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中华上下五千年
33026600000110

第110章 文天祥起兵抗元

1259年,忽必烈继承汗位。1271年,他把都城迁到燕京,改名大都,正式建国号为“元”,他打败自己的反对者,巩固了自己的统治地位后,又派兵进攻南宋,准备最后灭亡南宋。

1274年,元军经过五年围城战,最后攻下了南宋的门户襄樊。不久,宋度宗病死,由四岁的宋恭帝即位,元朝趁幼主不懂事,南宋朝廷上下不同心之时发兵二十万,由左丞相伯颜率领,兵分几路,进攻南宋的首都临安。

元军一路所向披靡,攻无不克,一直打到临安附近。宋恭帝的祖母太皇太后急忙下诏,命令各地起兵到京城“勤王”,解救皇帝的危急。可是,来勤王的只有文天祥、张世杰等人。

文天祥,当时担任江西安抚副使兼赣州(现在的江西省赣州市)知州。他接到勤王的诏书后,立即招兵一万人马,连夜赶到临安。由于当时朝廷已是风雨飘摇,根本已无款项可拨,文天祥就变卖家产以作军费,自己过俭朴的生活。当时有人劝他说:“如今元军大兵压境,你用新招募的民兵去迎战,就好像是把羊投进一群狼里面,不是白白送死吗?”文天祥回答说:“我也知道事实确实是这样。但是,国家有难,每个人都有责任,我不能不管,所以我只有这么做,希望能使天下的忠臣义士都起来勤王,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免遭外族凌辱。”

当文天祥、张世杰等人带兵到临安的时候,南宋的右丞相陈宜中正在向元求和。谢太后还承诺,只要元军退兵,南宋皇帝可以向元朝皇帝称侄或侄孙。元军首领伯颜不答应。谢太后又表示愿意向元朝称臣,伯颜这才答应进一步商谈。文天祥、张世杰坚决反对投降,要求太后、皇帝暂时到东南沿海去躲避,由他们同元兵决一死战,可是右丞相陈宜中却力主求和,并以皇帝的名义假造了降书,还将传国玉玺交给了伯颜。伯颜要陈宜中亲自来谈投降的事,陈宜中非常害怕,连夜逃跑了。张世杰知道后,看情势危急,决定再招募一些士兵。

谢太后见陈宜中逃走,只好任命文天祥为右丞相,派他去议和。文天祥正想借机一探元军虚实。在元营,文天祥大骂伯颜,结果被伯颜扣留。1276年三月,伯颜带兵进入临安,俘虏了谢太后、恭帝和文武百官,把他们一块儿押往北方。

文天祥在元军押送途中,乘他们不备,逃到福州。与陆秀夫、张世杰等人在福州拥立恭帝的异母哥哥、九岁的赵做皇帝,就是宋端宗。文天祥整顿军队,先收复了浙江,随后又从福建经广东东部,带兵进入江西后,同江西的抗元队伍联合,共同打击元军。在他们的英勇抗击之后,元军大败。于是,元世祖立即派大批骑兵,加强对江西的进攻,同时出兵袭击文天祥在兴国的大营。文天祥没想到元军这么快就会反攻,仓猝应战,结果被打败,他的妻子被元军俘虏。文天祥带兵撤退,一路上损失惨重,最后退到了南岭。

1278年,赵病死,他的弟弟赵做了皇帝。文天祥又带兵到广东潮阳抗元。不久,张弘范率领元军赶到潮阳。由于张弘范突然对宋军发动攻击,文天祥毫无准备,兵败五坡岭,文天祥不幸被俘。张弘范劝文天祥投降,遭到拒绝,又强迫他写信劝张世杰投降,也被他拒绝了。张弘范把文天祥押到船上,送往大都。船经过零丁洋时,文天祥悲愤万分,写下了著名的《过零丁洋》,其中“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明他视死如归、决不投降的决心。

在大都,忽必烈多次派人来劝他投降,他都拒绝了。一天,忽必烈亲自召见他。文天祥见了忽必烈,昂首挺胸,不肯下拜。忽必烈说:“如果你能归顺我,我就让你做宰相。如果你不愿意做宰相,当枢密院使也可。”可文天祥却回答说:“除了死,我什么都不要。”忽必烈只好又命令把他带回牢房。文天祥在狱中又写了著名的长诗《正气歌》。

文天祥在大都被关四年,始终不肯屈服。1283年,文天祥被元朝统治者杀害了,当时只有四十七岁。文天祥虽然牺牲了,但是他“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精神,和他充满正气的诗篇,却激励着一代代人的爱国主义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