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这个字本来含意极其暧昧,它的定义,决不是所谓“生而知之,不学而能”的。天地间生而知之的人没有,不学而能的人也没有。天才多半由于努力养成,天才多半由于细心养成。
――(中国)郭沫若
【经典事例】
李希今年上3年级,学习成绩一直很好,也一直受到老师的表扬,平时考试一般都能考到90分以上,可是这次期中考试数学成绩只考了79分。妈妈感到很诧异,但没有批评他,而是认真帮他分析原因。
妈妈发现她的卷子上大部分的错题不是不会做,而是因为粗心大意导致的。于是,妈妈指着数学卷子上有一道错题“7421 2579=1000”,问李希:“这个是怎么回事啊?”李希吐了吐舌头:“少写了一个‘0’。”
妈妈听了,故意露出一副不可思议的表情说:“你看少写了一个“0”,出现什么情况了?两个数却越加越少了。”李希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妈妈继续说:“就好比你去买菜,应该找你零钱10块,结果卖菜阿姨弄丢了一个‘0’,只找给你1块,你同意吗?”李希说:“不同意。”
这时,妈笑了笑:“嗯,妈妈也不同意。为了避免下次出现这种情况,每次做完作业、考完试都抽出一点点时间来检查一下好不好?”李希点了点头。
【智慧点拨】
细心是一种认真的态度,和孩子的性格有关系,但不是天生的,而是一种习惯的养成。很多孩子都曾出现像李希那样的情况,做作业或考试时经常因为马虎出错,因为不细心失掉了很多分。父母不能看到孩子粗心大意的毛病后就盲目指责,应该看一看自己有没有培养孩子细心的习惯。
细心的孩子注意观察生活中的细节,他能看到父母的辛劳,懂得体贴人;细心的孩子会把自己的事情都处理好,不用父母的操心。而粗心大意只会让孩子变得毛躁,不利于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所以,父母要培养孩子注重细节、做事细心的好习惯。
父母也不要出现侥幸心理,认为孩子长大了马虎的毛病就改掉了,实际上不是这样的,孩子细心的习惯是从一点一滴的小事情培养起来的。所以,父母一定要从孩子的小毛病开始纠正,让他自觉养成认真的态度。
【参考建议】
人们往往说:“细节决定成败。”而细心决定细节。细心是孩子在生活中和学习中是非常必要的心理素质,它完全可以通过有意识地培养,逐步做到做事有条不紊、沉着稳当、明察秋毫。所以,父母要注重细节,培养孩子的细心。
1.培养孩子的专注力
专注力表现在做事认真、专心,能较快地集中注意力,控制自己的情绪,不三心二意,也不虎头蛇尾。这种能力的培养需要父母在孩子专心做事的时候,排除外界的干扰。比如,父母在孩子做家庭作业的时候,尽量不看电视,不聊天,能够安静地坐下来陪孩子一起看书,为他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使他能够集中注意力专心做事。
2.培养孩子做事有条理
父母要培养孩子做事有条理的习惯,让孩子做到物品摆放有序,生活有规律,行为有条理,这样孩子才会逐渐养成注重细节的习惯。久而久之,孩子的思维也会变得有条理,能够耐心地、集中精力做好每一件事,并且变得有条不紊、不骄不躁。
3.让孩子养成检查作业的习惯
孩子做完作业后,父母不应该急于检查,也不应该一旦发现错误就马上指出,否则孩子会养成依赖心理,变得更粗心。面对这种情况,父母要让他自己去发现这些错误,让他养成自觉检查的习惯,培养他认真的态度。
4.做事中培养孩子的细心
孩子粗心的表现除了能在学习中表现出来,做事中也会有所体现。父母可以适当地为他分配劳动任务,鼓励孩子做完某项工作后,认真检查一下做得怎么样?有没有遗漏的情况?当发现错误,父母只需要指出,不要声色俱厉地批评,防止孩子养成胆小、做事缩手缩脚的性格,而是应该告诉他正确的方法。
5.不给孩子贴“负标签”
有些父母面对孩子的粗心会说:“你怎么这么马虎呀?什么时候能认真一点?”经常批评孩子粗心大意会越来越强化他的这个毛病。父母一定要善于观察,当他细心的时候,强化他细心的行为。
此外,面对孩子不理想的分数,父母也不要急于批评:“怎么这么粗心?要是细心点就不会出这么多错了。”事实上,孩子考试失败不完全是粗心造成的,有可能是由于知识掌握不牢固。所以父母不要妄下论断,应该鼓励孩子做一次细心的检讨,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些题目会做错,切忌让“粗心大意”成为孩子逃避考试失败的一个理由。
6.要用耐心唤回孩子的细心
孩子的粗心大意不是一下就能纠正过来的,父母要有耐心,一段时间内最好着重纠正一种,养成好习惯后,再进行下一个环节的训练。渐渐地,孩子会自觉养成细心做事的好习惯。
【金玉良言】
教育孩子细心,并不是苛求孩子做到事事完美,因为过于严肃认真,甚至到了谨小慎微的程度,将会成为各种心理障碍,尤其是强迫症的温床。因而父母要把握好细心的“度”,做到灵活性与原则性的完美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