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北仑往事
32354100000034

第34章 那些关于蜡果的记忆——记柴桥三家蜡制品厂

记者 龚雯雯

蜡果,就是用石蜡等原材料制作而成的水果模型。据百度百科解释,石蜡是石油加工产品的一种,是固态高级烷烃的混合物,白色无味。在几十年前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但凡遇到家中有喜事,大家都会买上几个蜡果,摆在家中那最醒目的桌上当做装饰品。为了防止蜡果积尘,勤劳的主妇还会时不时擦拭一番。那一个个红彤彤的苹果、黄澄澄的橘子、白里透红的桃子,且不说远远望去就已真假难辨,就算是放在眼前,那逼真的模样也足以让小孩们垂涎欲滴。

蜡果,对一些中年以上的老北仑人来说不会陌生。尤其是柴桥人,对它还有着一份特殊的感情。因为早在上世纪60年代,当时的柴桥东山门村就已办起了北仑第一家蜡制品厂。之后数年,柴桥蜡制品厂、山门学校工艺模型厂又先后成立。更令柴桥人自豪的是,三家蜡制品厂制作的水果造型卷笔刀还是当时柴桥独一无二的外贸产品,远销东南亚、欧洲等地。

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如今蜡果早已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它们或被束之高阁,或被丢弃,难寻踪迹。然而,那些因蜡果而带来的美好记忆,却始终未曾淡却。

为增加经济收入,1966年,东山门大队办起了北仑第一家蜡制品厂,起初先制作石膏镜框、石膏人像,后来转而做起了蜡果

东山门村位于柴桥北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东山门村称为东山门大队,整个大队由18个小队和1个山林队组成,有村民近1000人。村民常年仅靠种植水稻为生,大队总体经济效益并不好。回忆起当时大队里的窘境,时任东山门大队党支部副书记兼大队长的梅金富显得格外感慨。“1965年,我从上海学生意回来,前任副书记将工作交给我,整个大队账面上几乎没有一点钱,就是一个空壳子,就连过年大队想买点火油都拿不出钱来。”

如何才能让东山门大队摆脱贫穷呢?时任大队党支部书记的李阿岳和梅金富等几位大队领导商量后,一致决定要办厂。“其实刚开始也不知道要办什么厂,只知道要往这个方向发展。”由于当时慈溪和黄岩是浙江工业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思索一番,李阿岳、梅金富决定先去那边“取取经”。“先到慈溪,后到黄岩,这两个地方看下来,就觉得和他们的差距太大了。”梅金富告诉记者,当时慈溪主要是做土布和劳动手套,而黄岩做蜡烛的又比较多。究竟要办什么厂呢?回到东山门大队后,大家热烈地讨论起来。由于做土布要有布料,当时柴桥又没有,再加上还要买机器,考虑再三,大家决定先办家蜡制品厂。按照当时镇海县工业局的规定,农村申请办工厂,营业执照上必须得挂上一个“农”字,最后大队申请办了“东山门大队农机综合厂”,主营蜡制品加工。

营业执照批下来了,厂房就借用大队的祠堂,再找来四五个年轻人。1966年,东山门大队农机综合厂作为东山门的第一家工厂热热闹闹地成立了。梅金富也当仁不让成为厂长。不过一开始综合厂并不是做蜡果,而是做石膏镜框和石膏人像,尤其是石膏毛主席像。由于造型逼真再加上处在特殊年代,销路非常好,厂里一下子就积累了不少资金。梅金富告诉记者,到了1968年,综合厂已经有工人20多人,当年盈利就超过1万元。利用这笔资金,当年东山门大队又办起了布厂、纸盒厂。

直到1969年,综合厂开始放弃做石膏像,真正做起了蜡果。“做蜡果需要有技术,正好当时厂里有李师傅在。”梅金富口中的“李师傅”就是李鹤亭,他是当年综合厂的第一批员工,后来一直在厂里负责技术指导。由于李鹤亭在数年前已经去世,记者几经辗转又找到了他的夫人,今年已87岁高龄的邵啟梅。耄耋之年的邵啟梅身体依旧很硬朗,耳聪目明。她告诉记者,李鹤亭是东山门村人,而她则是小港下邵人,结婚后两人一直在全国各地跑,李鹤亭的蜡果技艺就是在上海南京路跟一个摆摊艺人学的。新中国成立后两人又到了北京,由于有这门手艺,一开始就自己在家里以做蜡果为生。后来又到了当时的北京蜡制品厂工作,直到1965年回到家乡。“那会儿会做蜡果的人不多,加上他做的蜡果跟真的水果很像,北京人还戏称他叫‘蜡果李’。”邵啟梅笑着回忆道。

