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影响孩子一生的100个好习惯
32869100000007

第7章 想好就去做,不拖延

行动是治愈恐惧的良药,而犹豫、拖延不断滋养恐惧。

――(俄国)列夫?托尔斯泰

【经典事例】

父亲给5岁的儿子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一只寒号鸟,虚荣而懒惰。百鸟都做巢过冬,但它却不动,每天在暖暖的阳光下四处玩耍。一天晚上,寒风刺骨,寒号鸟冷得哆嗦,它心想明天一定要做个窝。可是,到了第二天早上,太阳一出来,天气又暖和了。它便忘了昨日的寒冷,继续唱歌玩耍。最后,每天说‘明天要做窝’的寒号鸟终于被冻死了。”

儿子听后说:“寒号鸟真笨,做一个窝不就不被冻死了吗?”

爸爸说:“要是你,你会怎么做呢?天气冷了,你决定筑巢,可是你还想玩。那么你是先玩耍,还是先做窝?”

儿子想了想,回答道:“当然是先做窝!不然都没地方睡觉了。”

爸爸笑笑:“其实,这个故事是告诉我们,想好的事情就要去做,不能拖延。你看寒号鸟,把做窝的事情一拖再拖,最后自己都被冻死了。所以,凡事一定要在决定之后立刻去做,一旦拖延,一个人将一事无成。记住了吗?”

儿子用力地点点头。

【智慧点拨】

寒号鸟的故事大家都非常熟悉,这是一个典型的说而不做导致悲剧的例子。这位父亲用这样的小寓言故事来提醒孩子,让他牢记不拖延做事的道理,想必这个故事会被孩子一直记住,并且故事里的道理也会深入到孩子的生活。

美国哈佛大学人才学家哈里克曾经说:“世界上有93%的人都因拖延的陋习而一事无成,这是因为拖延能够杀伤人的积极性!”对于那些渴望成功的人来说,拖延是最具有破坏性的行为,同时是也最危险的恶习。一旦开始遇事推托,就很容易再次拖延,直到变成一种根深蒂固的习惯。而对于孩子来说,一旦养成拖延的习惯,就会使孩子逐渐丧失进取心。而解决拖延的唯一良方就是行动。

因此,父母要让孩子必须做到想好就去做,同时也要帮助孩子改掉拖沓的坏毛病。让孩子的成长不会因拖延而真的被“拖延”。

【参考建议】

我国明末清初学者钱鹤滩曾经做过一首《明日歌》,里面有这样的几句:“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尽管这首歌是要告诫人们珍惜时间,不能虚度年华,但开头的这四句,却也同样是在提醒人们,一旦决定去做一件事情,一定要立刻着手去做,不要拖延,否则时间会白白浪费,到头来一事无成。

1.让孩子少做空想。

孩子都喜欢幻想,这是因为他对周围的世界感到好奇。但是,父母也同时要注意,一些空想并不等于幻想。有时候,空想而不真的去做是会对孩子的成长产生极大危害的。比如说,孩子一直想学习游泳,但他从来都不真的去做,每天只是在家想象游泳的姿势,那么最后他依然是无法学会游泳的。因此,父母要让孩子多为自己的未来做一些有可能实现的设想,少一些不切实际或者只想不做的想法与行为。

2.鼓励孩子“今日事,今日毕”。

做事情不拖沓,最基本的表现就是“今日事今日毕”。对于孩子来说,就是生活作息时间正常,起床睡觉吃饭都要按时,及时完成家庭作业,不因为玩耍而耽误时间。父母要让孩子从小养成做事规律的习惯,当天的事情尽量在当天完成。若是有一天之内无法完成的事情,父母也可以帮助孩子,将大事情分成小计划,每天完成当日的量。总之,不要让孩子将今天的事情拖到明天去,否则越积累越多,孩子将什么都做不完也做不好。

3.要提醒孩子想好再做。

其实,想好了再去做,也是可以避免拖延的一种方法。付出劳动或作出选择之前,有了深思熟虑,到时候做起来自然要容易许多。毕竟,凡事三思而后行,想好再去做,那么成功的几率就会大大增加。而也正是由于事先的充分考虑,对一些可能会出现的问题有了一定的准备,那么应对危机的能力也会增强,这将更增加事情成功的可能性。

因此,在孩子对一件事情或一个选择做决定的时候,父母要提醒或者给予孩子适当帮助,让孩子对事情的前后考虑周到,他再做起来自然会省力许多。

4.让孩子说到做到。

孩子总是会为自己的说到而未做到找一些借口,在得到原谅后,往往会我行我素。孩子这样的行为,父母应该予以制止。当然,对于拖延做事这一行为,他也会找出各种各样的借口,比如今天肚子疼,比如这件事情太难做,还比如别人耽误了他的时间,等等。这时候,父母要提醒并教育孩子,既然自己说出来要做一件事情,就一定要认真想好并及时完成决定,不要找任何借口来拖延。只有说到并做到,这才是做人的正道,也是成功的正道。

【金玉良言】

拖延是对一个人惰性的纵容。拖延一旦形成习惯,就会消磨人的意志,甚至会使人失去信心,失去前进的动力。只有充分思考后作出决定,并立刻着手去做的孩子,才能更快地接近成功,更好地让自己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