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为什么说话晚
许多父母发现家里宝宝说话晚的时候会很着急,但是也有些父母不但漠不关心而且还很高兴,他们深信“贵人语迟”。那么,宝宝说话晚的原因是什么呢?
随着宝宝整个生理的发展,他的语言能力也会随之发展起来,什么时候可以说话,什么时候可以说词,什么时候可以说句,都有规律。若是因为某些原因,阻碍或减缓其发展,会对宝宝的一生产生不利的影响。导致宝宝语言发展迟缓或者阻碍语言发展的原因有很多,也比较复杂,常见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听觉及语言器官没有得到正常的发育
有的宝宝之所以说话晚,也许是因为听力障碍,宝宝有听力障碍一定要尽早治疗。若是宝宝在一开始的2~3年内,没有得到语言及声音刺激,那么宝宝在以后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就不会有很大的语言功能的潜力。还有的宝宝说话晚的原因,是大脑的语言功能中心出现了错位。正常情况下,语言功能中心的位置是在大脑的左半球。而据研究表明,说话晚的宝宝中有90%宝宝的语言功能中心出现在大脑的右半球。
没有一个好的家庭语言环境
有的家庭中父母、外公外婆、爷爷奶奶或者保姆的方言各不一样。父母说的是普通话,爷爷奶奶说的是客家话,外婆外公说的又是当地的家乡话,宝宝的语言环境过于复杂,同时存在着多种方言,常常使宝宝感到不知所措。有的父母觉得,在这样的环境中会使宝宝的双语能力得到提高,却不知道正是由于同时存在着多种语言,让正处在模仿家长学习语言的宝宝感到困惑,致使宝宝说话晚。对此,家庭成员应该统一语言,在与宝宝交流的时候,尽量使用普通话,特别是在他的语言爆发阶段,为宝宝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对促进宝宝语言能力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
遗传因素
宝宝说话的早晚跟遗传因素也有一定的关系。有的宝宝智力发育正常,听力也很正常,也没有其他的疾病,就是说话比较晚。这也许跟家族遗传有一定关系。这种情况不必担心,父母可以多跟宝宝交流,从而促进他语言能力的发育。
宝宝自身的能力
宝宝在听到外界的指令或声音时,其中枢神经的信息处理系统就会作出反应。让一个两岁的宝宝将碗拿给你,他会去拿碗而非杯子。若是他不知道将碗拿来,或是拿来的是其他的东西,也许是因为他不能将“碗”的读音跟现实中的碗联系起来。同样,问一个年龄稍大些的宝宝:“你的家在哪里?”他会快速用存在于头脑中的信息对你作出回答。如果说,宝宝的中枢神经信息处理系统尚不健全,他就会根据他刚才走过的路线来对你作出回答。宝宝中枢神经信息处理能力的高低是他自身能力高低的问题。因此,提高宝宝的能力,有利于促进宝宝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
家长给宝宝错误的暗示
宝宝在初学说话的时候,可能有一些不准确的、可笑的发音,有的父母认为好玩,于是就会对他错误的语音进行重复,来逗引宝宝,其实这是错误的做法。宝宝之所以发音不准,是由于宝宝还没有形成完善的发音器官,发音器官的调节能力和听觉的分辨能力都较弱,对于一些字的发音方式还不能完全掌握。若是家长将错就错,对他的错误发音进行模仿,那么宝宝就会觉得自己的发音没有错误,并认为自己发这个音的时候,会让家长高兴,于是宝宝发音的错误就会难以改变。
父母对宝宝的照顾过于周全