有了“蜡果李”这位技术权威,综合厂做蜡果就变得容易不少。“李师傅和邵师傅负责教技术,我就负责进原料、跑销售。”梅金富告诉记者,当时厂里制作的蜡果种类很多,像苹果、橘子、桃子都有,几乎是所有能见到的水果都在做,而这些蜡果主要就是销售给上海、武汉、杭州等地的工艺美术服务部,由于造型逼真,销路一直很不错。

由于制作的蜡果工艺考究,造型逼真,订单不断增加,东山门大队逐渐开始应接不暇。为了扩大生产,1972年6月,柴桥镇办起了蜡制品厂

蜡果颜色艳丽,造型逼真,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它算得上是一件难得的艺术品。在邵啟梅的家中,至今还保存着几个蜡制的橙子和苹果。虽然历经几十年风雨,但这些蜡果看起来依然形态逼真,从苹果的果柄到果蒂,制作得都跟真的一模一样,橙子表面还细心地做出了凹凸不平的模样。

那么,这些蜡果究竟是怎么做的呢?“做蜡果其实说难也不难,就是一门纯手工活,靠的就是仔细,一个步骤都不能少。”说起蜡果的制作方法,邵啟梅显得格外兴奋。她告诉记者,当时做蜡果的原料就是蜡和石膏。做蜡果首先就是要制模。在制模之前,一般要先选定样品,比如要做苹果,就要尽量选择形态美观的新鲜苹果做样品,而模型一般就是由石膏做成。模型制好后,将石蜡加热熔化,掺入所需的色料拌和,再将蜡浇入模型中。为了让蜡能够遍及模型的各个部位,还要用手上下左右地摇晃一番。“因为单纯用蜡做,水果分量太轻,往往会站不住,后来我们在蜡中也会添加一些石膏。”邵啟梅解释说。

不过,别以为做完这些步骤,蜡果就制成了。邵啟梅向记者介绍说,制作蜡果最重要的步骤还是上色修饰,一个蜡果做出来是否逼真就要看上色的手艺好不好了,“刚进厂的学徒至少要做一年后,才能开始学着上色”。

今年刚过50岁的李纪明是东山门村人,17岁那年,他和村里不少年轻人一样进入综合厂做蜡果。直到今天,他依然清晰地记得当年给蜡果上色的情景。“我们当时制作的蜡果种类很多,几乎什么水果都要学着上色,不过最难上色的就是苹果了。”李纪明说,因为新鲜的苹果往往都不是单纯的红色,而多是黄绿色中带点红色的模样,所以在熔蜡的时候要先调入一层黄绿色颜料,先制成一个黄绿色的苹果,然后就要靠毛笔蘸上红颜料慢慢地修饰。

“颜色上得不好,做出来的蜡果就不会逼真。刚开始上色的时候,一天都完成不了几个苹果,拿着毛笔手还直哆嗦。”李纪明乐呵呵地说道。他告诉记者,上色是一门技术活,虽然当时厂里有像李鹤亭、邵啟梅这样的老师傅指导,但真正要上手靠的还是个人琢磨,真正是“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借着这一道道考究的工艺,东山门大队农机综合厂制作出来的蜡果个个造型逼真。不多久,来自全国各地的订单迅速增加。到了1972年,源源而来的订单已让厂里有些应接不暇。“当时厂里做蜡果的工人已经增加到80多个,再算上纸盒厂、布厂,一共有300多个工人,这几乎是整个东山门大队40%的劳动力,实在是抽不出人手了。”无奈之下,梅金富只能将部分订单推掉。

正在东山门大队急需另寻地方扩大生产时,柴桥镇政府找到了梅金富,说是镇里也要办一家蜡制品厂。在经过几番商讨后,1972年,梅金富将厂长职务转交给当时大队的党员梅土生后,自己带上邵啟梅等几位负责技术的员工来到镇里办厂。梅金富向记者回忆说,一开始柴桥镇蜡制品厂的厂房就在当时柴桥化工厂腾出的两间空房内,面积也就几十平方米,算上从东山门大队带去的员工,整个厂连10个人都不到。建厂之初,柴桥镇政府还特意从财政拨了5000元钱作为启动资金,幸好制作蜡果不用购买机器,只需购买原料,筹建工作还不算太复杂。

