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希望自己的孩子过目成诵、历久不忘吗?您希望孩子的大脑像一部大英词典那样不停储备、而不是随学随忘吗?不必担心,在父母了解了记忆的特点,帮助孩子掌握了记忆方法后,相信孩子一定有一个良好的记忆力,它敏捷、正确、持久,同时还有良好的回忆能力。让我们一起努力吧!
趣味式记忆,谐音记忆法
谐音记忆法,是通过读音的相近或相同把所记内容与已经掌握的内容联系起来记忆,谐音是记忆的窍门。在记忆过程中,我们可以把某些零散的、枯燥的、无意义的识记材料进行谐音处理,以形成新奇有趣、富有意义的语句,这样就容易记住了。
谐音记忆二三事
这种方法可以让孩子利用谐音来帮助记忆。许多学习材料很难记忆,在它们之间不易找出有意义的联系,例如,历史年代、统计数字等等。如果对这些学习材料利用谐音加以某种外部联系,这样就大大增加了记忆的乐趣,既使孩子对所要记忆的事物产生兴趣,又便于贮存,易于回忆。
谐音记忆观察
(1)谐音双关语是我国历代民歌的习惯表现方式,以此生动而又含蓄地表达微妙的感情。如“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中“晴”与“情”谐音,语意双关。
(2)谐音可以使无意义的材料变为有意义的材料,帮助人们进行理解记忆。如马克思诞辰是1818年5月5日,以谐音处理为“马克思一巴掌一巴掌打得资产阶级呜呜直哭”,这样就能轻而易举地把它记住。
(3)谐音可以使枯燥无味的材料(尤其是数字)变为生动有趣的材料,使人愉快地进行记忆。例如,甲午战争爆发于1894年,用它的谐音:“一把揪死”,或“一拔就死”就非常容易记住。
专家方案
●针对孩子学习中常常要记忆的内容,专家给出了谐音示范:
(1)用谐音法记忆数字。气体的摩尔体积22.4升/摩尔,可记作“二二得四”。
(2)用谐音法记忆物理公式。电功的公式W=UIt,可记作“大不了,又挨踢”。
(3)用谐音法记忆化学现象。通常物质溶解于水要经过两个过程:一个过程是溶质分子(或离子)的扩散过程,该过程为物理过程,吸收能量;另一个过程是溶质分子(或离子)和水分子作用,形成水合分子(或水合离子),该过程是化学过程,释放能量。可记作“无锡花伞”,即“物吸化散”。
(4)用谐音法记忆地理数据。长江的长度6300千米,可记作“溜山洞洞”。地球的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可记作“地球穿着有污点的衣服”。
(5)用谐音法记忆历史年代。清军入关是1644年,因为清军入关尸横遍野,可记作“一溜死尸”。
(6)用谐音法记忆通讯号码。电话号码2641329,可记作“二流子一天三两酒”。电话号码3145941可记作“这件衣服虽然少点派,但我就是要”,“少点派”即π=3.14变为314。
谐音记忆小故事
从前有个爱喝酒的私塾先生,给学生们布置了一道题,要把圆周率背到小数点后30位。望着这一长串数字3.141592653589793238462643383279,学生们个个愁眉苦脸。有些顽皮的学生揣好题单,溜出私塾,跑上后山去玩。忽然,他们发现先生正与一个和尚在山顶的凉亭里饮酒作乐,就扮着鬼脸,钻进了林子玩耍。有个聪明的学生把要背诵的数字编成了谐音咒语:“山巅一寺一壶酒,尔乐苦煞吾,把酒吃,酒杀尔,杀不死,遛尔遛死,扇扇刮,扇耳吃酒。”一边念,一边还指着山顶做喝酒、摔死、遛弯、扇耳光的动作,念叨了几遍,终于把它记住了。
能力培养TIPS:谐音记忆
谐音记忆法一般适用于抽象、简短、无意义的零散材料,并不能推而广之,用于记忆所有的材料。谐音法有时可以同其他记忆方法结合起来运用,这样效果会更好。比如说,1901年,清政府同帝国主义列强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其主要内容为:①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②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的反抗斗争;⑧允许帝国主义在中国驻兵;④修建使馆,划分租界。如果分别来记忆,不免有些枯燥和凌乱,但是如果我们把上述四点概括为“钱”、“禁”、“兵”、“馆”四字,再把这四个字谐音读作“前进宾馆”,这样一想到这四个字,就可以联想到辛丑条约的全部内容了。这段文字里除了谐音记忆法外,还分别使用了归类记忆法、概括记忆法和联想记忆法。
在游戏中记忆,游戏记忆法
在游戏中孩子的感官能力可以得到充分训练,使他对周围事物由形象、感觉上的认识,逐渐加深为对外部世界的理解和记忆。而且,游戏往往能重复地反映孩子经历过的事件,从而加深理解,起到巩固记忆的作用。游戏活动除了能够加强孩子的记忆力之外,这些活动也是帮助孩子建构语言能力的基础。良好的记忆力有助于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使他们能够更有效地阅读和写作。
游戏记忆二三事
任何游戏都可以在生活中随意地进行,引起孩子的好奇和兴趣。一开始可能孩子不能够做得很好,记得的东西也不多,但是正因为这个才会激起孩子参与游戏的兴趣。随着记忆力一点点增强,可以适当地提高游戏的难度,比如记住每样东西的出场顺序或增加需要记住的东西的数量等等。
游戏记忆观察
(1)在游戏中,孩子往往肩负着重大的“责任”,所以他们会十分认真、十分专注地进行记忆。
(2)婴幼儿最早、最容易记住的事物,往往是那些和他本人关系非常密切的东西和他感兴趣的事物。所以,在教宝宝学习记住一些事物的时候,应该尽量选择形象、直观、具体、生动、能引发宝宝兴趣、吸引宝宝注意的对象,比如,可以用一些照片教宝宝认识亲人。
(3)孩子在游戏中会产生反感。我们应该一边观察孩子的反应,一边进行这种游戏。当发现孩子表现出反感时,就要停下来,换一种令孩子喜欢的游戏。所有的训练和学习都应以游戏的形式在孩子乐于接受的气氛中进行,这样才能有效果。
专家方案
●下面提供几则有助于增强孩子记忆力的游戏:
[找物品]当着孩子的面把8种不同的小物品分别藏好后,再让孩子将这些物品一样一样地找出来。
[看橱窗]这个游戏适合在带孩子外出时进行。当路过商店橱窗时,父母要先让孩子仔细观察一下橱窗里陈列的东西,等离开以后,让孩子说出刚才在橱窗里看到了什么。
[记玩具]把6样玩具按先后次序排列在桌上,让孩子看上几十秒钟,然后用一块布遮起来,要求孩子按照自己的记忆依次说出这6样东西。
[看图说话]把10张不同内容的图片,放在桌子上,让孩子观察一会儿,然后盖上。要求孩子把所看到的图片内容尽可能准确地叙述一遍。
[辨颜色]让孩子闭上眼睛,说出父母现在穿戴的衣帽鞋袜是什么颜色;如果父母也闭上眼睛说出孩子穿戴的衣帽鞋袜的颜色,会使孩子对这种游戏的兴趣大大增加。
[飞机降落]将一张大纸贴在墙上,作为地图,然后在纸上画出一大块地方作为“飞机场”;然后叠一架纸飞机,在“飞机”上写上孩子的名字,上面按上一枚图钉;让孩子站在离地图几步或十几步远的地方,先叫他观察一下地形,然后,蒙上孩子的眼睛,让他“驾驶飞机”,并将“飞机”恰好降落在“飞机场”上。
[看照片]拿几张奶奶的照片给宝宝看上大约30秒钟,然后把照片拿走。一分钟后,拿一张爷爷的照片和奶奶的照片放在一起让宝宝看。如果宝宝对奶奶的照片还存有记忆,那么他就会更愿意看爷爷的照片。
知识导读
玩具可帮助孩子辨别和记忆不同的形象与颜色,认识物体,从而达到手眼协调,使视觉空间或身体形象等感觉的熟,这对外界认知的强化及其记忆能力的增强都有很大帮助。比如经常利用每种图案各有一对的积木玩配对的游戏。我们把积木有图案的一面朝下排列放好,然后一次翻开两块积木。翻到一对相同图案的,就可以保留那两块积木。游戏结束时,手边有最后积木的人获胜。做这个游戏后不久,就会发现孩子的记忆力增强,妈妈穿的衣服的颜色,小朋友书包上的图案或是马路上汽车的某些情形都能经常被他记起来。
