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胎儿深居“宫”中并非一无所知
即使今天,还有很多人认为胎教是唯心主义的东西,认为胎儿在深“宫”内什么感觉也没有,就连产科医生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也认为刚出生的孩子什么也听不到,什么也看不见,甚至对胎教还产生着怀疑的态度。
随着科学技术特别是特殊检查记录仪器设备的发展,如B型超声扫描仪、胎心监护仪、胎儿镜的发展,使原先一无所知的有关胎儿的感知觉问题,对各种刺激的反应和受刺激后胎儿心跳和呼吸与胎动的变化乃至胎儿在子宫内喝羊水、撒尿与吃手的动作,都被观察或记录下来了。
尤其有趣的是,近几年来北京医科大学附属的北京人民医院、北大医院和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合作,用各种仪器设备实验与观察记录到胎儿可以听到外面环境中的各种声音,并且在吵闹声音刺激下胎儿会心跳加快、胎动增强甚至生气地踢腿,在轻柔舒缓的音乐刺激下又由烦躁转为安静,胎心由原先的增快而渐渐减缓到原先安静状态下的胎心率上来,胎动也由受吵闹时的增强而减弱下来,直至安详地入睡。
国内外的实验报告,均说明了胎龄在4或5个月以上的正常胎儿,已经具备了人的一些感知能力,特别是听觉、视觉与触觉已经初步建立。这样,从前人们一无所知的胎儿能力范畴内的问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逐渐被人们发现和得到正确的认识。
02 胎儿大脑已经慢慢地形成
人类的脑神经细胞非常细密复杂,因此只有神经网的形成,是远远不够的。神经细胞如果裸露,传达信息时不仅会遗漏,而且传达信息的速度也会变慢。
如果将神经细胞的周围包起来,信息便可以迅速准确地传达出去。在大脑生理学上称之为髓鞘化。
神经细胞一旦进行髓鞘化,信息传达的速度会比以往提升近100倍。脑部发达的程度,完全在于髓鞘化完成的多与少。
一个人的智力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大脑。智力发展包含着许多复杂的因素。智力以脑组织正常发育为物质基础。首先得保证孩子的大脑是完好的,功能是正常的,再加上后天的教育,才会使孩子获得较高智力。因此,实施胎教,孕妇就必须处于一种良好的心理状态,注意营养,使胎儿生长发育有一个良好的内外环境。
腹中胎儿脑部成长全记录
大脑是神经中枢所在地,人的智商高低与否与大脑的发育程度密切相关。孩子聪明的先天条件之一就取决于胎儿期大脑的发育情况。现在我们就来看看胎儿大脑发育的几个阶段。
胎儿时期是脑部物质的形成时期,约1000亿个脑神经细胞,在受精之后的280天里,慢慢地形成。
卵子与精子的时候,原本只是1个细胞。在短短的280天之间,分裂并形成身体的各个器官,同时,完成1000亿个脑细胞的制造,其细胞分裂的速度是相当惊人的。
腹中胎儿的大脑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变化。下面以月份增长为顺序,来解读腹中胎儿大脑的变化。
怀孕1个月时是受精卵旺盛重复分裂的时期,脑的原形大体形成,但是怀孕的感觉几乎感觉不到。
怀孕2~3个月时,脑的各部分,如大脑、延髓等器官逐渐分明,脑的分化也开始进行,这时孕妇会慢慢感觉到怀孕了。
怀孕4~5个月时,脑部迅速发育,脑部形成,但脑的表面尚未产生皱褶。
怀孕6~7个月时,脑细胞分化逐渐形成,表面开始产生皱褶,接近成人的脑部构造。这段时间是怀孕期最稳定的时候。
怀孕8~9个月时,胎儿的脑部发育完成。皱褶基本成形,脑细胞几乎与成人相同。
