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才和勤奋之间,我毫不迟疑地选择勤奋,它几乎是世界上一切成就的催生婆。
――(美国)爱因斯坦
【经典事例】
齐笑笑从小就爱帮助母亲做事。每次当妈妈擦桌子、洗碗、拖地的时候,只要被笑笑看到,她一定会来帮忙。而妈妈也会趁机教她,告诉她这些家务该如何做。之后,妈妈会夸笑笑是勤劳的好孩子。
等到笑笑上学之后,完成作业时也偶尔会有偷懒、拖沓的毛病。妈妈总是鼓励她要养成“今日事,今日毕”的好习惯。如果笑笑在学习上遇到困难,妈妈会给她讲一些名人勤奋不辍、奋发图强的故事。这很容易激励笑笑继续前进。
在妈妈的教育下,笑笑不但很勤劳,而且总是有一股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这种精神鼓舞着笑笑努力不懈。
【智慧点拨】
父母赏识孩子的勤奋行为,孩子就会变得更加勤奋。就像笑笑的母亲经常抓住时机,认可孩子的勤劳,这就是在激励孩子继续努力。当孩子一旦养成勤劳的习惯,他就会把这种惯性用在生活、学习的每一处。而当孩子遇到困难时,父母的支持和鼓励就是在培养孩子奋发向上的精神。
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惰性”,而一个人克服惰性的原因不外乎两种:一是自己设立了奋斗目标,为了达到目标而勤奋努力;二是出于外力的逼迫,无奈做出勤奋的选择。而大部分孩子都是因第二个原因而强迫自己克服懒惰。如果孩子不完成作业也不会受到来自父母和老师的惩罚的话,孩子们恐怕会把大部分时间用在玩上。
因此,出于孩子贪玩的天性,父母只有帮助孩子从小养成自觉主动的学习习惯,孩子才会按着这个“惯性”勤奋学习。
【参考建议】
一位母亲这样感叹:“现在孩子最大的缺点是懒惰。生活上的优越,使孩子们养成的依赖性、惰性,严重蔓延到了学习上。他们不爱动脑,知难而退。什么方法能使孩子们彻底转变呢?”是啊,孩子学习不勤奋,是孩子的问题,还是父母教育的问题?如果父母能够反观自省,改变教育方式,孩子的好习惯会很容易养成。
1.用自己的“懒”来培养孩子的“勤”。
孩子在学习上的懒惰源于生活上的不勤奋。因为,勤奋是一种动作上和精神上的惯性,当孩子从小动手做惯了力所能及的事情时,对于新来的任务(比如学习)就不会有胆怯和推脱的心,而是习惯性地去完成了。因此,父母可以用自己的“懒”来成全孩子的“勤”。
吴芳芳的妈妈就是用自己的“懒”锻炼孩子的。从吴芳芳学走路开始,摔了跤,妈妈就“懒”得扶,都是让孩子自己爬起来;吃饭“懒”得喂,芳芳自己拿勺子吃;上学后,看到芳芳可以自己上下学了,妈妈就“懒”得去接她。而且,随着芳芳的长大,妈妈也“懒”得帮她安排日常事物,全是芳芳自己安排学习、娱乐、休息与生活。
在妈妈的培养下,芳芳很少有懒得去做什么的时候,因为她已经形成了“立刻去做”的习惯。在学习上更是很少偷懒,因为,她从来不懂得如何“偷懒”。
因此,在孩子能做的事情上,父母应该“懒”一点儿。孩子在最初养成习惯的时候,父母就应想办法杜绝孩子的依赖思想。父母只要不大包大揽,孩子就没办法依赖。这样,孩子的勤奋习惯就容易养成,同时他的动手能力和自理能力也会随之增强。
2.做勤于读书的父母。
父母应该以身作则地把“勤奋学习”的好榜样展现给孩子。如果父母在家庭中少一些看电视的时间,多一些看书学习的时间,孩子会从父母的言行举止中受到感染。孩子也会认为主动看书、勤奋学习并不是困难的事情。因为,父母就是如此自然地做到了。
因此,为人父母者不要认为自己在家看电视,与孩子爱不爱学习没有关系。家庭环境里,每一个人的行为都会对其他人产生或远或近的影响。如果父母能够试着关掉电视拿起书本的话,孩子的内心和行为都会有一个不小的改观。
3.帮助孩子提高学习自觉性。
大部分孩子不会在上小学的第一天就表现出懒惰。孩子在上学的初期一般都很乐意完成作业。而当父母发现孩子懒得学习、懒得写作业时,孩子的学习成绩基本已经出现退步趋势。
那么,孩子很可能上课注意力不集中,速度跟不上,学习感到吃力,回家之后自然没有完成作业的主动性。此时,不是孩子智商不够,而是基础知识太薄弱、学习能力太差。如果确实是这个原因,父母就要抽出精力,在一段时间内帮助孩子把那些孩子不懂、不会、不熟练的知识巩固起来。只要父母有耐心帮助孩子提升,孩子的学习能力就会慢慢提高。这样,孩子就愿意主动学习、主动完成作业了。
【金玉良言】
“勤奋”是一种习惯,而习惯就要靠培养才能形成。只要父母适当地“懒”一些,就会成就孩子的勤劳。而父母在对待自己的事业上,如果能够坚持不懈地向目标努力,这种“奋进”精神也一定会感染孩子。那么,让孩子在学习中勤奋起来就不是难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