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在此期间身体会发生很多奇妙的变化。要顺利度过这个阶段,除了需要充足而合理的营养之外,一些微量元素更是不可少。
微量元素是生命活动必需的营养素,主要通过饮食来摄取。正常情况下,妊娠期微量元素的真正缺乏是不常见的,只有妊娠前体内矿物质储备不足,妊娠后又供给不上才出现微量元素缺乏现象。因此,准妈妈在日常饮食中,应该摄取以下微量元素。
01 钙
不少人处于钙储存较低水平或缺钙的状态。尤其是那些经常在室内工作,缺乏日光照射的女性更容易有这种情况。含钙量高的食品包括奶制品、深绿色蔬菜、蛋黄、海藻、芝麻、西瓜等,对于有足量乳类饮食的准妈妈,一般不需要额外补给钙剂。对于不常吃动物性食物和乳制品的准妈妈,应根据需要补充钙剂,补钙的同时,还须注意补充维生素D,以保证钙的充分吸收和利用。为了防止胎儿头部过度骨化,不利于自然分娩,多数医生认为妊娠36周以后就不宜再补充钙了,而且这时胎儿已基本发育成熟,不必增加代谢负担。
02 碘
碘在甲状腺的合成和代谢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碘缺乏可导致甲状腺肿大,缺碘是人类智力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如克汀病。克汀病的主要表现就是智力低下、身材矮小,因此又将碘称为智力元素。人体吸收碘的主要来源是食物,海产品的碘含量高,如海带、紫菜、海鱼、虾皮等。常食用海产品就能预防碘缺乏。但含碘药物可导致胎儿体内碘积聚,抑制甲状腺激素的分泌,甚至会造成先天性甲状腺发育不良,并引起甲状腺功能减低。因此,准妈妈禁忌服用含碘药物,而应通过食物及碘盐补充碘。
03 锌
据报道,锌的缺乏可造成胎儿先天畸形。妊娠早期,胎儿对缺锌最敏感。有人统计过,妊娠早期血锌低于平均值并持续下降的准妈妈,胎儿的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达74%。经过补锌或自身达到平衡的准妈妈,其发病率为37%。一般来说,准妈妈每天补充15~20毫克硫酸锌或醋酸锌,就可以保持锌的平衡。牛肉、鱼等动物性蛋白质较多的食品及海产品,是锌的主要来源。植物性食物中荞麦、黑麦、小麦、玉米、花生仁、核桃仁等,含锌量也较高。
04 硒
硒是一种酶的组成部分,通过这种酶来发挥其抗氧化作用,防止过氧化物在细胞内的堆积,保护视网膜。硒能维持心肌纤维、血管的正常结构和功能。硒还具有解毒作用,能够与体内的重金属结合并排出体外,从而缓解镐、汞、铅等金属引起的毒性,保护肝脏细胞。硒严重缺乏可引起克山病,使其心脏扩大、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准妈妈若缺硒则会增加重金属对自身和胎儿的危害,引起准妈妈免疫功能低下,胎儿发出现畸胎、死胎等严重后果。
05 铁
妊娠4个月以后,铁的需要量逐渐增加,因此,在妊娠后半期有25%的准妈妈可因铁的摄入不足或吸收不良而有缺铁性贫血。铁质是供给胎儿血液和组织细胞的重要元素,除了供应胎儿日益增长的需要外,还得将一部分铁质储存于肝脏中作为母体的储备,以补充分娩过程中出血的损失。
因此,建议女性在孕期应多食一些含铁丰富的食物,如黑木耳、海带、芹菜、韭菜、芝麻、小米、黄豆、动物肝脏等。
06 镁
能激活体内多种酶,抑制神经的兴奋,参与体内蛋白质的合成、肌肉的收缩、体温的调节。缺少时神经反射亢进或减退、肌肉震颤、手足抽搐、心律不齐、情绪不安、容易激动。准妈妈精神紧张、情绪不稳定、易焦躁发怒,与缺镁有关系。含镁高的食物有香蕉、坚果类、豆类、绿叶蔬菜和麦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