怀孕10个月时,脑的重量约400克,脑的神经细胞约有1000亿个。此后,神经细胞数量不会再增加。这时脑部开始髓鞘化,神经胶质细胞开始增加,脑部逐渐发达。
胎儿的“超能力”
研究表明,胎儿并非一直闭目塞听、浑沌一团,而是逐渐有了感觉,能对刺激作出反应。
现代医学证实,胎儿确有接受教育的潜在奇能,主要是通过中枢神经系统与感觉器官来实现的。孕26周左右胎儿的条件反射基本上已经形成。
03 胎儿在聆听外面的世界
听觉系统是胎儿与环境保持联系的主要器官,也是进行听力训练即胎教的物质基础。因此,近来人们对胎儿听觉功能研究越来越重视了。
我们大人是用眼睛看这个世界,用耳朵听这个世界的。腹内的宝宝能听见外面的世界吗?许多人都表示怀疑,其实他也在听呢。
宝宝依恋母亲的心音
我们都知道,出生几天的婴儿,哭闹是常有的事。但是如果母亲把婴儿抱在左胸前,婴儿会很快静下来,安然入睡;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胎儿在母亲体内时,就已习惯了母体血流的声音和血管(心脏)的搏动,出生后,婴儿的耳朵贴近母亲的左胸(即心脏的位置),这种声音和搏动,把婴儿带回昔日宁静的日子和安全的环境中,这种早已体验过的安全感是任何优美的催眠曲都无法比拟的。
胎儿的眼、耳、鼻、皮肤等感觉器官,在妊娠早期就已形成,但功能的建立和发展,则是妊娠中后期的事。这也和感觉的司令部——大脑的发育有关。妊娠4~5个月,脑的结构已日趋完善,胎儿的各种感觉就逐渐发挥了作用。
宫内的小“窃听者”
据最新的研究结果得知,自妊娠6个月起,胎儿就开始不断地凝神倾听。妊娠期间,母亲的子宫是一个非常嘈杂的场所,因此,有大量的声音传入胎儿耳内。在传入胎儿耳朵的声音中,最为嘈杂的是母亲胃内发出的咕噜咕噜的声音。另外,即使是父母比较微弱的谈话声,胎儿也会全神贯注地倾听。
支配胎儿所处环境的声音,毕竟是母亲那富有节奏的心脏搏动声。如其节奏正常,胎儿就知道一切正常,胎儿也会因此感到所处环境安全。
宝宝在子宫内聆听外面的世界并不是没有科学根据的。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借助于B型超声波诊断仪,人们已能观察到胎儿在母体子宫内的活动情况,以及吞吐羊水的有趣模样。当胎儿听到音响时,胎心音会变快;听到汽车的喇叭声时,会出现频繁的胎动。用光照射孕妇的腹部,胎儿会有眼球活动。
有人做了这样一个实验。在孕妇妊娠期间,给宝宝起一个小名,并让父母常常向腹中的胎儿呼唤他的小名。胎儿出生以后,当他听到呼唤他的小名时,会突然停止吃奶或在哭闹中安静下来,有时甚至会露出似乎高兴的表情。这项试验的结果,至少能说明胎儿在子宫内就有听力。
专家们认为,胎儿在宫腔内被羊水包围是生活在一个水环境中,而水对声音具有选择的滤过作用,它能除去一部分低音而对高音则有过多的保留,故而胎儿对高音有更强的敏感性。
以上的论证及实验都说明,胎儿对母体及母亲的声音具有依赖性与敏感性,这是与胎教直接有关的问题。
胎儿听觉何时发育
研究表明,在胎儿的几种感觉器官中最为发达的就是听觉系统。在受孕后第4周,胎儿听觉器官已经开始发育,但是,这时胎儿听觉神经中枢的发育尚未完善,所以还不能听见外面世界的声音。到了第25周,胎儿的传音系统基本发育完成,28周时胎儿的传音系统已充分发育并可以发生听觉反应,这个时候,胎儿就已经具备了能够听到声音的所有条件。
胎儿对声音具有分辨能力
研究表明,胎儿对声音具有分辨能力,对不同的声音,有着不同的反应,对不同的音乐,表现不同的喜恶。研究证实,舒缓轻柔音乐和强节奏的音乐对胎动和胎心变化有不同的影响。如果给胎儿节奏强的音乐刺激,胎动次数明显增加,胎动的幅度也变大;当给胎儿舒缓的音乐刺激的时候,胎动次数明显地减少,心率也逐渐减慢,胎儿看起来像处于安静的睡眠状态。
