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军之中取上将首级,本来就是一件很难的事,如果上将的踪影无处可寻,那就难上加难。不过,张巡毕竟睿智,苦思良策后,张巡想到了妙计,他用蒿做成的箭头射向敌群,终于找到了“敌头”,先制“敌头”,敌军大乱,则为自己解了围。
唐朝时,张巡守卫睢阳(河南商丘县南),敌将安庆绪派尹子琦为先锋,率10万大军攻打睢阳。
尹子琦到达睢阳城外,采取车轮战术,把1000人分为一队,让士兵昼夜不间断地攻城。
张巡亲自登上城头,指挥士兵作战,由于张巡的激励,唐军虽人数不多,但一天之内仍击退了尹子琦的23次进攻。
经过半个月的死守,粮草在睢阳城已成了很严重的问题,张巡的士兵已疲惫不堪,一天之内只能吃一顿饭。朝廷的援兵杳无音信,而尹子琦丝毫没有撤退的意思,大有不攻下睢阳,誓不罢兵之势。
张巡苦无退兵良策,整日唉声叹气,其手下将领南霁云见主帅闷闷不乐,心里也很着急。
尹子琦的军队越聚越多,士气愈来愈高昂,想要击退他们,真比登天还难。
又一次新的进攻开始了,尹子琦的士兵们如下山猛虎,冲上城来,张巡率兵经过拼死搏杀,好不容易才把他们消灭掉。
南霁云向张巡说道:“敌军气势如海啸,只有制住尹子琦,让敌军群龙无首,他们才有可能撤兵。”
“但尹子琦向来都是隐在军中,从不穿华丽的衣服,只骑普通的战马,对峙了这么长时间,我们还不知道哪一个是尹子琦,如何射杀他呢?”
南霁云也摇头叹息,他虽有善射的才能,但此时却是英雄无用武之地。
到了夜晚,张巡举头望月,低头苦想。终于,让他想出了一个好办法。
第二天,尹子琦又叫军队进攻睢阳,张巡命令士兵拿方箭防御,并叫南霁云弯弓听候命令。
敌兵遇到如雨箭矢,均退去。张巡随即叫弓箭手们换上用蒿秆尖做成的箭,射向敌群。
中箭的敌兵拿着“箭”跑向一个骑白马的人身边,并把“箭”呈给那人。
张巡命南霁云:“射那个骑白马之人。”
南霁云弯弓如满月,觑着那人“嗖”的一声,箭如流矢,正中那人左眼。
那人应声落马,敌军顿时慌作一团,军心大乱。
张巡倚城哈哈大笑。
不久,身负重伤的尹子琦只得退兵而去。
以饥饿之卒,抗饱食之师,前景不妙。张巡采用“擒贼擒王”的计谋,也是迫不得已。但他识别敌将的方法,却大出人意料之外。此法并不复杂,却正好是人的思维盲点,很不易想到。
擒贼擒王,就是捕杀敌军首领或者摧毁敌人的首脑机关,敌方陷于混乱,便于彻底击溃之。民间有打蛇打七寸的说法,也就是这个道理。蛇的死穴在七寸,打了蛇的七寸,这条蛇也就完了。人们常说枪打出头鸟,世间大多数人怕当出头鸟,习惯随大流。因此一个组织的形成和发展取决于少数关键人物。一旦关键人物不存在,便树倒猢狲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