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当一日三省吾身。
――(中国)曾子
【经典事例】
姑姑送给6岁的彤彤两条美丽的小金鱼,彤彤非常喜欢,常常站在玻璃缸前看着鱼儿在水中游来游去。
有一天,彤彤突然突发奇想,她把金鱼从水中捞出来,放在地板上。看到金鱼在地板上不停地甩尾巴,彤彤高兴地拍起了小手,觉得很好玩。
妈妈看到了这一情景,大声呵斥彤彤说:“彤彤,你怎么这么残忍!把金鱼放在地板上,它们会干死的,快把金鱼放回水中去。”面对妈妈的呵斥,彤彤置若罔闻。这时,奶奶走过来说:“彤彤,如果你特别口渴,不给你水喝,你会怎么样呢?”
彤彤想了一下说:“我会很难受啊!”
“是啊,没有水喝很难受。可是你把金鱼从水里抓出来放在地上,它们没水喝,你说它们难不难受啊?”奶奶开导彤彤说。
彤彤赶紧把鱼放回鱼缸里,说:“对啊,金鱼一定很渴,要不就不会急得蹦来蹦去了。”奶奶说:“是啊,鱼是水生动物,比人类更需要水,一旦离开水,很快就会死掉。它们拼命甩尾巴,就是因为太难受了。”
彤彤说:“奶奶,我错了。我以后再也不把金鱼放在地上玩了。”奶奶摸摸彤彤的头说:“嗯,这就对了,彤彤真是个好孩子。”
【智慧点拨】
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面对彤彤的错误,当妈妈采用责备的教育方法时,其实并不奏效。而奶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引导彤彤进行自我反省,让彤彤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评价和判断,反而能让彤彤迅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从而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所以说,父母引导孩子进行自我反省,往往比父母对孩子的批评更具有成效。因为自我反省是人的一种内在人格智力,是认识自我、完善自我和不断提高自我的前提条件。
英国诗人布朗宁说:“能够反躬自省的人,就一定不是庸俗的人。”因为一个善于反省的人,总能看到别人身上的优点,并向他们学习;同时也总能看到自己身上的不足,并加以改正,久而久之,定会成为一个优秀的人。
对于成人来说,具备自我反省的能力,就可以正确地认识到自己的优缺点,从而能够根据自己对自己清醒的认知,去有计划地规划自己的人生。然而,孩子尚未形成完备的自我意识,自我反省的内在人格智力尚且出于萌芽时期,因此需要父母正确地引导,从小培养孩子的自我反省能力。这样孩子才能及时修正错误,以确保能正确地把握自己的生活。
自我反省能力对正在成长中的孩子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试想,如果孩子不知道自己一天所做的事情中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认识不到错误的所在,又从何改正,如何进步呢?
让孩子学会每天都进行自我反省,可以让孩子对自己有着清醒的认知,从而能够及时地改正自己的错误,不断地完善自我,长此以往必然会在学习和生活中取得更大的进步。
【参考建议】
孩子要想进步,必须每天进行自我反省。反省,犹如一面镜子可以让人看到自己的本来面目,所以,父母要让孩子将反省养成一种习惯。
1.不要直接对孩子的错误横加指责。
每个人都有犯错的时候,何况是孩子。由于孩子对是非标准还没有清晰明确的分辨能力,所以更容易做错事。但是,孩子犯错时,父母既不能无视孩子错误的思想和行为,也不要一味地斥责孩子。否则,不但起不到教育孩子的作用,还往往会引起孩子的叛逆心理。
父母要对孩子给予更多地理解和时间,让孩子自己去反省,让他明辨自己的过失,对自己的行为和思想进行评判。这样,孩子会在反省过程中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且会努力改正。
2.注意引导孩子自我反省。
在孩子犯了错误之后,父母不要急于指出事情的真相,也不要急于对孩子进行教育,而是要先把这件事情放在一边,做冷处理。当孩子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时,可以用启发性的语言去引导孩子进行自我反省,让孩子做换位思考,或者换个角度去思考问题。
3.让孩子自己承担犯错的后果。
在孩子做错事后,许多父母常常去替孩子承担犯错的后果,使孩子觉得错了也没有关系。这样孩子会丧失责任心,以后容易再犯类似的错误,不利于培养孩子自我反省的能力。
所以,父母应该让孩子自己去承担犯错的后果,让孩子懂得,一旦做错事,将会造成不良甚至十分严重的后果。让孩子意识到,自己错误的行为会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他才能在反省中避免继续犯错。
4.教给孩子一些反省的方法。
父母可以传授给孩子一些自我反省的方法,如每天都找一段安静的时间,安静地坐着,因为只有让心静下来,才能听到自己的心声。还可以让孩子养成每天做记录的习惯,让孩子将自己的事情记录下来以提醒自己,这对还没有养成自省习惯的孩子,是一个很好的办法。
5.反省也需要一个“度”。
父母也要告诉孩子:不要对自己过于苛刻,自省是一个人完善自我所必需的一种能力,但如果过于苛刻就是一种病态。
【金玉良言】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遭遇挫折或低潮都是常有的事,但孩子如果能够每天进行自我反省,在遭遇困难和挫折时,他就能够及时地调整自己,从而让自己积极进取,度过人生中的一次次难关,一步步地迈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