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
――(苏联)苏霍姆林斯基
【经典事例】
一所幼儿园里的小班里,老师问孩子们:“小朋友们猜一猜,兔子喜欢吃什么呢?”最初,孩子的思维都很有局限性,答案几乎都是书本上写的“萝卜、青菜”之类的答案。
看到这种情况后,老师接着问:“你们觉得它还有可能喜欢吃什么呢?”然后,孩子们拓宽思维,纷纷说出了不同的答案,比如苹果、面包、薯片等。最后,老师鼓励孩子们第二天上学带上这些食物,亲手喂一喂小兔子。
第二天,这所幼儿园上演着这样一幕:孩子们正争着给小兔子喂食物,有的给它喂饼干、有的给它喂苹果和羊肉串……还不时地能听到他们的欢呼声,“小兔子吃饼干了”、“它也吃我的苹果了”……甚至还能听见有的孩子说:“老师,我明天再带些薯片、爆米花给它吃。”
【智慧点拨】
孩子们喂养兔子的情景,让我们看到孩子的思维是那么活跃。通过这次实践,孩子们也亲手证明,原来兔子并不像大人或书本上说得那样只吃青菜和萝卜,它们还喜欢吃一些类似于饼干、苹果之类的零食。所以,很多真理,父母也未必知道,而是要鼓励孩子从实践中获得。
可如今,科技的发展和高素质的城市生活使孩子逐渐远离了原始的自然生活,每天面对知识的灌输,却没有亲身体验的机会。而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合格人才既要有理论思维能力,又要有实际动手的操作能力。所以,父母要鼓励孩子动手验证,从中体验生活,体验知识,体验社会。
实践证明:体力脑力劳动的有机结合,不仅可以开发和运用大脑,还能促进智力发展,更有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因此,培养孩子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才能,不能只是课本知识的摄取,必须要重视实践操作训练,提高其手脑的活动量,让孩子在手脑并用的实践操作中,对所学的知识有一个全面的理解。
【参考建议】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要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脚、空间、时间,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的确如此,孩子心灵和手巧是相辅相成的,只有解放孩子的头脑和双手,给他自由想象和活动的空间,才能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进而培养他的自信心和乐观精神,为其健康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1.指导孩子做手工。
父母可以经常让孩子做一些简单地手工,如画图、泥塑、剪纸等,促进孩子双手的协调能力,激发孩子的创新精神。此外,父母可以为孩子购买一些操作性比较强的玩具,顺应孩子的动手规律,鼓励他的拆装行为。这个过程不仅可以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也培养了其专注力和独立工作的能力。
2.引导孩子进行实验探索。
实验活动可以促进孩子智力的发展,也可以巩固其所学的知识,更能激发他探索的兴趣和求知欲。所以,父母要鼓励孩子多动手实践,并在引导孩子动手实践过程中,充分发挥其主动性。
首先,父母要培养孩子善于观察和发现问题的能力,鼓励他勇敢提出问题,这个过程父母要认真倾听孩子的提问。其次,父母要引导孩子对已提出的问题进行分析,多用提问的方式,让他积极思考;最后,父母要鼓励孩子按照自己的设想去实验、去验证。
另外,父母也要引导孩子记录实验的全过程,允许他犯错误,并引导他在错误中总结经验教训,反复实验,直到问题已经解决,以此来培养他坚持不懈的探索精神。
3.鼓励孩子大胆质疑和尝试。
古人云:“学贵有疑。”疑是思维的火花,也是勇于探索的动力。敢于大胆质疑、积极求异是良好的学习习惯。所以,生活中,父母要注意孩子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的培养,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他跳出常规的“标准答案”,大胆质疑,积极思考。但质疑之后,父母要鼓励他亲自动手验证结果。
【金玉良言】
鼓励孩子动手实践的过程中,父母不要用成人的思维和经验束缚他,而要充分发挥孩子的想象力,给他自己摸索实践的机会。这个过程中,父母要做好配角的角色,必要时,给予孩子一定的帮助和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