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北仑往事
32354100000086

第86章 家传手艺何去何从?——新碶老街的手工锡艺濒临绝传

记者 徐喆

都说“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过去,学得一门出色的手艺,相当于捧了个走到哪儿都饿不死的铁饭碗。然而作为新碶老街手工锡艺唯一传承人的贺信华怎么也想不到,从事打锡手艺大半辈子的他却要为这门即将失传的家传手艺而愁眉不展。

日前,贺信华的锡器制作技艺正由新碶街道申报“宁波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手握申遗书,贺信华却惆怅万分。

精致锡器时髦物品,也曾是锡制器具,自古以来就在百姓中流传使用

相传东汉时,佛教已传入北仑境内。因当地居民有拜佛诵经、梵音化箔之宗教习俗,烛台、香炉不仅庵堂寺院有,很多家庭也备有,甚至连女儿出嫁也须陪上一对龙凤烛台。加之本地居民对老酒(即黄酒)情有独钟,渔民、盐民、农民劳动强度大,一天劳作下来,须饮上几盅老酒方得缓解疲劳,这也使得锡制酒壶的使用价值大为提升。从清代至民国,姑娘出嫁,娘家都要陪嫁一套锡器生活用具,如锡茶壶、锡酒壶、锡瓶饭盂、锡花瓶、锡盆等,稍富裕人家更是讲究,锡瓶饭盂四至八只,供桌上的油灯、烛台、香炉、弥勒佛,一应俱全。陪嫁越多,越显身价和富贵。因此,锡器成了当时最时髦的陪嫁物。

除去作为工艺品或身份的象征之外,贺信华说锡器在生活中的实用价值同样不可忽视。锡器作为罐头用于食品保存,其特殊的防潮防腐功能,让上好人参在锡瓶里就算是放上五年也不会受潮。

作为旧时的传统手工技艺,贺信华介绍说,锡器的制作主要是利用了原料锡熔点低,容易制成各种容器的特点。其造型上讲究简约玲珑、收放自然、比例协调,通过造型、装饰等艺术手段体现作品的韵味和意蕴。

迫于生计,父亲结缘锡行

鉴于当时锡器的受欢迎程度,19世纪末,就有本地人去绍兴拜师学锡器制造工艺。20世纪初宁波三福庆巷的虞瑞泰锡业店就是新碶高潮人所开。

作为现今新碶老街上唯一的锡器手艺人,贺信华的锡器制造手艺就传承于父亲贺桂生。

贺桂生出生于1905年,从小家境并不宽裕。和一般贫苦人家一样,为了谋求生计、减少家庭开支,贺桂生11岁的时候,家人托亲戚找关系,将其送到了宁波三福清街上的一家锡业店学手艺。在当时,锡器制作算是一门高档手艺,许多手艺人一般也都奉行“传内不传外,传男不传女”的原则。因此,初到锡业店的贺桂生,头两年只是一味地被呼来唤去地帮师傅抱孩子,或者是烧饭扫地,就连给师傅制锡时打个下手的机会都没有,更别提师傅会正儿八经传他手艺了。可贺桂生天生就有着一股韧劲儿,师傅看他踏实肯干、刻苦好学又任劳任怨,渐渐地便也开始教他手艺。

或许是悟性比较高,加上较之常人投入了更大的热情和努力,16岁时,贺桂生的手艺已经基本成型,就连师傅也常常夸赞他日后必定会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虽然贺桂生的手艺相当好,但是和老艺人相比,唯一缺的还是“经验”。为此,在师傅的建议下,贺桂生回到了老家开始接些生意积累经验。不出20岁,他的手艺便基本成熟。1919年,他便在新碶西街24号开了家贺仁泰锡业店,这便是迄今为止新碶老街上独一无二的手工锡艺作坊。

因贺桂生出色的手艺和良好的信誉,贺仁泰锡业店一度在当地声名鹊起,直至贺桂生82岁离世,也常常有许多客人特地从远方慕名而来。民国时期,贺桂生更是被邀请为阿育王寺制作一尊高1.5米,重达1500公斤的八仙大烛台。完成后的作品高大庄重,颇有气势,这也是贺桂生生前做过的最大的锡品。

子承父业,历遍潮起潮落

出生于1955年的贺信华自14岁起便向父亲学习锡器的制作手艺。父亲贺桂生去世后,作为长子的贺信华便子承父业,接过店面,继续为顾客加工制作锡器,一直延续至今。

上世纪70年代初期,锡业再度达到一个高峰。那时候的贺信华经常受托跑到绍兴、慈溪等地去做,有时忙不过来的时候不得不放弃一些生意。

后来“文化大革命”时期很多模子被打碎,加上之后铝制、不锈钢制品的大量出现,锡业便渐渐地走向没落。1994年,曾经名噪一时的贺仁泰锡业店在时代潮流的裹挟中关闭。

早期,锡器模子的一般制作方式通常是,把蜡烛放在成品锡器前,用烛光将锡器投影到墙上,接着前后移动蜡烛,直到影子大小符合客户要求,然后根据墙上的影子画出模板,最后才做出模板。

而制作锡器的过程中亦有很多需要特别注意的细节,例如锡熔化成液体的时候千万不能碰水,否则就会发生爆炸;用电焊铁的时候一定要穿绝缘鞋,之前也必须要检查是否漏电,否则也有可能会出现安全问题。

除此之外,宁波人做锡还有个特色,习惯在锡制酒壶嘴、烛台的六角边以及香炉脚上镶嵌铜皮,既使得锡器更加好看,也使之不易磨损。

因此,无论是基于其使用价值还是观赏价值,许多“老宁波”都会在家里收藏一两件锡制器具。王大爷就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宁波人,也爱喝点小酒。从前家里装酒的是一把锡酒壶,一用就是几十年。然而一次搬家过程中不小心遗失了锡酒壶后,王大爷喝酒因此兴致大减了,酒还是那个酒,可惜买来的不锈钢酒壶却再也喝不出原来的味儿了。一听说新碶街道有个会制锡手艺的贺师傅,王大爷便特意跑来请求贺信华为自己再打造一把锡酒壶。

近几年来,几乎没什么机会重新拿起打锡器具的贺信华见到王大伯时,不禁一阵心酸:父亲贺桂生与锡器的缘分延续了近70年,从11岁拜师学艺,到80岁还操作不辍。对父亲来说,制锡已经不仅仅只是一项谋生的手段,随着时间的流逝,它已经变成一种习惯和一份发自内心的喜爱。而父亲一生仅收过的其他5个徒弟,现在也已全部改行,除去自己兄弟两人,已无其他传承人,可以说,此项技艺正濒临绝传。

贺信华说,自己平时闲来还会偶尔做做,熟络熟络手法,毕竟是父亲传下来的手艺,真是不忍心看着它失传。这次新碶街道办事处把锡器制作技艺申报“宁波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对这项手艺的重视,也是保护这项传统手艺的一项措施。贺信华说,如果有人对这种传统技艺感兴趣,可以和他进行交流。

(2010年5月14日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