1972年6月,柴桥镇蜡制品厂终于顺利地成立了,梅金富成为第一任厂长,邵啟梅则主管技术。3个月后,柴桥镇政府又拨款6000元在镇政府办公楼前,为蜡制品厂造了5间新厂房。厂房扩大了,生产也要加把劲,慢慢地厂里的员工也增加了起来,到了1972年年底,柴桥镇蜡制品厂已经有员工20多人。

1973年,在制作蜡果的同时,柴桥镇蜡制品厂又开始做起水果造型的卷笔刀,并成为了当时柴桥独一无二的外贸产品,远销东南亚、欧洲等地。1979年,镇蜡制品厂达到最大规模,拥有员工100多人

与东山门大队农机综合厂不同的是,柴桥镇蜡制品厂从一开始就专门做蜡果。梅金富至今还记得当时厂里接的第一批订单,就是来自杭州工艺服务美术部的。“因为当时东山门大队做蜡果已经小有名气,又有他们牵线搭桥,一开始找销路就省事了不少。”梅金富说,后来蜡制品厂又经杭州工艺服务美术部介绍到了武汉工艺服务美术部,也陆续做了他们好几年的订单。

1973年,柴桥镇蜡制品厂又迎来一个新的发展契机。当时的上海进出口公司接到来自国外的订单,要购买一批卷笔刀,希望柴桥镇蜡制品厂能先提供样品。由于从来没有制作过这类产品,大家都显得有些手足无措。听说江苏无锡已经有厂在做这类卷笔刀,梅金富决定先去考察一下。“当时看到无锡厂里在做的卷笔刀,外表模样就是一个小娃娃,还有古代四大美女,人物像全都是用石膏做成,然后再在底部放进卷笔刀。”回来后,梅金富和邵啟梅等技术人员一探讨,大家决定仿照这种做法,做水果造型卷笔刀。“因为他们做的人像就是白色的石膏,而我们却能给水果上色,可以做得更逼真。”邵啟梅回忆说。

蜡果与卷笔刀是两种不同的产品,自然在制作工艺上也有差别。为了扩大生产规模,也为了解决当时柴桥镇男女青年的就业问题,借着上海进出口公司的这批订单,柴桥镇蜡制品厂也积极抓住机遇,广招员工,开辟了另一条生产线,专做卷笔刀。

随丈夫嫁到柴桥的颜佩飞正是在那个时候进入了蜡制品厂。颜佩飞向记者回忆说,当时工厂做的卷笔刀外观全部采用水果造型,水果种类也很多,像苹果、桃子、橘子、石榴等一些常见的水果都有,不过与蜡果中添加蜡、石膏不同,水果造型卷笔刀全部采用石膏制成,然后再把卷笔刀小心地放置在水果造型的底部,“从外观看和蜡果差别不大,就是底部加了个卷笔刀”。

与蜡果主要做内销不同,卷笔刀从一开始就全部做出口。在上世纪70年代,一个农村工厂做出来的产品能够出口外国,这在当时绝对称得上是凤毛麟角。卷笔刀也成为当时柴桥独一无二的外贸产品,远销东南亚、欧洲等地。因为是出口,在制作工艺上要求显然更高,尤其是细节方面要求做得更加逼真。颜佩飞向记者讲起了当时制作时的一个细节。“苹果头部有一个果柄,就是为了找这个‘果柄’材料,我们也费了一番心思。为了看起来更逼真,后来选择用棉花杆子来做,当时梅山种棉花的比较多,我们就一大帮年轻人一起去采。”回忆起当时的热闹场面,颜佩飞不禁笑出了声。

装好卷笔刀,给水果造型上完色,再做好一些细节工作。在装箱前,还要给水果造型再上一层喷漆。这样考究的工艺让水果造型卷笔刀看起来更加逼真。不过由于当时蜡制品厂制作的这些卷笔刀都是出口,只有少数的次品流出,再加上年代已久,记者在柴桥找寻了好长时间,也未曾找到一个,这也不失为一个遗憾。

