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北仑往事
32354100000110

第110章 话说“簟匠”

张仿治

我们知道,现在称解决老百姓吃菜难的事叫菜篮子工程,听起来是挺形象的。而事实上,现在你去小菜场,是很难看到有谁提着一只篮子的了。已经差不多销声匿迹了的篮子,在二三十年前,却是千家万户必备的器具。进菜场买菜的人,手上必定提着一只用竹篾编的菜篮子。

其实在居民们的日用品中,用竹篾编的器具还真不少。除了篮子,还有饭桌上的食罩,灶台上的蒸笼,晒东西的团笾,畚垃圾的畚箕,甚至窗上的竹帘、床上的篾席……它们既然是竹篾编成的,用的日子久了,就难免枯朽酥脆,一点一点地破损。节俭的老一辈人舍不得把破损竹器扔掉,怎么办?主人只要稍一留意,就会看到巷子里隔三差地的会走来一位挑着担子的匠人,那担子上挂着一圈圈劈好的篾片、篾条和篾丝。这匠人就是簟匠师傅。他在一个院子里放下担子,四邻八舍就会把自家的破损竹器拿出来。簟匠师傅接过生意,不慌不忙地干起活来,青白色带着竹香的篾片、篾条或篾丝在他的手中欢快地跳动着。他用篾条换一个篮底,用篾片补上团笾,用篾丝编好食罩、蒸笼。不多一会儿,一件件原本龇牙咧嘴的破损竹器,在他的手中又起死回生了。

簟匠师傅的手真是巧。大家拿来修理的竹器,不但种类多,而且同一类中又有不同样式。就拿篮来说吧,就有买菜用的杭州篮、绍兴荸荠篮、宁波本地篮,有盛冷饭用的筲箕篮,孩子割草用的草篮,还有妇女织毛线衫时放毛线的小轻篮……它们不但形状不一样,编法不一样,而且用的篾丝、篾条粗细厚薄也各不相同。而簟匠师傅一律按照它们的原样,修复如新。

这走街串巷的簟匠师傅,做的还只是各家各户的一些零零碎碎的修补活,另有更多的簟匠师傅是专门编制新竹器的。北仑地处江南,丘陵山地到处都是青青翠竹,原材料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所以人们在日常生活和农业生产中大量用到竹器:盛稻谷用单箩,盛大米用夹箩或簟箩,采茶用茶箩,晒谷用篾簟、白篮,筛谷筛米筛粉分别用谷筛米筛和板筛,簸谷用簸箕,挑泥土用土箕,放镰刀用刀笼篰,捕黄鳝用黄鳝笼,关鸡用鸡罩……你看,过日子哪样少得了竹器?其中农业生产用的竹器更多。所以簟匠师傅与农业的关系特别密切,连这“簟匠”的名称,也是从晒谷的“篾簟”的“簟”字上得来的。他们在农村长年有干不完的活,特别是在夏天割稻前的一段日子,农民尚在备战,簟匠已经在苦战了。

过去的簟匠师傅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有无可替代的作用,但和别的工匠一样,旧社会他们的地位却是很低的。正如鞋匠叫“臭皮匠”、理发师傅叫“剃头郎”、邮递员叫“邮差”,从前人们对簟匠师傅也有一个轻蔑的称呼,叫“簟匠爿”,大概是从“篾爿”的“爿”字引申出来的吧。他们的活儿,也是十分的辛苦。那时,人们称泥水匠为“冻煞泥水,晒煞泥水”,意思是泥水匠总是在露天造房砌墙,冬天冻煞,夏天晒煞,是极苦的。而簟匠呢,虽然是在室内,但无论是打箩还是编簟,都是始终蹲在地上干活,不能坐。我们一般的人蹲半个小时,腿也会麻得不行,而簟匠师傅却是整天蹲着,你说难受不难受?所以那时,十几岁的孩子去学簟匠,由于一直蹲着,过不了多久,他那原先圆鼓鼓的小腿肚就已经变得扁扁平平的了。那是因为一直蹲着,小腿肚始终被大腿紧紧地压着,时间一长,那里的肌肉就萎缩了。至于老簟匠,更是不用说了,他作为簟匠的标志,就是扁平的小腿。

在旧社会,叫孩子去学手艺,是一种无奈的选择。新中国成立后,人人平等,而手艺人由于有一门特有的技术,在一段时间内簟匠倒更比一般农民吃香。当年我们生产大队安排一个知青学簟匠,就让我们别的知青好一阵羡慕,因为他可以不再受日晒雨淋蚂蟥叮之苦了。但是,随着科技的进步,生产的发展,大量的竹器却失去了用武之地。它们大多被别的材料所代替,如篮子,先是有了铅丝篮,又有了用包装带编的篮,到后来,就干脆不用篮子,直接由塑料袋取代了。农具中,箩筐用编织袋代替更省钱,簸箕用铁皮制作耐用多了。晒谷有了水泥地,篾簟也失去了存在价值……现在的农村,老簟匠已没什么活可干,所以,农家孩子再也不去学簟匠了,也许过不了多久,这个行当就会彻底消失。但,簟匠掌握的毕竟是一门传统手艺,要是失传,也是非常可惜。如果把这技术从制作生产生活用品变为制作工艺品,甚至把原来生活生产用的各种竹器做成微型的,当作孩子的玩具或家里的摆设,恐怕倒也不会没有销路。这样的话,既可以保留这门手艺,又可以充分利用家乡的毛竹资源,也许不失为一条可行的途径。

(2010年5月17日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