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最好的健康给孩子
33110500000014

第14章 饮食应定时适量

合理的饮食习惯,可以形成人体对营养吸收的良好状态。如果在饮食上马虎从事,不定时、适量,则有可能导致人体对营养吸收系统功能的紊乱。所以,孩子一定要遵循定时定量的健康饮食方式。

肠胃像钟表一样准,定时吃饭促消化

人在进食以后,食物在胃里必须停留一段时间才能被充分消化。一般来说,水在胃中停留10分钟左右,碳水化合物停留2小时左右,脂肪及蛋白质停留的时间要长一些,一般混合食物停留时间不会超过4~5个小时。小孩子的胃肠功能尚未发育完全,胃容量较少,食物在胃内停留3~4个小时就被“排空”了。孩子需要定时定量进食,这是根据他们的营养需要和胃的容量,食物在胃中排空时间,他们的活动量以及饮食习惯来确定的。对于6~12岁的孩子,胃每天可容纳食物量2100~2300克,随年龄的增长,胃容量会逐渐增加。因为一般食物在孩子胃内会停留3~4个小时,所以孩子以每餐相隔3~4个小时为宜。

倘若不定时进食或整天不断吃零食以及油腻食品,则会使胃不断存留食物和消化食物,胃肠时刻处于紧张状态,得不到必要的松驰,这样就会使孩子食欲逐渐减退。长此下去,就会导致其消化功能紊乱而得胃肠疾病。如能严格地遵循饮食原则,就会建立牢固的条件反射,孩子按时进食,到吃饭的时候,胃肠就开始分泌消化液,人便会产生饥饿感和食欲,肠胃这种严格的时间节奏作用同钟表一样。定时进食,能增加孩子的食欲,从而保证其获得足够的营养素和热量。如果实在不能按时就餐,孩子可在吃饭之前吃一点喜欢吃的零食,比如消化饼、小面包等先垫垫肚子。

适量饮食保健康,不是愈多愈好

儿童吃东西要掌握量,不是越多越好。养生的根基是“饮食有节”,有句俗话说,“多吃少吃,少吃多吃”。意思是,现在吃得多,后面就少吃很多年;现在吃得少,后面就多吃很多年。现代医学认为,限制饮食可以延长寿命,即每餐只吃8成饱。许多科学家推论,人类如果采用“少吃”这种饮食模式,概率寿命可望增加20~30年。为什么僧侣和隐居者当中长寿者特别多?这和他们饮食适量关系密切。美国医生哈瑞斯博士的一份长寿报告中也写道,长寿要诀其中一条就是——限制饮食。

有人曾计算过,一个人的一生,若以平均70岁计算,每人要吃进60~70吨食物。人的胃肠和其他器官一样,工作是有一定规律的,它们的承受能力也是有一定限度的。如果违反了它的规律和承受能力,人就必然要出毛病。唐代大诗人杜甫之死,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安史之乱平定之后,他坐船从四川回老家,但由于突涨洪水,被困在洞庭湖中。后来有人知道此事后,便送去酒肉,杜甫在饥饿中暴饮暴食,结果这位大诗人与世长辞了。

19世纪的俄国著名作家托尔斯泰活了82岁。他曾说过这么一句名言:“任何饮食过度的现象都是不应该的,有害的,尤其是狂食暴饮更是一种罪行。”他在《札记》中写道:“彼得堡有位化学家齐宁,他断言我们这个阶层的人99%饮食过度,我认为这是一个伟大的真理。”托尔斯泰从25岁起就非常注意节制饮食。而且“每餐吃到8成左右便告别了餐桌”。即使再好的佳肴对他也“失去了吸引力”。

科学研究证明,过多地摄入食物,会加重胃肠负担,引起胃肠功能紊乱,使胃肠蠕动较慢,导致人体的消化不良。再加上血液和氧气过多地集中在肠胃,心脏与大脑等重要器官血液相应减少,甚至缺血,人体便会感到疲惫不堪,昏昏欲睡。长此下去,便会损害身体健康。而且过量进食后,胃肠血液增多,大脑供血被迫减少,长期下来就会出现记忆力下降、思维迟钝、大脑早衰、智力减退等症状。

因此,为了自己的健康发育,儿童应建立合理的饮食原则,也就是说,每天进食的次数、时间以及每餐的食量都要有合理的安排。改变“早餐被忽略、午餐在流浪、晚餐太丰盛”的现状,定时定量用餐。

杨力谈养生

当然,提倡儿童限食保健康,并不意味吃得越少越好,吃得过少,导致营养不良,不但无助于健康,而且将会走向反面。此外,儿童一日三餐的正确分配是:早餐占全日饭量的30~40%,午餐占全日饭量的40~50%,晚餐占有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