卷笔刀制作的成功,让柴桥镇蜡制品厂迅速打开了另一个销路。到了1974年,整个蜡制品厂的员工已经增加到80多人,当年创造年利润就超过10万元,这在当时看来已是相当可观。渐渐地,柴桥镇蜡制品厂开始成为柴桥镇的一张名片,人人都以能进入蜡制品厂工作为荣。“当时厂里凡是要招募员工,不管是几个人,都得厂里、镇里开会表决通过。看看这个人勤不勤快,考察一下这个人适不适合做这个工作,比现在的找工作面试还严格呢。”梅金富说得很是自豪。

一个工厂要运作,既要有生产人员,也缺不了跑销售的。起初在工厂还不是很大的时候,销售工作还可以由梅金富一人兼着。随着工厂逐渐走上正轨,也开始有了专门的销售人员。今年刚满66岁的李惠明就是其中一个。李惠明是邵啟梅的儿子,由于从小就跟着父母做蜡果,耳濡目染,他也有着一手好技艺。1972年,柴桥镇蜡果厂成立后,李惠明就跟着邵啟梅进厂工作。

“当时跑销售和现在相比条件可差多了,那时候一出去就得20多天,全国各地到处跑,没有飞机都靠坐火车,白天谈业务晚上赶火车,每天都像在赶场一样。”李惠明说,在北方有个习俗,祭品里一定要摆蜡果,所以当时跑销售也多往北方跑。从浙江出发,先到上海、江苏,然后一路向北,最北的一直要到东北三省。他告诉记者,为了要给客户直观的感受,和现在跑销售一样,出门前都要带上几个厂里做的蜡果做样品。每到一个陌生的城市,一般会先找当地的百货公司或者大一点的商场,直接把样品拿给他们看。李惠明说,因为蜡制品厂的蜡果做得很逼真,客户的兴趣都比较浓,不过由于从来没卖过,刚开始有些客户也会比较谨慎。“这时候,做销售的就要磨嘴皮子了,先让他们少买点,摆着卖卖看,如果好卖再下订单。”

虽然每次出去跑销售,花的时间精力都差不多,但有时结果会大相径庭。“有时候一下子就能签个几千元的订单,有时费了半天劲都没搞定,跑销售这都是正常的事。”因为做销售,在短短几年里,李惠明几乎把全国大城市都跑了个遍。他告诉记者,做销售除了每年要不断挖掘新客户,在稳住老客户上也不能马虎,每年都要抽时间去拜访他们联络感情,不然你的客户很快就会被别的工厂挖走了。

之后几年,柴桥镇蜡制品厂一直稳步地发展着。梅金富回忆说,当时蜡制品厂还专门为北京农业展览馆做过展品,除了水果,还有鸡、鸭、牛肉等,都得到了对方的高度赞誉。随着工厂的名声越来越大,一些客户开始主动上门下订单,从柴桥发往全国各地的蜡果也越来越多。当年正在柴桥老汽车站工作的戴中平对蜡果发货时的热闹场面记忆犹新。“当时柴桥汽车站已经设有零担托运业务,还有专门的零担货物仓库。那时候柴桥蜡果销售特别火,几乎每天都有零担货运班车从柴桥运送蜡果到宁波,然后再经铁路或水路运送到全国各地。”戴中平说,其中销往东北、广西的蜡果又特别多。

到了1979年,柴桥镇蜡制品厂发展达到最大规模,拥有员工100多人,整个厂也被规范地分为倒模、浇蜡、上色、喷漆、包装等几个车间,采取流水线加工。此时,工厂的年利润跟建厂初期相比也早已翻了好几番。

在镇办、队办蜡制品厂的示范下,1977年,山门学校也办起了一家校办蜡制品厂。不过由于蜡果制作工艺烦琐、利润降低,再加上市面上新鲜水果多了,80年代后期蜡果销售逐渐开始走下坡路。到了1997年,柴桥镇三家蜡果厂已全部关停

在东山门大队农机综合厂和柴桥镇蜡制品厂取得成功的示范下,1977年,当时的山门学校也办起了一家工艺模型厂,主要就是做蜡果。记者辗转找到了当年在校办蜡制品厂负责生产技术的一位老员工——今年69岁的李月明。巧合的是,他正是邵啟梅的大儿子,李惠明的哥哥。

