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影响孩子一生的100个好习惯
32869100000018

第18章 让兴趣成为学习的动力

孩子学习成绩的好坏,与他是否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有着重要的关系。这些良好的习惯包括,是否有学习计划,想象力是否丰富,记忆力如何,会不会细致观察,是否能够集中注意力,课堂上是否积极发言,是否掌握了预习、复习、考试的方法和技巧,是否会使用工具书,是否重视实践,甚至是否会休息、懂得劳逸结合,等等。看起来,这些都是一些“小事”,但孩子如果把这些所谓的“小事”都培养成了自身的习惯,那他就一定会学习,具备强大的学习力,取得好成绩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我认为对于一切情况,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

――(美国)爱因斯坦

【经典事例】

郑阳从5岁开始学习钢琴,为了支持女儿学琴,爸爸专门托国外的朋友买了一架进口钢琴。可是至今这架钢琴已经闲置5年了,除了刚开始时弹了一段时间,后来几乎就再也没有弹过。

一天,郑阳看见同学古筝弹得非常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向爸爸妈妈表达了学习古筝的想法。爸爸担心女儿是3分钟热度,于是问:“这次你决定学多久?”郑阳不好意思地说:“不知道,反正我挺喜欢的。”爸爸继续问:“那钢琴呢?”郑阳继续说:“我不是不喜欢钢琴,而是那架钢琴太昂贵了,我怕弹坏了。”这时爸爸才恍然大悟,原来是昂贵的钢琴让女儿产生了压力,所以使她失去了兴趣。

第二天,爸爸买了一架古筝,并对她说:“阳阳,爸爸给你买了一架古筝,你放心,这次的古筝很便宜,是最一般的那种。你先慢慢学,如果没兴趣了也没关系,反正不贵。如果有兴趣,爸爸日后再给你买架好的。”听了爸爸的话,郑阳欣喜万分,受到爸爸莫大的鼓励。

后来,郑阳果然对古筝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且使之成为她的一项特长。

【智慧点拨】

兴趣是孩子在没有压力、没有负担的条件下产生的。郑阳为什么放弃了钢琴?因为昂贵的钢琴寄予的是父母很高的期望,过大的压力使她逐渐丧失了兴趣。而学习古筝完全没有压力可言,又得到爸爸的支持,自然对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大多数人都有一种体验:一旦对某个问题或知识感兴趣了,就会全身心地投入,集中精力,带着极大的热情去学习。但是如果对某一事物没有兴趣的话,任凭勤奋努力都难以在这一领域成为出类拔萃的人。

一项调查表明:孩子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使大脑处于最活跃的状态,可以增强他的观察力、注意力和记忆力。由此可见,兴趣是一种积极的学习态度,它是孩子的智力得以发展的必要心理条件。

兴趣是一种心理倾向,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靠后天环境影响形成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孩子的学习、探索过程中形成发展起来的。所以,父母要想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要想培养孩子某一方面的特长,长久的兴趣是关键。

【参考建议】

儒家经典《论语》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意思是说:知道一门知识的人,不如喜欢它。喜欢它,不如从心里以他为兴趣。这句话揭示了学习最重要的不是内容,兴趣才是关键。所以,父母子要把兴趣作为培养孩子的核心。

1.明确孩子学习的目标。

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首先要明确学习目标,这样才能让孩子产生前进的方向。有了前进的方向后,父母只要需要用正确的方法引导孩子学进去了,再经过他自己的钻研,取得成功和突破,兴趣自然而然就产生了。所以,确立孩子的学习目标是关键。

2.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

父母要从观念上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学习本身是乐趣,而不是负担。所以,父母要从心灵上解放孩子,不能把考试成绩看得太重要,更不能把它当成炫耀的工具,来增加孩子的负担。

当孩子面临考试时,父母可以适当地教孩子一些应试技巧,比如,让孩子遇到难题先跳过去,从容易的题目开始做起,把握有效的得分点,有时间再做难题等方法。对于偏科现象,父母不要只把眼光着眼于弱项科目,要鼓励他保持长项优势的同时,补习弱项。

3.善于发现孩子学习之外的兴趣。

父母应该培养孩子学习之外的某一方面特长,以丰富他的课余生活。孩子一般好奇心比较强,往往对许多事物都充满了兴趣。父母要善于观察,经常和孩子多沟通,发掘孩子某些方面的天赋,作为特长来培养。

同时,不同性格的孩子,会有不同的爱好。父母不能盲目跟风或者将自己兴趣当成孩子的兴趣来培养,一定要尊重他的选择。

4.不要让兴趣成为孩子的负担。

大多数父母培养孩子某项特长是以考级、比赛为目的,事实上,这些措施都只是检验学习程度和水平的一种方式,父母千万不要让孩子为了考级而学习。切忌在孩子练琴或学习偷懒时,教训孩子:“你怎么还不去练琴,你知道为了让你学琴,花了多少钱吗?”这种话无疑会增加孩子的负担,使他丧失学习兴趣。

【金玉良言】

鼓励是提高孩子学习兴趣的关键,孩子的每一次成绩的提高都值得表扬。但父母的鼓励声一定要真诚,表扬要具体,这样他才能够对学习产生兴趣。此外,父母不能拿自己的孩子和别人的孩子作比较,以免孩子产生抵触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