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袁晨凤 通讯员 赵锡 唐海舟
白峰郭巨的汪永定老人已经不是第一次上总台山烽火台了。花了两小时,慢慢地踩着石阶上烽火台,到达山顶时,老人还是有些气喘。已是古稀之年了,爬山对老人来说已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尽管如此,老人却依旧每隔一段时间便要上山顶,只为摸摸已经修葺过的石墙,仿佛透过那些隐隐的斑驳痕迹,可以重现五六百年前的烽火硝烟。“几百年前的战事,我们也没有亲身经历过,可是祖辈父辈留下来的传说,却是那样的惊心动魄……”老人说。
北仑是“海濡之地”,地处甬江口的南侧,东西两面濒临东海。因这独特的地理位置,北仑在抗击外侮的历史上留下过浓重的笔墨,特别是明朝抗倭时期,北仑是抗击倭寇的前沿哨所。现如今,北仑这块土地上还留存着诸多明清时期烽火台、炮台等军事防御设施。
烽火台,系古代重要军事防御设施之一,是运用点燃烟火来传递来犯敌情的高台。烽火台又称烽燧,俗称烽堠、烟墩,遇有敌情发生时,白天施烟,夜间点火,台台相连,传递消息,是最古老但行之有效的消息传递方式。
明洪武年间,朱元璋为防沿海军阀余党与海盗滋扰,下令实施海禁。海禁时期,因对外贸易交流不畅,导致海贼倭寇猖獗。为抗击倭寇,从明洪武年间开始,陆续在我区建了37个烽火台。但遗存下来,现依然有迹可循的,只有10来个。经区文物部门考证,被列为文物保护单位和文物保护点的目前仅有5个:总台山烽火台、穿山烽火台、虾烽火台、菖蒲山烽火台、东岙山烽火台。
穿山烽火台:抗倭战争中的“后所”
穿山烽火台的遗址位于柴桥街道穿山村西北侧海拔94.6米的炮台岗山顶。平面呈方形,立面呈梯形;上边长17.4米,下边长19米,高4米;用块石垒砌,台面中部内凹。但现在大部分已坍塌,受损严重。据历史文献记载,该烽火台始建于明洪武二十年(1387)。
穿山烽火台所在的地理位置十分显要。站在山顶上,能清楚地瞭望金塘水道、穿山港和大榭岛的敌情,并与后所城西的瞭台山近在咫尺,也可看见西南方东岙山烽火台。通过穿山烽火台昼烟夜火,与东岙山等烽火台互相接应,可以方便地相互传递穿山半岛南部和北部的军情。因地理位置的便利,明抗倭时期,在这个烽火台一带,曾发生过浴血的战斗。
说到柴桥的抗倭战争,不得不说到后所城的建立。元项信禄曾写过一首关于后所城的诗。诗云:卧龙峦耸势凌空,天设岩疆锁浙东。信国深谋先筑址,吴侯伟绩继成功。江环震坎规模壮,楼接兑离羽檄通。奕奕山城禠卉服,雄名千古表寰中。
“当时建立后所城,就是为了抗倭。”柴桥街道方志办孙兆钧说。据新编《镇海县志》记载,元末明初(1368)时,倭寇剽掠我东南沿海,百姓迭遭荼毒。明洪武二十年(1387),朱元璋命信国公汤和筑濒海城以防备倭寇骚扰。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安陆侯吴杰置所,筑穿山所城,调定海卫后千户所官军守御,故名“后所城”,与郭巨的“前所”遥相呼应。当时的所城建造在睡龙山一带,跨山而建。城周围742丈(约2743米),高21丈(70米),宽1丈(约3.3米),并有雉堞1640垛,战楼敌台各6个,吊桥6座,窝铺12个。城池东西两面285丈(950米),深8尺(约2.7米),宽4丈(约13.3米),堑东北两面两道各325丈(约1083米),宽4.5丈(15米)。有土祠、军器局、演武场、瞭望台等各一,造烽堠十座。后所城内辖十百户所,旗军1220名,本卫贴守军120人,守城军火器4126件,并有战船10余只。城墙打造坚固,军事力量配备十分齐全。
