地位;一是一个宗主,用一种宗法礼制统一天下。《公羊传?隐公元年》讲:“何吾乎王正月?大一统也”,所以,西汉董仲舒讲:“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宜也”,并建立了独尊儒术的一套大一统的封建思想,实际上就是封建君主高度集权专制,以儒家学说为理论基础的封建统治思想。以后各代又不断加以完善,形成一种以儒学为基础,杂糅法家、道家甚至佛学在一起的思想体系,“一统乎天下”万物,甚至包括千奇百兽、怪力乱神、妖魔鬼邪。在帝王常居之皇宫、都城的建筑设计上,无不反映这一大一统思想,尤以明、清两代的北京体现最为充分。
从北京城皇城、皇宫的整体设计和布局看,一条中轴线贯穿南北,而中轴线的中心又在大显皇权、皇威的太和殿。中即为大体,为崇高、至尊,一个皇帝、一种思想,统管南北、东西、左右对称的所有建筑物即天下。萧何造未央宫以令“天子重威”,历史上各种都城尤强调以皇宫为主,推崇中轴线的总体构思。明、清紫禁城其重儒学之倾向可以说体现最为充分。从平面布局看,自南向北以正阳门、大清门、天安门、端门、午门、太和门、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交坤三宫、神武门、景山主峰直达钟楼,形成一个强烈的中轴线序列,左为太庙、右为社稷,对称布置其他建筑,并且,太和殿的宝座恰好设在全城的中心、中轴线的中点上;加上城外南天坛、北地坛、东日坛、西月坛,都对称布局。这种浓烈的礼制气息,不就是完整的大一统思想吗?这与宋明理学大兴、儒学规范更为深入地溶入民族灵魂不无关系。当时,中国统治者自认为中华文化是最先进的文化,太和殿为全北京城的中心,也是全国广阔疆土的中心,世界的中心,四周皆蛮夷之邦,太和殿的皇权至大、至尊就可想而知了。
中国封建社会与西方有明显的不同,中国的封建概念是中央集权,多层次地完整统一,从京城到地方各省、道、府、州、县乃至街村里,建筑形制如一,只是规模不同;不同于西方当时的诸城堡割据。在这样的封建社会结构中,它的社会特征必然在文化价值上反映出来:其一是以“礼”为纲,建立天地人和的封建统一秩序,这是文化上的伦理性;其二就是在建筑上以权力为中心,南北中左右,以一条中轴线对称布局其他建筑,以雄伟、庄严、谐和、崇高的艺术特征,体现出封建大国的风度。因此,梁思成先生在《北京――都市计划无比杰作》一文中给予了高度的艺术评价:“北京雄劲的周围城墙,城门上嶙峋高大的城楼,围绕紫禁城的黄瓦红墙,御河上的栏杆石桥,宫城上窈窕的角楼,宫庭内宏丽的宫殿,或是园苑中妩媚的廊庑亭榭,热闹的市内牌楼店面,和那许多坛庙、塔寺、第宅、民居”,“如何相辅相成,如何集中与分布,引直与对称,前后左右,高下起落”,“在全盘的处理上,完整地表现了伟大中华民族建筑的传统手法,和在都市计划上的智慧与气魄”。当然,同时也完整地体现了中国封建统治的“大一统”思想价值。
天安门的政治功能
天安门是明、清时皇城的大门,面对着大清门,形成一个偌大的广场,中间御道,两边是千步廊,红墙围绕,庭院阴森,属于禁地。你如果是生在清乾隆年间,从正阳门入京城,进大清门,走在长长的御道上,抬头望见雄伟、庄严、正中挂着的“天安门”匾额(这块匾于1987年冬季,在北京市房管一公司木材厂的露天仓库中发现),有什么感觉?是威灵、崇高,还是自己的渺小?再依次从天安门、端门、午门、太和门,来到太和殿前广场,高低错落、神秘森严,再抬头望着造型雄伟、气势凝重的太和殿,殿中央高台宝座的皇帝、皇权、皇威,也就不自主地三跪九叩,匍匐在神圣皇帝脚下了。这种感受不仅让中国人所体会,而且,也多让外国使节领受。其实,这座城南大门不能随便打开,只有皇帝每年正月十五、冬至到天坛祭天,夏至去地坛祭地,孟春祈谷,仲春耕%田到先农坛等有关“国计民生”的大事,才出入天安门。另外,皇帝亲征和大将出征要在天安门前祭路、祭旗,遇有皇帝登基、大婚等重大庆典,也要启用天安门。除此之外,天安门是常闭不开的。