能力培养TIPS:三个月宝宝游戏记忆
孩子3个月时,大脑皮层发育得更加成熟,他能够有意识地存储并回忆一些信息。因此,在这个年龄段,你可以和孩子一起玩简单的藏玩具的游戏。
当着孩子的面,把他喜欢的某样玩具藏在右手里,然后把双手都放在背后;再把双手伸到前面来,玩具仍藏在右手里。伸开那只手,让宝宝看里面的玩具。反复几次后,再把双手伸到宝宝面前,双手紧握,让宝宝自己拿玩具,看宝宝会伸向你哪只手。如果宝宝的注意力在你的右手上,说明宝宝已经记住你刚才的行为了。你可以隔上几天再重复这个游戏,看宝宝是否在第一时间就能在你的右手找到玩具,以此来检验他的记忆能够保存多长时间。
目的性记忆,有的放矢记忆法
人不管做什么事,都要有目标。这个目标,诱惑着人,引导着人,使人步入更高的境界。同样,父母必须使孩子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学习总是有一定的目标的,这是成功地改进记忆效能的一个前提和基础。
有的放矢记忆二三事
有的放矢记忆法的关键是确立目标,将需要记忆的内容按时间分段,有计划有目的地在规定的时间内记住规定的内容,直至记完所有的内容。
有的放矢记忆观察
很多孩子在学习中一遇到需要记忆大量东西时就害怕,觉得自己不能记住这么多,面对必须要记的任务,容易产生烦躁、厌倦的情绪。越这样越影响记忆,需要记的东西积累多了,就会影响后来的学习,因为很多知识是环环相扣的。对这种情况可以采用有的放矢记忆法,将要记的东西分解成小块,一块块地记住。
专家方案
●有的放矢的记忆法对于孩子的学习记忆确实有效果,那么如何能够做到有的放矢呢?专家建议:
(1)要学会安排记忆进程,把一个长远的目标划分成若干不同的近期目标,然后一个一个地实现,一个一个地跨越。这样,既能使记忆一点点实现,也能增强孩子的信心。
(2)当达到了所有的近期目标后,处心积虑所要追求的长远目标也就胜利在望了。
(3)而对长远目标的靠近,无疑会更强有力地刺激记忆效能,从而更有效地提高记忆能力。
知识导读
孩子要记忆英语单词,先是要确立目标,但倘若笼统地确立一个目标,如将来出国深造,那么他可能会感到前途渺茫。如果抛开这个大目标,而是确定不同的近期目标,先完成容易的部分,如每天学习10个名词,进而掌握动词、形容词、副词等,他就会信心大增,从而不再认为学习语言是枯燥乏味的工作。每一个小的成功的获得,都会使自信心随之增长,而自信心同时又鼓舞他去争取更大的成功。其实,各种各样的学习和记忆活动,都可以运用这种方法,把长远目标分解成若干不同的近期目标,由浅入深,由易而难,不断地刺激学习兴趣,增强记忆力。
能力培养TIPS:有的放矢记忆
采用有的放矢记忆法,注意合理做出目标计划。所定的目标要在一定时间内可以完成才行,否则第一步完成不了,会影响第二个目标的顺利实现。
在实际操作中,要将有的放矢记忆法和其他的记忆方法结合起来,多种方法综合使用效果会更好。
智慧式,理解记忆法
所谓理解记忆法就是一种把所要记忆的内容先进行分析理解,然后再进行背诵记忆的方法。这里所说的理解分析就是深入思考,用心体会,弄清楚所记忆的内容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含义,有什么用途,如何运用等等,从而降低记忆的难度。理解是记忆的基础,只有理解的东西才能记得牢、记得久。仅靠死记硬背,则不容易记住。对于重要的学习内容,如能做到理解和背诵相结合,记忆效果会更好。
理解记忆二三事
理解记忆是以理解材料内容为前提的。这种理解不单单是指看懂了所要记忆的材料,它还包括要搞懂材料各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以及该材料和以前的知识经验之间的联系。因此,在记忆材料的时候,我们要尽可能向孩子强调“先理解、后记忆”的要求,而不要从一开始就不分方法地让孩子死记硬背。
理解记忆观察
理解是记忆的前提和基础,因此,理解是最基本、最有效记忆的方法。正如日本教育界提倡的一句口号“要理解,不要死记硬背!”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经常会有许多事物应该记住但却没有记住,其原因往往是由于只看到了表面,而并没有真正理解其本质。
孩子在记忆一些东西时,如数学公式、化学反应式、英语单词等,时常出现问题,就是因为并没有对这些东西真正地理解,只是强记硬背。如果孩子在记忆时不采取逐字逐句强记硬背的方式,而是首先理解其基本含义,即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思维进行分析综合,把握材料各部分的特点和内在的逻辑联系,使要背诵和记忆的内容纳入已有的知识结构,以便保存在记忆中。理解记忆的全面性、牢固性、精确性及迅速有效性,依赖于对材料理解的程度。
专家方案
理解记忆的运用步骤是:
[了解大意]在我们记忆某个事物的时候,首先要弄清它的大致内容。拿读书举例,先要通读或者浏览一遍;再如音乐,先要将整个曲子完整地听一遍。只有了解了全貌,才能对局部进行深刻的理解,这也就是“综合”。
[局部分析]对事物有了大致了解之后,就要逐步进行深入分析。比如一篇论文,先要弄清它的论点论据,再根据结构分成若干段落,逐个找出每一个段落的“信息点”,也就是主要意思,并加以分析、思考,以达到能编制文章纲要的程度。
[寻找关键]这一点也就是韩愈在他的《进学解》中所说的“提要钩玄”。所谓“万山磅礴,必有主峰;龙衮九章,但挈一领”。因此,一定要找到并弄明白文章的要点、关键和难点,牢牢记住。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理解和记住其比较次要或者从属的内容。
[融会贯通]就是将所理解和记住的各种局部内容,联系起来,反复思考,全面理解。这样更有利于加深记忆。
[实践运用]是否真正理解了所学的东西,还要看在实践中能否运用。如果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就“卡壳”,那就说明并未真正理解所学的东西。所谓的真正的理解一是要能够用语言和文字解释,一是能够在实际中运用。同时,在实际运用过程中,还要学会继续深化理解。
[重复记忆]对于理解的东西,往往也还需要多次重复才能记住。有的人理解了某个学习内容,就以为学习过程已经结束,没有有意识地要求自己记住它们,不再通过重复加深印象,那么,是不可能把学习内容完全、准确地记住的。
知识导读
德国著名心理学家艾滨浩斯在做记忆的实验中发现:为了记住12个无意义音节,平均需要重复5次;为了记住36个无意义音节,需重复54次;而记忆六首诗中的480个音节,平均只需要重复8次!可见,理解记忆的效果优于机械记忆。简单点说,凡是理解了的知识,就能记得迅速、全面而牢固。不然,死记硬背,那真是费力不讨好。
能力培养TIPS:理解记忆
要时常提醒孩子,在学习中应该经常有意识地运用理解记忆,在记忆的时候展开积极的思维,这样才能收到好的效果。如果在可以运用理解记忆的时候不用,而非要使用机械记忆进行费时费力的重复记忆,效果一定是事倍功半。比如在背诵古文的过程中,如果不把古文的意思弄懂,那么就会像背天书一样,非常吃力。而如果把古文弄懂了,把全篇的中心意思掌握了,这时再背就轻松多了,也有趣多了,记忆也就深刻多了。这就是在理解基础上记忆。
父母应该让孩子在充分理解内容的基础上进行记忆,如果孩子对所学材料不是很理解,父母应该担负起老师的职责,耐心地给孩子讲解,及时帮助孩子弄懂。像形式,直观形象记忆法所谓直观形象记忆法,就是应用直观形象代替语言,以增强记忆的方法。根据心理学家的统计和研究,小学生擅长于具体形象的记忆。直观、形象的东西,尤其是视觉映象,容易给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当孩子需要记忆一些抽象的东西时,要尽可能地让他们将要记的东西与具体、形象的东西结合起来,在形象的基础上,概括出具有普遍性的结论。
