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目击天安门-(一)
32351600000020

第20章 引子 岁月沧桑天安门!天运人事尽其中(20)

清代皇帝若在大内居住,必在乾清门听政;若在外驻跸,则在驻跸地择适当场所举行听政。康熙、乾隆不时在瀛台听政;圆明园也修建有乾清门一类建筑,每正月十五元宵节、三月三上已节、清明节、端阳节,康熙以后的皇帝都御圆明园,在圆明园乾清门听政;每年七月七、八月十五、九九重阳,除雍正和咸丰以后的皇帝外,清代皇帝都在承德避暑山庄过,在万树园听政。听政的地点,依照皇帝的行踪而定,绝不假手于他人。清代,数康熙帝御门听政最勤,几乎每日都要举行,很多重大事务都在御门听政时决定。如讨伐三藩之乱、反击沙俄侵略、征讨噶尔丹蒙古等等。康熙年间每日听政必于辰刻御门。而各部院奏事大臣,每日于黎明时齐集朝房久候,方始依次入奏。每奏一事即做出处理意见,到奏理完毕,各自回御门具体办理。

由于天气、祭祀、庆典等种种特殊原因,皇帝可以不举行御门听政。然而,御门听政时,官员如若迟误,则即遭皇帝的申斥,有的还给予严厉处罚。乾隆十四年(1749)十二月十七日御门听政时,工部尚书三和未到,后来被降为侍郎;道光二十六年(1846)十二月初十日,共发现20名官员迟到误班,道光帝非常生气,认为“御门办事,典礼悠久”,“非寻常疏忽。”因此,下令分别罚俸2至4年不等。

在这个神圣皇宫大院内也发生过不少丢人可笑的故事。如雍正三年(1725)元旦清晨,大臣鄂伦岱等候太久,实在憋不住了,竟然在乾清门庭院内掀衣便溺,对这种不文明而又大不敬的行为,雍正十分恼火,下令骂“鄂伦岱罪恶多端”。道光七年还发生了一件不该进入乾清门的人员擅自进入的案件,镶红旗蓝翎长明海随上朝人员同入乾清门,被道光帝发现了,下旨说此“殊属不晓事体,有干法禁”,但也只得将有关人员处罚了事。

(摘自《国都风云》)

第五节 满眼风光古城楼,广场之最天安门

天安门城楼,在广场整体布局上,大有“横空出世”之象。

金碧辉煌的天安门是谁设计的?

最后一次“金凤颁诏”的诏书长53厘米,宽21.5厘米,纸质,墨笔书写。

天安门广场由于位置特殊,历史内涵丰富,知名度高,在1987年北京十六景评选中,以286404票的最高票数名列榜首。称为北京第一景。景名为:天安丽日。

元大都规划严整,规模宏大,平面为长方形。

北平改为北京,虽只有一字之差,但实为皇城。

横空出世天安门承天启运冠云区

天安门,坐落在北京首都中心。所有到北京的中外游人,无一不想先睹为快。

从广场上远远地望去,映着阳光,只见天安门金碧辉煌、熠熠生辉,强烈吸引你走近她身边,仔细欣赏这座无与伦比的庄严、雄伟的东方文化艺术的伟大载体,使你萌生出探求中华民族几千年绳继相结、绵绵不衰的历史的想法。

天安门城楼,在广场整体布局上,大有“横空出世”之象。在明清之际,广场上所有的建筑物,都必须陪衬着这一主体建筑,这便是天安门兴建的奥秘。

据史书记载:天安门始建于1417年,建成于1420年,因完全仿建于南京的承天门,故亦命名为承天门。当时该门只是一座黄瓦飞檐三层楼式,四面透风的五座木牌坊,其名取“承天启运”,“受命于天”之意,被视为皇朝承天命和敬天之首地。

