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过后不宜多吃羊肉
每年冬季,羊肉总能以其鲜香扑鼻、温胃御寒的特性在餐桌上独领风骚。虽然在冰天雪地之时吃羊肉有着种种好处,但立春一过,天气回暖,羊肉就容易和气候“撞车”,稍不留神就有可能补过了头。
确实,羊肉能助元阳、补精血、疗肺虚、益劳损,是一种优良的温补强壮剂。冬季常吃,不仅可以增加人体热量,抵御寒冷;还能增加消化酶、保护胃壁、修复胃黏膜、帮助脾胃消化,起到抗衰老的作用。
但是,进入春季,人体阳气升发,肝脏得以疏泄,人体新陈代谢最为活跃。而人体肠胃经过冬季的长期进补和正月的肥甘美食,积滞较重,因此不宜再吃油腻辛辣之物,以免助阳外泄。羊肉是“性热”的代表,多吃很可能会上火,导致胃疼、大便干结、咯血、咳嗽、黄痰、烦躁、失眠、乳房胀痛等症状。当然,偶尔吃一点也无大碍,如果吃羊肉时能配点萝卜,效果会更好。
春天吃荠菜,血压不反弹
潮州有“到了三月三,荠菜当灵丹”的古谚语。清明前后,南方的妇女经常带着孩子们采摘野生的荠菜,回去包饺子,做馄饨,熬粥用。
荠菜作为一种野菜,受到这样的称颂,决不是偶然的。现代医学研究,荠菜含有11种氨基酸,营养非常丰富。每千克荠菜含蛋白质42.4克、脂肪3.2克、糖48克、粗纤维11.2克,维生素C含量高于番茄,胡萝卜素含量可与胡萝卜媲美,此外,还含有较多的钙、铁、钾、镁等营养元素。
荠菜不但营养丰富,还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常吃荠菜,对防治麻疹、皮肤角化、呼吸系统感染、软骨病、前列腺炎、泌尿系感染等均有较好的疗效。荠菜全草均可入药,其花是止血良药,种子还可以明目去风,治疗眼病和黄疸。民间用荠菜和粳米熬制成荠菜糊,古称“百岁羹”,老年人常食既可防病又可延年益寿。
荠菜的吃法荤素皆宜,用其拌煮豆腐,炸春卷尤为清香爽口。也可将荠菜在沸水中焯一下后切碎以植物油、鸡精、葱花、姜末等调味,制成凉拌小菜,爽口美味,齿颊流香。如果配以瘦肉丝、香菇、木耳等更别有风味。
春季煲汤忌油腻
春季饮食清淡,喝汤也颇讲究。春季煲汤不要太油腻,忌燥热。
要煲一锅靓汤,原材料是关键所在。用于制汤的原料,通常为动物性原料,如鸡肉、鸭肉、猪瘦肉、猪肘子、猪骨、火腿、板鸭、鱼类等,这类食物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核苷酸等,肉中能溶解于水的含氮浸出物,是汤鲜味的主要来源。但这里所说的“鲜”,是指鱼、畜、禽杀死后3~5小时,此时,鱼、畜或禽肉中的各种酶,会使蛋白质、脂肪等分解为人体易于吸收的氨基酸、脂肪酸,味道最佳。鸡汤、鱼头豆腐汤、菜干汤、冬瓜沙骨汤都比较适合春季喝。
煲汤首先用大火煮沸,接着改用小火慢煲。首先要明确,煲汤不是时间越久越好。汤中的营养物质如氨基酸类,加热时间过长,营养反被破坏;药物如人参久煲之后,其营养成分如皂甙将随煲煮时间延长而逐渐损失。其次要明确,煲汤不可“料熟即可”。一般鱼汤需1~2小时,鸡、鸭、鹅或猪、羊、狗、骨头汤,则需3~5小时左右。只有达到这样的时间长度,才能让汤的鲜味完全煲出。煲汤时如果强调汤味,则在冷水时下料比较好,因热水会使蛋白质迅速凝固,不易释出鲜味;如果强调原料的口感,则在水热时下料比较好。
热辣汤防春季感冒
感冒一年四季都会发生,冬春季是多发期,因为流感病毒容易寄生在低温、干燥的寒冷环境里。一般认为,当气候突然变化、冷暖交替之时,风邪病毒最易侵袭人体。为防患于未然,有这样两种防治感冒的食疗法,不妨一试。
(1)酸辣豆腐汤。将豆腐、金银菜、黑木耳、瘦肉、鸡蛋一起煮,加入醋和胡椒粉,酸酸辣辣地共汇一锅,吃后可使身体温暖,防止感冒,驱散风寒。
(2)红糖姜水。老姜、红糖加水熬煮,喝完之后多加衣服可使身体发汗。若加入银耳、枸杞、红枣或是红豆一起煮,有利水利尿的功效;鱼与桂圆共煮,有补中补血效果;与番薯同煮,则具有养生功效。
春天,吃韭菜比黄瓜好
初春,气温忽高忽低,反复无常,是流感、肺炎等疾病的多发季节,需要保护阳气。韭菜性温,最宜人体养阳气。因此,春季应多吃韭菜。
每100克韭菜中,除含有2.1克蛋白质、0.6克脂肪、3.2克碳水化合物之外,最有价值的是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与维生素C,在蔬菜中处于领先地位;此外还有钙、磷、铁等矿物质。
中医认为,韭菜有温中行气、散血解毒、保暖的功效,适合于治疗反胃呕吐、消渴、鼻血、吐血、尿血、痔疮以及创伤淤肿等症状。现代医学还表明,韭菜中所含的纤维素能增强肠胃蠕动,对预防肠癌有极好的效果。它还具有降低血脂的作用,对高脂血症及冠心病患者颇有好处。
与此相对,黄瓜、冬瓜、绿豆芽等寒性食物要少吃,以防止阻碍体内阳气生发。不过,常被咽喉干燥、口臭、便秘等“内热”症状困扰的人,不宜过多食用温性食物,可适当吃点养阴润燥的食物,如莲藕、百合、萝卜等。
春食橄榄防呼吸道感染
橄榄成熟于冬季,为春季稀有上市果品。其果实为硬壳肉果,呈纺锤形,不论成熟与否,都呈青色,初食略有酸涩,久嚼后味转清甜,满口生津,余味无穷。
橄榄的营养价值很高,尤其含钙质和维生素C十分丰富。由于橄榄具有上述营养成分,决定了橄榄的食疗作用,橄榄的果实在医疗保健上,常用作清凉甘缓之剂。其性味甘酸涩平,主治功用为解毒生津,清肺利咽,常用以治疗咽喉肿痛、烦渴、咳嗽吐血、肠炎痢疾、解河豚毒及解酒等。《日华子本草》言其“开胃、下气、止泻”。《开宝本草》言“生食,煮饮并消酒毒,解河豚鱼毒。人误食此鱼肝迷者,可煮汁服之,必解”。《滇南本草》言其“治一切喉火上炎,能解湿热,生津止渴,利痰,解鱼毒、酒、积滞”。
橄榄与肉类炖汤作为保健饮料有舒筋活络的功效。中医素来称橄榄为“肺胃之果”,春季每日吃2~3枚鲜橄榄,可防止上呼吸道感染。儿童经常食用,对骨骼的发育大有益处。