直观形象记忆二三事
形象记忆是人脑中最能在深层次起作用的、最积极的、也是最有潜力可挖的一种记忆方法,也是目前最合乎人类的右脑运作模式的记忆法。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人的记忆都是从形象记忆开始的,婴儿在出生后6个月左右时就会表现出形象记忆的某些特征,如认知母亲和辨识熟人的面貌,这就是婴儿形象记忆的突出表现。可见,形象记忆是由感知到思维必不可少的中间环节。
直观形象记忆观察
人类正在不断促进意义记忆和抽象思维的发展,越来越偏重于使用左脑的功能进行意义记忆和抽象思维,同时,也推动着人类的思维从低级到高级不断进步、完善,并越来越发挥着无比神奇的作用。但与此同时,右脑的形象记忆和形象思维功能却逐渐遭到忽视和冷落。时至今日,终于发展成了今天的“左脑占优势”的社会。不过,心理学的实验证明:记忆形象的物体比记忆抽象的名词概念效果要好得多,而且形象越是生动,记忆效果就越是好。形象的东西还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诱发学习情感,激发学习的兴趣,这也是记忆的必要条件。所以说,右脑的直观形象记忆同样要受到重视。
专家方案
●科学家认为,在我们的记忆中形象信息比语言信息要多出许多倍。具体可以这样来记忆:
[形象描述]用形象化的事物来描述抽象的事物,以加深印象,易于记忆。
[形象比喻]用自己熟悉的事物来比喻需要记忆的抽象事物,使之生动直观,兴趣盎然,而便于记忆。比如,将“哥德巴赫猜想”这一数学命题比喻为“皇冠上的明珠”,妙趣横生,易于记忆。
[形象摹写]学习时可借助于模型、图像、照片、录像、电视、电影、幻灯等,通过对它们的观察来获得对事物的感性认识,也就是利用一定的工具使事物具体化而易于记忆。如:学习数的组成或者加减法,这种知识比较抽象,如果能够利用实物演示、讲解,幼儿就能对知识有所理解,加上让幼儿动手操作,很快就能掌握知识。又如:在学习歌曲的时候,可以运用图片或实物向幼儿解释歌词,就能帮助幼儿很快记住歌曲内容。
[巧用模特儿]人为地把某些复杂、繁琐、难忘的事物巧妙地利用模特儿来加以记忆,使之简单化,从而容易记忆。例如一个孩子很快就记住了一个小朋友家的电话号码是:33329916。问他是怎样记的,他回答说,我把它们分解成几个部分,并与自己所熟知的字挂起钩来,就容易记住了。比如3332是他所居住区域的邮政编码,99是他所居住公寓号,他住在16号房间。几组数字一加起来正好是33329916。
知识导读
科学家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在人脑的记忆中,形象信息与语言信息的比例是1000:1。因此,有些科学家们将形象信息比作打开记忆大门的钥匙。由此看来,直观形象记忆法的作用也同样不可低估。美国科学家维纳小时候曾有过很多玩具,如小蒸汽机、万花筒、小型电动马达、幻灯机等等,在玩这些玩具的过程中,他获得了许多浅显的科学知识,然而就是这些凭形象而获得的知识为他以后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激发了他的求知欲望,使他最终成为一代科学巨匠。
能力培养TIPS:直观形象记忆
成人大脑约有1500g的重量,孩子的大脑到八岁时就已达到1250g,为成人重量的80%,伴随着大脑的快速发育,孩子的形象记忆力达到人生的最高峰。婴幼儿最早、最容易记住的事物,通常都是那些与他本人有着密切关系的东西或者是他非常感兴趣的事物。这种记忆是无意注意的产物,它是无预定的目的,完全是不自觉地识记。针对这一特征,在培养孩子记忆能力,教他学习记住一些事物的时候,应该尽量选择那些形象、直观、具体、生动的事物,这些事物能够引发孩子的兴趣、吸引孩子的注意,为孩子的记忆提供很好的心理基础。由于孩子的有意识记正在逐渐发展,父母和教师要注意采取一定的方法,对其有意识记行为进行启发诱导。比如,可以让孩子开展表演游戏活动,在游戏中事先提出对角色的要求;在给孩子讲故事之前,提出要求复述的条件等等。
重点式,精选记忆法
对记忆材料加以选择和取舍,从而决定哪些需要重点记忆,哪些只需要略记,这种记忆方法叫做精选记忆法。一般来说,在学习某些材料时,不可能不分主次地一下把全部内容都记住,要先选择重点内容记住,然后再逐渐扩大范围。这是一种经济的记忆方法。在学习中抓住重点,“提纲挈领”,可使记忆省力,思路清晰。在回忆和提取时也会因思路的清晰而准确和省力。
精选记忆二三事
现在,小学生每天接触的信息很多,但这些信息并不都是需要记忆的。在教材和笔记中,有很多详细的说明性文字、同一类型的多道习题、一些非重点的内容,以及那些可以根据其他公式推导出来的较复杂难记的公式等,都可以不用记忆。这样,孩子就可以拿出主要精力来记忆那些对考试来说最重要、最有意义的材料。
精选记忆观察
古时候有的人记忆力超群,过目不忘,甚至可以把文章倒背如流。可是郑板桥对这种人却嗤之以鼻,把他们叫做“没分晓的钝汉”。郑板桥说的没分晓实际上就是不分主次轻重,不管有用无用,一股脑儿全都背下来。现在,也有许多学生在学习中做着同样的事情,表面上学习非常用功,而效果却不尽如人意,这就要学会精选记忆法。抓住重点才能减轻大脑负荷,才能克服生理上超限性抑制现象;才能集中时间和精力,含英咀华,探测精神,消化吸收,因而记忆效率才会更高,效果才会更好。这是学习记忆必须掌握的秘诀。但有一点需要注意,采取这种记忆法,需要明确记忆的目标,需要处理好专与博的关系,还需要有灵活的方法。
专家方案
●现在,学生课本上的内容越来越多,有些需要记忆,有些则可以略去不记,对此,专家给出以下建议:
(1)许多公式、定义、定理、定律是精髓和本质所在,既要理解,也要牢记。它们往往是以一当十,有着举一反三的作用。
(2)对于一些解题过程和答案没有必要背下来,只要掌握解题思路就可以了。因为考题是千变万化的,它要求的是灵活地运用公式或定理,而不是去死记。
(3)学习好的人,记忆力强的人,往往善于抓住重点,抓住精髓,善于组织材料。
知识导读
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如果学会精选记忆法,根据大脑记忆的特点,会有很大的帮助。众所周知,英语单词的记忆是最麻烦的。英语的词汇量很庞大,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新的词汇源源不断地造出来,就算是地道的英美人也会遇到很多不认识的词。针对这种情况,应选择记忆词根,再根据不同时态的词形、不同状态的词形变化规律来记忆就容易得多。
能力培养TIPS:精选记忆英语单词
记忆英语单词有一种黑白循环记忆法,该记忆法的实质就是精选记忆,其核心意义是通过对大纲规定的词汇进行分类,找出记忆重点,通过对不同级别单词的先后记忆,最终达到全部掌握单词的目的。如果考生能够说出某一单词所有的汉语意思和用法,那么本单词对他来说就是白词。如果能说出该单词的部分意思,就把它定义为灰词;如果不能够说出它的任何意思和用法,则为黑词。记忆的顺序是:先灰词,后黑词。即将全部灰词转化为白词之后再开始记忆黑词。慢慢地,一部分黑词会转化为白词或灰词,一部分灰词变成白词。之后,黑词不断地变为灰词,灰词不断地变成白词,最终所有词汇都变成白词。
旁征博引式,联想记忆法
联想记忆法就是用联想来增强记忆效果的方法。当人脑接受某一种刺激时,常会浮现出与该刺激有关的事物形象,这一过程就是联想。一般来说,互相接近的事物、相反的事物、相似的事物之间容易产生联想。用联想来增强记忆是一种很常用的方法。平时,儿童在学习中也可以多加运用。
