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应当努力奋斗,有所作为。这样,我们就可以说,我们没有虚度年华,并有可能在时间的沙滩上留下我们的足迹。
――(法国)拿破仑
【经典事例】
在美国一所教堂里,泰勒牧师对学生说,谁要是背出《圣经?马太福音》中第五章到第七章的全部内容,他就邀请谁去西雅图的“太空针”高塔餐厅参加免费聚餐会。
《圣经?马太福音》中第五章到第七章的全部内容有几万字,即使是成年人背诵起来都有相当大的难度。所以,尽管参加免费聚餐会是许多学生梦寐以求的事情,但他们大部分都望而却步了。
然而,班上一个11岁的小男孩却把这件事情记在了心里。他回家告诉母亲,母亲说:“如果你想去,你就竭尽全力把它背下来。看似不容易,只要你花时间、尽全力去做,就没有困难。”
几天后,小男孩胸有成竹地站在泰勒牧师的面前,从头到尾、一字不落地背了出来。牧师不禁好奇地问:“你为什么能背下这么长的文字?”男孩回答:“我竭尽了全力!”
16年后,男孩成了世界著名软件公司的老板,他就是比尔?盖茨。
【智慧点拨】
牧师的学生不只比尔?盖茨一个人,为什么只有他能够获得这次难得的机会?为什么16年后全世界的人都知道“比尔?盖茨”,而不是其他学生的名字?这一切并不是偶然,因为他在11岁时就具备了一个品质:认准了目标,尽全力去完成。
比尔?盖茨的这种品质与他父母对他的教育分不开,母亲的鼓励,让他在实践中证明了尽力而为的好处。曾有一句谚语这样说:“失之毫厘,差之千里。”原意是指细微的失误,可导致巨大的差错。但也可以理解为,因为差一点而失去了整个机会。
任何一位父母都希望孩子有自己的理想,有成功的事业和美满的生活。而这些成功和美满,如果不具备“尽力而为”的精神,也只能在得过且过中无聊度日。很多人都在抱怨时运不济,但从来没有反思过自己是否尽力。
所以,请父母一定要给孩子的品质中种下“尽力而为”的种子,只有孩子愿意尽全力去做任何一件事情,事情不但会做成功,孩子的人生一定是灿烂而没有遗憾的。
【参考建议】
孩子做事是否尽心尽力跟父母对他的培养分不开,如果孩子能养成“要做,就做尽力做好”的习惯,孩子就会把这种惯性用在遇到的每一个事情中。而每一件使事情都会反馈给孩子应有的收获。
1.做尽心尽力的父母。
父母的行为以及所营造的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影响很大。比如,家用电器的某一个部分坏了,父母是立刻找到合适的工具和零件去修补,以保证电器的正常运转,还是随便找了个零件的替代物安上去,凑活着能用就行了。这两种方式表现了父母的两种态度,而后面的态度让孩子学会了:差不多就行。
孩子如果在这种氛围下成长,那么,“凑合”就无形中成为孩子对待事物的态度。这种态度一旦成为孩子的性格,“尽心尽力”就离孩子很远了。
因此,父母一定不能小看家庭生活中的任何一个细节,因为细节积累起来就会影响孩子的个性和习惯。父母一定要把“尽力做好”的态度让孩子看到,孩子才会进一步学会。
2.给孩子适当的“理想教育”。
孩子是否会尽全力去做一件事情,也要看孩子对这件事情的重视程度。当孩子非常重视要做的事,心想着一定要达成目标的话,这种信念就会推动孩子去尽全力完成。只要父母不忽略对孩子的“理想教育”,孩子的这种信念就会逐渐形成。
蔡浩然从小对书法感兴趣,父亲也很支持他学习书法。当书法老师展出的作品时,父亲就引导说:“浩然,你想想不想把书法学习到如此程度?”浩然点点头,父亲又说:“那我们从现在开始,就要听老师的话,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久而久之,你在书法方面一定会有成就。”
于是,在浩然学习书法的过程中,父亲协助他设定了短期目标、长期目标和未来的理想,并在实施的过程中,鼓励他努力完成。当浩然泄气了,父亲就提醒他别忘了自己的理想。浩然一想到自己要达到的长远目标,就会尽力去完成每一个小目标。时间一长,浩然做任何事情都习惯了先制定目标,然后尽力而为,最后的结果都很不错。
所以,父母应该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注入“理想教育”,也就是“目标教育”。只有孩子有坚定的理想,“尽全力去做”就是自然而然的反应了。孩子也会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形成良好的做事习惯。
3.让孩子变得勇敢。
孩子做任何一件事情都会有困难,当困难当头,孩子是选择尽全力克服困难、完成使命,还是就此罢休。一个敢于尝试的孩子,其信念中就隐藏着“尽力”的想法;而一个遇到困难退缩的孩子,在偷偷告诉自己:“不行就算了!”这样的孩子很难“尽全力”做事情,因为他的力量都被害怕夺走了,即使“用力”了,这个力量也相当有限,孩子一生只能生活在遗憾中。
父母要鼓励孩子去尝试,不要害怕失败,即使失败了也不要过分责备和埋怨孩子。孩子只有在摸爬滚打中练就自己勇敢的个性。遇到任何事情,才会发挥自己最大的力量去完成。
【金玉良言】
一个能尽全力做事的孩子,在人生的道路上一定会比敷衍了事的孩子收获得多。而如何培养孩子尽心尽力做事的习惯,其根本,要看父母如果对待家庭的琐事、自己的事业等问题。只要父母有尽全力做事的习惯,孩子就不会敷衍了事。因为,孩子最崇拜的父母的人生字典里没有“应付”二字,这种态度会完完全全、不打折扣地“遗传”给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