明、清两朝,天安门的最大用处,是国家有重大庆典和重要文告,在此举行“颁诏”议式。在进行“颁诏”的那天,工部要预先在天安门堞口的正中准备好“金凤朵云”。天安门城楼东起第一间设置“宣诏台”,台上备有黄案,奉诏官和宣诏官等人穿戴整齐,事先恭候在那里。诏书放在太和殿黄案上,皇帝盖上御玺后,由礼部尚书用云盘承接,放到午门外的龙亭内,在鼓乐仪仗的引导下抬到天安门城楼上,再放在宣诏台的黄案上。宣诏官登台面西而立,宣读诏书。这时在天安门下外金水桥南,文武百官和那些充当百姓的“耆老”依次列班面北而跪,行三跪九叩大礼。诏书读完,由奉诏官把诏书卷起,衔放在“金凤”嘴中,用彩绳悬吊“金凤”从天安门堞口正中徐徐放下。城楼下早有礼部官员双手捧着“朵云”等在那里。接诏后,诏书仍放回天安门前的龙亭内,然后由黄盖伞、仪仗、鼓乐为前导,浩浩荡荡抬出大清门,送往礼部衙门。随后,用黄纸抄写若干份,分送各地,颁告天下,称为“金凤颁诏”。清代有诗云:“……幡悬木凤衔书舞,仗立金鸡下敕来”。最后一次颁诏,是1911年12月25日颁布溥仪退位诏书。
此外,天安门还是明清科举考试“金殿传胪”和每年朝审、秋审的地方。进京应考的举人首先要集中在大清门内东侧千步廊朝房,经礼部会试,考中后成为贡士才准进宫参加“殿试”。明初殿试曾在承天门外金水桥畔设案考试,后移至太和殿,清在保和殿。殿试后,公布的“黄榜”就张挂在天安门左方“龙棚”内。考中进士与否在这里集结看榜后,走出东长安门。因此,东长安门又称“龙门”或“生门”。考中进士被称作“登龙门”,即来源于此。封建统治阶级利用天安门的政治地位网罗读书人,使其为封建王朝效忠。与此相对,西长安门内千步廊拐角处,则是每年刑部主持全国“秋审”“朝审”的地方。由刑部、大理寺、都察院或九卿、王公大臣联合在这里设案审查各犯案卷,秋审在农历八月中旬,朝审在霜降前,把审判意见再上报皇帝裁决。经皇帝勾红裁决的死囚,押出西长安门赴刑场,因而西长安门在民间被称作“虎门”。每逢行刑时,这里都是军兵密布,刀枪林立,气氛极为恐怖。封建统治者正是利用这种恩威并重,来显示出天安门的威严与神圣。
太和殿临朝
明、清两代的24个皇帝都在太和殿举行盛大典礼,诸如皇帝登极、皇帝大婚、册立皇后、命将出征,以及每年元旦、冬至、万寿三大节等,皇帝在这里接受文武百官、外国使节的朝贺,并在此向王公大臣、文武百官、外国使节赐宴等。明永乐十九年(1421年)正月初一,紫禁城刚刚全部建成,永乐皇帝就在太和殿接受朝贺,大宴群臣和外国来使。明代元旦朝贺大典的场面很大,事先必须经过演习。永乐皇帝第一次接受朝贺时的波斯使臣盖耶速丁,在他的《沙哈鲁遣使中国记》中对元旦朝驾大典的空前盛况作了详细记录。清代的礼节,大多承袭明制,只是把明代的百官手拿笏板和进行“三舞蹈”以及山呼“万岁、万岁、万万岁”的形式取消了,代之以三拜九叩礼。文武百官都站立在太和殿丹樨下,按正、从一品至九品,东西各两行,列御道两旁,每边十八列,肃然森严。明代用木牌作标志,清代改用铜范,称为铜范品级山。
