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雪雅
“磨剪刀——铲薄刀——”这句过去时常回荡在小巷小弄、村头户外的吆喝声,伴随着一代又一代人走过了那物资匮乏的岁月。这句带着悠扬韵味的吆喝声常回响在我耳际,唤起我旧时的记忆。
上世纪70年代前,农村人衣服大多自己家做,也有请“女工阿姆”做的。无论是家庭主妇,还是“女工阿姆”,那些巧妇,将条子布、格子布、花布等裁剪缝制衣服,把裁下的碎布叠在一起纳鞋底。剪刀便是巧妇做女工活计的必备工具。裁剪衣服,剪叠起来的鞋底布,剪刀易钝,而剪刀又不像镰刀、菜刀那样自己能磨,必须请专业的师傅。我祖母是当时柴桥一带比较有名的“女工阿姆”,她有两把裁缝剪刀。祖母出门给人家做衣服时,带上一把剪刀,常常把另一把剪刀和一角钱交给我,说磨剪刀师傅来时磨一磨。
我那时所看到的磨刀人,大多都五六十岁模样,肩上扛着一条一头高一头低翻转的长板凳,低的一头木凳板上固定一块磨刀砖和一块磨刀石,木凳脚一侧挂一个竹筒,竹筒里放有用于蘸水的毛刷、小铁锤、小铁钳等工具。他们一边走街串巷,一边大声吆喝:“磨剪刀——铲薄刀——”磨一把剪刀一般收费一角钱。当有人拿出剪刀要磨时,他便先放下肩上扛的长板凳,取下竹筒,盛来水,劈开腿,呈骑马状坐在长板凳高的一头。然后眯着眼对着光看了看剪刀的刀口,并用手指在剪刀的刀刃上来回抹几次,便将剪刀两片连接处的铆钉用工具拧松,使剪刀成为一个“X”形,据说这样便于研磨。磨剪刀一般要经过粗磨和细磨两道程序,粗磨时放在磨刀石上磨,细磨时即在磨刀砖上磨。师傅磨一会儿后,就要在刀刃上添水,添水的目的是减低摩擦时产生的温度。磨一阵,磨刀师傅就用大拇指在刀刃上轻轻刮试一下,看看刀锋是否锋利了。10分钟左右,剪刀刀刃被磨得锃亮发亮了,再把拧松的铆钉轻轻地铆紧一下,最后用小铁锤小心敲几下。铆钉的松紧也是很讲究的,太紧了,要费很大的劲才能张开剪刀,太松了则连纸都剪不断。
那时候,因为裁缝生意好,从事裁缝行业的人也多,所以也带旺了磨剪刀的生意。还有逢年过节时,尤其过年那段时间,家家都要买肉做菜,需要利刀快刃,磨刀生意也格外火热,价格也从一角上升到两角左右。
随着服装工业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细化,自家做衣服的越来越少,裁缝生意也就越来越不景气;逢年过节,人们买来的肉、菜,有些是切好、配好了的。加上如今的刀具大都采用优质合金钢打制,经久耐用,因此,磨刀这门古老的行当也被现代化的脚步所淹没,已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了。对于年轻一辈来说,磨刀人扛着一头高一头低翻转的长板凳走街串巷,“磨剪刀——铲薄刀——”吆喝声回荡在长巷的画面,似乎只能在电影、电视里看到了。
(2011年10月24日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