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仲景的医学理论对中国古代医学的发展和人民的健康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且对东南亚各国的影响也很大。后人研究他的医理,敬仰他的医术和医德,称他为“医圣”。
张仲景(约150—219),名机,字仲景,东汉末年人,与神医华佗大约同时代。家乡在今河南省邓州市境内。
在唐代甘伯宗《名医录》中有一段话:“(张仲景是)南阳人,名机,仲景乃其字也。举孝廉,官至长沙太守。始受术于同郡张伯祖,时人言,识用精微,过其师。所著论,其言精而奥,其法简而详,非浅闻寡见者所能及。”也就是说,张仲景年轻时,曾被当时社会授予他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廉洁奉公的优秀青年的荣誉称号,即“举孝廉”。至于他是否做过长沙太守,史书上没有明确记载,但后代医生大多用“长沙”作为张仲景的代称。张仲景跟随同乡张伯祖学医,其医术却“胜于蓝”。
用医术替代巫术
封建社会,巫术盛行,巫婆和妖道乘势骗取钱财。不少贫苦人家因请巫婆和妖道降妖捉怪,用符水治病,结果落得人财两空。张仲景对此非常痛恨。有一次,他遇见一个妇女,一会儿哭一会儿笑,总是疑神疑鬼。病人家属要请巫婆为她“驱邪”。张仲景观察病人的气色、病态,询问了有关情况后,对病人家属说:“她根本不是什么鬼怪缠身,而是‘热血入室’,受了较大刺激造成的。”征得病人家属同意后,他为病人扎了几针。几天后,那妇女的病慢慢好起来,疑鬼疑神的症状也消失了。从此,一些穷人生病后,便不再找巫医,而去找张仲景了。
望眉诊病
传说张仲景第一次见到“建安七子”之一的王粲时,王粲还是个20多岁的青年,他对王粲说:“你已经患病了,应及早治疗。否则到40岁,眉毛就会脱落,再过半年就会死去。如果现在服五石汤,还可挽救。”王粲听了很不高兴,自认文雅、高贵,身体又没什么不舒服,便不听他的话,更不吃药。过了几天,张仲景又见到王粲,就问他:“吃药没有?”王粲骗他说:“已经吃了。”张仲景认真观察他的神色,摇摇头,严肃地对王粲说:“你并没有吃药,你的神色跟往时一般。你为什么讳疾忌医,把自己的生命看得这样轻呢?”王粲始终不信张仲景的话,到40岁那年眉毛果然慢慢脱落,眉毛脱落后半年他就死了。
个体化治疗方法
张仲景对中国医学的贡献之一,就是创造了个体化治疗方法,也就是现在医学界所说的辨证论治。辨证论治,是运用各种诊断方法,辨别各种不同的症候,对病人的生理特点以及时令节气、地区环境、生活习俗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其致病的原因,然后再确定恰当的治疗方法。
有一次,两个病人同时找张仲景看病,都说头痛、发烧、咳嗽、鼻塞。张仲景给他们切脉后,确诊为感冒,并各开了剂量相同的药。结果一个病人病情更加严重,而另一个人病人的病情却好了大半。张仲景很奇怪。后来想起诊脉时,第一个病人手腕上有汗,脉也较弱,而第二个病人手腕上却无汗。于是他立即改变治疗方法,结果那个病人的病情很快便好转了。这是促使他实施“辨证论治”的一个实例。
张仲景高尚的医德和医学上的贡献,使他在中国医学史上享有殊荣。张仲景的影响还远播日本、朝鲜、东南亚一些国家。今天日本的汉方处方和成药制剂中,大部分仍是张仲景的方子。
延伸阅读
张仲景唤醒“醉婴”
一天,张仲景行医来到一座府城。城门口人头攒动,在争看一张告示。原来本地五十七岁的知府十世单传的儿子一出娘胎就生了病,正张榜寻医呢!张仲景思索良久,撕下告示。
知府见来者衣衫
,却似乎胸有成竹,疑惑间还是将他带到孩子跟前。内室已站满了府城里有名的医生。张仲景不搭话,只仔细观察病婴。他开婴儿的小嘴看了一下,拿起小手抚摸一会儿,沉吟片刻,轻轻地点了下头。随即吩咐其家人在砖地上铺一张芦席,泼上两桶井水,把婴儿放在上边,又扯下一根头发,插进婴儿鼻孔,轻轻地捻动。不到半个时辰,婴儿手脚舞动,“哇”地一声哭了。全场哗然。知府忙问缘由,张仲景解释道:“婴儿母亲怀孕期间饮酒过度,故胎儿酒醉未醒。”众医生面面相, 自愧不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