饺子是一种深受老百姓喜爱的传统面食,陕西民间有“舒服莫过躺着,好吃莫过饺子”的俗语。饺子源于古代的“角子”,是由南北朝至唐朝时期的“偃月形馄饨”和南宋时的“燥肉双下角子”发展而来的,距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的历史。
饺子原名“娇耳”,距今约一千八百多年的历史。是深受中国人民喜爱的传统特色食品,是中国北方民间的主食和地方小吃,分水煮的饺子和蒸的饺子,现在也有油煎饺。饺子是年夜饭桌上必不可少的。尤其是在中国北方,包饺子、吃饺子,已成为多数家庭大年夜的一个重要活动。俗话说:“大寒小寒,吃饺子过年。”吃饺子,在春节这个隆重的节日里具有很强的象征意义。
起源
早在三国时期,魏国张揖所著的《广雅》一书中,就提到饺子。清朝有关史料记载说:“元旦子时,盛馔同离,如食扁食,名角子,取其更岁交子之义。”又说:“每年初一,无论贫富贵贱,皆以白面做饺食之,谓之煮饽饽,举国皆然,无不同也。富贵之家,暗以金银小锞藏之饽饽中,以卜顺利,家人食得者,则终岁大吉。”这说明新春佳节人们吃饺子,寓意吉利,以示辞旧迎新。近人徐珂编的《清稗类钞》中说:“中有馅,或谓之粉角——而蒸食煎食皆可,以水煮之而有汤叫做水饺。”千百年来,饺子做为贺岁食品,受到人们喜爱,相沿成习,流传至今。
饺子的传说
相传张仲景任长沙太守时,常为百姓除疾医病。有一年当地瘟疫盛行,他在衙门口垒起大锅,舍药救人,深得长沙人民的爱戴。张仲景从长沙告老还乡后,正好赶上冬至这一天,走到家乡白河岸边,见很多穷苦百姓忍饥受寒,耳朵都冻烂了。张仲景回到家,求医的人特别多,他忙的不可开交,但他心里总挂记着那些冻烂耳朵的穷百姓。他仿照在长沙的办法,叫弟子在南阳东关的一块空地上搭起医棚,架起大锅,在冬至那天开张,向穷人舍药治伤。
张仲景的药名叫“祛寒娇耳汤”,是总结汉代300多年临床实践而成的,其做法是用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药材在锅里煮熬,煮好后再把这些东西捞出来切碎,用面皮包成耳朵状的“娇耳”,下锅煮熟后分给乞药的病人。每人两只娇耳、一碗汤。人们吃下祛寒汤后浑身发热,血液通畅,两耳变暖。老百姓从冬至吃到除夕,抵御了伤寒,治好了冻耳。
张仲景舍药一直持续到大年三十。大年初一,人们庆祝新年,也庆祝烂耳康复,就仿“娇耳”的样子做过年的食物,并在初一早上吃。人们称这种食物为“饺耳”、“饺子”或“扁食”。此后形成传统,人们在冬至和年初一吃饺子,以纪念张仲景开棚舍药和治愈病人的日子。
饺子的历史
三国时已有形如月牙的食品,称为“馄饨”,和现在的饺子形状基本类似。南北朝时,馄饨“形如偃月,天下通食”。据推测,那时的饺子煮熟以后,不是捞出来单独吃,而是和汤一起盛在碗里混着吃,所以当时的人们把饺子叫“馄饨”。大约到了唐代,饺子已经变得和现在的饺子几乎一样,而且是捞出来放在盘子里单个吃。宋代称饺子为“角儿”,它是后世“饺子”一词的词源。元朝称饺子为“扁食”,这种说现代陕西一带仍然沿用。明朝万历年间沈榜的《宛署杂记》记载:“元旦拜年,作匾食”。刘若愚的《酌中志》载:“初一日正旦节,吃水果点心,即匾食也。”元明时期“匾食”的“匾”,如今已通作“扁”。“扁食”一名,可能出自蒙古语。清朝时,出现了诸如“饺儿”、“水点心”、“煮饽饽”等有关饺子的新的称谓。饺子名称的增多,说明民间在春节期间吃饺子的地域在不断扩大。
延伸阅读
关于吃饺子的传说
过年吃饺子有很多传说,一说是为了纪念盘古氏开天辟地,结束了天地间的混状状态,二是取其与“浑囤”的谐音,意为“粮食满囤”。另外,民间还流传吃饺子的民俗语与女造人有关。女
土造成人时,由于天寒地冻,黄土人的耳朵很容易冻掉,为了使耳朵能固定不掉,女在人的耳朵上扎一个小眼,用细线把耳朵拴住,线的另一端放在黄土人的嘴里咬着,这样才算把耳朵做好。老百姓为了纪念女的功绩,就包起饺子来,用面捏成人耳朵的形状,内包有馅(线),用嘴咬着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