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曾长期地存在一个医疗群体,那就是铃医,他们的存在在医药不很发达、交通不很便利的古代为人类的健康和繁衍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铃医”,也叫“走方医”、“虎撑医”、“草泽医”、“串方郎中”、“走方郎中”、“江湖郎中”,是对身负药囊,手持虎撑,周游四方卖药治病的民间医生的泛称。
“铃医”大多数是家传师授,他们有的肩挑药囊,悬挂葫芦;有的背个药箱,手摇铜铃、串铃或弹拍竹鼓;有的铃医还慢步呼喊治病用药及介绍用法及疗效。
铃医中不乏医术高明者,往往能治御医、儒医所不能治的疾病。在《苏沈良方》中曾记载这样一件事,宋代大文学家欧阳修曾患泄泻病,请了很多的儒医来医治,都没有明显效果。他的夫人说,在街市上有走方郎中在卖治疗泄泻的药物,很便宜,才三文钱一贴,听说效果还非常好。欧阳修却不相信铃医,说自己的五脏六腑已经习惯了儒医的医治,换做这些闲杂人等的闲杂药物,自己恐怕受不了。夫人为他的病着急,就暗中买了一贴,加入儒医开的药物中让他服下,结果欧阳修的病竟然好了。这时,夫人才告诉他实情。欧阳修很惊奇,就找到了这位铃医,重金感谢。
清代名医赵学敏十分重视历代铃医的医术方药经验,并曾汇编成书,这部书名叫《串雅》。
赵学敏家有一个“养素园”,父亲在园中开辟了一块种植药草的园地,专供他和弟弟学医使用。中年以后,赵学敏并不满足于“养素园”中的收获,他毅然走出家园,到民间去。长期的民间生活,使他发现民间蕴藏着丰富的医药知识,然而民间的防病、治病经验,历来都得不到重视,这都是因为人们看不起民间医药。赵学敏决心将民间医药经验汇编成书,让千百年来一直被视为“小道”的民间医药,登上大雅之堂,并将书名定为《串雅》。《串雅》分为《串雅内编》、《串雅外编》,各有四卷。
《串雅》总结了铃医行医的特点是简、便、廉、验。所谓“简”,是说其药物组成往往只是一两味药,很少有十味的大方;“便”就是说用药都是随手可得的,即“山林僻邑,仓卒即有”;“廉”是说药物不取贵重;“验”是指药“下咽即能去病”,疗效务必确凿。显而易见,铃医正是因为这些特色,才能立足并取信于民。
《串雅》还总结了铃医治病的方法,即多内外兼治,但对外科疾病和奇病杂症治法较为娴熟。如对外疡、疥、癣、瘤、痣有很多外用方药,而对无痛拔牙、烫伤、溺水、中恶卒死等也各有招术。铃医治疗方法多种多样,针灸、拨罐、膏药、填脐、涂掌、烘、蒸、熨吸等等,无所不能。
此外,铃医一个突出的特点是他们有自己的一套“行话”,如把以虎撑为行医标记的铃医称为虎刺;把手持药囊的铃医称为无且囊;把带有用以取牙的马口铁小筒的铃医叫折脆;把持竿布、卖膏药的铃医叫货软;药上行的叫顶,下行的叫串,串顶以外的方法叫截法……总之,铃医奔走于乡间,栖宿寺庙,医治民众疴疾。他们始终恪守着“扬仁义之德,怀济世之志”之教诲,妙术施治,求取薄利,屡化沉疴恶疾,深受群众信赖。
知识小百科
“虎撑”的由来
“虎撑”,也叫“虎衔”、“串铃”,一般为铁质,呈车轮状,内有铁珠,摇动后会响,是走方郎中的标志。走方郎中每到一处,就摇晃手中的“虎撑”,表达召唤应诊之意。据说,“虎撑”最早源于孙思邈。
有一天,孙思
进山为人看病,在路上被一只老虎拦住。孙思
想要逃走,已经来不及了,他就拿起担草药的扁担准备搏斗。可是,老虎并没有攻击的意思,只是张大口喘着粗气,神情痛苦,且有哀求的神色。孙思仗着胆子近前一看,原来是一个锐骨卡住了老虎的喉咙。此时,孙思想为老虎拿出兽骨,又怕老虎因痛而兽性发作咬伤自己。忽然想起药担子上有个铁圈,就拿来放进虎口撑住老虎的上下,顺利取出了锐骨。被救的老虎摇动尾巴点头致谢。此事传开后,走方郎中纷纷效仿,铜环成了外出必备之物。后来有人将铜环改成摇铃。摇铃唤诊被美誉为“虎撑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