明英宗天顺元年(1457年7月),承天门被火烧毁。宪宗成化元年(1465年3月),由工部尚书白圭主持,重新修复承天门,由原来东西五间扩大为九间,牌坊式也改建成宫殿式,基本上具有了现在天安门的规模。1644年,清入主中原,承天门再次毁于兵火。据载,顺治帝进北京时,承天门只剩下光秃秃的五个门洞,上半部已荡然无存。清顺治八年(1651年),顺治下令重修承天门,改建后的天安门,正式命名为天安门,一直沿称至今。

天安门的建筑面积2000多平方米,有成行排列的60根柱子,而且雕梁画栋,金碧辉煌。

《大清会典》说它“雕扉三十六”,就是每间有四扇油饰红色的凌花窗门下都是雕花裙板,四周有汉白玉栏杆,望柱上有莲瓣瓜头,柱身柱间的栏板为荷瓶雕刻。此外,整齐如龙爪菊一样的斗拱、梁枋有华丽的缠枝莲和宝珠吉祥草彩绘。暗檐处则以青、蓝、绿等冷色与鲜艳的红柱、红墙相对映衬,十分美观。

天安门城楼上,东西各建有三间黄瓦红墙、红窗的小房子,它们是守护天安门城楼护军的住房。其守军将士担负着眺望和守护城楼的重任,天安门的城台由汉白玉的须弥座和砖台组成。须弥座高1.59米,砖台高13米,它用每块42公斤重的大砖石砌成,砖缝内灌以糯米石灰汁,非常结实牢固。天安门总高为33.7米。

天安门城楼的门洞共有五个,所谓的“五阙”。这五个门洞均为券形,门洞大小不一,中间最宽,高8.82米,宽5.52米,是皇帝通行之门洞,旁边的门洞宽依次为4.43米、3.38米。券门洞安有两扇朱红大门,门上饰有大铜镀金钉99个和金包龙头铺首。

金瓦红墙,庄严雄伟的天安门,竟引无数文人墨客秉笔赋诗。进士胡世安于清顺治八年作的《九月二十五日朝散同部院诸老登眺新构天安门》,当属第一首赞美天安门的诗。诗云:

象阙冠云区,历历引崇阶。

旭光浮金碧,佳气匝城来。

带潢疏太液,尘气辨天街。

悬想重轮夕,烟芜净九垓。

王稀端北位,符正协三台。

翅鹊曾标观,凤凰已去台。

曷壮勾陈居,名胜扌炎骚才。

缅兹萃王会,铜龙答阳开。

王师拜手语,柏梁匪所侪。

经营成不日,无假梯航材。

攀跻同昔侣,指顾起今猜。

耿耿百年心,老眼重徘徊。

天安门设计者是谁

金碧辉煌的天安门是谁设计的?

有人考证说是蒯祥。

蒯祥生于明初洪武年间,江苏吴县一个木匠的家庭里。他父亲是当时有名的大工匠。蒯祥受其父的影响,30多岁时,工匠艺术造诣很高。

永乐十五年,明成祖朱棣调集全国所有能工巧匠在北京大规模兴建宫殿。蒯祥以其精湛技艺,被入选。由于蒯祥“能以两手握笔画双龙,合之如一”,深为主持工程的建筑师蔡信、杨青所器重。

永乐十八年宫殿建成,论功蒯祥被提升为工部营缮所丞。到正统年间,蔡信、杨青等相继逝世,北京的许多营建工程渐次由蒯祥主持。“正统以来,凡百营造,祥无不预”。如对重建三殿、兴修南池子一带、改建诸司衙署于承天门前两侧、新做西苑殿亭轩馆、兴建裕陵等,蒯祥均作出了重要贡献,其中尤以景泰年间营建大隆福寺为最著名。其地今为隆福大厦。当时“壮丽甲于在京诸寺”的隆福寺正殿三尊木雕佛像,镂刻之精,时所罕见。蒯祥在建筑方面超群的技艺,赢得了众人的广泛赞许,被称之为“蒯鲁班”。当时有一张北京宫殿的详图现存南京博物馆,图中还把蒯祥画在上面,以表彰他的业绩。

