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历代艺术画廊
32864500000016

第16章 文徵明:温润秀劲,稳重老成

文徵明,擅长诗文书画,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真卿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绘画上,师法沈周,典雅秀丽,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书家生平

文徵明(1470~1559年),原名壁,以字行。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曾官翰林待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

文徵明早年仕途不顺。从年轻时开始考秀才,一直到53岁还没能考取,白了少年头。54岁时工部尚书李充嗣以他拥有大才,推荐他到京城,经过吏部考核,被授予翰林院待诏,这是一个薪俸非常低的职位,因此后世称他为“文待诏”。当时,他的书画已经极负声名,向他求书画的人很多,因此遭到翰林院同僚的嫉妒和排挤,为此,他心中闷闷不乐。到京后的第二年就上书请求辞职回家,三年中打了三次辞职报告才获批准,57岁辞归出京,放舟南下,回苏州定居,自此致力于诗文书画,不再求仕进,以戏墨弄翰自遣。晚年声誉卓著,号称“文笔遍天下”,购求他的书画者踏破门槛。

文徵明享年90岁,拿着毛笔作书时去世了。他的门生遍天下,被人称为“吴门画派”,他是这个画派中最长寿的一位。

艺术风范

文徵明的诗、文、书、画俱佳。他和沈周、唐寅、仇英合称“明四家”;与唐伯虎、祝枝山、徐祯卿并称“江南四大才子”(也称吴门四才子)。他擅长于各种字体,尤其以行书、楷书为人所称道,名重海内外。

文徵明学字从苏(轼)字入手,后来又跟随李应祯学书,李应祯的书法平正婉和,清润端方,虽非书法大师,却是一位书法教育家。他是文徵明的岳父,又是文徵明的启蒙老师。他除了把学书心得悉数传授给文徵明外,还鼓励他突破传统,自创新格。文徵明22岁时,李应祯看了他的苏体字,对他说:“破却工夫何至随人脚?就令学成王羲之,只是他人书耳!”这些话影响了文徵明一生。

文徵明的书法温润秀劲,稳重老成,法度谨严而意态生动。虽无雄浑的气势,却具晋唐书法的风致。他的书风较少火气,在尽兴的书写中,往往流露出温文的儒雅之气。也许仕途坎坷消磨了他的英气,而大器晚成却使他的风格日趋稳健。王世贞在《艺苑言》上评论说:“待诏(文徵明)以小楷名海内,其所沾沾者隶耳,独篆不轻为人下,然亦自入能品。所书《千文》四体,楷法绝精工,有《黄庭》、《遗教》笔意,行体苍润,可称玉版《圣教》,隶亦妙得《受禅》三昧,篆书斤斤阳冰门风,而楷有小法,可宝也。”

文氏小楷

文徵明的小楷精细工整,师法钟繇、王羲之、王献之、虞世南、褚遂良、欧阳询,法度谨严、笔锋劲秀、体态端庄,风格清秀俊雅,八十岁以后的小楷,尤其见功夫。他的传世墨迹很多,有小楷《前后赤壁赋》、《顾春潜图轴》、《离骚经九歌册》等。其《离骚经》系晚年作品,笔画坚挺刚健,结构匀称端庄,是书坛珍品。在《离骚经》作品后面,有一段鹿坪获观记云:“文待诏小楷有明代书家之冠,此又文书小楷之冠,洵至宝也。”从这段跋语中,可以得知文徵明小楷的成就以及《离骚经》在其小楷作品中的独特艺术地位。

延伸阅读

文徵明与收藏

明以书画名重当世,在从事书画创作的同时,也喜好收藏,是著名的鉴识高手。姜绍书在《无声诗史》中说他“居间客过从,焚香煮,谈古书画彝鼎,品水石,道吴中旧,使人忘返,如是者余三十年”。

明常为三吴的收藏大家们“掌眼”。大藏家华夏的“真赏斋”秘品大半都曾为他所鉴别,他将其中的一些晋唐法帖刻入《停云馆法帖》。同时他家的藏书楼“停云馆”和“玉兰堂”也藏有很多唐宋珍品。其藏品上大多有戳记,主要是“明”“仲”“文仲子”等收藏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