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北仑往事
32354100000141

第141章 摇篮

张仿治

“摇啊摇,摇到外婆桥……”这是大家都熟知的摇篮曲。小宝贝躺在母亲轻轻摇动的摇篮中,就仿佛坐在微微晃动的小摇船里,一摇一摇,迷迷糊糊地就摇到梦乡去了。这给婴儿用的摇篮,我们本地人却有另外的名字,叫“摇箩”,又叫“箩窠”。摇摇篮就叫“拐箩窠”。婴儿用的摇篮,虽然结构和形状不尽相同,也许各地各国都有,而我们本地人自有另一种称为“摇篮”的东西,它却是“成人用品”。

这成人用的摇篮只有完全用竹子做成这一点与“箩窠”相同。摇篮底平,略呈椭圆形,有近两米长,半米来宽,可躺下一个成人。后部的篮沿有大半米高,可以给坐在里面的人靠背,前部的高度只有三四十厘米,中间最低,只有二三十厘米,以便人进出。从侧面看,两头高中间低的摇篮,颇似一只元宝,因此有些地方又称它为“元宝篮”。它的前后各有一个毛竹片做的架,上面用棕绳做了套,可穿过竹杠,由两个人抬起。据老一辈的人说,打出这样一只摇篮,一个簟匠师傅要干上10天。

摇篮是从前乡间的一种代步工具,它的功能相当于轿子。那时没有公共汽车,也没有马车、三轮车等,官吏、富人、读书人或医生等,或为了显示气派,或因为路远体力不济,就用这摇篮来解决交通问题。两百多年前有个叫朱沧鳌的文人在游瑞岩寺后写的《过灵鹫庵》一诗中有“篮舆得得称幽探,溪午云开到鹫庵”之句,句中的“篮舆”即是摇篮。可知他是坐着这摇篮去瑞岩寺的。

这种用人抬的代步工具,除了摇篮和轿子,我还在小说《红岩》中读到过一种叫滑竿的,它是两条竹杠中间绑着一把类似躺椅的东西做成,轿夫用两个肩膀抬。相比较,轿子应该算是比较高档的,有气派,也显得雅致,但它不但价格贵,人坐在里面,时间长了也并不舒服。滑竿虽然可以半躺,但它是绑在竹杠上的,人坐上去,就差不多和轿夫的肩膀一样高,“高高在上”的,心里总难踏实,只有在西南山区才不得不用它。摇篮重心放得低,人可躺可坐,在我们平原地区就最实惠了。

摇篮并非是有钱人的专用品,穷人有时也难免会用到它,这主要是用来送病人或产妇去医院之类。有的地方,摇篮是村子里的公产,放在公共的地方;有的则是贳器店老板购置后出租的。谁家有病人或产妇了,就去借了或贳了来用,在里面垫上棉被,让病人躺进去后,就急忙送医院了。每当这种紧急情况时,村里常会有急公好义又身强力壮的男人自告奋勇地来担当抬摇篮的任务,如果医院路远,就需要有四个人,以便轮换着抬。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摇篮还曾担负起一个新的任务——接新娘子。《北仑新区时刊》曾发过一篇《北仑与周边地区民间往来的故事》。文中说到30年前大碶街道共同村乐美成的姐姐出嫁,有这样一段话:“我们共同村嫁女儿用的并不是花轿,而是用竹篾编织成的元宝篮。新娘子躺在元宝篮里,一条横杠穿过篮子上方的耳环,就相当于花轿。”“乐美成说,当初姐姐出嫁的时候,他亲自抬着元宝篮送姐姐出嫁。”其实,那时不光是共同村,别的地方也不用花轿了。大家知道,本来,接新娘子是用花轿,但是,到了那个年代,花轿被认为是一种封建的旧事物而遭淘汰,但,新娘子总不能自己走着到男方家去吧,于是,不知是谁创新用了摇篮,很快的,人们都学样,新娘子们都坐着摇篮去夫家拜堂了。新娘坐进篮里,和家里的父母告别后,羞怯地用花伞遮住脸,两个“轿夫”就抬起了摇篮。这时,前面是吹乐放炮的,后面是送亲惜别的,一群小孩子则跑前跑后地看热闹。这情景,也别有一番情趣。

现在六七十岁的本地老太太,有不少当初是坐过这摇篮的吧。直到后来,渐渐时兴用自行车来迎亲了。而农村的合作医疗又使一般的病人可以不出生产大队,就算出村也有了手拉车之类更方便的工具。至于代步,人们早已经不习惯让人抬着走了,所以摇篮的几个功能差不多同时消失,它便完全退出了历史舞台。

现在已进入了汽车时代,很少有人知道旧时的摇篮了。今天,如果哪里能找到仅存的摇篮,应该算是难得的文物,值得好好收藏。

(2011年6月20日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