胎儿能分辨声音的强弱与高低
母亲怀孕7个月左右时,胎儿便可以很清楚听到声音,8个月之后,可以分辨声音强弱的神经亦已完成,对高音或低音都可以分辨。
胎儿非常喜欢悦耳的声音。当母亲发出的声音很大的时候,胎儿会在腹中活动,表示胎儿听得非常清楚。
04 胎儿能感受明暗的变化
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以为,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即使到后期眼睛已发育成功,但两眼也是一抹黑,什么也看不见。因为胎儿生活在羊水的海洋里,外面的世界层层设防,除了羊水、羊膜外,还有绒毛膜,最后又加上子宫。如此“庭院深深”,一般光线自然很难透进,因此,子宫世界充满了黑暗,胎儿在这黑暗的条件下没有看东西的需要,也不可能看见什么东西。然而,事实并非如此,胎儿的眼睛并不是完全看不见东西。
胎儿视觉的发育
胎儿的视觉比其他感觉的发育缓慢。就连刚刚生下不久的婴儿,视觉也并不特别敏感。而且其视野比较狭窄。
其原因是显而易见的,即子宫虽说不是漆黑一片,却也不适于用眼睛看东西。然而,胎儿的眼睛,并不是完全看不见东西,从胎儿第4个月起,胎儿对光线就非常敏感。母亲进行日光浴时,胎儿就可通过光线强弱的变化感觉出来。
胎儿可以感受明暗
生活在母亲的腹中时期,属于视觉神经发育的准备阶段,完全能看见东西是不可能的,但胎儿的眼睛对光的明暗会有所感知。
通过研究观察发现,当摄影灯突然打开发出强光后,强光透过躺着的孕妇腹壁入子宫内后,胎儿马上活动起来,要等几分钟的适应之后,胎动才减弱下来。为了避免强光的热效应刺激了孕妇腹部而引起的胎儿反应,实验中把白炽灯浸泡入装水的玻璃槽内,光线透过装水的玻璃照在孕妇腹壁,然后光线透入子宫内,同样发现了受光线突然照射,引起了胎动增强。
美国哈佛医学院报道,利用仪器得以目视观察妊娠后半期的胎儿眼睛显影,辨认区分眼动的方式。对妊娠16~42周的胎儿眼睛90%以上目视可见。16周出现慢速眼动,23周开始出现快速眼动,而在妊娠24~35周较频繁出现眼动。36周后常见的是眼无活动,呈现出“深睡眠”状态。
05 胎儿有触觉
胎儿除了有听觉和视觉外,同时还具有皮肤感觉(触觉)、嗅觉及味觉等感觉功能。这说明胎儿的五官功能和皮肤触觉功能在出生以前就已初步发育好,并开始初步发挥它们的功能。
胎儿的触觉出现得很早,甚至早于感觉功能中最为发达的听觉。正所谓此消彼长,由于子宫黑暗的环境限制了视力的发展,所以胎儿的触觉和听觉就更为灵敏和发达。
妊娠第2个月时,胎儿就能扭动头部、四肢和身体。4个月时,当母亲的手在腹部稍微施加一些压力时,他会立刻伸出小手或者小脚回敬一下。有人通过胎儿镜观察发现,当接触到胎儿的嘴唇时,他会努起小嘴做出吮吸反应;接触到胎儿的手心时,他马上就能握紧拳头作出反应。
这一切都充分地说明了胎儿触觉功能的存在。
06 胎儿有味觉
舌头的味蕾可以感觉苦、辣、酸、甜的味道。胎儿在7个月左右已经具有感觉味道的能力。因为,如果给7个月的早产儿甜味的东西,马上就会有反应。
感觉味道的味蕾,在妊娠3个月时逐渐形成,直到出生之前慢慢完成,不过,在妊娠7个月左右已大致完成。对甜味与苦味的感觉,发展比较迅速。
4个月大的胎儿,其在宫内的环境适应能力之一就是因为胎儿有味觉,他能够辨别出羊水的味道,从而决定吞咽与否,或者吞咽多少。尽管羊水的味道稍具咸味,胎儿还是能够津津有味地品尝。
新西兰科学家艾伯特·利莱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验证明了胎儿的味觉在4个月时已经出现:他在孕妇的羊水里加入糖精,发现胎儿正以高于正常1倍的速度吸入羊水。而当他向子宫注入一种味道不好的油时,胎儿立即停止吸入羊水,并开始在腹内乱动,明显地表示抗议。