据孙兆钧所说,自后所城建起后,因城池坚固,设施周全,军民又同仇敌忾,倭寇虽屡骚扰却未酿成大战。“当时烽火台所在区域还未有多少人烟,基本都是海域。”孙兆钧说着村里流传下来的古老传说,倭寇从海边摸上来后,附近村民一般会好酒好肉招待,让倭寇放松警惕。将他们完全灌醉后,村民合力将倭寇五花大绑赶至海边,在海边杀死,最后将倭寇的尸体搬至穿山北门岭下山坡。至今,该地仍留有“鬼子”坟冢遗迹。
据史料记载,后所城曾打过两次大仗,但最让村民们念念不忘的,是明永乐二年(1404)百户马兴之死。永乐二年四月,倭寇突纠集18艘寇船大举进犯后所,当时城内守军不足,官兵即刻在烽火台上燃起烽火,百户马兴率军迎战,却在奋战中不幸被倭寇刺中腹部,马兴并未立即倒下。倭寇从马兴腹中挑出大肠,马兴拖着大肠依然浴血厮杀,最终精疲力竭而死。马兴死后,士兵激怒奋勇向前,当地百姓受士气鼓舞,也纷纷拿着锄头、斧子加入了战斗,最后援兵赶到,将倭寇一举围擒,漏网倭寇出海而逃。后人记忆里,将此场战役命名为“拖肠大战”。
1404年5月,总兵王友调集了部队出海讨伐倭寇,寇众大败而逃,自此不敢再骚扰。此后百年间,郭巨屡遭寇贼之患时,后所城却一直处于防御中,只作为抗倭的后备力量,城内却再未发生大仗。
总台山烽火台:曾是抗击倭寇第一线
总台山烽火台位于白峰镇东门村总台山山顶,坐西北朝东南,占地88平方米,分为台基、石屋两部分。台基平面呈方形,立面呈梯形,上边长7米,下边长8米,高3.7米。台基四周墙体用块石垒筑,中间用沙土夯筑。台基中部建石屋,面阔2.8米;进深2.5米;高1.82米。9根石柱直接埋入台基内,柱顶开凿子母口,上托条石檩条。屋顶为悬山顶,屋面用条石盖铺,条石跟石檩条接触处,一律开凿凹槽。石屋四壁用乱石垒筑,开南门。据民国《镇海县志》记载,总台山烽火台始建于明洪武二十年(1387),当时称三塔山台。
清代沿用后,升总台,下辖高山、土泽、观山、梅山、虾五个烽火台。因是总台,是所有烽火台中唯一一个建有独立石屋,并在明朝年间有驻兵常年防守的烽火台。
“我们这里,曾是抗击倭寇的第一线。”郭巨千户所第一任掌印总指挥汪友敬的后人汪永定老人说起那段历史,依然感慨万千。
明初,郭巨为昌国县管辖。洪武年间,明朝建立卫所军户制以抗击骚扰浙东沿海各地的倭寇。明洪武二十年六月,朱元璋废昌国县为定海县,并令信国公汤和拓建定海卫。同年,汤和带姚、沈、张、蔡、戴、荆、陆、李、秦、庞、纪、赵、吴、康、汪、林、陈、褚、白、黄、邱、田22姓部下及家属来到郭巨,筑郭巨千户所城。郭巨现今留存下的百家姓多而杂就源于此。千户所城建成后,周长488丈(约1627米),高1.9丈(约6.3米),辟有三门。各门上筑有楼,外设吊桥,罗以月城。有雉堞920垛,警铺13所,敌楼9座,并在三塔山筑烽火台建石屋。郭巨千户所辖10个百户所及6台烽堠,有官吏17人,旗兵1120名分守要道,并置巡检司,弓兵百名,海上巡逻,春夏出巡,秋冬回收守护。清陈继揆有诗云:“携杖碧云颠,苍茫落日悬。江吞孤屿小,山里一城围。世乱兵逃戍,民贫海作田。西郊吾怕过,宿草满新阡。”这首诗说的就是当时郭巨所城的景象。
