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北仑往事
32354100000032

第32章 菜籽开榨廿里香——柴桥江南油厂记事

记者 彭玲 通讯员 孙兆均 梅金山

1956年,几家小油坊合并成立江南油厂;上个世纪60年代,改名为江南油脂化工厂;2000年,在国有集体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中,公司由国有企业转为私营企业,改名为江南油脂有限公司。时光荏苒,数十年的光阴转瞬即逝,江南油厂也历经风雨,办公楼的楼梯栏杆锈迹斑斑。现在略显冷清的榨油厂,曾经是北仑区食用油的主要来源地,每到夏天,工厂一榨油,香溢廿里。

江南油厂坐落在柴桥街道环镇北路上。或许是因为年代久远,进入厂区,道路并不十分宽敞。厂区不是很大,北面有一排仓库和一幢办公楼。办公楼为三层,还保留着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老样子,水泥墙的外壁上,没有刷任何油漆。一楼办公室和餐厅外的牌子,还是那个年代的老样子。“供销科”“化验室”“大餐厅”是用红笔一笔一画写在木板上的。

1956年,江南油厂由几家小油坊合并而成,主要生产菜籽油、棉籽油和豆油,由粮食局包销

胡明康今年56岁,再过几年就要退休了。他说,在榨油厂干了一辈子,把青春都奉献了。1972年,16岁的他来到榨油厂上班。没想到的是,这一干就是40多年。

他说,江南油厂原先只是小油坊。1956年,当时的粮食局将附近的几家油坊合并,组成了江南油厂。当时的江南油厂主要生产菜籽油、棉籽油和豆油,由粮食局包销。那个时候,每个城镇居民每月只有4两的油票,凭油票到粮店买油。可以这么说,这里是原镇海县甬江以南地区的“油库”。

当时镇海县除了江南油厂外,甬江对面还有一家江北油厂。江南油厂在梅山有一个专门生产棉籽油的车间。油菜籽在五六月份开始收购,因此一到夏天,为了方便农民卖菜籽,粮站会在各村设收购点,每个收购点规模都很小。

厂子刚成立时,都是土办法榨油。慢慢地,到了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用机器榨油,但很多工序还是需要人工来完成。

“那个时候厂还是很小,技术装备还很简单,除了榨油环节,其他都是要人工的。”胡明康说,过去油菜籽收购来之后,先除杂,再清洗,晒干,下锅炒,炒到油菜籽发红时,再倒在榨油机里榨油。劳动强度很高,全部是一锅一锅地炒菜籽,还得看好了,不能炒焦了。炒好后,装菜籽,容器也很小,只有100斤左右的箩筐。

没有输送的设备,也没有升高机,全靠人扛。胡明康说,每年最忙的时候恰逢夏天,天气非常热,榨油是24小时运作,职工三班倒。在车间没干一会儿就满身是汗。车间里的小伙子经常是只穿一条短裤,赤膊上阵的。“年纪大的人会在额头上扎一条毛巾吸汗。我们这些小后生,嫌不好看,不肯扎毛巾,汗都顺着脸流下来了,经常会滴到眼睛里。”胡明康告诉记者,那个时候大家生活条件都不是太好,舍不得穿着背心干活,加上穿着背心出汗后粘在身上,干活的时候不利索。

“后来厂子效益好了,扩建了厂房,添置了新设备,榨油就轻松多了。”胡明康说,到了上个世纪80年代后期,随着企业生产经营自主权扩大,厂子的效益越来越好,原先的榨油设备、仓库、车间都不够用了,厂里开始新建厂房、仓库。

大学生厂长翁礼华发挥专业特长,下脚料经过提炼和处理,变废为宝,既为厂里创收,又减少了污染

“上个世纪70年代初期,厂里有三个大学生,那个年代的大学生可是宝贝呀!”江南油厂党支部书记刘岳庆告诉记者,其中一名大学生,就是后来担任过浙江省财政厅厅长的翁礼华。

翁礼华学的是化工专业。当时厂里刚好有一个油渣下脚料车间,有专门的化工装置。翁礼华来了,车间就能发挥作用了。

70年代初,翁礼华出任江南油厂厂长,并提出将油厂改名为江南油脂化工厂。

油菜籽、棉籽、大豆榨完油后,都会有残渣。胡明康说,厂里经常要有专门的人负责清理这些下脚料,“这些下脚料既不能喂猪也不能当肥料,每次都只能当垃圾一样倒掉,污染环境还浪费。”

翁礼华进厂后,就打起了这些油渣下脚料的主意。怎么才能变废为宝呢?翁礼华一有空就往化工车间跑,围着一堆油渣打转。

功夫不负有心人。很快,翁礼华发现,油渣经过提炼和处理,可以成为生产肥皂的原料和有机肥。“原来让人头疼的下脚料,一下子就能卖钱了,为厂子创收了。”刘岳庆说,当时柴桥镇的报道员还专门来厂里采访翁礼华,这事还上了当时的《浙江日报》。