三大节均在太和殿举行筵宴,所有参加的文武官员都可入席。明代筵桌一般一人一桌,官品低的也有两三人一桌的,不设椅子,都席地坐,坐处铺有地毯。尽管太和殿敞阔异常,几万人的宴会还是摆不开的。于是,除皇帝、四品以上官员、歌舞以及乐队人员的宴桌设在殿内外,五品以下官员则被安排在东西两庑。清代除继承明制外,有自己的特色,一般除了卤簿仪仗外,乐队在殿外增加中和清乐和丹陛清乐。王公和一、二品文武大臣等在太和殿内,二品以下的世爵等在丹陛上,三品以下官员和外国来使在院内东西临时搭建的棚下。清代大宴程序为:奏和韶乐,皇帝升座,三鸣鞭,所有与宴官员在席位上行一叩头礼。然后是进茶、赐茶;进酒、赐酒;进馔、赐馔。接着由侍卫、光禄寺官员向大家斟酒一巡。酒馔过后,便是殿前演出文艺节目,有扬烈舞、喜起舞和各族的音乐、舞蹈、杂技等。太和殿一时便成了皇帝与百官大和、大乐的场所,由此笼络人心,渲染人和天下治的效用。
新皇帝登极礼都在太和殿举行。其中嘉庆帝登极与众不同的是,乾隆在太和殿亲授宝玺,并颁发传位诏书。因为从1796年农历元旦开始,乾隆实践自己的诺言,当上了太上皇。这是清代惟一一次传位仪式,空前隆重。1916年元旦袁世凯在这里尝到了“登极”的荣耀,不过,只当了82天的“洪宪”皇帝;1917年7月1日张勋拥戴溥仪在这里重新“登极”,复辟12天;1945年10月1日,盘踞在北平的日寇也是在这里举行投降仪式的。可见它的政治功能之大。
与太和殿联为外朝的中和殿、保和殿也各有功用。明清皇帝,每年春季祭先农坛,行亲耕礼,在祭祀和亲耕之前,都要在中和殿阅视祭祀用的祭文祝版和亲耕时用的农具。祭祀地坛、太庙、社稷坛的祝版也在这里阅视。清代给皇太后上徽号时,皇帝在中和殿阅奏书。清代每十年修纂一次皇室谱系,在中和殿举行仪式,进呈皇帝审阅。清初沿明制在太和殿举行科举殿试,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改在保和殿举行,由皇帝亲自在这里出题考试,决定进士名次,“天子门生”由此产生。此外,明清皇帝还经常在这里大宴群臣。清代公主之下嫁纳彩后,皇帝要在保和殿赐宴,宴请额驸及其父亲族中的当朝官员,以及三品以上的文武大臣。
乾清门“御门听政”
乾清门是皇宫中内廷的正门。如果从皇宫的正门天安门算起,这里便是中轴线上的第五重门,按古代周制天子有五门:外曰皋门,二曰雉门,三曰库门,四曰应门,五曰路门,这里恐怕就是其中的路门了。路门是天子皇帝居住的大门,《周礼?考工记》说:“于路寝之内,有九室,九嫔居之;路寝之外有九室,九卿朝焉”。嫔妃住路门里,官员则朝于路门外,表示内外有别。
明代一直在太和门“御门听政”。也称“常朝御门”。按规定,每天拂晓,文武百官到此上早期,皇帝亲自接受臣下的朝拜和上奏,颁布诏令,处理政务。明初的常朝御门活动较勤,嘉庆帝则改为逢三、六、九视朝,以后逐渐废弛,至万历年间,明神宗甚至20多年不临朝,可见明末朝政之腐败。清代,皇帝头朝仍御太和殿,“御门听政”则改在了乾清门。为此,清代乾清门广场上增添了一些新的建筑,把原设午门外的一些机构迁入了乾清门广场。东边一排房为“九卿值房”,西边一排房称为军机处,这是雍正年间设立的,后来成了清代皇帝统治国家的重要机构。因而,乾清门广场的使用愈加频繁,作用愈显重要了。
乾清门“御门听政”是清代皇帝勤于政务的重要方式之一,也是显示皇权频繁的政治功能。明、清皇帝大权独揽,乾纲独断,圣心独裁,就由此体现出来。清康熙年间,御门听政作为一项礼仪制度,逐渐完备起来,御门听政、斋戒、请宝接宝等典礼仪式都在乾清门举行。御门听政时,大臣们立于庭院内,乾清广场就成为一个露天会场,乾清门则便是主席台了。皇权的一切权力就在这个皇帝寝宫的主席台上行使出来,听取中央各部院大臣的汇报,并做出决断;处理地方大吏的密折。据《国朝宫史》记载:“按清代御乾清门听政,康熙朝最勤,雍、乾、嘉、道、咸五朝踵行勿替,咸丰以后遂无闻矣。”这就是说清末慈禧专权就不理这一套了。光绪帝“亲政”后改在南海瀛台北面的勤政殿“御门听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