联想记忆二三事
联想在儿童的学习中是经常要接触到的,任何人都在运用这个方法:美国著名的记忆术专家哈利·洛雷因说:“记忆的基本法则是把新的信息联想于已知事物。”如果有人问你,瑞士和法国的国土是什么形状,可能一般人都说不上来,但是如果问你意大利的国土是什么形状,很多人会回答“像一只靴子”,这就是联想记忆。人们比较熟悉靴子的形状,因此把意大利与靴子联系起来,就牢记不忘了。
联想记忆观察
联想,既可以是时间上的联想,也可以是空间上的联想。
比如,有时候一个很熟悉的外语单词却一时想不起来了,明明是经常温习的,甚至连这个词在书上的什么位置都能想起来,那他就可以从这个字在书上什么位置想起,想想它前面是什么词,后面跟了什么词,这样反复地联想,往往就能回忆起这个单词来。这就是空间上的联想。
再比如,一个人曾在某本辞典上看到对某个词的很有意思的解释和说明,但后来记不确切是在哪本辞典了。那么,他就可以回忆当时查辞典的情形。首先想起是前天晚上查辞典,而且那天晚上他还为这事高兴了好一阵子。再仔细一想,噢!有了,原来这个词是在《辞海》上查到的,这是时间上的联想。
联想记忆法分类
●联想记忆法又分好几种,比如:
(1)接近的联想法。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事物,在时间或空间上,或同时或接近,这样只要想起其中的一种便会接着回忆起另一种,再想起其他。只要把记忆的材料整理成一定顺序,记忆起来就容易多了。
(2)相似联想法。如果一种事物和另一种事物在某个方面相类似,往往就会从这一事物引起对另一事物的联想。如果能够把记忆的材料与自己体验过的事物相联结起来,就会收到很好的记忆效果。比如在记忆单词的过程中,有意义相似的,有发音相似的,这些都可以利用相似联想法来帮助记忆。
(3)对比联想法。当我们看到、听到或回忆起某一事物时,常常也同时会想起与之相对的事物。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对各种知识进行多种比较,抓住其特性,会对记忆有很大帮助。
实际上,联想法的几种方式都是互相补充的,在学习时要学会将其组合起来,才能收到良好的记忆效果。
知识导读
当代俄国心理学家哥洛万·斯塔林茨的实验表明,任何两个概念,都可以经过四五个阶段建立起联想。比如“木质”和“皮球”怎样建立联系?可以通过中间环节联系起来,木质是起点,皮球是过程的终点,是事先给以规定的:木质——树林,树林——田野,田野——足球场,足球场——皮球。又如:“天空”和“茶”。天空——土地,土地——水——喝,喝——茶。可以举出许许多多这样的例子,一般可以较自然地通过四个联系步骤,偶尔也需要五六个步骤,这取决于概念之间的“意义距离”。
能力培养TIPS:用联想记忆背诵单词
学习外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背诵单词。对此,很多人往往喜欢用生词卡,把一个个外文单词及其音标、词类和中文词义写在小卡片上,一有空就拿出来看看读读,这的确是个有效的方法。但是,如果利用上联想规律,就能够增强这种方法的记忆效果。
(1)将词形相似的词放在一起。比如:deserve、observe、preserve、reserve四个单词都有相同的词根serve,把它们放在一起记,利用相似联想,既利于找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又利于辨别、区分它们的中文词义。
(2)将中文词义相同或者接近的词放在一起。例如:get、obtain、acquire、gain四个词都有“得到”之意,把它们放在一起记,可以举一反三,提高记忆效率。
(3)将反义词放在一起记。例如:black(黑)与white(白),superior(上等的)与inferior(下等的)词义相反,把它们放在一起,利用对比联想,看到一词从而引起对它的反义词的回忆。
除了这些方法,在进行联想时,最好有意识地使用形象想象,能更好地提高记忆效率。
多感官协同,多通道记忆法
要想记忆外部信息,就必须先接受这些信息,而接受信息的渠道有很多种,如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等。在记忆的过程中,如果有多种感知参与,那么就叫做多通道记忆。这种记忆方法比单通道记忆的效果强得多。而协同记忆法应用于学习实践中,主要体现在把听、说、读、写、思和实际操作结合起来。
多通道记忆二三事
多通道协同记忆,是利用多种感觉器官协同记忆复杂、重要信息的有效手段。在学习中,如果能够充分调动人脑的视觉中枢、语言中枢、听觉中枢、运动中枢等各个部位的积极性,协同记忆,对于提高记忆质量会有显著的效果。苏联心理学家沙尔达科夫经过多年实验证明:只听不看的记忆能力是60%,只看不听的记忆能力是70%,既看又听的记忆能力是86%。
多通道记忆观察
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体验:以前学会了骑自行车,即使多年不骑,哪一天身边有了自行车,还是能骑;而以往会背的诗词、歌曲等吟唱的内容过了很长时间之后,可能会有所淡忘;对于光用眼睛看过的书籍、画报等中的内容却很快就会忘记。学习外语也是一样,光看不读、不写的单词,比较容易忘记,既看又读、写、用的单词,不容易忘记。其原因在于它们属于不同的记忆。
光用眼睛看的默记,是大脑对视觉符号的记忆,我们把它叫做“视觉符号记忆”,遗忘速度较快;读、写和运动性的记忆,包含着专管运动的小脑对肌肉运动的记忆,我们把它称为“运动记忆”,遗忘速度较慢,甚至终生不忘。
专家方案
●平时,可以在休闲时抽出一小段时间去进行两种或多种感觉器官协同记忆的练习,方法如下:
(1)在一个安静的、无杂音干扰的环境中进行音乐听写:仔细地倾耳细听、默写,然后反复对照。全神贯注地听一首曲子,听熟后清唱,再听,再唱,直至能够听唱合一。在限定时间内记忆声音信息的能力,会在这种训练中不知不觉得到提高。
(2)进行眼、手、口、脑协同记忆的训练:对于一些重要的繁难信息,可以通过视觉观察后,用笔写下来,然后反复朗读,直至能够背诵下来。过后,再抽出闲暇时间不断巩固,或背诵、或回忆、或默写,均可达到熟记的目的。
(3)多用运动记忆。运动记忆对于提高记忆效果和学习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中尤其表现为口腔肌肉运动与语言之间的联系。小时候背诵的古诗词,长大后仍能脱口而出,就是这个原因。当时尽管不懂含义,但是背诵的时候我们都是大声背出来的,因而使得小脑对口腔肌肉一连串动作保持了牢固的记忆。
(4)通过做笔记来辅助记忆。做笔记的过程本身就是手、眼、脑协调并用的过程,对记忆有很大的帮助。隔一些时候重读一次笔记和书中做上记号的地方,就可以进一步巩固记忆。
知识导读
根据国外科学家的实验和研究,各种感觉器官吸收知识的比率有很大的差异。一个健全人的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等五种感官器官吸收知识的比率如下:视觉占83%、听觉占11%、嗅觉占3.5%、触觉占1.5%、味觉占1%。从记忆的效率看,各种感觉的效率也是不一样的:单纯依靠听觉获得的知识,3小时后能记住60%,3天后只能记住15%;单纯依靠视觉获得的知识,3小时后能记住70%,3天后记住40%;视觉、听觉并用获得的知识,3小时后能记住90%,3天后仍可记住75%。这组数字说明,多种感官并用记忆的效果要比单纯一种感官记忆好很多。
能力培养TIPS:关于多通道记忆
