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调气养血:女人养生壹点通
32762400000010

第10章 10 红枣茶--一道补血不可忽略的美味

《神农本草备要》说,大枣能"补中益气,滋脾土,润心肺,调营卫,缓阴血,生津液,悦颜色。"大枣能帮助十二经络畅通,补气,补阴,对于四肢乏力、惊悸等症都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从母校毕业几十年了,每当重大节日,比如"毕业十年"、"校庆"之类的,我都会抽空回去的。记得上次是毕业25周年团聚时,来自天涯海角、各行各业的同学都纷纷来母校报到。

不过,对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我的恩师张老师,她是一位心态特平和,性格特随和的老师,每个学生对她的感觉都非常亲切。这次,十年没见了,我特意在人群中找她。没想到,当我的目光正在追寻时,背后被人轻轻拍了一下,一转眼发现是张老师。十年没见,她竟然还是老样子。

我非常惊讶,怎么快70的人,皮肤还保养得这么好,红光满面,虽说也长有皱纹,但都是一丝丝的纹路,皮肤没有起褶皱,我连忙问她有什么秘诀?她笑了笑说,哪有什么秘诀,无非是年纪大了,很多事情也看得开了,心情好了,皮肤就不会老化得这么快。我说,不对,你肯定有什么秘诀,喝了什么保养品。很多人性格开朗,皮肤照样起褶皱。她想了想说,可能和我喝了几十年的红枣茶有关,不是有句话叫"一日三颗枣,终身不显老"嘛。

经老师这么一提醒,我犹如醍醐灌顶般清醒。人人都怕老,哪怕七老八十了,还希望自己像天山童姥一样,特别是女人,那么,怎样才能青春永驻呢?秘诀就在红枣中。

枣,性温,味甘,入脾、胃经。《神农本草备要》说大枣能"补中益气,滋脾土,润心肺,调营卫,缓阴血,生津液,悦颜色。"大枣能帮助十二经络畅通,补气,补阴,对于四肢乏力、惊悸等症都有很好的治疗作用。民间有"五谷(五谷食品)加小枣,胜似灵芝(灵芝食品)草"之说。中医认为枣可以养血、益气、安神、润心肺、补五脏、治虚损,常将枣用于补气补血(补血食品)的药方中。

我常说,人之所以活着,靠的就是气和血。而对于女人来说,血就更为重要了。女人天生比较容易贫血,而产妇、久病的人就更容易发生血虚之症。一般表现就是面无血色,并且血虚无以滋养肌肉,所以导致四肢乏力,或者更严重些还会出现咳嗽、气喘等气虚之症。对于一些体质虚寒的女人来说,每天多吃一些枣,或者是把它搭配其他补血食品一起熬成粥食用,对补血生气是很有益处的。

另据现在医学研究表明,鲜枣的蛋白质含量较梨高11倍左右,脂肪和糖的含量是梨的2倍,鲜枣含糖量高达20%~36%,比制糖原料甜菜、甘蔗的含量还高。而比甜更重要的是,维生素在枣的身上安家落户,使红枣一下子光荣起来。

枣中维生素C和维生素P含量最高,居各种果品之冠。在鲜红枣中,维生素C的含量比柑橘高7~10倍,是苹果的75倍。一般公认柠檬是含维生素P丰富的代表,但和鲜枣相比,却逊色十几倍。维生素P对健全人体的毛细血管、防治血液病及心脑血管疾患都有一定的作用。膳食中若维生素C缺乏或不足,人就会感到疲劳倦怠,甚至产生坏血病;常吃红枣可使人面色红润,容光焕发。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也是枣儿的"常住户口"。因此,枣有"活维生素丸"的美称。红枣所含的磷、钙也比一般果品高2~12倍。红枣中还含有人体内参与生理代谢的激素---环磷酸腺苷。红枣中还含有14种氨基酸,6种有机酸,36种微量元素等。

另外,红枣还是一种天然的美容护肤食品,它所富含的抗氧化维生素,有延缓衰老的作用。怪不得我的老师这么大年纪了,皮肤却年轻了十几岁,而且,单从外观上判断,她的身体各项指标都要比同龄人要好。

因此,无论是从健康学的角度,还是从美容的角度来说,红枣和女人有着颇为密切的关联。

红枣的做法有多种,可以放在粥里,可以入菜,最为方便的是用三颗红枣泡水喝,这对于办公室的美女们来说,是最为简单、最实用的方法了。

不过,红枣虽好,也要分对象。体质虚、寒凉的女人可以多吃,本身比较燥热的人就不适合多吃。因为红枣甜,多吃容易生痰、生湿导致水湿积于体内,加重水肿症状。如果是外感风热引起的感冒、发烧以及腹胀气滞的人,也不宜食用。同时,因为红枣糖分丰富,糖尿病患者也不能吃。

§§第二章 百病生于气,调好气女人就不生病

中医有"血为气之母,气为血之帅"之说。血无气的统帅和推动,就无法到达身体需要的地方;气无血作为基础,气就变成了身体里的邪火。气虚,人就会疲乏无力、气短懒言、食欲不振、头晕目眩、面色苍白;血虚,人就会心悸失眠、形体消瘦、皮肤干燥、面色萎黄。

气为血之帅。在脏腑之气的作用下,从摄入的饮食物转化成水谷精微,从水谷精气转化成营气和津液,从营气和津液转化成赤色的血液,均离不开气化作用。所以说,气能生血。气旺,则化生血的功能强健;气虚,则化生血的功能减弱,甚则可导致血虚。

气是将军,血就是士兵,将军(气)对士兵(血)具有统摄和固摄作用,使血循行于脉中而不致外溢。气的这种功能,实质上是通过脾统血的功能来实现。若气虚,气不摄血,可导致各种出血病证。

气和血之间,又有相互依存、相互滋生相互制约的密切关系,这种关系可概括为 "一身气血,不能相离,气中有血,血中有气,气血相依,循环不已"(《不居集》)。若血气不和,则百病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