李月明告诉记者,当时的山门学校主要接收的是来自同盟村、养志村和东山门村的学生。为了增加学校的办学经费,当时的校领导找到东山门大队农机综合厂,希望也能办一家蜡制品厂。经过几番商讨,双方很快达成共识。办厂的经费主要来自三个村,其中同盟村出资2000元,东山门村出资4000元,养志村出资1000元,而当时在综合厂工作的李月明和妻子陈美华则作为技术人员被专门派到了校办厂。“起初校办厂的厂房就在学校的一个空教室里,算上我们俩,也就5个人。”陈美华回忆说,7000元的办厂资金主要是用来购买原材料,然后就是支付工人的工资,“当时员工的工资是每个月24元”。

校办蜡制品厂成立的时候,无论是镇办还是队办蜡制品厂都已经进入了稳步发展期。三家工厂虽然是生产同类产品,却幸运地没有形成恶性竞争之势。李月明回忆说,办厂之初,制作蜡果的原料都是由队办厂帮着买的,而镇办厂、队办厂做不完的订单也会直接转到校办厂。在这样互帮互助的氛围中,校办厂很快发展起来。办厂第一年,工厂年利润就达到4000元,第二年就突破了万元大关。到了第三年,校办蜡制品厂就已经建起了新厂房。“因为校办厂赚了钱,当时学校也盖起了新的教学楼,还让学生免费读了好几年书。”李月明介绍说。

制作蜡果是一项纯手工活,当时柴桥三家工厂制作的蜡果种类、规模也基本相同。以苹果为例,主要有三个档次,大号苹果直径为8公分,中号苹果直径为6公分,小号苹果则为4公分。体积不同的水果重量自然也有区别,大号苹果一般1两多重,中号苹果则在0.8两左右,而小号苹果则一般只有半两重。按照当时三家厂的统一销售价,大号苹果卖0.3元一个,中号苹果0.2元一个,而小号苹果则是0.1元一个。

进入上个世纪80年代后期,蜡果的销售逐渐走向了下坡。东山门大队农机综合厂和校办蜡制品厂在80年代末先后关停。而柴桥镇蜡制品厂在80年代经历了几次厂房搬迁后,员工也逐渐减少,从鼎盛时期的100多人缩减至20余人。到了1997年,柴桥镇蜡制品厂也宣告关闭。

回想起柴桥这三家蜡制品厂几十年的兴衰史,几位老员工显得十分感慨。在梅金富看来,蜡制品厂的关停,一是受手工制作的限制,二是市场发生了变化。“在当时,除去人工费、原料费等,一个蜡果的利润基本在30%~40%之间。虽然从数字上看,这个利润还是比较可观的,但是蜡果的产量却相对比较低,因为是纯手工活,不像机器制作的速度那么快。”梅金富说,一个制作成功的蜡果每道工序都不能少,虽然工厂后来都采用了流水线加工的形式,但从本质上没有提高产出量。而且,从上世纪70年代起,除了蜡制品厂,柴桥镇还建起了玻璃厂、化工厂、纺织厂等一些乡镇企业,蜡制品厂的一些员工被安排过去。“一个蜡果最贵也才卖0.3元,就算有40%的利润,也显得微不足道,而纺织厂、玻璃厂后来都是采用机械化生产,更符合发展形势的需要。”

颜佩飞是最后一批离开柴桥镇蜡制品厂的员工,也是当时蜡制品厂的最后一任副厂长。蜡制品厂关停后,颜佩飞购买了厂里的部分模具,转而自己又办了一家蜡制品厂。“一开始也做蜡果,但是销路不太好,后来就一直改做蜡烛了,现在厂里的蜡烛都是出口到国外。”在颜佩飞的厂里,记者看到了许多造型各异的工艺蜡烛,有水果系列的、鲜花系列的,还有各式各样的人物系列,直看得人眼花缭乱。她告诉记者,蜡果主要的功能就是做装饰品,在以前物资匮乏的年代,蜡果会比较有市场,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市面上新鲜水果多了,再加上更加精致考究的装饰品陆续开始出现,蜡果逐渐退出市场也就不足为奇了。

李月明和蜡果打了一辈子的交道,直到现在,他依然会习惯性地到颜佩飞的厂里去转转,开开模具,教教新员工。也许,那些关于蜡果的美好记忆将一直留驻在这些老员工的心中。

(2012年10月17日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