许多家长对宝宝的照顾可以说是过于周全,即使对于宝宝还没有提出的需求,也会使他的这种需求得到满足。例如“宝宝是不是想到外面去玩,妈妈这就带你出去玩。”很多家长对宝宝的要求可以说是过分满足,看到宝宝指着门的时候,家长马上就会“领会”到宝宝的意思是想出门,于是就会带着宝宝出去。家长为宝宝设想得如此周全,当宝宝还没有明确将自己的意愿表达出来的时候,父母就已经满足宝宝,这不利于宝宝语言能力的发展,因为他没有把话说出来,父母就能领悟并使他的需求得到满足。所以,宝宝说话的机会就会随之减少。
因此,当家长从宝宝的动作中看出他想出去玩时,先不要立即满足他,而是让他努力把“玩”说出来。你不妨试一下,让宝宝将他想要做的事情,落实在语言上面,当宝宝取得成功的时候,他就会对说话产生兴趣。
使用儿话过多
宝宝之所以说儿话,是因为他还没有很强的语言表达能力,他不能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但有的父母却觉得有趣或认为宝宝仅能听懂儿语,也用儿语来跟宝宝交流,这样做只会拖延宝宝说完整话的时间。宝宝在语言能力方面的发展,首先要经过单词句,接着是多词句,最后才能将完整的句子说出来。父母应该采用正确的教育方法,引导宝宝的语言进一步向前发展,尽量使宝宝使用儿话或者叠词的时间缩短。
专家提示
跟同龄宝宝相比,有的宝宝语言发育迟缓,有的宝宝发音不是很清楚,很多父母认为宝宝说话晚很正常,不必过于担心。因此,父母往往不会注意宝宝的这些问题。事实上,宝宝说话的早晚问题,除了存在个体的差异以外,后天环境的影响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若是父母给予了宝宝适当的关心和教育后,宝宝的语言能力得到了提高,虽然比同龄宝宝晚1~2个月,也很正常。但是,有的宝宝说话的时候,吐字不清,父母也不注意,这样就会导致宝宝出现语言障碍。
如何对待“嘴笨”的宝宝
宝宝不喜欢说话的原因有很多,也可能是因为宝宝内向的性格,也可能是因为宝宝根本不知道怎样说话。学习与人沟通、说话是父母辅助宝宝自学的过程。除了需要宝宝自己的努力之外,更需要父母跟宝宝做一些亲子游戏作为辅助,这有利于使宝宝不知道如何说话的情况发生改变。
多和宝宝进行沟通
日常生活中要多注意一下宝宝的兴趣和爱好,主动与宝宝交流,当宝宝表达他的观点的时候,要认真倾听。不管宝宝的语言表达是不是有条理、清晰,听的时候都要有耐心,听完之后也将自己的看法说出来,而不要在宝宝说话的中途打断他;还可以找一个固定的时间,家庭的所有成员都要把自己手里面的事情放下,进行一次畅谈,说一说自己一天中的见闻。
通过书写让宝宝说话
许多人认为书写是宝宝进入到小学以后才会做的事情,可是入学之前,宝宝对它的兴趣就已经很浓厚了,他常常拿着笔写写画画。家长可以有意识地帮助宝宝,让他养成书写的良好习惯。在书写的时候,宝宝好像进入到了另一个世界,他喜欢把自己想要说的话通过这种方式来表达出来,有利于让宝宝开“金口”。
但要注意的是,宝宝的坐姿和握笔的姿势一定要正确。因为这个时期的宝宝正处在身体快速发育阶段,若是姿势不正确的话,则不利于宝宝骨骼的生长,甚至会对宝宝的一生带来不利的影响。
另外,宝宝用笔的选择也很重要。既不能过于细,也不能过于粗。如果太细,宝宝抓的时候会很用力;如果太粗,宝宝握笔的时候会握不住。因此,笔的粗细要适宜。
阅读会促进宝宝语言的发展
在光线明亮的角落或房间,铺上垫子或地毯,为宝宝创造一个舒适的阅读环境。这样做不仅不会影响到其他人,而且还会让宝宝充满成就感。父母还可以帮助宝宝纠正一下错误的发音。父母阅读的时候也可以发出声音,因为宝宝喜欢模仿父母的声音。而父母的阅读风格也会对宝宝带来直接的影响。可以在书架上专门留一个位置给宝宝,不要担心宝宝会把你的书弄乱,相反宝宝会逐渐养成爱书的习惯。宝宝爱看带有插图的书,并喜欢父母读给他听。如果只是单纯按照书的内容一句一句地读,并不会激发宝宝对此的兴趣。因为,父母所讲的内容宝宝并不懂,为了引起宝宝的兴趣,父母可以先让宝宝看一下插图,并将插图的意思传达给宝宝,然后再将书中的内容读出来。等读完以后,还可以让宝宝把他的想法和见解表达出来。久而久之,宝宝就会喜欢说话,由一个“嘴笨”的宝宝变成伶牙俐齿的宝宝。
