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地球的终结
32900400000059

第59章 大胆地走

我们假设人类突然决定资助太空计划。在充足的资金支持下,我们甚至开始设想发射探测器到其它恒星。这不是件容易的事!最近的星系,南門二(Alpha Centauri)——它里面有一个类似太阳的恒星,值得一看——距离我们24万亿英里远。已有的最快的太空探测器到那里也需要数千年,因此我们不能指望很快得到一张清晰的照片。

不过,那只是“目前为止”最快的探测器。准备研发的无人驾驶探测器速度更快,有的甚至可以接近光速。其中一些应用了核能、离子驱动(启动较慢但可以持续加速达到惊人的速度),或者在飞船后面引爆核弹来加速。这是认真的,这就是上世纪6年代研究的课题——猎户座计划。这里的加速并不是很均匀——由核弹爆发来获得起飞的能量通常情况下都是这样——但是可以达到非常高的速度。不幸的是,禁核条约禁止类似实验。这些方法能够把旅行时间由上千年缩减到差不多几十年。

这样做很值得。当然,也花费不菲。技术上没有问题,只是有国际社会阻碍方面的原因(基金会,政策等等)。我说清楚些:如果我们有这个愿望,可以马上建造这样的太空飞船。用不了一个世纪,我们就能发射数十个“星际使者”到其它恒星,拜访我们星系中的邻居。

当然,旅行的时间和舰队的构成限制了探索的范围。星系中的恒星很多,不可能建造那么多宇宙飞船。向每个恒星发射一个探测器不是很划算。即使我们让探测器在飞过一个恒星时简单地搜寻一下,然后再前往下一个恒星;要探究整个星系是不可能的,宇宙太大了。

不过有个解决的办法:自我复制的探测器。

勾勒这样一幅场景:一个来自地球的无人驾驶的宇宙飞船经过5年的飞行到达了鲸鱼座的天仑五(Tau Ceti)恒星。它发现了一系列行星并开始科学考察。这包括很多方面,要检查这个系统中的所有个体,包括行星、彗星、卫星和小行星。经过数月的调查,探测器会前往备忘录中的下一个恒星。不过在离开之前,它会把一个包裹发射到很有可能含有镍和铁的小行星上。事实上,这个包裹是一个能够自我复制的工厂。一旦它落到小行星上,它就开始挖掘,熔炼金属,提取必须的材料,然后自动生成更多的探测器。我们假设经过几年的组建和测试,它最终生产出一个探测器,然后把它发射到另一个星系。那么现在我们就有两个探测器了。几十年后,它们到达了目的地,找到了合适的居所,然后继续开始自我复制。探测器的数量上升为4个,这个过程将不断重复。

“机器人大使”的数量增加得非常快,它是成指数级增长的。如果生产一个探测器的确切时间为1年,那么一千年以后我们就有21=124个探测器。两千年后就有1万个。3年后就会有超过1亿个。当然,从现实情况来看,不那么简单,但即使是悲观的估计,5万年后(可能用不了那么久),我们就能够探索星系中的所有恒星。

呃,听起来好像要等很长时间啊!而且,我们目前还没着手做这件事。

等一下,还记得前面提到的我们敬仰的、早于我们1亿年的那个文明吗?给定这个时间,它们早就把银河系中的恒星检查遍了。如果它们看到我们温暖的、蓝色的家园,应该会做过记号吧?还有,它们可能在5万年前来过,错过了我们,或者它们还没到。

给定时间范围,那仿佛不太可能。规划整个星系并到达合适的行星不需要那么长的时间。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不认为来自德瑞克方程的“数百万个文明”这个数字是正确的原因。如果果真如此,我们应该早就见过它们了,或者至少听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