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医学文化博览
32851200000109

第109章 药物进补得当亦养生

千百年来,我国历代医家不仅发现了许多益寿延年的保健药物,而且也创造出不少行之有效的抗衰防老的方剂,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人类的健康长寿做出了巨大贡献。

药物养生,也是中医养生方法中的一种。中药学将能够补益正气,改善脏腑功能,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治疗虚证的药物称为补虚药或补益药。药物养生法,正是运用补益中药的调养,来保养生命的方法,这种方法尤其适用于那些体质虚弱的中老年人。

药物养生在我国历史悠久,很多帝王将相和文人士大夫都非常注重药物养生。

宋代著名的大文学家苏东坡对养生颇有研究,还著有《东坡养生集》等书。他到老年仍身健体壮、面色红润、才思敏捷,就是因为他常吃芡实。芡实是睡莲科一年生水生草本植物芡的种仁,因其茎上花似鸡冠,苞形类鸡,故有“鸡头”之称。芡实味甘涩性平,具有滋养强壮、补中益气、开胃止渴、固肾益精等作用。苏东坡吃芡实的方法比较独特:时不时取刚煮熟的芡实1粒,放入口中,缓缓含嚼,直至津液满口,再鼓漱几遍,徐徐咽下。他每天用此法吃芡实10~30粒,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坚持不懈。

药物本是用来治病的,它怎么会起到养生的作用呢?中医学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机体生长发育和生命活动所需要的一切营养物质,都有赖于脾胃供给。肾为先天之本,生命之根,元阴元阳之所在,肾气充盛,机体新陈代谢能力强,衰老的速度也缓慢。由此可见,衰老与脾、肾关系非常密切。所以,要想延年益寿,就要调补肾脾。有些方药就能起到调补肾脾的作用,所以久服便可收到预防早衰、保健防老的作用。

另外,中医理论认为,人之所以长寿,全赖阴阳气血平衡,《素问生气通气论》中说:“阴平阳秘,精神乃治”。每个人的身体都难免阴阳失调,所以,根据阴阳失调的病理变化,确定治疗原则,“补其不足,泻其有余”,调整阴阳的偏盛偏衰,使之恢复相对平衡,这样就能达到养生的目的。

药物养生虽有奇效,但是,如果进补不当,滥用或过量,都会产生种种不利的影响。也就是说,药物养生要有原则。

(1)

无虚不补。补药是针对虚证以使身体强健,无虚之人虽患病也不宜进补。此外,凡遇感冒发热、消化不良等病症时都应暂时停止进补,待外邪已退,病情好转时再继续进补。

(2)

辨证施补。进行药补不可盲目,一定要辨证施补,在明确是阴虚、阳虚、气虚、血虚或五脏中何脏之虚的基础上,因人、因地、因时制宜地进行。

(3)

不宜骤补。中医素来讲究循序渐进,进补亦然。平补、缓补,慢慢调养,才能达到健运脾气、流通气血、平调阴阳、防衰抗老之目的。

(4)

灵活变通。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在生命活动过程中,气血阴阳相互依存,而在虚损不足的情况下,也常相互影响,如阳虚多兼气虚,而气虚也可导致阳虚;阴虚和血虚都可表现出机体精血津液的损耗,阴虚多兼血虚,而血虚也可导致阴虚。因此,补气与补阳,补血与补阴往往相须为用。至于气血两亏、阴阳俱虚之证,则当采用气血双补或阴阳兼顾的办法。

延伸阅读

慈禧太后常食茯苓饼

终年73岁,之所以能长寿,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她坚持食用药膳。从目前已公布的13个补益方来看,慈太后服用

药膳的频率达到78%以上。慈

太后当年为了养身延年,采纳了太医的建议,命御膳房用精白面和粉制成“

饼”经常食用,并且常常以此赏赐大臣。据现代医学检测,含有丰富的麦角醇、

酸、卵磷等,具有利水渗湿、益脾和胃、宁心安神的功用,而且多糖不仅能增强人体的免疫力,还有较强的抗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