去全国各地收购菜籽,菜籽油最远卖到重庆,还曾经为上海金龙鱼油厂提供色拉油的原料油,并打出自己的品牌——“正虹”牌

进入上世纪90年代后,色拉油逐渐兴盛了起来,部分做传统油加工提炼的榨油厂渐渐失去了一些市场。但江南油厂并没有跟着消沉,而是迎来了自己的春天。

随着改革开放,慢慢政策放开了,1988年之后,江南油厂可以自行收购菜籽榨油出售,不再需要通过粮食局调配了。附近的老百姓也渐渐地开始不再把菜籽卖给粮站了,而是直接把菜籽拉到厂里换菜油。那个时候没有色拉油,老百姓都是吃菜籽油。当时种花木的还不多,从上到下对粮、棉、油都很重视,油菜种得很多,一亩地能收200斤到300斤的油菜籽。“产量最多的一年我还记得,是粮站去收购的,整个镇海县收上1100多吨的油菜籽。”刘岳庆说。

“10月在东北,4月就跑到贵州。那几年一直都在全国各地跑,哪儿油菜籽丰收了我就往哪儿跑。”当时江南油厂的采购员李文康告诉记者,自己最北到过中苏边境的齐齐哈尔,最南跑过海南。“10月到过年在东北,4月到6月在贵州,11月还要去西安、西宁,6月去湖北、湖南、河南。”李文康说,忙的时候,他基本上全年不着家。

“跟当地粮食局联系,我们的采购人员先过去,住在那边,看好货,谈好价格,钱付好,货拉过来。”刘岳庆回忆,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厂子效益很好,每天早上天亮,厂门口一辆辆装满菜籽的货车排着队。“那个时候都是先用火车把货运到宁波北站,再用大货车拉到柴桥,后来火车可以直接运到大碶车站,就方便多了。”

有了充足的油菜籽,江南油厂的产量也就上去了。“一开始,只有夏天比较忙,可以自己收购油菜籽之后,全年都在忙榨油。”刘岳庆说,厂里开始新建仓库,添置设备,人员也增加了,原来只有三十几个人,后来增加到100多人。厂里也很重视研发工作,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杭州大学的教授应邀过来常驻,和厂里的技术员共同研发,使豆油味更纯,并打出“正虹牌”,投放市场后,很受欢迎。除了菜籽油、豆油、棉籽油外,厂里也开始加工生产色拉油、玉米油等。

厂子慢慢做大后,江南油厂的油除了供给宁波和周边地区外,开始慢慢地“走出去”。“我们的油,最远的卖到过重庆。”李文康说,上个世纪90年代,杭州有一个油脂协会,每年全国各地的油脂厂都会集中开会。“那个时候菜籽和出油率大概差不多,协会定一个油价,然后我们自己去跟客户谈。”

李文康回忆,当时油厂一开始主要面向上海油厂、上海油脂公司等宁波周边地区的客户,后来客户慢慢拓展,与重庆的油脂公司也做上了生意。“油运到上海,然后在上海装船,再运到重庆。”李文康告诉记者,当时江南油厂还为上海金龙鱼油厂提供色拉油的原料油。

一榨油就全镇飘香,有一年春节前夕还为宁波市解决了食用油储备问题

“一到榨油的时候,全镇都是油香。乘着公交车,就能闻到香味。”刘岳庆说,刮南风的时候,香味能飘到霞浦;吹北风时,在河头村、岭下村都能闻到油香。

每年五六月份,油菜籽收割的时候,附近的村民们就开着拖拉机,或是拉着二轮手拉车,拉着菜籽来厂里排队换油,非常热闹。当时,为了方便老百姓换油和买油,江南油厂还在厂门口开设了一个门市部,老百姓随时可以来买油,也可以拿菜籽来换油。

“记得有一年春节前,大家都在传宁波市的食用油储备不够了,春节期间要买不到油了,很多老百姓拿着油罐子来我们厂排队买油。”刘岳庆说,大家都习惯在春节前把家里的粮油给备足了,恰巧又有传闻说油不够,来买油的人就更多了,接连好几天,厂门口都是长长的队伍,每个人手里都拿着油罐子。

“那年刚好厂里从贵州采购了一大批油菜籽回来,榨出油后就储备在仓库,有100万斤左右,厂子本来是准备自己卖的。”刘岳庆说,市粮食局得知这一消息后,很快通过兄弟单位找到了厂里,原来那时市粮食局食用油储备真的不够,春节期间可能会供应不足。有了江南油厂这100万斤油,那个春节,宁波市场的食用油得到了保障。

“那个时候,在粮食系统里,我们油厂很出名的,后生找对象很吃香的。小姑娘家问介绍人,后生在哪里工作呀。只要一听说是江南油厂上班的,对方立刻就说,那就找他了。”刘岳庆笑着说。

(本文照片拍摄及翻拍:彭玲)

(2012年5月2日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