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把吃出来的病喝回去
33086000000024

第24章 好汉驾不住三泡稀

很多人爱喝饮料,认为饮料和水一样,都可以为人体补充水分,更有些人常年抱着饮料喝,基本不喝白开水,认为白开水没味道,难喝,没营养。其实这样的想法是大错特错了。用饮料代替白开水来喝的人,都处于慢性脱水状态。也许您就是其中一个。

如果您下班时经常感觉到头疼,那就证明您很可能正处于脱水的状态。因为大脑的75%都是由水组成的,轻度的脱水会导致头疼,疲倦,头晕和恶心。更严重些的脱水会导致体温上升,身体的协调和肌肉力量都会受影响,而且还会增加抽筋和中暑的可能性。判断身体是否脱水的最简便的方法就是看尿液的颜色。如果尿液的颜色比较浅就说明饮水量充足。如果颜色较深发黄,就是身体缺水的信号。

根据重量计算,人体内水分约占60%。正常人通过饮用水分补充体液,通过出汗、流泪。排尿丢失体液,以保持体液的平衡。当体液水平正常时,人体内血流速度稳定,并且有足够的多余水分形成眼泪、唾液、尿液和粪便。当体液不足,也就是“脱水”时,病人会出现哭时无泪、口腔干燥、砂纸样舌面。尿色深黄,而且一天总尿量也会减少。严重者,出现心跳加速。血压变化、休克甚至死亡。

走在沙漠里的人,如果长期没有水喝,就会渐渐脱水而死,就像植物会因为没有水而枯萎一样。

脱水是指人体大量丧失水分和钠离子,引起细胞外液严重减少的现象。按其严重程度的不同,可分为高渗性脱水、低渗性脱水和等渗性脱水。

导致低渗性脱水的原因甚多。主要原因一个是细胞外液丢失后,只补充了水或盐补充不足,以致相对地体内缺钠甚于缺水。细胞外液丢失,如腹泻、呕吐、消化道瘘、肠梗阻时,胃肠道消化液持续性丧失,这时候钠离子和水就会随消化液大量丧失这时候只补水或者补充的盐份不够都是不行的;再一个就是创面渗液,如烧伤、手术后广泛渗液丧失;第三个就是长期使用利尿剂,抑制肾小管再吸收钠,使得肾脏排出水和钠过多。由于细胞外液的渗透压降低,抗利尿激素的分泌减少,故患者的尿量增加,也无口渴的现象,容易造成没有脱水的假象。这种情况可以采用向患者输入生理盐水的方法进行治疗。如果失盐过多或继续失盐,水从尿中继续排出外,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水由细胞外转移至细胞内,则血容量及组织间液均明显降低,出现低血容量性休克。这种因大量失钠而致的休克,又称为低钠性休克。此时肾血流量及滤过率降低,尿量减少或无尿。这时就应当及时补充水分和盐份。

高渗性脱水又称缺水性脱水,即失水多于失盐。这种情况大多是由于高温、大量出汗或发高烧等导致大量失水,未能及时补充而造成的。由于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的分泌增加,故患者有明显的口渴、尿少等症状。较轻的高渗性脱水患者,如能及早饮水,可以得到缓解。情况严重时,可采用向患者滴注为5%的葡萄糖溶液的方法进行治疗。

等渗性脱水又称混合性脱水,即失水和失盐的程度差不多。这一类脱水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例如,呕吐、腹泻引起的脱水多半属于这一类。这种情况可以采用向患者输入生理盐水和质量分数为5%的葡萄糖溶液的方法进行治疗。

给脱水病人补液时,应特别注意根据以上三种不同的脱水情况,及患者的脱水程度,有无酸中毒等,给予不同的液体。

脱水是个渐进的过程。医学上,根据体重的丢失量粗略估计脱水的程度,分为轻、中、重三度。

呕吐和腹泻引起的体液丢失是胃肠炎导致脱水的原因,同时也是引发脱水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导致脱水的另一常见原因是液体摄入过少,例如:口咽疼痛引起的吞咽困难,皮肤变得干燥粗糙。脱水是一个比较常见的症状,只要了解可能引起脱水的原因,就可以尽早采取适当的方法来预防。上面已提到引起脱水的主要原因是急性胃肠炎和水摄入量不足。如果病人出现高热、呕吐、腹泻及拒绝饮食的情况,就应想到很可能发展成脱水。及时少量多次地补充口服液体,就可以预防脱水的发生。

对轻度脱水来说,可采用口服补充液体的方式。最好的补液饮料是家庭自制米汤。米汤的制作方法:先煮沸一升的开水,然后倒入一碗米,再煮沸5~10分钟,直至水变为稀糊状。将煮好的米汤倒入容器内,加入一汤匙的糖和盐。待稀糊状液体变凉至室温时,米汤就制作好了。这样的米汤既补充了人体失去的水分、盐份、糖份、也起到了填充胃袋,不致有强烈饥饿感的作用。当然也可以到药店购买口服补液盐,还可饮用超市出售的含电解质和糖分的饮料。补充液体的关键是均匀、慢速。否则,在细胞很渴的状态下,突然增加大量水液,细胞也会难以承受负荷。特别是小婴儿患者,有时为了调整饮用液体的速度,可将液体浸到毛巾内,再让婴儿吸吮毛巾。大于1岁的幼儿还可采用吸吮冰棒的方式。

如果已经发展到了中度或者重度脱水,或是引起脱水的因素持续存在,就应及时到医院接受医生的指导,必要时接受静脉输液。静脉输液是将一定浓度的葡萄糖。氯化钠,氯化钾等按比例混合,根据脱水程度,调整补液速度和补充量。静脉输液纠正脱水仍然要遵循均匀慢速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