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影响孩子一生的100个好习惯
32869100000062

第62章 一定要远离追星的漩涡

每个时代都有时代特有的偶像,每个人也有自己的偶像,但是过度迷恋偶像就会对孩子的生活造成不良影响。

――(中国)陆士桢

【经典事例】

2005年,有一名兰州女孩追星事件引起一阵轩然大波。这名女孩从13岁开始“追求”刘德华,为此初中辍学,成为专业追星族,并持续了10多年。为了圆女儿的梦,全家倾家荡产,父亲曾想过卖肾筹钱。

这名女孩曾是某校一名初中学生,学习成绩在班上名列前茅。但是一天晚上做了一个梦,梦中见到了刘德华。梦醒后,女孩发誓:“不见刘德华,我决不嫁人。”从此,电视上刘德华的演唱会成了她每天的必修课,房间里也贴满了刘德华的照片。

父亲对女儿宠爱有加,不仅没有阻止她的行为,相反却为她辩解道:“我的孩子从来不是歌迷,更不是追星,她是从多年的梦中熟悉刘德华,把他当做家里的亲人,像多年不见的大哥一样,她只为见他一面,不图钱,不图名,不图利。”

此后,为见刘德华,女孩先后与父母6次进京,3次赴港。高额的费用让这个家庭债台高筑,甚至连不足40平方米的房子也抵押出去了,此后,整个家庭一直在“流浪”中度过。最后,父亲陪同女儿在香港见到刘德华后,投海自尽。

【智慧点拨】

女孩因为追星导致家庭破产、父亲自杀的悲剧实在令人深思。事实上,花季少女喜欢追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如果已经到了走火入魔的地步,父亲就应该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对其行为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教育,而过分的溺爱和纵容只会让事情发展到最终无法挽回的境地。

青春是美好的,追星是孩子追求美好事物的一种表现,他喜欢把“星”当成其人生发展的参照系以及心灵寄托,这种行为实际上是一种榜样认同和学习。可见,合理追星是一种追求成功的心理渴望,也是对成功进行自我激励的一种方法。

但是如果孩子的行为超过正常的边界,达到近乎疯狂的地步,那就是一种病态的表现。所以,父母要对孩子追星行为予以正确的引导,引导他找到方向,最终将追星的热情转化为奋斗的动力。

【参考建议】

孩子追星属于正常现象,只要追星有度,所追的“星”自然而然会成为其人生道路上的楷模、榜样。因此,解决孩子盲目追星的关键是一个度的问题。所以,父母要经常与孩子们交流,试着走进他的心灵,把握好他追星的尺度。

1.实行标本兼治的原则。

父母要对孩子的“追星”行为实行标本兼治的原则,校正他的价值观,教他明辨是非是根本。净化、优化他的成长环境,倾力打造令他心悦诚服可效仿的榜样是治标的良方。父母要拓宽孩子的视野,提供更大范围的榜样人物,让那些科技精英、商界骄子、文学泰斗多元化的偶像走进孩子的生活和心灵。

2.与孩子一起去“追星”。

孩子喜欢某位明星时,父母不要盲目打压,要主动和孩子沟通,分析孩子喜欢他的原因,从而了解孩子的情感需求。

10岁的依依是一名小“追星族”,妈妈心理非常矛盾,不顺着她,怕引发她的逆反心理;顺着她,又怕她荒废学业、迷失自我。最后妈妈决定详细了解女儿喜欢的明星,陪她一起“追”。渐渐地,女儿对妈妈有一种崇拜的感觉。

女儿喜欢周杰伦,妈妈对她说:“你看人家周杰伦,人不仅长得帅,会唱歌,会谱曲,还会弹钢琴。长得帅和会唱歌是先天条件好,这个条件你也具备。但谱曲、弹钢琴都是需要后天努力才能达到的,要不妈妈给你报个声乐班,培养一下?”没想到,依依很快就同意了,并且学习得非常认真。

依依的妈妈和女儿一起追星的行为淡化了“追星族”在她心目中的优越感和影响力,也利用她喜欢某位明星的心理培养她的音乐兴趣。生活中,父母不妨试着和孩子一起“追星”,了解孩子追的“星”,和孩子谈“星”,进而对他的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形成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但父母一定对孩子喜欢的“明星”作出客观的评价,以博得他的信任。

3.对孩子进行“偶像”教育。

对于孩子的“追星”现象,父母应该更多的采用对话和交流的方式引导他的审美情趣,以提高他的鉴赏能力和文化品位。偶像教育是避免他盲目追星最好的方法。父母先要让他对明星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即明星也是常人,他之所以能获得大家的认可,被万人喜爱,因为在他耀眼光芒的背后,付出了艰辛和努力。但是,有些明星也有不光彩的一面,如,绯闻满天,缺乏公德心,出言不逊等。所以父母要教育孩子并不能盲目跟风,要辩证地看待明星。

【金玉良言】

身处信息化的时代,让孩子完全和明星隔离是几乎不可能的事情。对于孩子追星,父母要采用引导方式,从其身上找到可“利用”之处,以此激励孩子成长。如果只是一味地扔掉明星的CD,撕掉明星的相片等,不仅让孩子回头无望,更会酿成无法挽回的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