这个实验证明,胎儿早就有了味觉功能,能分辨哪些是好吃的东西,哪些是不好吃的东西。看来孩子挑食的习惯在胎内就养成了。
另外,观察还发现,怀孕7个月的胎儿尝到甜味时会吸吮,尝到苦味时还会做出表示讨厌的吐舌头的动作。
闻一闻这是什么味道
胎儿的鼻子早在妊娠第2个月就开始发育,到了第7个月,鼻孔就能与外界相互沟通。但是,由于胎儿被羊水所包围,所以他虽然已经具备了嗅觉,却毫无用武之地,自然其嗅觉功能也就不可能得到较大的发展。尽管如此,胎儿的嗅觉一出生就能派上用场,新生儿在吃奶时能闻出母体的气味,而且以后只要他一接近母体就能辨别出来,所以新生儿在辨识母亲时不一定需要睁眼,光凭嗅觉就能敏感地加以分别。
为此,母亲在喂奶的时候尽量不要洒香水、抹香粉,以免带来的异味影响新生儿辨别母亲的能力,从而表现出不安的心理状态。
随着触觉、味觉和嗅觉的逐步发育完善,胎儿为他出生以后能够很快适应外界的生活打下了良好的生理基础,并在以后的生活中不断得到新的完善和提高。而胎儿的这些感觉功能在初起阶段就应该不断人为地加以强化,以促进其发育。因此,胎教就是运用这个原理,以锻炼胎儿的各项感觉功能,使他一出生就能耳聪目明、鼻灵舌敏、手脚灵便,成为新生儿中的佼佼者。
温馨提示
科学的胎教主张应不失时机地抓住胎儿触觉发育过程对刺激的反应能力,适时引导胎儿,可以摸摸准妈妈的肚皮,可以轻轻地拍打几下,每天有计划地对胎儿进行触觉训练,从而培养孩子灵敏度和对外界事物的反应能力。
07 胎儿有记忆力
这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记忆是思维活动的一种形式,有人认为,从妊娠第4个月开始,胎儿的大脑中已经偶尔会出现记忆痕迹;也有人认为,8个月以前的胎儿有可能具备记忆功能,同时又认为记忆能力从胎儿期就已经开始萌芽。目前科学界普遍认为,胎儿具有记忆能力,而且这种能力还将随着胎龄的增加而逐渐增强。研究结果表明,胎儿对外界有意识的激励行为的感知体验,将会长期保留在记忆中,并对其未来的个性以及体能和智能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胎儿具有记忆能力的例证
曾有几个有趣的例子:钢琴家鲁宾斯缇、小提琴家美纽因及乐团指挥罗特等人对一些从未接触过的曲子皆似曾相识,即使不看乐谱,乐曲的旋律也不由自主地在脑海中源源不断涌现。究其原因,原来是他们的母亲在怀孕时曾经反复弹奏过这些乐曲。
加拿大哈密顿乐团的指挥鲍里斯在一次演奏时,一支从未见过的曲子突然在脑海里出现,而且感到十分熟悉和亲切,这使他迷惑不解。后经了解,原来他的母亲曾是一位职业大提琴演奏家,在怀鲍里斯时曾多次练习、演奏过这支曲子。
一位名叫海伦的女性只要给她腹中7个月的胎儿唱一支摇篮曲,孩子就会立即安静下来。这些例子都无可辩驳地说明了这样一个问题:胎儿具有一定的记忆能力。
胎儿具有记忆力的意义
在出生前数月内,胎儿的行为渐趋复杂、成熟。这是因为,迅速增大的记忆储存促进了自我形成,并开始引导胎儿行为的发展。
可以利用胎儿的这种记忆力,把婴儿抱在母亲左侧怀里,让他听到母亲心脏跳动的声音,这样孩子会有一种安全感,很快就能安然入睡。
还有人做过这样的实验:在医院产科的婴儿室播放母亲子宫血流及心脏搏动声音的录音,发现正在哭泣的新生儿很快就安静下来,情绪稳定,饮食、睡眠情况也良好,而且体重增加迅速。这是因为胎儿在母亲的子宫中早已熟悉母亲的心音,一听到这种音响就感到安全亲切。
胎儿既然有记忆能力,那么孕妇就应设法开发胎儿的记忆力,把良好的、积极的、健康的、真善美的信息及时传递给胎儿,让他输入脑子里,受用一生。
