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中国)范仲淹
【经典事例】
爸爸出差了,但是一直非常牵挂9岁的女儿,几乎每天晚上都要给女儿打个电话。第一天,爸爸问女儿:“数学考得怎么样啊?”女儿高兴地回答说:“爸爸,我考了第一名!”爸爸高兴地说:“我女儿就是棒,爸爸祝贺你!”
第二天晚上,爸爸又打电话跟女儿交流。女儿告诉爸爸:“爸爸,我们班今天组织我们去公园玩了,我看到了很多蚂蚁在搬运食物,回到班级后,老师让我们写作文,我写了我看蚂蚁的经过。老师说我的作文写得很好,观察得很细致。”爸爸又是非常高兴,又对女儿大加赞扬了一番。
第三天晚上,爸爸又跟女儿电话沟通。可是,这一次,女儿的情绪不是很好,说话的声音也很低沉,还吞吞吐吐的。在爸爸的追问下,女儿才说出原委:“我到老师家练琴了,可是我练了好久,也没有过关,我很难过。爸爸,你说,老师会不会因此看不起我啊?明天我不想再练琴了,我害怕还是过不了关。”
听完女儿的话,爸爸孤立她说:“孩子,爸爸知道你已经尽力了,不要太担心结果的好坏。要有一颗平常心,不要患得患失。爸爸相信你,只要你调整好自己的情绪,以平常心面对练琴,你就会过关的。即使不过关,爸爸也不会小看你,老师也不会小看你。放心吧!”
女儿听后,向爸爸保证:“好的,爸爸,我听您的话,好好练琴。”
【智慧点拨】
孩子有这样的担心也无可厚非,但如果父母也有这样的担心的话,孩子想不患得患失都很难,因为他的父母是患得患失的。可喜的是,上面的这位爸爸却能够鼓励孩子能够以平常心面对这件事,让孩子远离患得患失。
遗憾的是,在生活中,并不是所有的父母都能像上面那位父亲这样不患得患失,所以很多孩子也就自然而然地患得患失了。我们经常可以听到父母抱怨“每次和孩子玩游戏之前,保证不可以赢他,否则就不同意玩。如果我一不小心赢了孩子,他会很不高兴,更可能会大发脾气。”其实,孩子并不在意得到什么,他们在乎的是父母和老师是否喜欢他。如果父母因为孩子“有所得”而喜欢他,因为孩子“有所失”而生气,那么孩子就可能会为了讨大人欢喜而变得患得患失。
有时父母只是随口问孩子“你这次怎么没拿第一?”而孩子可能理解成“妈妈希望我拿第一,只有拿了第一,妈妈才会喜欢我……”于是,孩子会为拿不到第一而忧虑,这也是由于孩子重视与父母的关系,为了赢得父母的肯定而产生的。
在生活中,父母喜欢把孩子的成功当成是自己的门面,如果孩子做得好,就夸奖孩子聪明能干,如果孩子表现不好,就会指责埋怨,这种教育方式会让孩子走向两个极端,要么输了爬不起来,要么非赢不可。然而,孩子认识不到自己的优势,一旦失败会严重打击孩子的自信,甚至会一蹶不振。因此,父母要教育孩子正确看待生活中的得与失。
当然,遇到问题我们要思考缜密,细心周到。但是并不意味着瞻前顾后,畏首畏尾,由于害怕失败,一件事要思考几十遍甚至是几百遍,这时的时机不成熟,那时的条件不允许,等决定下来的时候,早已经错过大好时机。而孩子会受到父母得失心的影响,对于每次的得失耿耿于怀,这会影响孩子正常能力的发挥。
所以,父母要让孩子体会每件事所带来的情感体验,跨越输不起的心理障碍,坦然面对生活中的得与失。
【智慧点拨】
患得患失,“患”就是担忧;“患得”就是担心得不到;“患失”就是担心得到的东西再失去。生活中有太多的得与失,如果患得患失,就会让人止步不前,更谈不上以后的发展。
1.要正确评价孩子的得失。
孩子对于得失的在意很多时候是为了取悦父母,如果父母能够正确评价孩子的行为,关注更多的是孩子努力的过程而不是结果,这就能够有效减轻孩子对得失的紧张程度。
一小学老师让学生写一篇题为“我希望……”的作文。
一个孩子在作文的最后一段写道:“我希望能够发明一种药物,人吃了以后能够考出好成绩,我希望每次考试都能换来爸爸妈妈满意的笑脸。”
父母这样的教育方式,还怎么能让孩子不患得患失呢?
2.让孩子坦然面对得与失。
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对孩子个性的形成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孩子得失心过重,会影响孩子和他人的和睦相处。当孩子失败时,父母首先要接纳孩子的负面情绪,让孩子从失败中汲取经验教训,为下一次成功做准备;当孩子成功时,让孩子不要被胜利冲昏头脑,冷静地对待荣耀,让孩子既赢得起,也输得起,坦然面对生活中每一次的得与失。
3.教孩子处理好输赢的关系。
生活中,赢可以让孩子手舞足蹈,而输会让孩子情绪低落。所以,在生活中,父母要教孩子处理好输与赢的关系。比如,可以通过与孩子做游戏,让孩子明白暂时的“输”并不代表什么,因为总结了经验教训,以后就会“赢”。所以,要让孩子冷静下来,理智地看待输赢,让孩子明白,今天的“输”就是在为明天的“赢”做准备。
【金玉良言】
孔子说:“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意思是说一个人一旦有了患得患失的思想,就什么事情都做得出来,也就是说人为了保住已经得到的东西,可能会用尽一切办法。如果孩子患得患失,会让他简单的生活变得复杂,也会影响孩子心理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