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时珍所撰写的《本草纲目》是中国医学史上的瑰宝,而李时珍本人的经历更是颇具传奇色彩,被尊为“医中之圣”,为我国的医药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不仅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也是公认的世界文化名人。
李时珍(1518—1593),字东壁,号濒湖,湖北蕲州(今湖北蕲春)人。李时珍出生于一个中医世家,他的祖父是位“铃医”,即晃着铃挡走街串巷看病的医生,地位低下,默默无闻。李时珍的父亲李言闻,曾为皇家御医。
不平凡的名字与出生
关于“李时珍”这一名字,大有来历。据说,李言闻在一天行医之余,到湖里打渔,半天什么也打不到。最后一网撒下去,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拖上来一看,竟然是一块石头。李言闻没想到,这块石头乃是湖神。湖神对李言闻说,你家娘子快生了,我是来贺喜的。李言闻赶快跑回家,正好李时珍落地。所以李时珍最早的名字应该是“石珍”,是李时珍的母亲张氏误把“李石珍”当成了“李时珍”。就在当晚,李言闻还做了一个梦,梦见铁拐李前来贺喜:“石珍石珍,百病能诊,做我高徒,传我医名。”如此说来,李时珍不仅名字不凡,还是铁拐李的徒弟。此外,据《李时珍传》记载,李时珍出生时“白鹿入室,紫芝产庭”,呈现祥瑞。所以李时珍“幼以神仙自命”,觉得与凡人不同。当然,这些传说多来自民间的杜撰,但却可从中看出人们对李时珍的景仰之情。
无望的科举之路
李言闻觉得医生地位低下,就希望儿子李时珍能够通过科举考试获得功名。李时珍14岁时就中了秀才,这使父亲大喜过望,以为愿望终会实现。然而,李时珍连续参加了三次科举考试,都以落第告终。第二次科考时还由于过度的用功和劳累得了骨蒸病,连续高烧不退,险些丢了性命。从此,李时珍和家人对科举心灰意冷,李时珍也转而学医。
医术医德并举
从开始学医到独当一面,成为一名独立的职业医生,李时珍只用了不到4年的时间。25岁时,李时珍已经成为一名有独立行医能力的医生,而且名声越来越大。1556年,湖北楚王的世子突然得了暴厥症,俗称抽风,找了很多医生,都没有治好。楚王很着急,慕名请来李时珍,一贴药后,竟神奇般地药到病除。为了报答李时珍,楚王委任李时珍主管王府里的祭祖,官居七品。然而李时珍既不愿意和外界隔绝,也看不惯王府里的炼丹炉,所以经常外出为人看病。李时珍不仅医术高超,而且医德感人。凡是碰到流离失所的穷人,他和父亲有时大量提供药物,连药费都不收。
为修本草以身试药
李时珍之所以花了将近40年的时间,编写著名的医学著作《本草纲目》,就是因为他在医书编著上重实践、重考查、重验证。
当时传说曼陀罗花“笑采酿酒饮,令人笑;舞采酿酒饮,令人舞”,意思是能使人产生幻象,神乎其神。但这种花也有毒性。为了判明曼陀罗花究竟有没有传说中的功能,李时珍决定拿自己的身体做试验。他采来曼陀罗花后酿成酒,喝到半醉半醒之间,让一个人在自己面前哈哈大笑,这时李时珍会跟着一起笑,否则无用。李时珍冒着生命危险,验证出曼陀罗花的麻醉作用必须有外界的引导,并不像传说中的那样神奇。至此,李时珍重新判定了这味重要的药物。
研究李时珍的著名专家唐明邦教授曾评价李时珍说:“李时珍对后世的影响,除了医学、药学、博物学等方面,还突出地表现在他的坚忍不拔、勇于探索的创造精神;实事求是,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救死扶伤,与人为善的高尚医德。”
延伸阅读
李时珍以医罚恶
传说有一年除夕,李时珍从外地采药归来,刚回到家里就有人大呼小叫敲门。开门一看,原来是州官手下的马三在门口叫喊。马三名声很坏,平日里狗仗人势。马三说:“州太爷叫你去一趟。”李时珍问是不是州官得病了,马三说:“老爷身体康泰,怎么会得病呢?”李时珍很聪明,马上明白了州官是想让自己开一副保养、长寿的方子。于是说:“马大人,谁家不过年,我开个方子你带回去不就可以交差了吗?”马三兴冲冲地拿了李时珍的方子,回去后交给州官,州官一看,差点没背过气去,方子上写着:“千年陈谷酒,万载不老姜,隔河杨搭柳,六月瓦上霜。连服三万七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