由于胎儿在子宫内通过胎盘接受母体所供给的营养和母体神经反射传递的信息,使胎儿脑细胞在分化、成熟过程中不断接受母体神经信息,使胎儿脑细胞在分化、成熟过程中不断接受母体神经信息的调节与训练。因此,妊娠期母体情绪的调节与子女智力的发展有很大的关系。
08 胎儿能学习
人们都说婴儿是一张白纸,这种说法是不确切的。人们发现,婴儿从出生第1天起就能辨认出母亲的声音,而且对这种声音表现出极大的兴趣。
其实,早在胎儿时期这张白纸上就已经开始描绘图画了。
深居“宫”中的小宝宝伸出小脚来探测胎盘,“这是什么东西?”经过几个回合的研究,他终于放心了,确认这是一个柔软、安全的物品;一转身,他的手又碰到了漂浮在旁边的脐带,“这又是什么东西?”很快,脐带就成了胎儿的玩具,一有机会便抓过来玩弄几下;对于包围着他的羊水,小宝宝更是潜心研究,不时地吞咽几口品尝一下;母亲子宫的血流声、肠道的蠕动声以及心跳的搏动声,对于它来说无异于一首美妙动听的曲子,统统被收入大脑,储存进记忆系统,以致出生后依然念念不忘;对于外界传入的音乐声,胎儿也颇感兴趣,转动头部,让耳朵贴近外部世界认真倾听。
这一切都说明,子宫内的小生命具有学习能力,他将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抓紧学习。他学习呼吸、学习吞咽、学习吮吸、学习运动……他并且能够通过母亲传递过来的信息揣摩着母亲的心绪,感受着母子间的心理感应。
鉴于胎儿这种潜在的学习能力,母亲在妊娠期间,及时施行早期胎教,通过各种渠道,使胎儿获得良好的胎内教育。
09 胎儿也口渴
我们都知道,饿了要吃饭,渴了要喝水,深居“宫”中的宝宝,他们会不会有这样的需求?
我们已经知道,胎儿所需要的氧气及营养物质是由胎盘和脐带供应的。他自己既不用费劲儿吃东西,也不必劳神呼吸。吃的问题解决了,那么,他用喝水吗?事实上,他每天除了舞拳踢腿锻炼肌肉和骨骼、练习呼吸动作以外,同时也在积极地锻炼喝水的能力。
科学研究人员介绍,胎龄满3个月时,胎儿就能够喝水。当然,他们都是就地取材,饮用羊水。不要认为“宝宝真可怜”,连干净的水都喝不上。
其实,不用担心他饮入的羊水的污染,羊水每隔大约3小时便会更换1次,既无细菌也没有灰尘。羊水中的蛋白质,通过肾脏分解,排泄入羊水中;而饮入的羊水中混杂的脱落上皮组织等物质,则形成胎粪。
看来,小宝宝在妈妈的肚子里真的生活得津津有味呢,没事的时候就喝上两口。目前对于宝宝每天喝的量,还不能作出精确的估计,有人估计可达500毫升。
为了适应即将面临的世界,胎儿在“宫”内积极锻炼生存的本能,为了训练自己的生活本领,通过对口腔吸吮能力的训练,为出生后使用口唇吃奶做好了准备。
10 胎儿有人格
提到人格,好像应该是很深奥,很有内涵的话题,说胎儿也有人格,是不是有点牵强附会的感觉呢?其实不是这样的,胎儿虽然小,但是通过研究发现,除了前面说的令人惊异的感觉能力之外,神经学家还发现,胎儿还可能具有意识的初步形态。美国神经学家布米尼克·芭芭拉,以最新的显微镜技术来研究胎儿的大脑,发现胎儿可能具有意识的初步形态。并确定受孕后28~37周的胎儿大脑皮质,已经发达至具备思考的能力,其神经组织与新生儿几乎没什么两样。
心理学家、生物学家、神经学家都把胎儿定位于“具有感官能力及初步学习能力的个体”。心理学家更进一步表示,胎儿在妈妈的子宫内逐渐形成人格,成为具有情感及知觉的人。而胎儿的人格是通过和父母的密切沟通形成的。
说胎儿具有人格也不为过,作为父母的应该把握孩子的这种潜能,把宝宝塑造成一个有理想,有人格的超智力宝宝。
11 胎儿的意识已经开始萌芽
现在,对于胎儿有没有思想活动,有各种各样的说法,但无论如何不应忽略胎儿6个月过后意识必会萌芽这一无可辩驳的事实,否则很有可能影响胎儿神经系统的发育。
