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注重身体、饮食卫生,无疑是在告诉孩子,照料好自己的身体很重要。
――(中国)卢勤
【经典事例】
一位母亲每天早晨都会给家人准备早餐,其中,少不了豆浆。可是,一个夏天的早晨,儿子没吃早餐就去上学了。傍晚,儿子放学回家后,看见厨房里还有一碗豆浆,就“咕咚咕咚”喝下去了。
晚上临睡觉前,儿子就开始肚子疼,还有点腹泻。母亲问儿子在学校吃什么了,儿子说什么都没吃。后来,母亲回想起今天的豆浆,回到厨房一看,才明白儿子为什么肚子疼。
原来,因为天气太热,豆制品容易变质。母亲原本记得中午时要把豆浆再热一热,但是忘记了。好在家里备了类似的药,儿子吃药之后,缓解了身体的不适。
【智慧点拨】
母亲的疏忽和孩子的无知导致了小小的隐患。豆制品本身就是容易变质的食物,加上天气很热,变质的速度会更快。如果母亲记得再热一遍,或者孩子知道一些食品变质的常识,可能就会避免这次小病患。
所有的食物都会有自己的保鲜期,时间一长,食物都会不同程度的变质。而引起食物变质的主要原因是微生物。因为食物在生产、加工、运输、储存、销售过程中,极易被微生物污染。只要温度适宜,微生物就生长繁殖,分解食物中的营养素,以满足微生物自身需要。而且,动物性食物中存在多种酶,在酶的作用下,食物就容易变质。而我们日常所见的饭发馊、水果腐烂,就是碳水化合物被酶分解所致。
变质的食物不仅外观发生变化,失去原有的色、香、味,营养价值也会下降,最重要的是它含有的毒素会危害人体的健康。因此,父母要让孩子学会远离变质食物,杜绝身体隐患。
【参考建议】
孩子是否能够主动远离变质食品,就看父母是否把相关常识告诉孩子。任何一个孩子都会维护自己的健康,那么,父母就要把相关理念灌输给孩子。
1.教孩子学会分辨变质食物。
食物是否变质,很多时候是可以通过其色、香、味、形等方面来辨认的。有的食物变质后会发霉结块,有的腐败发臭,有的腐烂变酸,有的发臊变味……不同的食物变质后的状态是不一样的。所以,父母要教给孩子辨别变质食物,让孩子用眼睛、鼻子、甚至是舌头去判断。最好在食物变质的时候,父母让孩子看到,孩子就知道:原来这样的食品是不能吃的。
同时,父母要教给孩子看食品的出厂日期和保质期,并且让孩子养成买食品看保质期的习惯。孩子掌握了一些分辨变质食物的常识后,就能够保护自己的身体了。
2.让孩子少吃路边摊的食物。
大多数孩子都有嘴馋的毛病,特别在回家的路上,原本肚子有点饿,再看到路边的小吃,就会不由自主地买着吃。当然,如果卫生有保障,孩子吃了也没事。但是,有多少路边摊的食物卫生是有保障的呢?因此,父母还是多让孩子看一些相关路边摊食物卫生情况的报道,让孩子知道,这样的摊点大多卫生不过关,尽量少吃那里的东西。
父母也可以给孩子举一些身边的例子,让孩子有一个意识:吃东西,首先要注意卫生,健康是第一位的,不要因为嘴馋而吃出疾病来。这样,孩子就会知道选择小吃店的标准是什么了。当然,父母也可以让孩子明白:大蒜可以杀菌。孩子在不得已要在外面吃饭,又不确定餐馆卫生状况的情况下,可以吃些大蒜以远离有害的“微生物”。
3.父母别养成储存大量食物的习惯。
很多父母习惯去超市一次性买很多食物。之后的某一天,父母会在收拾厨房或冰箱的时候发现某种食物已经变质或过期了。这就是因为买的东西太多,忘记了吃,等到发现的时候,已经不能再吃了。如此一来就造成了浪费。
同时,如果食物已经有变质的迹象,但还没有完全变质的时候,父母舍不得扔掉,侥幸地认为吃了没事的话,很有可能为身体造成隐患。因此,父母尽量不要大量采购储存食品,尽量买新鲜的食物,吃完了再买。这样,孩子和家人也不会遭遇因吃变质食物而导致身体的不适。
4.科学应对孩子的身体不适。
如果孩子因吃了变质的食物而难受的话,父母首先要判断身体不适的原因。因为,食物轻度中毒的表现是腹胀、腹痛,头晕,全身无力、四肢酸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泻等。找到了原因,父母要科学对待。
有一个孩子吃了变质食物后肚子疼,母亲就给孩子吃了胃药,结果没有起到缓解的作用。因此,父母如果不懂如何科学救治的话,最好带孩子去医院,让专业人士去解决。这样,就不会耽误孩子的病情。
【金玉良言】
孩子不吃变质食物的前提,是知道什么样的食物属于变质食物,同时也知道吃了之后对自己有何危害。当孩子弄清这两个问题后,就不会因无知而吃变质的食品。因此,父母在日常生活中,要把这种常识灌输给孩子。让孩子可以主动远离变质食品,保证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