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培育英才:做天下最优秀的父母
32368100000102

第102章 责备孩子需要讲究技巧和艺术

责备孩子的方法会影响孩子的一生,父母不当的责骂,在不知不觉中会伤害了孩子的心灵。而且很容易使孩子朝着和父母的期望相反的方向发展,为人父母者不能不考虑到这种危险性。

绝大多数的父母,要求孩子的行为往好的方面发展,假如他改变的结果,合乎父母所期待、所预料的,那么通常父母会给孩子一些鼓励与赞赏。这在心理学上称为“增强作用”,意即让好的行为能够一再地出现,且恒久地保持下去。

反过来说,当坏的行为出现时,一般都要加以制止,并想办法令它不再继续出现,这时所采取的方法就是“骂”,更严重的就是“打”。这在心理学上称为“负增强作用”,换句话说,就是以“惩罚”的方式,来制止他坏的行为。

在孩子的生活圈里,难免总有吵架、争执,甚至打架现象的发生,父母在这种情况下,通常会采取一种制止的方式。除此之外,如孩子不懂礼貌、不按时做功课、顶撞父母等,都被认为是不好的,于是家庭中骂孩子的情形就相当的普遍,且习以为常了。

父母爱子女,希望他们好,是无可非议的,但是爱子女且希望他们好并不等于父母就可随意责备孩子,毕竟孩子是独立的个人。父母责备孩子之前最好想一想怎么责备才合理,才能让孩子心服口服,从而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1)不应该使用的指责用语

这里主要指出10种不能用于指责孩子的不当用语。

①“别多管闲事!”、“你不如去看书!”

当孩子主动要求帮忙做家务时,父母千万不要以此种态度来阻止孩子热心的参与。因为这样不仅伤害了孩子的心,还剥夺了孩子成长的机会。

②“男生怎么可以抱洋洋”、“女孩子要文静点!”

大多数父母皆认为女孩要像女孩,男孩要像男孩。例如:“男生怎么可以抱洋娃娃!”、“女孩子要文静点!”其实父母如果从区分两性的问题来责备孩子,这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发展。

③“少理他!”、“别跟那群坏孩子在一起!”

保证孩子不受伤害是父母的责任,但这种责备法会限制孩子人际关系的建立,从而使孩子渐渐失去玩伴,以致阻碍了孩子团体性技能的发展。

④“小孩子,少插嘴!”

孩子不懂礼貌时,父母千万别这样责备他,应该对他说:“爸爸现在跟别人聊天,你有什么事待会儿再讲好吗?”这种征求孩子同意的方式,能更好地纠正他插嘴的行为。

⑤“这有什么稀奇!”

孩子有着自己的生活天地,当他兴致勃勃地邀请父母共享他的新发现时,父母千万不要以大人的眼光来奚落孩子,否则会有损亲子之间的亲密感情。

⑥“连这个都不懂!”,“这么笨,猪脑袋!”

父母经常会鄙视孩子的生活经验及智能,这除了造成孩子的自卑心理外,还阻塞了亲子之间的沟通渠道。事实上,这样责备也不见得能激励孩子变得聪明或有能力解决问题。

⑦“你再不听话,我会请老师好好管教。”

有些父母在自己管不好孩子时,经常会诉诸学校老师的权威而加以斥责,例如:“你再不听话,我会请老师好好管教。”或:“老师说,你应该多帮忙做家务。”这种教育的态度,会引起孩子很大的反感。

⑧“人家小华都考100分,你怎么只考了98分!”

父母经常以别家的孩子为例,来批评自己的孩子。例如:“人家小华都考100分,你怎么只考了98分!”这种教育的态度是不当的,会形成孩子排斥、逃避的心理。

⑨“又是你做的!”

父母对孩子采取主观断定的态度,或习惯性的判断方式,是要不得的。“又是你做的!”这句全面否定孩子人格的口语,应改成:“是不是你做的?”

⑩“我不再理你!”、“你永远不要回来!”、“你去死好了!”

当父母极度生气时,也别对孩子讲这种话,因为这是不负责任的,还可能造成孩子离家出走的行为。

(2)责备的音调要轻

责备的言辞,应该用比平常还低的音调来讲比较好。而且不只在责备的时候,用在要向对方诉说、解释时也是很恰当的。耶鲁大学曾经做过一项关于究竟哪一种说话方式比较容易打动人心的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就学生对课程的理解度而言,热辩型、演说型的方式,都不如平稳的语调效果来得好。平稳的语调运用在教育的时候,至少有下面四个意想不到的意义。

低缓的声音比意气用事的吼叫要显得“理性”多了。同样的道理,如果你用平稳的语调来讨论事情,对方在自觉受到理性的对待的同时,也会以理性来处理事情。哭泣的孩子只有受到安抚之后,才可能冷静下来,听父母的劝告。

轻缓的声音,强调这件事只是你们两个人在讨论。如果像要让大伙都知道般地争吵,只会增加彼此的不悦,完全于事无补。另外,悄悄的说话声更容易引起对方听话的兴趣。父母在责骂孩子时,用不想让别人听到的声音,会使孩子保存自尊而心存感激。

不同于平常的语言,会使孩子察觉到这件事的严重性,更会专心地注意听。

低缓的声音在物理的效果上,更容易使人集中精神。也许最初他并不想听人训话,但是反而却倾听到全部的内容。

综上所述,低缓的声音、平稳的语调很容易使对方倾听你所说的话,至少可以防止高声吼叫会把事情搞得更糟。父母应先安抚孩子的激动情绪,使之冷静下来,这样才容易让孩子听父母的。歇斯底里的大吼大叫绝对是百害而无一利的。

(3)让孩子明白被责备的原因

懂得用人之道的上司绝不会谴责属下的错误,当属下犯了错误时,如果上司这么对他说:“不,是我交代得不清楚,你实在没有什么责任!”那么属下一定会坦率地反省自己,然后下决心下次绝不再犯。这就使属下站在上司的立场来反省自己的行为。

同样,懂得教育的父母也绝不会随意地批评孩子,如果父母对自己的孩子说:“你不可以那样!”那是没有什么用的,因为这样的禁止命令,会使孩子养成反抗或不得不服从的机械心理,甚至产生哭泣这种退化的反应,无法使孩子有机会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

教育专家认为当孩子做错或失败时,父母应该像高明的上司一般,先把失败的原因归咎于自己说出这样的话:“都是妈妈教得不好,才会使你没做好!”这样的话,孩子便能学习站在客观的立场来检讨自己的行为,从而养成反思自己行为的习惯。所以动辄责备孩子的父母,是教不出聪明的孩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