通过记忆的方法让宝宝开口
宝宝都喜欢听儿歌、诗歌和顺口溜,因为朗朗上口、有韵律。所以,记忆起来也比较容易,这不仅能投其所好,而且还可以使宝宝的记忆能力得到锻炼;由语言、动作和观察共同参与的游戏,有利于促进宝宝的记忆;因此,不妨给故事、诗歌、歌曲等配上图片和动作;睡觉之前,跟宝宝说一说一天中发生的有意思的事情,调动宝宝去记忆、整理学过的东西。这些对宝宝的说话能力的发展都有帮助。
专家提示
人们用来交流感情和思想的工具是语言。从宝宝开始学习说话起,无论是宝宝知识视野的开阔,还是他思考能力的发展,往往都离不开跟父母及小朋友之间进行的语言上的交流。若是宝宝的语言能力没有得到及时的发展,在交流思想感情的时候,就会有局限性,其他人听不懂他说的话,他也不能将他的意思清楚地表达出来。因此,一定不能忽视宝宝语言能力的发展。
口吃的原因及应对方法
这个时期,宝宝的发音功能没有得到完全发展,词汇量也很有限,吐字往往出现重复的情况,这种现象会随着宝宝年龄增长慢慢地消失。若是宝宝有着内向的性格,不仅讲不好话,而且周围环境对他造成的精神压力,他也会承受不住。长时间处于紧张的状态,或对于自己重复的发音过于注意,时间一长就会成为习惯,就形成了口吃。
导致宝宝口吃的很大原因就是心理因素。所以,矫正宝宝口吃的时候,首先应该解除他的心理障碍。这需要家长的耐心引导和教育。家长应该让口吃宝宝在一个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开口说话,说错时也不要训斥他,让宝宝讲话的时候,放慢速度,从容不迫、随心所欲地讲话。另外,宝宝讲话的语调和节奏也要注意,使语言的轻松和韵律感增加,口吃的症状就会自然地、逐渐地得到矫正。
当宝宝口吃的时候,在说出第一个字的时候往往会很困难,发音的时候,过重过急,经常会卡住。因此,要引导宝宝在说第一个字的时候,先慢慢地将声母发出来,然后再念出韵母,将字音拼出来,再缓缓地说出第二个字音,这是矫正宝宝口吃的一个好方法。
做什么事情都不能急于求成,教育宝宝也一样。由于宝宝的理解能力有限,所以一定不要让宝宝一下子背过多文章、诗词;宝宝的好奇心很强,一定不要为了满足他的好奇心,而让他模仿口吃的人说话;不溺爱、不打骂,让宝宝的自信可以充分建立。这些都有利于避免和纠正宝宝的口吃症状。
在特殊的情况下,正常人也会出现口吃。因此,在矫正宝宝口吃的时候,没有必要要求过严,纠正了他的心理因素后,口吃自然就会消除。
导致宝宝口吃的原因
精神方面的原因
宝宝出现口吃,是由于有过迁延性或急性的精神创伤。所以,很多学者觉得精神方面的原因,也许是产生口吃的一个主要原因。
躯体方面的因素
许多宝宝在胎儿期以及婴幼儿时期的时候,曾经受到过有害因素的作用,如胎儿期妈妈患有躯体性疾病、出血,或在发育的过程当中,患有某些传染病降低了神经系统的功能,导致语言功能受到影响,在出生后便会出现口吃。
家族遗传
患有口吃的家族有很高的发病率,甚至可达36%~55%。因此,有人认为口吃也有遗传方面的原因,也许是单基因遗传。还有人发现患有口吃的人及亲属中左撇子很多,所以觉得口吃跟大脑也有关系。
宝宝看了恐怖电影或者是听了恐怖故事之后会受到惊吓,或是因为家庭不和睦、父母对宝宝不当的管教方式以及家长粗暴的态度,导致宝宝出现精神压抑、紧张,这些都会导致宝宝口吃情况的产生。另外,宝宝在学说话的时候出现的不流畅的情况,家长没有用正确的方法来对待,从而使宝宝说话的时候过于紧张,常常会张口结舌。
其他方面的原因