多通道记忆法最主要的优点就是加深了大脑在识记时对复杂、重要信息的印象,延长了这些信息在大脑中的保持时间。为了在记忆时加深大脑对复杂、重要而且陌生信息的印象,让其由短时记忆转化为长时记忆贮存在脑中,可以让视觉、听觉、味觉、触觉等多种感觉器官协同作战。使看、听、写相结合,如果可能还可以采取触摸、嗅、尝等各种方式。在大规模的复习中也可以考虑采用这种方法。但是,运用多通道记忆法因为可能需要各种感觉器官分别“体验”,因此,有时候消耗的时间会比较长。如果过多地运用,也会在某种程度上造成对时间的浪费,因此,不要扩大采用多种感觉器官去协同记忆的范围,要本着“少爱多弃”的原则进行认真仔细的筛选。
给记忆排排队,分类记忆法
分类记忆法,是指个体首先对要学习的材料进行分析,然后分门别类地整理,再加以记忆的学习方法。通过分类记忆法,学习者将学习材料进行分类整理,显示出其规律性,看起来有条不紊,这样,学习者就可以根据规律去进行记忆。同时,经过整理的学习材料,储存在大脑中,就像不同类别的物体被装在不同的盒子里一样,当需要时可以马上提取,避免了杂乱无章的现象。
分类记忆二三事
如果将必须记忆的内容按照一定的要求进行分类,那么,记忆起来就容易得多。这是因为,学习者对材料进行分类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理解的过程,这个过程本身就已经具有记忆的功能。也就是说孩子一边在分类,一边在理解,一边就已经在记忆了。
分类记忆优点多多
●用分类法记忆单词能充分发挥大脑系统全面地记忆单词的潜力,并具有以下优点:
(1)被归为同一类的单词其结构相近,语法功能相似,便于学习者从整体上记忆和掌握,有助于对单词形成完整的类别概念。
(2)便于展开比较,对于掌握各个单词的异同点有很大帮助。
(3)便于使已掌握的杂乱无章的单词条理化、系统化、门类化;并集中词汇,从而可灵活地进行替换和运用。
专家方案
●关于分类记忆法,专家提示要注意以下几点:
(1)把要记的东西分类整理。比如,砖头、汽车、手表、衣服、水泥、眼镜、木材、手套、钢筋、轮船、雪橇、飞机,这些看起来毫无联系的词汇,看一遍能记住六七个就算是不错的了。但如果事先提示这些物品可分为三类:生活用品、交通工具、建筑材料,那么有可能看一次就完全记下。
分组的基准可依据其机能、构造、颜色、轻重、性质、大小、存在场所、时代特征等来划分。如果不是某种物体,而是人的话,可以按照性别、年龄、籍贯、出生地、毕业学校或ABC的字母顺序来划分。此外,为了便于分类,所分的类别及每一组内的个数都要适当,不可太多也不可过少。如果分的类别太多,记忆起来就不方便,这相当于增加了第二层记忆;如果分的类别过少,组内个数就会相对增加,使得类别不清,也不易记。同时,分组时也要注意,每组的个数相差太多也不好。另外,分类结果,常常会出现既不属于这组,也不属于那一组,编入任何一组都不恰当的情况。这时,不必勉强非把它归进某类不可,或拼命地寻找它和其他事物的共同性,而是将其单独归为一类即可。
(2)掌握规则性、共同性。对于一些毫无意义的数字、语词,如果能够换一个角度来观察或改变排列的顺序,往往能发现其共同性及规则性。比如要记忆下面这些数字:10、3、8、12、1、7、5。这六个数字看起来毫不相干,如果按照次序来记忆,一定很费力。但若改变其排列顺序,从小排到大就变成这样:1、3、5、7、8、10、12。这样一来,七个数字就显得有顺序而容易记忆了。但是如果再仔细想一下可知,这七个数字是按日历中大月(就是有31d的月份)所排列出来的。这么一来,就简单了。所以,把要记的事物,改换为清楚、容易了解的事物来记忆,便能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3)空间排列。在对一组事物、一系列姓名和日期,或者准备好的发言要点进行记忆时,可设法在面前或头脑里“放”一幅记忆顺序图。如果你需要记住的事物不大于12件,可以用手表的表盘帮助记忆,把需要记住的第一件事情看作表盘上的数字“1”,然后顺着表盘一一对应。这样,就可以通过看表来提醒自己下面的内容是什么了。
知识导读
记忆内容繁杂而量多时,用分类法就能较好地解决问题。为什么分类以后就容易记忆了呢?这是因为类似的事物易于彼此联想,容易在大脑里建立起暂时性神经联系。我国著名的心理学专家曹吕教授说:“在人的记忆活动中,对材料的分类分组是一个很重要的步骤。人的经验是分类保持的,唤起过去的经验回忆也要借助于经验。”这里讲的“分类保持”,就是记忆同类事物的脑细胞间建立有暂时的神经联系。
能力培养TIPS:关于分类记忆
在使用分类记忆法时,要注意符合大脑的一个特点,即一次记忆的内容不要超过7个单位。心理学家的许多实验都表明,尽管记忆的内容永远不能把大脑填满,但在短时间记忆活动时,一般情况下大脑接收不了超过7个单位的量。不过有趣的是,这个“7”既可以是个体,也可以是集合。比如7个互相没有意义联系的字;也可以是7个词,虽然这些词的字数远远超过7;甚至将20~30个词归作7个以内的组,大脑也能够接受。因此,分类时的类别不要超过7个组,每个组内的个体也不要超过7个。
好读好记忆,口诀记忆法
所谓口诀记忆法,就是把记忆材料编成口诀或合辙押韵的句子来提高记忆效果的记忆方法。这种方法实际上是缩小了记忆材料的绝对数量,把记忆材料分组、分块来记忆,从而加大了信息浓度,增强了趣味性,既可减轻大脑负担,又能记得牢。利用口诀加强记忆,进而学会在理解的基础上自己编口诀,融知识于歌诀之中,是加强记忆、提高学习效率的一种好方法。
口诀记忆二三事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记忆是以“组块”为单位的。至于每一个组块内的信息量到底是多少则是相对的。可以把一个字看作一个组块;也可以把一个单词、一个词组看作一个组块;甚至也可以把一个句子作为一个组块。但不管怎样,组块内部的信息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结的。如果善于把记忆材料分成适当的组块,就能够大大提高记忆的效果。口诀记忆法就是符合组块规律的一种记忆方法。
口诀记忆观察
(1)口诀记忆法是利用语言所具有的音韵、节奏等规律特征,使记忆成为乐趣。其特点是将那些枯燥的、零散的、彼此之间没有重大联系的内容,编成口诀的形式,以利于记忆。这与韵律记忆法有相似之处。比如,写作文,尽管老师苦口婆心地讲述写作要领以及循循善诱地引导,不少同学仍把写作文看成是件头疼的事。为此,有人编了一首作文三字诀:“写作文,要记清,观点明,有感情。取题材,抓典型,打腹稿,定中心。各段落,安排定,提起笔,一气成。写完后,仔细吟,反复查,找毛病。闲话语,删干净,关键事,讲详尽。错别字,要留心,多修改,誊写清。”这样一来,就很容易记清作文的要求和写法了。
(2)口诀记忆法的好处就在于记住后终身难忘。因为编这个口诀时已花了大量的时间,使其在大脑中产生了很深的印象,而方法又很新奇,背起来又对大脑皮层产生了新的刺激,这样就做到了过目不忘。比如,要记住历史朝代或者重大事件的历史年代,往往是很难的事情,但是如果按照朝代顺序编成口诀,就很容易记住。有人编写了一首《中国历史朝代歌》:“唐尧虞舜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秦汉三国晋统一,南朝北朝是对头。隋唐五代又十国,宋元明清帝王休。”
专家方案
口诀记忆法可用以下6种方法来编制歌诀,使其朗朗上口,易学易记。
(1)缩略法:选取代表字来编制歌诀。
(2)概括法:浓缩内容,编制歌诀。
(3)罗列法:将一系列相关而又独立的记忆内容铺陈开来,编成歌诀。如《标点符号歌》:一句话说完,画个小圆圈[。]
句中有停顿,小圆点带尖[,]并列词句间,点个瓜子点[、]
并列分句间,逗点顶圆点[;]引用原话前,上下两圆点[:]
疑惑或发问,耳朵坠耳环[?]命令或感叹,滴水下屋檐[!]