历史上倭寇在浙江沿海地区的进攻、骚扰,单明朝档案中记载的就有200余次,而郭巨和其他沿海各地一样,同受倭患之害。“从明洪武到嘉靖年间,倭寇整整骚扰了我们近两百年。”汪永定说,郭巨村民抗倭的历史,可凝成一部血泪史。
明朝初年,在郭巨未建千户所城,总台山烽火台也未筑起之时,因信息传递不便,兵力准备也不充足,郭巨几遭倭寇攻陷。郭巨百姓奋起反抗,终因敌我悬殊,惨遭杀戮,房屋被烧,家园被毁,村民家中都被洗劫一空,倭寇却是满载而归。
郭巨千户所城建成后,因防御较严,郭巨所百年内未遭大灾。但嘉靖执政后,任奸远忠,海防松懈,倭寇复猖。嘉靖十九年(1540),由海盗李光头等勾结倭寇盘踞双峙港为巢,其羽翼王直(也称汪直)分队劫掠海上商船,倭势日猖。
嘉靖二十八年(1549)七月,海盗王直勾结象山、大嵩、郭巨等地沿海倭寇,侵扰穿山半岛,郭巨、上阳损失最为惨重。是年10月,海盗陈思盼引倭寇一百余人再次窜入上阳头抢劫,两个村民向穿山后所和郭巨所守军报警。因郭巨所、穿山后所兵力不足,郭巨所驻守总台山烽火台的官兵在总台山上点起烽火向定海卫(现镇海)告急,定海卫指挥刘隆急速率兵支援,陈思盼闻讯落海而逃。
而对于汪永定老人来说,最过难忘的,却是嘉靖三十一年(1552)当时的定海卫指挥樊懋之死,“那是祖祖辈辈口口相传的故事。”汪永定说。
嘉靖三十一年六月二十日,王直再次纠集倭寇几百人,一举攻破黄岩城,复攻郭巨千户所。二十一日半夜,王直利用雷雨天气,郭巨驻军放松警惕之时,从大涂塘塘头山咀上岸,来到了郭巨西门城门外。倭寇渡过护城河,先用长竹竿顶着稻草人试探城头明军的虚实,见城头并不反应,就翻城墙而入。守军惊醒后,时任郭巨千户所第七任掌印总指挥的汪本急忙报告定海卫指挥樊懋。樊懋率军应战,并严守两道城门,不让倭寇从城门中进入。倭寇只能攀城墙登上城头入城。明军与倭寇展开了厮杀,也惊醒了附近的老百姓。很多老百姓,特别是青壮年挥起锄头铁耙就来参战。城里百姓的加入,鼓舞了明军士气,军民并肩与倭寇展开了巷战。在混战中,樊懋不慎被倭寇刺中要害,当场牺牲。总指挥的死当场刺激了作战的官兵和百姓,在时任守御指挥的魏英代替樊懋指挥作战后,军民联合抗倭一直从半夜打到拂晓,战斗中,前来参战的老百姓人数越聚越多,倭寇见势最终只好陈尸城头,从北门逃遁而去。这一场惨烈的战役,为郭巨抗倭史记上了浓重的一笔。
此后,郭巨又遭倭寇两次大的进攻。嘉靖三十二年(1553)五月,倭寇20余人又进犯郭巨。此时,守将黎秀正在远离郭巨的芦花港(今普陀)剿倭,郭巨城内只有几十个守兵,无法与倭寇抗拒。虽第一时间点起烽火,但援兵未赶得及,倭寇烧、抢、杀、掠,郭巨城陷入一片火海之中,百姓未及避者惨遭杀害,郭巨城被夷为平地。朝廷命张经总督剿倭军务,倭寇见势逃海。
嘉靖四十年(1561)四月,倭寇500余人分乘大小倭船40余只又来犯郭巨,这一次郭巨驻军早有准备。驻军指挥向桂督用石头、火器杀死倭寇的攻城先遣队30余人。倭寇扎营在大校场,他们用挖坟墓、焚烧城外草屋来发泄攻城的失败。第二天,倭寇不甘心,在夏家山用软梯30余架攻城,守军反击。这时,郭巨城内的百姓也手拿竹竿、锄头、铁耙等奔上城头与守军一起作战,倭寇最终溃败而逃。