有的宝宝出现口吃的情况是由于模仿所致。宝宝喜欢模仿,他听到口吃的人说话,认为很有趣,于是就会模仿。久而久之,就会形成口吃的习惯。
纠正宝宝口吃的注意事项
要想使宝宝的口吃得到矫正,家长一定不能过于着急,如果紧张心理过于严重,宝宝在说话口吃的时候,家长给以粗暴地纠正、指责、打断等,反而会使他的口吃症状越来越严重。宝宝出现口吃的时候,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父母咬字清楚
跟宝宝说话的时候,父母要下意识地做到音节分明、咬字清楚、语速放慢。让宝宝的语言教育有一个好的开始。
对宝宝进行发音训练
可以对宝宝进行发音训练,慢慢地让宝宝放松嘴和咽喉的肌肉,在跟宝宝说话、陪宝宝读书、给宝宝讲故事的时候,可以指导宝宝朗读一些句子,如教宝宝一些朗朗上口的、简单的歌谣。先说一些简单的短句子,再进行长句子练习。让宝宝养成快慢适宜、有节奏、从容不迫的语言习惯。
父母要耐心对待
父母要有耐心,帮助宝宝找到口吃的原因。若是父母一惊一乍地暗示或提醒宝宝,甚至对宝宝进行威吓,这样做只会使宝宝的口吃症状加重。父母倾听宝宝说话的时候应该和颜悦色,不要让宝宝感到紧张不安,等宝宝努力地讲完后,父母可以慢慢地把话再说一遍,但不要强迫宝宝学说很多次。也就是说父母对宝宝的口吃应采取淡然、平静、宽容的态度,而不要一惊一乍。
不可嘲笑宝宝
父母不要嘲笑宝宝,更不能用模仿宝宝说话来娱乐自己,这样会让他更加自卑。若是宝宝口吃是由于精神紧张造成的,那么便要注意培养宝宝开朗、勇敢、有信心的性格,经常让心情保持愉快,这是宝宝的口吃症状得到矫正的一个重要条件。
正确的应对方法
宝宝口吃有的时候是因为好玩,或想让其他人注意到他。面对这样的宝宝,父母最好的做法就是忽略宝宝的感觉,在他故意口吃的时候,不要在意,可以让他对口吃的浓厚的兴趣慢慢淡化,久而久之,口吃的情况就会消失。
专家提示
口吃,不利于宝宝身心健康的发展,若是口吃的宝宝意识到他人与自己不同的时候,经常会感到很羞愧产生心理障碍,甚至还会越想说话就越说不清楚,越说话口吃症状越严重,会对他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和正常语言交流带来不利的影响。另一方面,口吃的宝宝经常会遭到嘲笑和讥讽,而使宝宝具有攻击性、性格孤僻、不愿说话,对宝宝的生理和心理健康都很不利。
如何看待宝宝的骂人行为
这个阶段的宝宝会把说脏话、骂人当做一种乐趣。他跟其他小朋友之间会进行互相的侮辱。他们觉得通过说脏话、骂人可以显得他很勇敢、很聪明。
宝宝为何出现骂人行为
宝宝经常会从其他小朋友那里学一些脏话。所以,当你听到有脏话从宝宝口中说出来的时候,不要吃惊。若是你的表情很惊讶,就会对胆子比较小的宝宝带来不利的影响,会使他感到害怕,也许使他再也不敢跟说脏话的小朋友一起玩。但是大部分的宝宝在看到父母的震惊后,心里会感到很高兴,还会感到很得意。有的宝宝依然会在家里不断地说脏话,想让父母生气。有的宝宝尽管在父母的威胁下,不在家里骂人,但是在其他地方仍然会说脏话。宝宝这么做的原因,完全是因为他从父母那里明白,他可以让这个世界得不到安宁。
纠正宝宝骂人行为的方法
模仿
这种方法又叫做示范法,就是说通过对他人进行观察,学习良好的行为,消除和减少不好的行为。
对他人的行为进行观察,从而使自己的行为发生变化,会对纠正宝宝的骂人行为起到很大的效果。其主要类型有:参与模仿法、现场模仿法、读物模仿法、录像、影视等。父母可以利用许多方法来帮助宝宝对良好的、正确的行为进行模仿和学习,让他慢慢改掉说脏话的不良行为。父母应该以身作则,宝宝学习语言的一个很好的方法就是模仿。所以,他最早接触的人,常常是他丰富语言、学习语言的主要榜样。若是父母常常说脏话,对待同事、邻居的态度恶劣,那么宝宝也不会是一个文明的人。若是宝宝常常重复一些粗话、脏话,我们可以郑重地告诉宝宝这些话不好听、不文明,任何人都不会喜欢听。在家长批评宝宝的时候,用词一定要文明不要掺杂粗话、脏话,否则会让宝宝觉得,父母可以说脏话我也可以说。