引文特殊词,蝌蚪上下窜[“”]文中要注解,月牙分两边[()]
转折或注解,直线写后边[——]意思说不完,大点紧相连[……]
强调词语句,字下加圆点[·]书名要标明,四个硬角弯[《》]
(4)形象法:加入联想,编成歌诀,形象记忆。
(5)特征法:在相近的记忆对象中寻出差别之处,编成歌诀。
(6)顺口溜法:唯一的要求,就是顺口。例如要分清“辨、辩、瓣、辫”四字,可编成如下口诀:一点一撇仔细辨,巧用言语来争辩,种出瓜果长花瓣,一缕青丝扎成辫。
知识导读
人的大脑对韵律和节奏感强的识记材料的记忆效果要好得多。因此,几乎所有人都对歌曲、口诀及节奏感强的诗词等表现出较好的记忆力。研究表明,有节奏的识记材料能使大脑的多个区域参与工作,尤其是能较好地利用右半脑的功能。同时,这种口诀记忆法还能使人的身体放松,对大脑产生较强的刺激,因而能提高记忆的效果。
幼儿的学习没有系统可言,因此,很多知识就显得杂乱无章。因为幼儿的认知水平极其有限,对于很多有内在联系的材料如四季、26个字母等,幼儿也不懂其内容,无法发现和利用规律,记忆起来很费劲。因此,对于主要利用机械记忆和无意识记忆的幼儿,把杂乱无章的内容及幼儿难于总结其内部联系的学习内容编成歌诀,他们就容易记忆了。
能力培养TIPS:关于口诀记忆
大量实践经验证明:有节奏有韵律的材料,比没有节奏没有韵律的材料要好记得多。
但是由于口诀记忆法要求语言编码韵律化,所以,运用此法应注意如下几点:
(1)编口诀的内容,通常应是重要的、有规律性的,或者能够明确理成条文型的。
(2)在编拟时,一定要先认真领会待编的内容,尽量把待编内容的要点概括出来,使之条理化,为编口诀打下基础。
(3)将概括出来的条文,依次排列在一起,编成口诀。
(4)口诀的语句,应节奏鲜明,顿挫有致,并力求简洁、通俗、形象,尽量做到易诵、易记、朗朗上口,以便引起幼儿的兴趣和注意。
(5)口诀的语句要做到语言精练,句式整齐,化繁冗为简短,变凌乱为有序,这样,既便于存储,又利于检索。
找条理式,提纲法记忆
提纲记忆法,就是指把所学的知识像钢绳总揽渔网,绳索串起铜钱那样,用线索“串”起来,再进行记忆的方法。“提纲”就是所要记忆的材料的主要脉络。提纲记忆实际上就是把所要记忆的内容的主要脉络通过编写成提纲的过程,分类、整理、综合、分析、概括成便于记忆的线索材料,整理者在分类、整理、综合、分析、概括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消化了材料的内容,也就深化巩固了记忆。
提纲记忆二三事
提纲记忆法一直为古今中外的学者们所喜爱和运用。我国唐代大文学家韩愈自学成才,他自幼苦读,在“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时,非常注重笔记。他在读立论书籍时,总要勾出精义;读记事文章时,总要提出纲领。他常说:记事者必提其事,纂言者必钩其玄。马克思也是一位善于运用提纲记忆法的大学者,他特别重视阅读提纲,认为它是一种通晓识记材料的必要过程。他甚至花费了不少精力,为自己的个人藏书做了提要。
提纲记忆观察
提纲记忆法作为另一种有效的记忆手段,有着自己的特点:就是具有较强的直观性、概括性和条理性。这里说的“直观性”是指一经过目,印象深刻;“概括性”是指化繁为简,转多为少;而“条理性”是指井然有序,层次分明。
提纲记忆法可使人在学习时感觉到材料清晰,主次突出,条理分明,并且进一步明了内容之间的归属关系,便于记忆。
专家方案
●采用提纲记忆法,主要从以下几个阶段入手:
[分析]通过分析力针对材料进行消化理解。当幼儿阅读一本书时,父母可以让其先看内容提要和目录,从宏观结构上弄清各章节之间的关系;然后再让幼儿看前言或后记,了解作品的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对一篇文章,阅读时,可让幼儿先泛泛地浏览几遍,在了解全篇的基础上,划分段落,反复揣摩,以尽快掌握文章的布局和脉络。
[综合]对识记材料进行全面概括,提炼出记忆的重点。在划分文章段落的基础上,引导幼儿根据分析的结果写出段落大意,总结出全篇的中心思想;然后,以此为基础,再进一步找出文章的要点、难点,并用提纲的形式概括出来,这也是幼儿要记忆的重点。
[表述]需要记忆材料的总结过程。父母可以在孩子阅读书籍后,让其合上书本,把经过咀嚼、消化、分析、综合而印证在头脑中的提纲表述出来。如果孩子的表述完整、确切,则说明孩子已经掌握了所要识记材料的内容;如果孩子的表述残缺不全,丢三落四,那就还需要进一步阅读,以达到熟悉提纲的目的。
[整理]是对所提炼的提纲进行最后确定的环节。整理提纲的方法很多,对记忆都有较好的效果,常用的有以下几种:
(1)抄录提纲。每本书都有目录,目录既精练又概括。
(2)展读目录。可使一本书的内容一目了然,使记忆系统化,帮助孩子进行整体记忆。
(3)编写提纲。编写提纲的目的是希望孩子能够抓住记忆的主干,有了主干以后,就不愁添枝加叶、统顾全部了。
(4)改写提纲。父母也可以引导孩子对一些书籍的提纲进行凝缩、稀释、增删或合并,使之更趋于合理化;对孩子自己编写过的提纲也可进行改写,这样会使记忆更加牢固。
知识导读
提纲记忆法是通过编写提纲,对知识进行分析、综合、概括和理解,从而提高人的大脑思维,以达到快速准确记忆的目的。编写提纲,就要抓住记忆材料的主要内容、精神实质以及相互间的逻辑关系,用自己习惯的语言风格恰到好处地表述出来。通常,这种方法较适合于对文史类知识的掌握和记忆。
能力培养TIPS:提纲记忆的细节
●在运用提纲记忆法时要注意以下事项:
[量材而用]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适合提纲记忆法。比如对于唐诗、宋词、元曲之类,硬要提纲挈领,显然是画蛇添足。因此,一定要根据识记材料的篇幅、分量决定是否编写提纲。
[分清主次]要根据识记材料的内容,明确各部分的主次关系,以主干为纲,次要从略。
[及时复习]有了提纲也并不是从此就万事大吉了,也要在适当的时候进行复习,这样才能够根深蒂固,经久不忘。
至于如何用提纲进行复习,有位学生介绍了自己的经验:为了记住全书的内容,可以先把提纲多看几遍,直到对提纲较为熟悉,或者可以默写下来时,找一张大小相同、风格相同的纸,按照同样的顺序默写下来,遇到记不住或者记得不准确的地方,可以先空一行,再默写其他内容。如果实在回忆不起来,可以参照原提纲,用另一种颜色的笔,填上空白,改正错误。这样,对忘掉的、记错的部分,就会有一个比较深刻的印象,对加强记忆是很有好处的。
找规律式,特征记忆法
特征记忆法,就是对于那些在形式或内容上极为相似的知识,通过细致地观察和全面地比较后,找出对所要记忆的内容中特别容易记住的特征,然后由这一特征再向全文扩展的一种记忆方法。通过这种方法,会使所要记忆的内容在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特征记忆二三事
每个事物从根本上说都是有其特征的,只要留心寻找,便会发现。因此,特征记忆法还有另外一种说法,就是在记忆过程中个体有意识地将记忆对象的最主要特征找出来,通过记住这一显要特征而记住这一对象的一种记忆方法。因为,特征明显的事物容易引起注意和记忆,在大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特征记忆观察
特征记忆法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都是极有效的。它通过特征化的应用实践,把一般化的问题和特殊化的问题联系起来,弄清了一个,也就带动了一批。通过这种记忆方法,既可以熟悉问题的特殊情形,又能够掌握问题的一般形式;除此,还能丰富和发展对问题的理解,从而达到铭刻对问题的记忆。
专家方案
那么,如何才能够做到寻找规律,运用特征记忆法呢?