五月,由戚继光会同各县官兵围剿逃窜的倭寇,从宁波追至镇海。戚继光派部分兵力到郭巨,军民配合,战于北门外,倭寇伤亡众多。残匪逃至老羊岗,据险扼守,但在戚家军的猛攻之下,倭寇终于不支,窜往峙头,落海而逃。从此倭患才终于告平。
在郭巨抗倭的几大战役中,总台山烽火台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它是我国东南沿海军民不畏强暴、英勇抗击外敌入侵的历史见证。因其结构独特,保存基本完整,1997年被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被市委、市政府公布为宁波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虾烽火台:现在的烟墩岗
虾烽火台的遗址位于白峰镇下阳村虾自然村以西3.5公里,即童家岙以东、虾岙以西的山咀上。烽火台坐山面海,门朝东南。平面呈方形,立面呈梯形;上边长6米,下边长7米,高3.5米;用乱石砌筑,台面中部内凹。现在顶部已坍塌,上部散落有很多瓦砾、砖块,周围灌木丛生,荆棘密布,但烽火台轮廓仍清晰。据历史文献记载,虾烽火台是总台山烽火台的下辖烽火台,和总台山烽火台建于同一年,即明洪武二十年(1387)。
现在,虾烽火台所在的山叫烟墩岗,山脚称为烟墩峙头,也叫烟墩湾,而山外的海涂地带则称为烟墩浦。“毫无疑问,就是因为那里有烽火台的关系,附近才会这样命名。”虾村村史的编写者王迅川老人说。因为年代太过久远的关系,到底在虾烽火台上曾发生过怎样惊心动魄的故事,具体已无可考证,可是据王迅川老人所说,烽火台建成的历史却比虾成村的历史早了整整275年。
“虾成村于清康熙八年(1669),烽火台却是建于明代的。”王迅川说,一个地方要成为村落,势必是已形成一定规模,拥有一定的人口,并达到一定的经济水平。可是康熙八年之前虾都未成村,是不是就意味着当时住在当地的人口规模还很小。当然,因为有建烽火台的关系,当时附近肯定是有村民居住,但可能居住得零落分散,“所以我推断,明抗倭时期,倭寇即便进来过这里,也不太可能发生大规模的战役。”
根据史料记载,嘉靖二十八年(1549),海盗陈思盼曾引倭寇100余人窜入上阳广头抢劫,作为逃窜的经过路线,可能会途经虾村,但是否在虾烧、杀、抢、掠,已不可考。
“从现有的历史资料来看,我们这个烽火台发挥的最大作用可能就是在总台山烽火燃起之时,顺势施烟点火,将信号传递给其他的烽火台。”王迅川说。
因史料记载不全,虾烽火台的历史终是无缘呈现,可是由乱石堆成的那斑驳的旧时痕迹,却依然静静地诉说着曾经的峥嵘岁月。
东岙山烽火台、菖蒲山烽火台:战火硝烟未及之处
东岙山烽火台和菖蒲山烽火台是位于春晓的两个烽火台,去年底经过文物部门考查,是最新被列为区级文物保护点的。不同于总台山烽火台、虾烽火台及穿山烽火台战火硝烟弥漫,可能因地处山岙的关系,这两个烽火台疑似未遭战争洗礼。