创造好的环境
家长不仅要为宝宝做一个好的榜样,还要为宝宝创造一个好的生活环境。尽量不要让宝宝通过电视等媒介来学习粗话、脏话,或者从其他小朋友那里学习不好的顺口溜、粗话、脏话等。所以家长对于宝宝的错误,应该及时纠正。并且要引导宝宝玩健康、文明的游戏。若是发现宝宝与其他小朋友说粗话、脏话,一定要及时纠正。
冷处理
这个方法也叫做消退法,也就是当宝宝反复出现某一种行为的时候,如果这个行为没有得到强化,那么发生这种行为的概率会大大降低。利用消退法就可以中断强化,降低出现这种反应的概率,对宝宝已经建立起来的不良行为进行改正。比如,当宝宝说脏话的时候,家长可以对其进行冷处理,逐渐地他认为没意思自然就不会再说脏话。通过这些方法可以使他感觉到说脏话并不会让你注意到他,骂人也不是一件好玩的事情,他说脏话的次数慢慢地就会减少。
但需要注意的是,宝宝骂人时,父母一定不能大发雷霆,表现出十分气愤的样子。或对宝宝刚说的脏话进行重复,这样做不仅使问题得不到解决,甚至还会使宝宝的骂人行为得到强化。父母应该保持平静自然的态度,没有必要过于在意。这个时候的宝宝,并不能明白脏话的意思,更没有意识到骂人、说脏话是一件错误的事情。若是父母看到宝宝说脏话没有大惊小怪,而是偷偷注意宝宝的“举动”,他可能就不会再重复骂人了。反之,父母的愤怒和惊骇、他人的怂恿和发笑,则会使宝宝更加注意所说的脏话,他会认为脏话具有伤害性和刺激性,待他感到兴奋、愤怒时,便会通过骂人来对他人进行攻击。
惩罚
若是宝宝稍微大一些的时候,依然有说脏话、骂人的行为,父母就可以对他进行适当的惩罚,让他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省。
认知行为疗法
利用这种方法,可以使宝宝不合理的信念或思想活动得到纠正。它的主要特点就是改造已经深入宝宝内心的思想。让宝宝认识到自己的行为,通过重建和直接干预等手段使宝宝的认知发生改变,最终使宝宝的行为发生改变。可以先对宝宝不好的行为进行了解,让他知道说脏话的行为并不好。而宝宝这个时候,没有分化出客体与主体。因此,当家长问他:“骂人,好不好?”他通常会告诉你:“不好!”这是因为在宝宝的意识里面,说脏话、骂人是其他人做的,他自己并没有包括在内。宝宝骂人,只是模仿其他人,认为很有趣而已。所以在衡量这件事情的时候,不能从道德品质的角度来考虑,而应该教导宝宝,这是一种不对的行为。尽管他这个时候自我意识发育还不够完善,但若是他也同意“骂人的行为并不好”,那么家长就可以进一步对他进行教育和说服。也许下一次的时候,他就会很大方地承认或指出错误。当宝宝取得进步的时候,一定要给予适当的强化与反馈,如能将不良习惯改掉,或者当宝宝取得了一点点进步的时候,就要对他进行表扬,从而让他完全将说脏话的不良行为改掉。
专家提示
家长可以将宝宝说脏话的行为当做是一个正常的发育阶段,而且这个阶段很快就会过去。这个时候,宝宝之所以把说脏话当做是一种乐趣,是因为家长看到他行为的时候所表现出的惊慌和震惊,甚至还对他进行威胁,若是他仍然骂人,家长就会对他进行惩罚。家长这样做往往会适得其反,宝宝反而会认为这招很有意思,认为这是战胜父母的法宝。这样一来,父母就会越来越着急。要想使宝宝不再说脏话,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冷处理的方法。例如宝宝说了许多脏话后,若是无人理睬,他自己就会认为没有意思,不再说脏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