后来,蒯祥定居北京,担任建筑宫室的官吏,直至工部侍郎。由于他的业绩不凡,主建工程颇多,故一般认为是他设计了天安门。

但据故宫博物馆古建筑高级工程师,年近古稀的于倬云先生说,过去大多数人都认为曾经主持建造南京宫殿的蒯祥是紫禁城宫殿的设计者,这个说法不确切。其实,蒯祥只是紫禁城宫殿的施工主持人,设计人应该是蔡信。

永乐十五年紫禁城宫殿开始进入大规模施工高潮时,蒯祥才随朱棣从南京来到北京,开始主持宫殿的施工,在此之前,蔡信已经完成了故宫和北京城的规划、设计和建造了。

与蔡信同时负责营建紫禁城宫殿工程的还有瓦匠出身的建筑师杨青、石匠出身的陆祥,其后有木匠蒯祥、郭文英、徐果。宫殿竣工后,蒯祥得到提升,但蔡信却榜上无名。

天安门城楼上最后一次“金凤颁诏”

天安门是明、清两代帝王从事重要活动的地方之一。在封建社会里,其最重要的活动是“金凤颁诏”。

颁诏分为“登极诏”和“颁恩诏”。前者为皇帝死后,儿子继位头一天把新皇帝继位的原因和日期宣告全国;后者是指有喜庆之事向全国宣告。宣告的文件称为“诏书”。诏书是用两尺宽两丈长的硬黄纸,边上饰有金龙,纸内写明诏令之缘由和条款。

在清代,诏书前半部为汉文,后半部为满文,末尾钤皇帝的玉玺,最后将它卷成四寸粗三尺长,外用金龙云纹之黄缎包袱皮包上,横供于黄架上,并由礼部尚书把它领至礼部,誊抄若干份,分发全国以便向人民宣告。

颁诏仪式由太和殿始。颁诏当天,礼部鸿胪寺官员预先在太和殿内东侧设一张放诏书的黄案,并在丹陛正中设一张黄案。銮仪卫在丹墀上设黄盖、云盘。同时,礼部在午门外设龙亭和香亭,工部在天安门城楼雉口正中设金凤台,在天安门城楼东第一间设宣诏台。

颁诏仪式开始,内阁学士穿朝服,恭恭敬敬地捧着诏书,安放于太和殿东侧的黄案上,皇帝则坐在殿内之宝座上,王公百官行礼之后,大学士捧诏书到太和殿檐下,授予礼部堂官。礼部堂官跪受后,置于丹陛正中的黄案上,行一跪三叩礼,然后跪着捧起诏书,由礼部派来的取诏官以及四名随员官,用一个镀金云朵大铜盘跪接诏书,然后将盛有诏书的云盘安放在一座黄色九龙绿亭子里,用16名红花衣校尉抬龙亭,最前面为8名红花衣校尉抬着五彩香亭,镀金铜香亭内燃着檀香,在仪仗、乐队及文武官员的护送下,出太和门、午门、端门,前往天安门城楼。

颁诏仪式的高潮是在天安门。天安门被视为皇朝承天命和敬天意的首地。銮仪卫、校尉将香亭、龙亭置于天安门城楼正中,奉诏官行一跪三叩礼,将诏书捧到宣诏台黄案上。文武百官分成两队来到金水桥南面,面向天安门站着。宣诏官登台,西向站立,鸿胪寺官宣布宣诏开始,百官皆跪。宣诏官先读满文,后读汉文。宣读完毕将诏书置于案上,退下。众官员行三跪九叩礼。奉诏官捧诏书,放在一个镀金四周雕刻云状的圆木盘内,名为“朵云”,来到城楼雉口的正中的“金凤”前,将诏书用彩绳悬系,金凤口衔诏书徐徐而下,以示天子帝王之命令由金凤凰乘云朵自天而降人间。故史称“金凤颁诏”。