东岙山烽火台的遗址位于春晓镇三山村唤鸠岙东北侧海拔451.2米的炮台岗山顶。站在山顶上,可以看见东侧的菖蒲山烽火台和东北方的穿山烽火台。烽火台平面呈方形,立面呈梯形;上边长6.8米,下边长8米,高3米;用乱石垒砌,台面中部稍内凹,毁坏严重。台西北侧,有三个用块石垒成的圆形轮廓,直径均约2.8米,很可能当时是用来点燃烽火的。据历史文献记载,该烽火台始建于明洪武二十年(1387)。
根据三山村当地老人所讲,当时的东岙山烽火台可能是与穿山烽火台遥相呼应,通过昼烟夜火,互相接应传递穿山半岛南部和北部的来犯敌情。
菖蒲山烽火台应该是目前发现的唯一一座不是明朝建成的烽火台。菖蒲山烽火台位于春晓镇昆亭村西北侧海拔465.8米的炮台岗山顶。站在山顶,能清楚地俯瞰梅山港、象山港和佛渡水道水面,也可以看见东南方虾烽火台和西侧东岙山烽火台。烽火台平面呈方形,立面呈梯形;上边长6.6米,下边长7米,残高1.8米——2.5米;用乱石垒成,台面中部内凹。墙体规整,台面平坦,除西侧角略有坍塌外,保存较完整。据历史文献记载,该烽火台隶属昆亭寨城,很可能建于清康熙八年(1669),多是为抗击当时的海上强盗所建。
除去上述的五座烽火台,区域内有史料记载的烽火台还有梅山烽火台,位于梅山乡里岙村海拔148.9米的烟墩岗,现已损毁严重。小门烽火台,位于白峰镇小门村海拔128米的后山岗。据资料记载,平面呈方形,立面呈梯形,上边长5.2米,下边长6米,高4米。台面中部内凹。司前烽火台,在白峰镇司前村海拔约100米的高山顶。平面与立面形状与前面烽火台相似,上边长8米,下边长9.3米,高3.5米。用乱石垒筑,台面中部内凹,破坏严重。大岙山烽火台,位于戚家山青峙海拔100米的大岙山上。张师山烽火台,位于小港北侧海拔49.5米炮台山巅。竺山烽火台,位于小港北侧海拔9米的竺山山腰上。松止关烽火台,又名嵩子堠,在大榭岛庙山岗。史料记载建于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关旁曾建兵营。长山岗烽火台,位于大碶街道璎珞村南侧的玉几山(俗称炮台山),与阿育王寺正面相望。建于明初,遗址面积约500平方米。四周垒石砌成,周长100米,西侧有一门,相传有大权洞通山下,然今已不可寻。这些烽火台或因历史原因遭受严重破坏,或因地理位置原因一时难以查证,而还未被文物部门调查和登记,这有待于进一步探寻和考证。但作为重要不可移动文物,这些烽火台遗迹应该被更好地保护和利用。区文化部门表示,在条件成熟时,将把我区现已查证的5座烽火台整体打包,作为海防文化的重要见证,申请成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同时,配合区内的森林游步道建设,将烽火台遗址纳入游步道路线中的历史文化景观,将北仑更多的历史文化,展现于众人眼前。可以相信,烽火台遗址如果保护利用得当,必将成为特色爱国教育基地,成为北仑文化旅游的一张新“名片”,向世人揭开其深邃的身份背景和文化内涵。
“同时,也欢迎广大登山探险和历史文化爱好者能帮助我们一同发掘区内未被发现的烽火台,如有相关线索,可与区文物部门或北仑新区时刊联系。”区文化部门有关负责人说。
(2012年9月12日4——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