首先要找出所要记忆的内容与其他对像不同的特征部分,再围绕这个特征找到具体形象的说法。比如,干燥的燥是“火”字旁,就围绕“火”这个特征创编一个语句,你可以说“火”烤就干燥。
儿童在学习中总是离不开文字符号,无论哪种语言,都会有极为相似的字或者词,由于相似的字或者词看起来区别不明显,加上儿童的分辨能力还不是很强,就很容易对这些词语产生混淆。但是,不管多么相似,毕竟还是有所区别的。碰到相似的情况,父母或者老师要设法把它们各自的特征凸显出来,或者引导儿童找到这种特征,以便学习和记忆。
知识导读
特别典型的事物会对大脑产生强烈的刺激,使信息在人的大脑皮层上留下较深刻的痕迹,这样的识记就不易被忘记。例如,英语中的人物一般由“er”结尾,而visitor则由“or”结尾;形容词加“ly”一般构成副词,而friendly却是一个形容词。这样帮助孩子找到与众不同的地方,也就容易记忆了。特征化就是将一般推向特殊,通过考察问题的特殊情形,以深刻理解一般,从而剖解一般的内在规律,找出解题的思路与途径,在加强了对特殊内容记忆的同时,也可增强对一般的认识与记忆。
能力培养TIPS:特征记忆
用特征记忆法,可以很好地训练幼儿的记忆力和观察力。孩子若要具备这种分辨特别和一般的能力,就要从小开始培养。比如,父母可画一些画,每幅画都有几处不同,让幼儿看一会儿后,要求他们把不同之处找出来。在培养这一点时,尤其要利用幼儿好奇心强、对什么事都感兴趣的特点,一有机会就要让幼儿说说日常生活中,这种东西与那种东西有什么不同之处,如果幼儿说不清,就让他们先看看,然后再说。这样,慢慢地就会让幼儿养成寻找特殊点的能力。
实践中强化,让孩子学会自测
不管采用哪一种方法记忆,最终都离不开检验记忆的效果如何。而自测记忆法就是通过自己测验自己来检查记忆的效果,并提高记忆效率的一种记忆方法。这种方法对任何学习材料的记忆都是行之有效的,父母可以让孩子多多尝试。
自测记忆二三事
如何知道信息记住了多少,能力储备得怎么样呢?作为儿童,一般人多爱通过考试的成绩来确认。但是,实际上,通过几次考试是不足以说明问题的,况且考试不论在内容还是形式上都很有限。所以,要想知道记忆效果如何,还是应该经常运用自测记忆法,随时随地让孩子检查自己的记忆效果。当然,记忆的结果并不是最后的目的,记忆只是一种手段,记忆的最终目的是让儿童储备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自测记忆优点多
自我测验有许多优点,它可以使儿童确切地了解自己学习的结果究竟如何。因为,只有充分了解自己记忆的程度,才能有准备地参加老师组织的各种考试或测验。孩子可以通过自我检测来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发现之后可以马上弥补。对于那些已经熟知的东西,可以放在一边,重点攻克那些没学好的、没记住的、概念容易混淆的问题,做到有的放矢。同时,自测也可以培养孩子随机应变的能力,让孩子懂得随着记忆的不断深入,要随时改变需要重点记忆的内容。如果经常运用自我测验法,对所学的知识加以理解消化,孩子就会胸有成竹,即使在考试时考题变换了多种角度,也会因为平时训练有素,有较好的适应能力,而能做到临阵不慌。
专家方案
●具体来说,自测记忆方法有定期检测和随时检测两种:
(1)定期测验
①从时间上可分为当日测、周日测两种。一种是当日测,如在晚上睡觉前,将当天所学的知识要点复述一下或默想一遍。另一种是周日测,如在周末休息时,可将一周来所学课程的内容变换着角度提出问题,写在一张纸上测验自己,发现存在疑难或模糊之处,马上解决,决不拖欠。
②从课程内容上可分为单元测、全书测两种。单元测即在每一个单元学完之后,问问自己这个单元学了些什么,有哪些主要内容,取得了什么收获。全书测则是在一本书学完之后,翻开目录,逐章回忆内容,并可挑选那些重要内容进行自测,看自己是否都已掌握。
(2)随时测验
就是随时随地测验自己,这种方法比较适合用来学习外语,尤其是背单词。先准备一些卡片,正面写上几个外语单词,背面写上汉语词汇。揣在兜里便可随时自测了。自测的方法也有两种:
①朗读法:在不妨碍别人的情况下,可以看外语朗读汉语,看汉语朗读外语。如果实在想不起来,也可以翻过来看看,再认一下。不能朗读的场合,可以采取默读的方法。不带卡片时,也可以随时自测,方法是看到什么事物,就试着用外语表述出来,或者在头脑里默念一下。
②书写法:学外语不书写是很难记牢的,而且如果不练习书写便无法进行写作和笔译。因此,可以看着卡片上的汉语写出相应的外语单词。
知识导读
信息在输入大脑之后,遗忘也就随之开始了。遗忘的速度随着时间的流逝呈现先快后慢的规律,特别是在刚刚识记的短时间里,遗忘最快。这就是著名的艾滨浩斯遗忘曲线。艾滨浩斯遗忘曲线揭示了记忆的规律,孩子可以根据这种遗忘规律对所学知识及时进行复习。实际上,这种对所学知识和记忆效果及时进行复习和自测的方法就是艾滨浩斯记忆法的主要方式。艾滨浩斯记忆法对于任何学习材料的记忆都是行之有效的,它可以极大地提高记忆效率,收到事半功倍的记忆效果。
能力培养TIPS:自测记忆
在实际运用自测记忆法时,有5种自测的方式可以供孩子们在学习中采用。
[尝试回忆]在头脑中把学过的知识回想一遍,有人将其形象地称为“过电影”,就好像头脑里有台电视机一样,将学过的内容一幕一幕放映出来。其实,这是逼着自己专心致志地去动脑筋思考和回忆。平时,可以在阅读和朗读到一定程度后,合上书本试着默默地回忆。如果书本内容能非常流畅地回忆出来,说明掌握得较好;如果还有许多模糊的地方,就应该与原文核对一下,加深记忆。
[取长补短]这种方法是要求孩子就所学知识与同学进行争论、探讨或者与其他同学交谈,有意把自己和旁人作对比,以此来了解自己究竟掌握到何种程度;
与同学相比,还有哪些薄弱环节要改进,自己要坚持哪些优点等。
[设问自答]经常给自己提出问题,如老师会出哪些题目考学生?老师希望学生掌握哪些要点?进行自测,设问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必须经常琢磨设问的形式、角度、要求并作出全面准确的回答。这种方式即可以在头脑里“设问”和“自答”,也可朗读出来,还可以用纸笔进行。
[对人试讲]在熟练地掌握知识的情况下,用自己的话表述出来,试讲的同时也整理了自己的知识系统,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并加深了记忆。
[实践检验]从神经生理机制看,知识运用得越频繁,大脑皮层留下的痕迹就越深刻,暂时神经联系也就越巩固。运用的次数多了,孩子记忆的抽象信息符号与对应的实践活动之间就会产生紧密联系的第二信号系统的条件反射,记忆信息也便因此而容易提取出来。
加深印象,重复记忆法
真正能够过目不忘的人毕竟是少数,多数人的记忆还是靠不断地重复来实现的。所以有人说“重复是记忆之母”。重复记忆法就是利用这一规律,把所记忆的内容连续重复或间隔一定时间后再重复学习一次,经过多次重复,实现永久记忆的一种记忆方法。
重复记忆二三事
刚刚接受到的新知识需要重复,如果没有重复的过程,印象就会很肤浅,也就不会在大脑中产生记忆的效果。记忆得越肤浅,淡忘得就越快;记忆得越深刻,淡忘得就越慢。研究表明,记忆的深浅不仅与刺激的强度有关,也与重复的次数直接相关。在一定条件下,重复的次数越多,记忆就会越深刻。
重复记忆观察
●实际上,在儿童的学习当中,很多人并没有认识到重复也是一种记忆方法,因此,常常出现下面的情况:
(1)许多同学为了应付考试,喜欢搞“临阵磨枪,不快也光”的突击方案。然而,这样突击记忆下来的知识多数都达不到永久记忆的目的,往往是今天考完试,明天就忘了。记得快忘得也快,就像狗熊掰棒子,虽然掰得很多,但最后却所剩无几。
(2)还有一些同学在学习内容的安排上存在着一种惰性,只顾着“知新”而忘记了“温故”;在复习某一门课程时,便把其他课程丢在一边,很长时间不去理会。这种做法也很不可取。这是因为,当其他课程被丢开的时间太久就会忘掉很多,再复习时不免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如果适时安排复习,则既省时又省力。
专家方案
●从艾滨浩斯的遗忘规律可知,记忆的内容被遗忘的最快时刻是在学习后的第一天或最初的几个小时。根据这一特点,在孩子的学习中可以采取三条措施:
[及时复习]在学习新课程后,要督促孩子当天即进行复习,在未忘之前及时进行巩固,因为这要比忘了之后再去复习省力得多。
[经常复习]虽然及时复习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但是每天复习既无必要也不可能。因此,为了能够达到长久牢记的效果,需要经常进行复习巩固。在新内容学过之后,开始复习时,间隔时间要短一些,随着记忆的巩固,以后复习间隔时间可以逐渐延长,每次复习时间也可逐渐缩短些。一般情况下,学过的内容及时复习后间隔三四天再巩固一次效果就不错;但对容易遗忘的内容(如英语单词、历史年代、地理名称等),复习次数不妨多些。当然,在学习中究竟如何进行,也要根据学习的具体情况具体安排。
[复习形式要多样化]单调的重复会使人感到枯燥从而降低复习的效果,应尽可能从各个角度去帮助理解记忆。
知识导读
巩固知识需要复习,而复习的本身就是重复。在心理学研究中,曾有人根据复习次数、时间间隔以及淡忘速度三者之间的关系画了一条记忆曲线。通过这条曲线可以看到两个问题:一是重复的次数越多,遗忘得就越慢;二是遗忘的速度与时间间隔不是简单的正比关系,而是先快后慢。关于第二点,德国著名记忆心理学家艾滨浩斯曾用记无意义音节的方法进行过这方面的研究。他发现,在熟记之后的第一个小时后,就忘记了56%,而两天后又忘记了16%,此后遗忘的速度就大幅度放慢,到了第6d后虽然遗忘还在继续,但速度却慢了很多,仅有3%。
能力培养TIPS:重复复习增强记忆
在学习过程中,究竟怎样运用这些规律呢?专家认为,第一次复习应该及时,新学习的内容最好在12小时之内复习一下,因为此时记忆还比较清楚,脑子中记忆的信息量还较多,要抓住这个时候进行强化。第二次复习时间间隔可以稍长,比如两天或者三天。再往后,间隔可以更长,比如依次为一周、半月、一月、半年、一年、几年。复习所用的时间也会依次缩短,甚至只要用眼或耳过一遍就行。这样先重后轻、先密后疏地安排复习,效果极佳。
强力突破,背诵记忆法
背诵法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记忆方法了,甚至有时候都意识不到这也是一种方法。从上幼儿园背诵儿歌到上大学背诵自己专业范围内的重要知识,没有一天离开过背诵。近些年,背诵常常受到人们的非议,有些人还极力反对,认为背诵就是死记硬背,而理解才是基础。这样说来,理解就可以了,为什么还要背诵呢?
