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让我们先来举一个简单生动的例子,看看门店导购员为什么要获悉市场需求,抛出“诱饵”,吸引顾客,也就是“诱饵”的重要作用在何处。
某理疗仪公司,在一家药店里派自己的导购员直接上柜台进行促销。一个星期过去了,理疗仪一台也没有卖出去,导购员跑回公司向经理汇报说:“这家药店的顾客层次不高,恐怕难以购买理疗仪这种高档消费品。咱们的产品在那里无人问津,还不如换个地方试试看。”经理没有马上采纳他的建议,而是亲自到药店实地考察,结果他惊异地发现本公司的导购员居然尤如木头一般呆立于柜台之内,没有微笑,没有鼓励,也不去主动招呼顾客。第二天,导购员就接到了辞退通知。他找到经理质问:“为什么辞退我?”经理反问他:“你会钓鱼吗?”“会,把鱼饵挂在鱼钩上,下到水中,鱼漂一下沉,马上起杆。”经理启发道:“促销如同钓鱼,不放诱饵,如何能吸引顾客购买呢?”导购员恍然大悟,要求再试用一星期。
由此可见,如果店员只是消极等待,守株待兔,而不主动出击,抛出“诱饵”,顾客是不会自动“上钩”的。
第二个星期,这家理疗仪公司的导购员变得异常活跃。他不停地在柜台内外游走,逢人就讲理疗仪的妙处,见人就说一句话:“这种理疗仪是国际上最流行的产品,您也来一台吧!来、来、来,我给您开票保证给您挑台好的。”还时不时地把顾客拉过来,让他们试一试理疗时的感觉。当顾客犹豫或离去时,导购员仍然紧追不舍、喋喋不休:“您过了这村可就没这店啦!”此法当天见效,出手了一台。但情况日益不妙:路过他柜台的顾客越来越少,人们明显都躲着他。导购员又找到经理,经理反问他:“给鱼钩上诱饵时要注意些什么?”“不露钩。”“不错,连鱼都懂得躲避露尖的鱼钩,何况人呢?”
由此可见,即使是制作好了“诱饵”也要学会“放钩”,不能放得太明显,让顾客有种上当受骗的感觉。
了解了“诱饵”的重要性后,下一步就是要明白到底什么才叫做吸引顾客“上钩”的“诱饵”。什么样的动作会吸引客人进店购买?什么样的动作又会使客人望而却步?直白地说,就是在接待客人前,店里没有客人的时候导购员应该做些什么?是站着死死等待,还是含情脉脉地靠在门口望着那些穿流而过的人群,抑或是站在店门口拉客“欢迎光临……”“随便看看”“进来看看吧,买不买不要紧”。这些语言有足够的吸引力和说服力将匆忙的行人拉进门店吗?不但没有,而且还会像让人心烦的乞丐一样,叫人远远地躲开,避之都来不及,何谈进入观看呢?
正确的动作应该是,店里没有客人的时候,导购员在店里不停地忙碌:擦桌子、整理服装、烫衣服、整理货架……这是最能吸引客人上门的方法。门外的客人看在眼里,会有一种安全感,同时认为这家店生意很好,值得进店看看。
麦当劳规定,门店雇员站在同一个位置上持续的时间不能超过十五秒。
试想,如果我们去餐馆就餐,你是愿意选择客人多的店还是客人少的店?你是愿意选择店员忙忙碌碌的店还是愿意选择店员无所事事的店?
在闲暇时常犯的错误:
(1)站在门口堵住店门;
(2)一字站开或在店中央站着(这种等待顾客的姿势,使主人意识表现得十分强烈,销售期待心理很浓,顾客陷入店员的视线范围,就会望而却步);
(3)和同事闲聊;
(4)靠着柱子和箱子胡思乱想;
(5)阅读报纸和周刊;
(6)远离自己所属范围到别处;
(7)打哈欠;
(8)用批评顾客的眼光四处张望;
(9)失神地整理货品和单据,连顾客来到眼前也不知道。
无顾客上门时不可以犯上述错误,一旦有顾客进店,还应该注意不可过于热情。一些还没有决定购买什么的顾客,对店员的一举一动特别敏感,如果受到过于积极的接待,他们不仅不会感到热情,反而会很快走开。因此,接待顾客的时机过早也会导致销售的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