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你将得到两个快乐,而如果你把忧愁向一个朋友倾诉,你将被分掉一半忧愁。
――(英国)培根
【经典事例】
一天,一位母亲和8岁的女儿坐在公园的椅子上休息。母亲拿出了从家里带来的饼干等零食,准备和女儿一起分享。不一会儿,一个小男孩和奶奶也坐在了旁边的椅子上。小男孩看到这边的情景,不由自主地走了过来。这位母亲拿出一袋独立包装的饼干,给女儿说:“去给这个小弟弟一袋。”女儿毫不犹豫地把饼干给了小弟弟,还说了声:“弟弟,请你吃饼干!”
小男孩的奶奶看到之后,忙说:“哎呀,快谢谢小姐姐。”
“谢谢小姐姐。”伴着小男孩稚嫩的声音,四个人都笑了。
【智慧点拨】
这一幅公园内和谐的画面,如果缺少任何一个人的“表演”都是不完美的。小女孩能够毫不犹豫地把饼干给素不相识的弟弟,可见她平时所受的家庭教育中一定有“分享”的内容。而小男孩奶奶大方的接受和感谢,让每个人在“施与”和“接受”中感受到了分享的快乐。
分享不外乎分享物质和分享精神。但从分享物质而言,自古就有一句老话“财散则人聚,财聚则人散”,这里面的“财”不仅仅指的是钱财,更广泛指是物质。当一个孩子学会了与他人分享物质,自然就有了良好和广泛的人缘。
而且,当一个人遇到让自己高兴的事情时,都会急于告诉最亲密的亲友。这个急于告知的行为表示出:与他人分享是一个人最本能反应。如果孩子遇到快乐的事情时,根本不想与任何人分享的话,说明孩子的内心是落寞和孤独的。
因此,如果父母不想让孩子活得自私和孤独,就一定要培养孩子与人分享的习惯。因为与人分享是快乐的根本。
【参考建议】
孩子在学着与人分享的同时,就是在舍弃自私和吝啬。这个过程,孩子更可以体会到精神上的喜悦。那么,父母要如何帮助孩子呢?
1.父母要学会分享孩子的给予。
“分享”是一个双向的互动过程,一方愿意把自己的东西“分”出去,而另一方也很愿意“接受”,如果少了任何一方的动作,都不能算是成功的分享。作为父母,都希望孩子能够大方地把自己的东西与他人分享,但是,父母有没有扮演“接受”的角色呢?
很多时候,当孩子主动把食物给父母,父母是不是会说:“你吃吧,妈妈不吃!”有的父母甚至会不耐烦地说:“顾好你自己就行了。”父母的这种回应就是在拒绝孩子的分享,时间一长,孩子因怕遭到拒绝就不愿意分享了。
因此,父母应该大大方方地接受孩子的给予,如果实在不想吃,也可以说:“谢谢,你先放到这里,妈妈一会儿再吃!”这样,孩子至少能感受到父母愿意接受的。如此一来,父母和孩子之间就真实地把“分享”落实在自己的生活中了。
2.让孩子明白“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的道理。
儒家经典《弟子规》有一句“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意思是,当遇到吃饭、入座等时刻,应该年长者先来,而年幼者在后。如果孩子懂得这个道理,并试图去做时,孩子的分享意识就从礼让中自然建立起来了。
母亲在女儿诺恬3岁时,就引导她落实《弟子规》的这句经句。无论家里有什么水果食品,当诺恬想吃的时候,母亲都会提醒她,先给爷爷奶奶,再给爸爸妈妈,最后是自己。教过几次之后,小诺恬都能主动先让长辈们吃,然后再给自己。
而且,每次开饭时,母亲都不会让诺恬第一个坐上去。因为当孩子急于第一个坐上去时,心里想到的一定只有自己。而这种自私的念头,会阻碍孩子分享意识的形成。
由于诺恬母亲对其良好的教育,她上小学后更是经常把自己的食物、玩具借给同学们玩,同学们都很喜欢和她在一起。
因此,父母可以让孩子在“先后顺序”中自然养成分享的观念。一个懂得“长者先、幼者后”的孩子所表现出来的是礼让。“与人分享”对于这样的孩子而言,是再容易不过的一件事情。
3.让孩子懂得,适当的“享”是一种礼貌。
父母在培养孩子分享意识的同时,是否注意培养孩子“享”的意识。比如,当别人很热心地把东西给孩子的时候,孩子是不是很直接地说:“不要!”此时,父母该引导孩子说声“谢谢”来感谢对方的好意。
我们在生活中,可能会遇到一方很热心地要与人分享,而另一方也很固执地不接受分享,此时,会让分享者很尴尬。父母要让孩子明白,“接受”有时也是一种礼貌。
4.成全孩子的精神分享。
当孩子特别愿意给父母讲述身边发生的事情时,父母一定不要拒绝孩子或者打击孩子,应该耐心倾听孩子的讲述,认真和孩子沟通想法,正确引导孩子的思想。父母的这种态度就是在成全孩子的精神分享。
一个人的一生中,能找到一个可以分享的精神的对象是很不容易的事情。因此,父母在孩子小的时候,就要扮演这样的角色。如果父母总是打断孩子的语言,如果孩子再在学校也找不到一个能聊天的朋友的话,孩子就无法在实践中学会与人分享精神世界。那么,孩子的内心无疑是冰冷而孤寂的。
【金玉良言】
一个愿意与他人分享的孩子总是生活在满足和快乐中,因为分享的过程不是失去,而是得到。父母用心培养孩子的分享意识是给孩子建立幸福生活的基础。而培养的同时,父母更应该以身作则地把“不吝啬”、“大方给予”、“欢喜接受”等高尚品质展现在孩子面前。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学会与人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