背诵记忆二三事
《资治通鉴》是一部卷帙浩繁的巨著,其作者宋朝史学家司马光对史料的娴熟运用更为人们所惊叹,并惊叹其非凡的记忆力。然而他幼时的记忆力并不过人,他的惊人的记忆力其实就来自于背诵。每当老师讲完书,学生都跑出去玩耍时,他却留在教室里专心攻读,第一遍记不住,再来第二遍,还记不住,再来第三遍……直到读得滚瓜烂熟,合上书,能流畅地不错一字地背诵,方肯休息。后来司马光做了官,还时常熟读背诵。通过长期训练,他终于养成了惊人的记忆力,对后半生著书立说起了较大的作用。因此,他根据自己的切身体会,常劝告青年人:“读重要的书不可不背诵。”
背诵记忆观察
背诵,虽然看起来并没有什么特别的。但对于记忆的意义是很重大的。
首先,背诵是“记忆力的体操”。背诵不仅是一种有效的记忆方法,是其他记忆方法的基础,而且通过背诵还可以培养和锻炼孩子的记忆能力。多年实践证明,人的记忆力和人的肌肉一样,只有经常锻炼,才能不断增强。懒于记忆、从不背诵的人,记忆力不会优良,即使原来不错,时间一长,也会下降。
其次,背诵可以使我们精确牢固地掌握一些重要的知识。对于最基本、最重要的知识必须要牢牢记住,达到熟练背诵、脱口而出的程度。否则,即使有再多的知识,到了关键时刻提取不出也没有用处。我国古代早就有“熟读唐诗300首,不会做诗也会吟”的说法。这里的“读”,其实就是背诵,可见,善于、勤于背诵可以使我们的知识宝库日益丰厚。
专家方案
●背诵是一种很复杂的记忆活动。所以背诵时,应该结合不同方法。常用的背诵方法如下:
(1)机械背诵与理解背诵。
机械背诵是指在不理解记忆材料意义的情况下,仅靠单纯反复背诵的记忆方法。这种记忆方法虽然不够理想,但也有它的用处。它是其他记忆方法的基础,其他记忆方法都是在最大化减少机械背诵的内容,但不管怎样,总会有一部分内容需要机械背诵。而理解背诵则需要在理解材料的基础上进行,因为理解了,所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背诵的困难。
但在通常情况下,机械背诵和理解背诵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联合运用的,因为他们本来就是相辅相成的。正确方法是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知识水平和记忆材料的特点,确定以哪种背诵方法为主。一般情况下,如果孩子已经具备了对事物理解的能力,就应该在理解的基础上发挥机械背诵的长处,并且把朗读、应用和背诵有机地结合起来;而如果孩子太小,还不具备对事物的理解能力,比如让孩子背诵唐诗,就可以选择机械背诵。
(2)反复阅读和尝试背诵相结合。
反复阅读和尝试背诵相结合就是先阅读几遍材料,等头脑里对材料有了大概的印象之后,就把书合上,试着背诵。能背出来的就放过去,背不出来时就翻阅书本。如此循环往复,直至达到熟记和背诵的程度。反复阅读和尝试背诵相结合的方法,避免了单纯阅读和单纯背诵造成的单调枯燥感,提高了大脑工作的主动性,还可以让孩子清楚地知道自己什么地方记住了,什么地方还欠火候,以便及时重新分配自己的时间和精力,以最少的精力和时间取得最好的记忆效果。
知识导读
背诵是一种特殊的记忆方法,它的要求是按照事物的固定次序,不分主次轻重、毫无差错遗漏地完全记忆下来。背诵的记忆方法之所以能够存在,就在于它在很多情况下还是必需的。在学习时,记忆力差的人也不要抱怨,因为有许多事例证明,只要肯下功夫,熟读及至成诵记忆法也能取得不错的效果。
能力培养TIPS:机械性背诵记忆
幼儿园的孩子和小学低年级的学生,由于自身的经历和知识都极其有限,对所要背诵的内容不可能都有很好的理解,因此,可以用机械背诵的方法,这对儿童早期智力开发很有帮助。因为儿童虽然理解力较差,但他们的机械记忆力很强。尽管他们对材料的意义尚不理解,但却能很容易地把它背下来。实践证明,幼年的机械背诵,记忆是牢固的,这对他们后来的学习有很大好处。而对青少年而言,随着年龄的逐渐增长和知识的不断积累,以及阅历的层层增深,理解能力增强了,更适合采用理解背诵的方法。
特殊姿势式,单侧体操记忆法
右半脑支配左半身,左半脑支配右半身。大部分人爱用右手,因此造成左脑发达而右脑的使用却相对较少的不平衡现象。但研究证明,右脑的运用更能增加记忆的效果。单侧体操记忆法,就是经常做左半身体操,充分发挥右半脑作用,以增强记忆的一种方法。
单侧体操记忆二三事
心理学实验表明,人的左右脑的功能是不同的。大脑的左半球相当于一个字词存储系统,主要记忆语言、文字、抽象符号等;而大脑的右半球相当于一个表象存储系统,主要记忆各种形象材料,如图形、闪光、音乐、震动等信息。可见,单纯依靠左半脑记忆,势必会造成对一些内容的记忆障碍和难度。只有将两个半脑结合起来记忆,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单侧体操记忆观察
人的左右大脑虽然各有分工,但却不是绝对独立的,而是互相联系、互相配合、互相补偿的。在学习和记忆中,单纯依靠某一侧大脑也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只有左右两个半脑结合起来,才能收到良好的记忆效果。而单侧体操记忆法的目的就在于通过开发左半身的活动来加强大脑右半球的作用,强化右半脑的功能,以担负部分左半脑的功能,减轻左半脑的负担。
专家方案
下面提供一套记忆体操的练习动作:
第一节(1)直立,全神贯注,左手紧握拳。
(2)左腕用力,弯臂,慢慢上举。
(3)慢慢弯曲上举的臂,恢复原姿势。
(重复8次)
第二节(1)仰卧姿势。
(2)左腿伸直上举。
(3)将上举的腿倒向左侧,但不能碰到床。
(4)以相反的顺序恢复原姿势。
(重复8次)
第三节(1)保持立姿,左臂向左侧平举。
(2)将左臂上举,头不动。
(3)按相反的顺序回到原来姿势。
(重复8次)
第四节(1)身体从直立姿势从右到左。
(2)以左手和右脚尖支撑身体。左臂伸直,直体倾斜,笔直横卧。
(3)屈左膝后起身,回到原来姿势。
(重复8次)
第五节(1)俯卧姿势。
(2)踮起脚尖,像俯卧撑那样,用腕和脚尖支撑身体。
(3)屈臂,届时将左腿向后高抬,右臂尽可能不用力。
(4)慢慢地重复伸手臂两次。
(开始时做3次动作即可,以后逐渐增加到8次。)
知识导读
西欧一位学者在研究日本民族为什么优良的时候,发现日本人在发育过程中经常练习左手的动作。另外,英国的教育家也发现,手的发展与记忆有很大的联系。经常使用双手可以使记忆明显加强。甚至有些神经心理学研究者认为,人类迄今为止只是用一半脑来活动,若是能让两个半脑都参与活动,那么完成的工作可达到惊人的程度。这种说法可能绝对了点,但是由于左右脑有着各自的分工,所记忆的内容也有所区别,所以,应该让左右两个半脑都发达起来,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记忆效果。
能力培养TIPS:单侧体操记忆
从身体的发育来看,右半侧是占有优势的,这是因为右半侧的活动受到左半脑的支配。研究证实,如果左半脑发生疲劳,人就容易发生精神不振、神经衰弱、记忆力减退等状况。因此,我们应该尽量减轻左半脑的负担,加强右半脑的协调作用。要达到这一目的,除了上面提到的多做左半身的单侧体操外,还要使活动多样化,不妨让孩子在紧张的左半脑学习和玩耍的间隙,多欣赏音乐、美术作品,以增进右脑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