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贤当官是为人民服务,不是为帝王服务,是真正的官。阳货算什么东西?请孔子当官,也不看看自己是什么德性!
阳货,亦名阳虎,是鲁国公族季孙氏的家臣,在鲁国很有权势。
鲁定公五年(公元前505年),鲁国执政者季平子刚刚死去,家臣阳货立即囚禁了他的儿子季桓子。从此阳货开始掌握了鲁国大权,成了鲁国事实上的统帅。
当时47岁的孔子在社会上已经很有名望了。阳货为了扩大自己的势力,便想借助孔子的名望来扩大自己的影响,树立贤明的君主的形象。
于是,阳货想请孔子出来做官,多次想和孔子会晤,可是孔子都拒绝了,这是由于孔子与他素有旧怨,孔子17岁那年,阳货曾拒绝孔子参加季氏举行的一次宴会,又把孔子给奚落一顿,使孔子备受打击。
孔子讨厌阳货的为人,交待属下无论阳货怎样邀请,就是不和他见面。但阳货并不甘心,于是他耍了一个花招,想迫使孔子就范。按照当时礼俗,当士大夫向士赠赏礼物时,一旦没赶上士在家里亲自接受礼物,那么,士回来后必须到大夫家回拜,致答谢之意,这是当时社会推崇礼义的结果。
阳货便在这一礼俗上大做文章,他趁孔子不在家时,送去一头蒸熟的小猪,想趁孔子答谢之机逼孔子见面。
可孔子并非等闲之辈,聪明机警的孔子知其用意,为了避开与阳货会面,“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也趁着阳货不在家时,登门回访他,使阳货的计谋无法得逞。
可是,自古冤家路窄,天不作美,在回来的途中又碰上了阳货。
阳货看见孔子走了过来,还离很远便向孔子打招呼:“来!我同你说话。”
孔子无奈只好走了过来,阳货说:“自己有一身本领,而置国家的混乱现状于不顾,悠然置身度外,这样的人,可以说做到了‘仁’吗?”
孔子说:“不能称为仁。”
阳货又说:“一个人很想成就一番事业,却不善抓机遇,屡次失掉机会,这样的人,能说他聪明吗?”
孔子摇摇头。
阳货又说:“时间稍纵即逝,年岁不等待我们呀!要想干一番事业,为什么还不抓紧时间呀!”
孔子听了,说:“我虽然愿意出来做官,但我绝不愿在一个没有名分的国君手下混日子。”
说完,头也不回地走了,把阳货一个人撂在那里发呆。
孔子看穿了阳货囚君篡位的丑恶面目,决心不与这类人同流合污,于是他趁阳货不在家时前去回访,不料却遭到了阳货的诘难。
孔子的回答,有理有据,理直气壮。看来,孔子虽然提倡“学而优则仕”,但这个“仕”,还是有一定条件的,这与当今有些人“有钱便是爹,有奶便是娘”,为了做官而不择手段,确实是高明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