礼部司官在城楼下,仍用“朵云”接受诏书,然后将诏书安放在龙亭内,出大清门,乐部和声署奏乐。仪仗前引,奉到礼部。礼部早已恭列香案,礼部堂官率司员行三跪九叩礼,然后恭镌诏书,颁行全国各省。清代毛奇龄曾赋诗天安门颁诏:“双阙平明烟雾开,九重颁诏出层台,幡悬木凤衔书舞,仗立金鸡下敕来。”

天安门城楼最后一次“金凤颁诏”是在1912年2月12日的宣统帝退位诏。

1912年1月,清隆裕太后慑于革命形势的威力,连续召开“御前会议”,决定同意接受共和政体。在获得清帝退位的“优待条件”后,于2月12日,在养心殿举行的最后一次朝仪上,隆裕太后以宣统皇帝的名义颁布退位诏书共三道,并宣示中外。诏一,关于政府嬗递问题。承认实行共和制为人心所向、大势所趋,宣布清帝退位,接受共和体制。诏二,宣布优待皇室、皇族诸条件,以及有关满、蒙、回、藏族对待条例。诏三,宣布清帝退位后,维持京内秩序及告诫京城、各省疆吏文。

《清帝退位诏书》由张謇草拟,经南京临时参议院讨论通过,由唐绍仪电达袁世凯转交清廷,以皇太后和皇帝名义公布。

诏书长53厘米,宽21.5厘米,纸质,墨笔书写:“前因民军起事,各省响应,九夏沸腾,生灵涂炭。特命袁世凯遣员与民军代表讨论大局,议开国会,公决政体。两月以来,尚无确当办法。南北暌隔,彼此相持,商辍于途、士露于野。徒以国体一日不决,故民生一日不安。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南方各省既倡议于前,北方诸将亦主张于后,人心所向,天命可知。予亦何忍以一姓之尊荣,拂兆民之好恶。是用外观大势内审舆请,特率皇帝将统治权公诸全国,定为共和立宪国体,近慰海内厌乱望治之心,远协古圣天下为公之义。总期人民安堵,海宇安宁,仍合满汉蒙回藏五族完全领土为一大中华民国。予与皇帝,得以退处宽闲,优游岁月,长受国民之优礼,亲见郅治之告成,岂不懿舆。”退位诏书依旧陈于黄案之上,其仪式依旧,但气氛远不如从前。

宣统帝退位诏书的颁布,标志着清王朝的覆亡。在中国历史上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从此宣告结束,而作为历史见证的《清帝退位诏书》早已被中国革命博物馆收藏。

世界名城中最大的广场

世界上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首都城,几乎每个首都城都有自己出名的建筑物。莫斯科的红场、巴黎的凯旋门、华盛顿纪念塔、越南的巴亭广场,它们有的是本国政治行程的聚焦点,有的是本民族文化的象征物,有的是某一时代的领袖像。那些著名的建筑物在气势风格构造上,或恢宏博大,刚劲伟岸,或绚丽多姿,豪迈辽阔,给人以威严振奋,鼓舞着本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群体意志。

中国的北京就有一座世界名城中最大的广场――天安门广场。

天安门广场的历史发展久远,作为辽金时代东北郊区的一座著名的古刹名寺、元大都时代的丽正门、明清时代的“T”型广场,在中国都城演变历史中占有独特的一页。

当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熊熊火炬从天安门广场燃起,天安门广场成了一个新时代的标志。当共和国的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上升起,一个洪亮的声音“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传遍神州大地的时候,天安门广场便成了举世闻名的广场。

48年过去了,在天安门前的广场上,曾发生过许多次惊心动魄的事件,牵动几十亿人的心弦。她是中华民族推翻顶戴花翎、王冠蟒袍,争取自由解放的见证,也是人民共和国开放改革和建设现代化的见证,每一个中国人都热爱天安门广场,她是中国人民心中的城!

48年过去了,天安门广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谱写了新中国建设成就中最为辉煌的一页。广场通过整修、扩建、改建,使其形成规模宏伟、布局严谨、气势壮观、建筑精美的独特艺术构图,这构图既凝聚了数千年的灿烂的中国文化,也体现了新中国建筑的现代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