当然,6个月以前的胎儿,所受到的影响,虽然不能说是全部没有意识反应,但大部分都是躯体上的。在这一期间,胎儿的意识很少受到应激反应的影响,这是因为胎儿的大脑尚未成熟到将母亲的情感信息转换为情绪的地步。
拿生气来说,生气是原始的情感。这一情感,只有当胎儿在大脑更为高级的中枢捕捉到鲜明表象和特征时,才会转换为复杂的情绪,若想产生出复杂的情绪,胎儿必须首先感知母亲的情感,并对其加以分析,然后才能做出适当的反应。
这也就是说,要把情感或感觉转换为情绪,需要有一个感知的过程,而且要求大脑皮质具有复杂的心算能力。研究表明,胎儿在6个月以后,开始具有明确的自我,并能把感觉转换为情绪。这时,胎儿的性格、个性逐渐通过母亲的情绪信息得以形成。胎儿就像一台不断被输入程序的计算机,最初只能解开极其简单的情绪方程式。但是,随着记忆和体验的加深,胎儿渐渐会解开极其复杂的思维线路。
温馨提示
在胎儿3个月左右,胎儿几乎不会受到双重型、冷淡型母亲复杂的情绪信息的影响。但他们会在原始的水平上能感受到不快,而且这恐怕会对今后产生极为深刻的影响。
12 胎儿的心灵已形成
胎儿能感受舒适或不快,大约是在母亲怀孕14周的时候。这正是母亲好不容易开始习惯怀孕的时候。研究发现,胎儿在形成人形的时期,心灵已经开始形成。
怀孕14周左右,胎儿的脑中的大脑边缘系统开始形成。大脑边缘系统掌控和支配人类生存的动物性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五感),具有极重要的功能。
世界上最单纯的心灵可能就是胎儿的心灵了。只要保护生命的本能欲求获得满足,就会有记忆快感;若无法获得满足,就会记忆不快感。
母子间是有着非常奇妙的心电感应的,当宝宝觉得愉快的时候,妈妈一定能感受得到;当宝宝不快的感觉逐渐升高时,胎儿就会踢母亲的肚子,以行动拼命向母亲诉说不满。当胎儿踢的时候,千万不可以一味地认为是“这孩子真有力量,身体很健康”。
这种对宝宝的反应视而不见的做法严重伤害了宝宝的心灵。胎动与踢打是不一样的,当你感到被踢的时候,不妨轻轻抚摩肚皮,问一问:“宝宝,怎么啦?什么事让你生气呢?”刚开始或许他还不了解你的意思,但只要你不断重复地说,渐渐地他就能从你说话的语气中了解你疼爱的意思了。
培育一颗好心灵
胎儿的思想和大人的思想那是完全不同的。虽然称宝宝具有心灵,但可以通过母亲平常的生活方式,区分为好的心灵或坏的心灵。如果能以平静的心情过日子,就可以培养胎儿的好心灵。
母亲的情绪,是培育宝宝心灵的关键。母亲心情最稳定的情况是什么时候呢?一言以蔽之,就是满足的时刻!包括食欲获得满足,感情获得满足,有着强烈的幸福感的时候。所有这些心情舒适的状态,腹中的胎儿也一样能感受得到。当他能感到舒适、愉悦的时候,心灵便获得发展。
孕妇的情绪如何,既关系到自身的健康,也关系到下一代的生长发育,所以,孕妇适时调整情,的确是一件应该认真对待的大事。至于在怀孕期间如何保持健康、良好的情绪,需要注意的方面很多。
家庭要尽可能创造和谐、欢乐的生活气氛,夫妻之间要多交流、多理解,尤其是发生不愉快事情的时候,要多从积极的方面开导孕妇,避免孕妇受到不良刺激。
孕妇自己,同样要正确对待生活中发生的大大小小的矛盾,对一些无足轻重的事情,不要过分认真和计较,尤其不应该多疑,尽量减少对家里其他人的误解。即使遇到什么不快乐的事情,也要大度一些,应该学会多做一些自我安慰,这样,情绪就不容易受到影响而波动了。
温馨提示
胎教并不是要向胎儿灌输生活知识和科学知识,而是为了促进胎儿的身心发育,提高胎儿的个体功能,对胎儿的心灵起到塑造、健全、完善和完美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